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总结
乡镇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总结
2025年第一季度,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线,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产业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一是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种植高附加值农作物。本季度新增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亩,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技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场次,培训农民〔...〕人次,发放技术资料〔...〕份,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益。二是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本季度,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增专业合作社〔...〕家,家庭农场〔...〕家,带动农户〔...〕户。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同比增长〔...〕%。三是产业融合发展加速。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了〔...〕个乡村旅游景点,推出了〔...〕条乡村旅游线路,吸引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万元。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道路交通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本季度完成了〔...〕公里的乡村道路硬化工程,改善了〔...〕个村庄的交通条件。对〔...〕公里的破损道路进行了修复,确保了道路的安全畅通。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场次,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处,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二是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本季度完成了〔...〕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维修和改造灌溉渠道〔...〕公里,新增灌溉面积〔...〕亩,改善灌溉面积〔...〕亩,有效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和灌溉保障水平。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开展水资源巡查〔...〕次,打击非法取水行为〔...〕起,确保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村庄环境卫生治理。本季度共清理生活垃圾〔...〕吨,清理村内沟渠〔...〕公里,拆除乱搭乱建〔...〕处,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户,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新增造林面积〔...〕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个百分点。
(三)强化民生保障,增进群众福祉。一是社会保障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本季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人,参保率达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人,参保率达到〔...〕%。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发放低保金〔...〕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万元,临时救助金〔...〕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本季度投入〔...〕万元,对〔...〕所学校的教学楼、实验室等教学设施进行了维修和改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师培训〔...〕人次,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本季度完成了〔...〕个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改善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力度,开展健康体检〔...〕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份,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
(四)推进基层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本季度开展了〔...〕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加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社区)干部,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社会矛盾化解。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本季度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件,成功化解〔...〕件,化解率达到〔...〕%。加强信访工作,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本季度共受理信访案件〔...〕件,办结〔...〕件,群众满意度达到〔...〕%。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本季度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次,检查企业和经营单位〔...〕家次,排查安全隐患〔...〕处,已整改〔...〕处,整改率达到〔...〕%。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场次,提高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一是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文化墙、道德讲堂等形式,广泛传播正能量。本季度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出"身边好人"〔...〕名,"文明家庭"〔...〕户,在全镇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文化活动开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本季度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场次,其中,文艺演出〔...〕场次,电影放映〔...〕场次,体育比赛〔...〕场次,吸引群众参与〔...〕人次。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新建文化广场〔...〕个,农家书屋〔...〕个,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三是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本季度〔...〕个村达到了县级文明村标准,〔...〕乡镇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文明行为劝导,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发展方面。农业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部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特色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不完善,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旅游、文化等产业与农业的融合不够紧密,缺乏深度和广度。
(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乡村道路狭窄、破损,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不能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依然艰巨,部分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村民的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民生保障方面。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困难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救助力度还需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相对短缺,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四)基层治理方面。基层组织建设还需加强,部分村(社区)"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企业和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五)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思想道德建设还需深入推进,部分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有待提高,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仍然存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不够丰富多样,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文明创建工作还需持续用力,部分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参与度不高,创建氛围还不够浓厚。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和高效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本地的自然、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和线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道路交通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推进乡村道路拓宽、硬化和改造工程,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加强道路养护管理,建立长效养护机制,确保道路畅通。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灌溉渠道维修改造等水利工程,提高农业灌溉保障能力。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村庄环境卫生治理,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力度,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加强民生保障工作,增进群众福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加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提高参保率和保障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力度,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四)强化基层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化解。加强信访工作,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文化设施设备,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持续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参与度和知晓率。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文明行为劝导,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乡村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