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委工作情况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4年县委工作情况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2024年县委工作情况总结
(一)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提升。一是实体经济持续向好。认真落实省市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力以赴抓调度、稳预期、保运行。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63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51亿元,增长1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3.86亿元,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2.5亿元,增长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预计完成478.5亿元,增长13.2%;贷款余额预计完成274.6亿元,增长20.2%。新增"四上"企业市场主体预计达115户。二是项目支撑更加有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面落实项目"六个一"工作机制,全力实施重点项目117个。山东高速新能源一期、汇智新材料等44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12亿元的华泰化工年产4.5万吨橡胶助剂等55个项目开工建设。小米产业园、阳光光纤预制棒、英科环保滤料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全年落实重点项目市县两级观摩活动5次,观摩项目80个。成功承办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宁阳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综合经济指标考核中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三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化干部服务帮包联系重点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百名干部包企业·助力高质量发展"活动。严格落实"1710""马上办""马路办公"等机制,有效解决企业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问题350余个。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090户,同比增长22.4%。引进过亿元招商引资项目31个。
(二)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动能释放。一是农业质效更优。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8万亩,产量突破16亿斤。生猪产能全面恢复,肉蛋奶总量突破13万吨,祥光食品入选省首批特色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家、农民合作社66家、家庭农场139家。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4个。二是工业活力更强。紧盯"十强产业"、"2+8"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再造步伐。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63亿元,增长5%,其中瑞丰股份、华信新材、天盾矿用设备3家企业预计完成产值超10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1%。新增"小升规"企业21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瞪羚企业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3家。认定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泰石岩棉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60公里,占全市总量的30%。G327临西连接线、青兰高速分流改造工程全部完工。
(三)坚持城乡并重,面貌日新月异。一是城市更新全面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同步推进。编制了14个镇区控规和36个实用性村庄规划。对城区6处易涝积水点改造提升,9条背街小巷完成改造,新增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7.2亿元的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投用。针对西部供热远期缺口,谋划启动热电联产项目,实现了城区供热管网全覆盖。新建改建市政道路16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8处,棚户区改造1518户。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聚焦"五清一改",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清理各类垃圾6万余吨,拆除残垣断壁、破旧宅院1万余处,美化亮化农村道路80余公里。将1158个自然村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范围,新建改建厕所25968座,完成无害化改厕13万座。
(四)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增进。一是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职业教育特色办学成效显著。总投资2.82亿元的武松高级中学顺利落成。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成投用,中医院应急医疗救护中心主体完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顺利通过复审。二是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新建县图书馆一座,文化馆扩建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新增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点37处。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30余场次,配发健身器材1400余件。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3900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26万元,新增城镇就业4974人,发放低保资金4860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126万元、"暖心救助"临时救助款73万元。为264名孤困儿童发放补助资金449万元。安置退役士兵30人,发放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2946.6万元。三是社会治理全面提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去年分别下降75%、62.5%。探索打造"党建+信访"工作模式,化解信访积案160件。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三无"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共计325处。
(五)坚持转变作风,自身建设增强。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法治建设纵深推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规范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和规范性文件严格实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6件、政协委员提案60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严格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先后举办专题培训3期、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00余次,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
二、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增加值增速较慢,农业经营质量和效益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知名度不高,物流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二)工业转型步伐不快。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力不强,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占比小,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相对少,难以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逐年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债务化解任务艰巨。
三、2025年工作计划安排
(一)聚焦实体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推动工业提质增效,坚持"工业强县",聚焦"十强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实施"12345"工作攻坚,目标是年底规上工业企业超100家,工业总产值超70亿元。推进企业创新,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新增"小升规"企业20家以上。推动项目引育建优,实施重点项目集中攻坚,确保投资完成15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加快项目落地开工,提升履约率、开工率和达产率,增强项目建设实效性。
(二)聚焦乡村振兴,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确保粮食安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提升粮食产能至16亿斤以上。推进小麦、农产品加工、高效农业和锦鲤养殖等四大产业。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实施种业振兴计划,建设2家以上育种基地。强化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优势产业,创建市级产业园3个以上,争创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等荣誉,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打造"鲤都东平"等品牌。
(三)聚焦改革创新,厚植县域竞争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一号改革工程",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包括"互联网+政务服务"和"证照分离"改革,完善政务服务评价体系,落实营商环境政策;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实现企业快速开工;清理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的规定,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承接改革任务,寻求新突破,重点包括国资国企改革、开发区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
(四)聚焦品质提升,加快城市建设发展步伐。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分区域,形成全面的规划布局体系,根据区域发展思路,完善城市路网和水系规划,优化城市结构,强化民生功能,推进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加强绿化和雨污管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中村治理,提升学前教育和公共卫生服务,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及综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