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汇编31篇(第87/88页)
(二)加快"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粮食和食品加工、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等产业集群为牵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生产结构,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4500 万亩左右,提升粮食和食品加工水平。棉花总产稳定在 500 万吨以上,高标准建设国家优质棉纱基地,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加快发展葡萄酒、番茄加工、特色林果加工等产业,持续提升冬春蔬菜保供能力。实施畜牧业振兴行动,推进畜牧业结构优化、提质增效。以油气生产加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绿色矿业及加工、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牵引,推动新型工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建立央地、兵地油气勘探开发合作机制,加大准噶尔、塔里木、吐哈三大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实现油气增储上产。积极推进准东国家级现代煤化工示范区、哈密国家级现代综合能源与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准东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和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等现代煤化工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国家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和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直供电改革试点,健全电力中长期交易机制,推动电力现货交易。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建立找矿激励机制,加快火烧云铅锌矿、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开发建设,加快推动铜、铝、黄金、锑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加快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硅基、铝基、铜基、钛基、碳基等新材料产业。以文化和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集群为牵引,大力发展服务业,打造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和国际物流枢纽中心。编制实施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做好龟兹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挖掘阐释利用。以阿勒泰、乌鲁木齐、伊犁、博州、昌吉、塔城为重点,打造冬季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支持阿勒泰和伊犁等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发展全域旅游、低空旅游、沙漠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跨境旅游等,着力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力争接待游客 3.2 亿人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挖掘生活性服务业潜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健全物流枢纽和通道网络,优化进出疆、疆内及国际主干线通道,推动国家级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规划建设一批多式联运基地和铁路专运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和本土网络货运平台。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全力打造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下大力气把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下来!
(三)加快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消费,千方百计扩大内需
实施有效投资促进行动,承接好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做精做细"六重清单",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各类政府投资资金,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制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清单并加强推介,做好用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全力推进以"十张网"为牵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疆电外送"第三通道、G0711 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运。加快建设"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罗布泊至若羌铁路、将军庙至淖毛湖铁路二线、塔城 2〔...〕66 万千瓦煤电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淖毛湖至梧桐水铁路、伊宁至阿克苏铁路、临河至哈密铁路扩能改造、G3033 奎屯至独山子至库车高速公路、乔诺水库、伊宁机场迁建、库尔勒机场改扩建等项目。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争取中央支持新疆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稳妥推进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加力补齐消费短板,实施提振消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文娱、体育等服务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围实施"两新"行动,稳住大宗商品消费,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企业更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设备,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平台经济,使有效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四)加快高水平开放,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
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推动乌鲁木齐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国际回程货物分拨中心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完善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基础设施,提升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开放功能,加力推进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吉木乃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培育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智慧口岸,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加强别迭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博州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铁路增建二线建设。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新疆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改革任务落实,集中推出一批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系统集成度高的制度创新成果。差异化布局开放型产业,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扩大与周边国家地区务实合作。持续加强经贸、能源、科技、农业、旅游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探索建立"两国双园""国别产业园"合作模式,深化完善中国(新疆、香港)同哈萨克斯坦交流合作机制。支持疆内企业"走出去",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规模,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中间品贸易,发展跨境电商,优化海外仓布局,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五)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大力实施科技兴疆战略。深化"四方合作"和科技援疆机制,高质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创国家高新区。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用好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天山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创建富油煤资源化学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打造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深化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推动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与产业化应用。推进教育强区建设。推动优质本科扩容,加快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双一流"建设,培育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相关新兴学科,布局理工类急需紧缺学科专业,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设置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新疆铁道与能源职业技术大学 2 所职业本科院校。支持南疆职业教育发展,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市),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实施自治区"银龄讲学计划"。建设区域人才高地。充分用好人才发展基金,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统筹抓好整建制人才引进,加大高层次人才、战略人才招引力度,用好高校毕业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等各类人才,打造支撑新疆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研究制定自治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措施,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加快培育和发展低空经济、绿色算力、氢能产业、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商业航天、6G 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六)加快培育南疆新增长极,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兵地城镇建设一体规划,打造乌鲁木齐都市圈、喀什城市圈、天山北坡城市群、北疆城市带、环塔里木盆地城镇带。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乌鲁木齐、伊宁、喀什、库尔勒等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布局紧凑、功能集成、集约高效的城市中心,打造具有新疆特色、现代气息、时代风貌的现代化城市。加快克拉玛依、昌吉、阿克苏、和田等重点城市建设,推进和康县、和安县等边境新设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沿边重点城镇、兴边富民中心城镇和边境新村建设,实现固边富边强边。分类研究、因城施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开展"好房子"建设行动,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更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进南疆高质量发展。实施环塔里木经济带发展规划,优化南疆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南疆绿色矿业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壮大林果、棉花、畜牧、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抓实抓好南疆 11 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南疆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南疆城镇化建设,通过高等教育和产业发展,集聚更多人口定居生活、干事创业,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双增长,促进社会结构改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焦提升乡村发展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强能整建制推进试点,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大力发展以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七)加快生态环境治理,纵深推进美丽新疆建设
拓展重点领域生态治理成效。进一步完善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气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乌-昌-石""奎-独-乌"区域重污染天数比例分别控制在 5% 和 2% 以内,全区优良天数比例达到 75.5% 以上。巩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锁边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沙产业,实现治沙富民。稳步推进煤田火区治理,切实保护煤炭资源安全和周边城镇生态安全。统筹节水蓄水调水增水,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加快浅层咸水开发利用,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水平。加强重点河湖保护治理。扎实开展受污染耕地溯源整治。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和一批零碳园区建设,加强城市和工业污水循环利用,扩大电力中长期绿色交易规模。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治理,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稳步推进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造林 120 万亩,种草改良 480 万亩,沙化土地治理 300 万亩,实施生物多样化保护重大工程,让新疆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在中国西部广袤的大地上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壮丽诗篇!
(八)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加强西域都护府遗址群、乌拉泊古城、克孜尔石窟、楼兰故城、喀什莫尔寺佛教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加大多层次文化产品供给,引导各族群众深化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根"和"魂"的认同。办好自治区成立 70 周年庆祝活动,推出一批正确反映新疆历史、具有中华文化底蕴、融合现代文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南疆科普文化综合体建设,常态化开展各族中小学生到疆外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心灵深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优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以文化旅游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推动宗教健康发展。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强化"三支队伍"建设,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全面提升宗教事务法治化水平。加强佛教、道教等宗教遗存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维护新疆多元宗教并存的和谐格局。
我们要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健全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共同构筑新疆 2600 多万各族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九)加快民生改善步伐,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积极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加强城市公办幼儿园建设,办好农村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改善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区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新建、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切实保障教师待遇水平。提高重点地区学生营养餐标准,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确保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95% 以上。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持续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深入开展健康新疆建设。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规划布局、扩容下沉和能力提升。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妇幼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养老、托育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妇女、儿童、残疾人、公益慈善、红十字、关心下一代、志愿服务等事业。
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实事。大力实施好自治区今年确定的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气环境整治、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二期工程、劳动者就业关爱帮扶、中小学生健康关爱、家庭困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数字便民利企、城乡老旧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科技文体惠民等十件民生实事。各级政府要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同时,严查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各项惠民措施公平普惠于民,让各族群众生活品质日益提高、幸福生活的底色更加厚实!
(十)加快筑牢安全屏障,全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深入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依法严打严防"三股势力",织密社会面整体防控网,坚决维护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用好中央债务置换政策,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各类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地方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依法开展涉疆对外斗争,充实反制裁"工具箱",加强对受美国制裁企业、产业链关键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效防范和及时应对社会安全事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力守护各族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面提升防灾减灾和抗震救灾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