农业农村局党组2024年度工作总结
农业农村局党组2024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奋发有为地推进乡村振兴。在前三季度,我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36.46亿元,同比增长2.8%,全年计划实现增长3.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73元,增长6.5%,全年保持同样增速。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党建引领,为"三农"工作注入新动力。首先,进一步夯实党组织建设。优化调整6个机关在职党支部和3个退休党支部,组织专题党课9次、警示教育会议2次、中心组学习会5次。各党支部全年开展"三会一课"52次、主题党日活动35次。通过调整联系支部的局领导,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全面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扎实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工作,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业务工作始终,实现党建与业务目标同向推进。其次,加强自身建设以提升整体素质。召开党建和廉政工作会议2次,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以及涉农补贴监管等关键领域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治理,先后开展工作作风督查4次,以抓作风促业务提升。此外,坚持用人导向,提拔科级干部18名,晋升职级12名,专业技术岗位晋升29名,并引进选调生3名。这些优化的人才布局已初步形成年龄梯次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驻村帮扶方面,新派驻村干部4名,共派出6名干部对口支援甘孜州新龙县、凉山州雷波县等地区。最后,认真做好实绩考核工作。力求乡村振兴成效考核中各项指标齐头并进,对标对表精准反馈、抓实责任。确保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评估中把牢"良好"标签。
(二)稳产保供,谱写"天府粮仓"新篇章。首先,强化粮食生产力度。实施"天府粮仓?十县千片"工程,开展粮油"百千万"单产提升行动,在全市布置百亩高产攻关点35个、千亩示范区60个、万亩展示区10个。小麦亩产达到433公斤,中稻达到822公斤,玉米达到840公斤,创造了新的产量记录。在全省水稻新品种观摩会中赢得广泛关注。秋收季进展顺利,全年粮食种植面积预计654万亩,同比增加3.1万亩,粮食总产量53亿斤,同比增加1.1亿斤,农业单产407公斤,同比提升6公斤。其次,提升粮食产业的经济效益。扩大本地酿酒粮食定制,建设酿酒粮基地68万亩,五粮液定制面积达到34万亩。预计可收购合格产品20万吨,实现一产产值9.2亿元,农民增收1.5亿元。最后,确保生猪稳定生产和供应。强化非洲猪瘟防控,扩大生猪"百村百万"项目,新增"德康2号家庭农场"单位,年末可新增产能18万头,生猪出栏520万头,居全省首位。本市"菜篮子"工程连续评为"优秀",位列第六,稳步提升。
(三)成果显著,巩固脱贫成效。首先,加强返贫监测和帮扶。落实常态化、网格化的精细管理机制,确保无返贫现象出现。截至10月底,我市新增识别监测对象2970户1万人,全市累计识别监测对象超过1.4万户4.7万人;已帮助超过8000户2.6万人的风险消除,风险消除率超过58%。其次,强化脱贫群众增收措施。全面整治各类异常收入,确保群众满意。当前全市已基本实现"两个高于""三个清零"目标。最后,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资助学生28万人,完成适龄残疾儿童评估安置5000名,全市脱贫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接近100%。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10户。针对饮水安全,共排查季节性缺水问题户370户。通过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我们将继续为高质量脱贫巩固成果做出不懈努力,力求在来年取得更加优异的工作成效。
(四)三产联动,推动现代农业跃上新台阶。一是加强产业链延伸,培育骨干力量。全面摸排全市涉农企业状况,建立重点龙头企业储备数据库,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和设备更新。今年以来,发布农业招商项目96个,签约21个,总金额14.5亿元;在谈项目36个,总投资27.3亿元。前三季度,全市涉农企业规上产值达290亿元,同比增长7%。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年内共储备省级龙头企业20家,推荐报送8家,川红集团成功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68家。二是打通供应链,提升流通效率。建成中央厨房冷藏设施项目和绿源公司终端冷库等农产品供应链项目11个,冷链流通率提高6%。摸排各单位农副产品需求,畅通供应和需求两端,今年农副产品规模化采购金额达56亿元。建成全省首个茶业电商基地,今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2.5亿元,同比增长18%。三是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农业金名片。积极申报省级农业品牌目录及"天府粮仓"精品品牌,新申报名特优新产品18个,市内现有省级品牌27个。"x早茶""川红工夫"入选中国茶品牌价值前20和前50,兴文县被授予"中国早虾之乡"称号。
(五)学习借鉴经验,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一是整村推进,塑造和美乡村。选择580个村作为重点规划村,制定"一村一方案",包装项目1040个,总投入12亿元。截至目前,项目开工率达82%,竣工360个,占比35%。全市首批20个聚居点已完成规划,16个动工建设。二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投入4200万元市级资金,开展"三清四化"清洁乡村行动。支持23个村建设美丽庭院示范超过1600户,改造农村厕所2.5万座,明显改善了村容村貌。三是城乡融合,促进协同发展。出台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计划投资13.5亿元,开发200余个项目样板。成功举办全国"村跑"活动,吸引媒体广泛关注。
(六)基础设施先行,提升农业生产力。一是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全市耕地整改恢复逾10万亩,争取专项资金增发5000万元,保障农田水利项目实施。通过集中流转、土地整理等模式,今年全市新增流转土地10.5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突破28%。二是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实现优质种植。依托现代种业项目,川早密一号等新品种申请认定;在兴文、高县试验车厘子品种,提高"菜篮子"多样性。与科研机构合作实施水果全生命周期管理,显著提升果品率。三是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监测。完成上级交办质量监测任务,合格率预计超99%。在农产品市场和节日的重点时段,加大监测力度,全年定量监测达6200批次,保障农产品安全。
(七)筑牢安全防线,促进农业农村稳步发展。首先,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针对农村沼气以及畜禽粪污化粪池等重点区域,组织全面安全检查,围绕有限空间的10个"是否"进行彻底排查,建立问题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落实的"三张清单"。今年共检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8000个,发现并整改隐患970个。全面推进变型拖拉机清零行动,全市变型拖拉机已全部依法清零,治本攻坚三年计划取得积极成果。其次,巩固水域禁渔成效。建立市级禁捕退捕跨部门协调机制,开展"渔政亮剑""护渔百日"等专项执法活动,全年查办渔政案件180起,其中行政案件85起,刑事案件95起。全面落实退捕渔民安置政策,保障有劳动力和就业意愿的845名渔民实现转产就业,实现转产就业和参保率双达100%。成功举办重要节点城市的长江增殖放流活动,放流鱼类360万尾,推动长江鲟自然繁殖等生态修复。最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循环利用"污染治理模式,支持"猪-沼-果(菜、茶)"等循环农业,完善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机制。今年改造提升畜禽养殖场65个,累计完成改造1650个,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至85%。
(八)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首先,推进农村改革试点。翠屏区推广闲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实现4598户宅基地退出,释放2132亩土地,确认1883亩可用指标。叙州区启动县域城乡融合试点,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县乡村治理,增强乡村法治建设。其次,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实施新型集体经济增强计划,通过资产运营提效、资产监管治理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并评选表彰年度十大优秀集体经济案例。目前,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5亿元,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占比提高至72%,预计年底将超80%。我市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被评为"x改革典型案例"。最后,加速农业科技创新。开展"麦+高粱"等周年生产技术研究,试验引进抗镉水稻和抗草甘膦水稻品种。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服务农业园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启动"三农"大数据信息平台,规划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35个,新增机械化示范面积6.5万亩。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优先对粮食烘干、履带作业机具等设备进行补贴,全年补贴机具超5.5万台(套)。
二、2025年工作规划
(一)强基固本,铸就粮食安全"稳定锚"。全面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力争完成高标准农田与现代化灌溉站建设,确保农田具备排灌功能和机械化作业条件。大力稳固粮食安全根基,坚持稳面积、增单产的"双轮驱动",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增长。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生产支持服务网络,加速推进各县(区)社会化服务"五大中心"建设。
(二)规模经营,种植增收致富"希望田"。加快市级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数据的实时监测。充分利用农交所交易平台,推动土地经营权的规范流转。扎实开展"天府粮仓?百园打造"行动,新建多处粮油及重要农产品保供园区,推进农文旅产业基地建设。加速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力争新建至少3个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三)项目谋划,打赢农业发展"攻坚战"。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政策的支持,提前储备关键项目。在畜牧业方面,争取将"见犊补母"政策和特色畜禽产业链政策纳入市委市政府支持计划;茶产业方面,大力实施川红工夫红茶产业项目,提升屏山县、筠连县茶园区建设水平;产业融合方面,储备优质农业产业镇项目,争取2025年增加2个国家级产业强镇项目。
(四)乡村建设,绘制宜居宜业"美好画卷"。汲取"千万工程"经验,以提升收入、环境和生活便利度为目标,推进城乡融合。支持180个省级乡村的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完善。以"小切口"行动为导向,开展"三清四化"乡村整洁行动、户厕改造、美丽庭院建设,通过"微改造"和"精提升",塑造一批风景优美的示范乡村。
(五)底线保障,奏响乡村振兴"交响乐"。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优化防止返贫监测手段,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巩固任务,力争在评估考核中获得"优秀"。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推进长江禁渔,守护一江清水。强化农业安全生产底线,提升养殖业、屠宰业和农药使用等领域的安全指导,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下一篇:办公室2024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