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7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
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进程中,我们始终坚守以人民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坚定不移地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精准定位目标,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全力冲破形式主义的桎梏,助力基层干部摆脱束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民众、推动社会进步的事业之中。现将相关工作的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精准定位,直击要害
深度贯彻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及省委、市委相关指示精神,把整治形式主义、缓解基层压力确定为监督执纪问责的核心要点。借助广泛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调研,精准锁定基层形式主义的顽疾所在,针对会议冗长繁杂、文件泛滥成灾、台账冗余堆积、检查过度频繁以及村(社区)"牌子泛滥"等突出问题,积极推动相关部门果断采取行动,成功削减19项不必要的台账,发文数量较去年同期显著降低25%,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相较于去年大幅缩减46%。市纪委监委领导集体以身作则,率先开展自我审视与纠错行动,对照12个关键问题精心制定整改清单,并严格依照程序逐一销号落实。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已顺利完成32项整改任务,由此树立起强大的引领示范标杆,为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注入强劲动力。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有机整合群众举报信息、媒体监督力量以及内部审查机制,对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保持高度警觉,一经发现立即予以严厉打击,切实营造出强大的威慑氛围,有力保障基层减负工作稳步有序向前推进。
(二)制度引领,长效护航
严格把控督查检查的总体规模与频次,坚决取缔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以及严重耗费基层时间与精力的考评项目。精心谋划年度督查检查计划,对近五年市级层面的督查检查考评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与清理,坚决淘汰那些重复低效、缺乏实质意义的项目。各部门之间的年度计划制定严格遵循统筹规划、避免重复的原则,积极探索试行"双随机、一公开"的年度综合考核模式,有效防止片面以GDP增速衡量工作成效的倾向,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基于对过去五年间500余件信访举报线索的深入剖析与挖掘,通过精准施策与精细管理,成功将重复信访与越级信访的比例精准控制在30.2%,同比下降幅度高达56%,借助制度的优化完善与数据的深度分析运用,显著提升基层治理的整体效能与质量水平。着力构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效果展开全面评估与深入分析,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订与优化,确保制度能够紧密贴合时代发展需求与基层工作实际,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坚实可靠、持久稳定的制度基石与保障支撑。
(三)创新引领,效能提升
全方位落实中央、省委以及市委的指示精神,针对市纪委监委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整治形式主义过程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推进文件和会议流程的简化与优化,全面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标准与流程,着重解决基层反映极为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性地推行会议合并召开、督导整合开展、视频远程调度等高效工作方法,有效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严禁基层额外填写各类表格以及签订不必要的责任书,坚决杜绝"材料政绩"现象的滋生与蔓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基层减负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文件收发流转、会议组织安排、检查事项审批等工作的全程在线办理与实时监控管理,大幅提升工作的透明度与效率,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与形式主义的滋生空间。积极构建基层减负创新案例资源库,及时总结提炼并广泛推广各地在基层减负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经验与创新做法,充分激发基层干部的创新思维与创造活力,推动基层减负工作持续取得新的突破与进展。
(四)强化派驻,协同联动
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切实履行监督职责,积极主动地推动市发改委全面落实相关要求,确保政策指令能够畅通无阻地贯彻执行。在市纪委监委的统一领导与指挥下,全力协助市发改委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紧密围绕"基层减负年"活动主题,深入企业一线开展调研走访,协调解决重大项目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督促市发改委起草并出台《市重点项目代办服务工作规程》,通过大幅压缩审批程序所需时间,为项目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条件。持续强化对市发改委"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管理过程以及"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定期全面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权力运行规范透明、廉洁高效,为基层减负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大力加强派驻机构与基层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与信息共享,建立起问题反馈与处理的高效联动机制,及时精准地了解基层的实际诉求与困难,共同研究探讨并妥善解决基层减负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与挑战,形成上下一心、协同共进的良好工作格局与强大合力。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责任担当意识欠缺
部分单位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认识严重不足,缺乏从宏观战略高度洞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危害的政治敏锐性与责任感。制定的工作方案缺乏精准性与针对性,未能精准把握关键问题核心矛盾,普遍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执行落差现象,导致工作推进成效不彰。部分单位组织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干部学习态度敷衍塞责、极不端正,存在大量空泛表态、消极应付甚至故意弄虚作假的不良行为,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切实有效地将减负要求落到实处,例如在疫情防控检查工作中出现明显的监管盲点与漏洞,未能及时提醒督促干部职工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纪律要求。
(二)工作作风漂浮懈怠
部分干部在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和高度自觉的意识,习惯于机械地接受上级指令,对待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存在严重的敷衍了事、推诿塞责现象。工作过程中呈现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重压力与"大事拖沓办、小事匆忙办"的不合理节奏,一些干部仅仅局限于文件的简单传阅和会议精神的表面传达,缺乏实质性的行动举措和切实有效的工作成果,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际行动却严重滞后,言行严重脱节。
(三)监管职能发挥不力
个别职能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缺位与失位现象,导致形式主义问题频繁发生且屡禁不止。如市场监管部门出现多头重复检查、交叉检查的混乱局面,财政金融部门错误地以财政评审替代政府采购评审的规范程序,应急管理部门不规范地以专家论证取代安全风险评估的严谨流程等。一些部门盲目设置过多过滥的评比项目且评审标准随意降低,教育和卫生等部门过度要求基层准备大量形式化、无实质意义的材料,严重加重基层工作负担,严重破坏基层正常的工作秩序与生态环境。
(四)基层执行面临困境
县级及以下基层单位在贯彻落实上级文件指示精神时,深陷繁文缛节的重重困扰之中,每年需要应对来自上级的大量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主题活动以及调研任务,平均每季度至少遭遇两次临时性紧急工作安排,工作负荷严重超出承受极限,导致执行效果大打折扣,难以实现预期工作目标。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安排
(一)深度整治,严肃问责
将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确立为长期且至关重要的政治任务,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坚决杜绝"四风"问题出现反弹回潮与变异升级现象。持续深入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贯彻落实,切实将省委、市委相关实施意见转化为实际行动,巩固拓展"四个一律""五张清单"的执行成效。针对那些表态积极但行动迟缓、作风懒散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精准化整治与严厉问责。通过定期发布"红黑榜"、常态化开展约谈提醒等方式,进一步加大监督执纪力度,依托市委巡察和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所反馈的问题清单,强化整改落实跟踪问效,督促市发改委等职能部门严格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典型问题每月通报曝光制度,完善动态管理与跟踪督办机制,切实将"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机制落到实处,形成强大有力的威慑效应,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强化监督,优化服务
严格执行纪律要求,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力度与问责强度,严肃清理整顿各类繁琐冗余的考核评比事项,保留并持续优化经济技术指标和管理创新指标体系。切实加强对各级各部门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的独特监督作用。在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治理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推广,积极推广"X""X"等便民服务平台,深化数据共享与"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及时精准掌握舆情动态信息,依据基层实际需求优化服务供给内容与方式,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保障。
(三)持续发力,完善机制
坚持定期研究部署作风建设工作任务,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与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
注重纠正"四风"与树立新风协同推进,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能够扎实有效落地生根。加强对基层减负工作的全面总结评估与深入分析研究,及时精准发现问题并迅速调整优化工作策略,不断提升基层减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基层长远发展创造优质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