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2年度工作要点
2022年X镇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目标,坚定不移抓发展,真抓实干优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着力打造经济发达镇、产业特色镇、乡村振兴样板镇,着力成为**的活跃增长极。
一、发展为先,全力推动经济发展创新高
增强项目建设活力。开展多元化招商形式,坚持内扩外引,积极引进新项目到开发区主园区。积极引进新项目、新产业,力争招引工业项目X个,建成文旅项目X个。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XX度假村项目,年内土建装修基本完成,预计XXXX年可以营业;XX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XXXX年底主体建筑基本建成;XX市XX军旅小镇,加快国防研学体系建设,不断谋划产业布局;XX项目二期,争取XXXX年启动建设;XX项目,力争XXXX年底前建成运营。
释放文旅融合动能。进一步深度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XX"精品旅游线路。结合创建军旅小镇,围绕英烈山、月克冲等红色资源,加强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联系对接,获取支持的同时,在全镇打造集实践、研学、旅游等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综合体,走出"文化塑魂、旅游筑形"的红色旅游发展之路。完成XX步道建设。将红色文旅资源连点成线,聚线画面,打造南部"生态绿+文化红"精美旅游画廊。
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在XX社区建设农特产品交易中心,打造乡村振兴"样板间"。坚持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依托XX等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推进"一村一品"小版块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壮大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农产品深度开发,走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规模化之路。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全域化和农村电商全域化,利用淘宝、抖音、直播等平台,为乡村振兴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二、建设为基,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不断巩固乡风文明。继续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智"享晚年、文明旅游、便民利民、卫生整治、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扎实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蔚然成风。深入开展青少年学党史、"最美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节俭养德""文明餐桌"等活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深化移风易俗,焕发新时代新气象。
持续提升城镇品质。统筹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配合和推进XX水库建设各项工作。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动能。研究出台全镇"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规划,盘活闲置低效土地,提升效益。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建立政企互相帮扶工作制度,以规工企业为试点逐步扩散,促进全镇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增长利润。
打造生态宜居城镇。高质量、高标准推进XX村民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村庄整体面貌。继续深入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三大革命",继续开展"最美庭院"评选工作。进一步加强违法占用耕地建房整治,坚决做好地毯式覆盖,确保土地利用最大化。加大卫片执法整改、土地整治力度。继续推进改水改厕工作,持续开展美丽XX创建工作,如最美庭院、最美农家乐评选,最美XX摄影比赛等,大力发展美丽经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三、统筹为要,全力推动民生保障展新篇
着力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继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金龙山上山步道拓宽工程建设。启动XXXX线柏四路段进项县乡升级改造工程。全面落实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完成XXXX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积极探索田间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启动XX水库征迁工作。完成XX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危房改造XX户、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XXXX户。推进非经营性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管理责任,继续加大力度组织新冠病毒疫苗和"加强针"接种工作。采取网格化管理的方式,推进服务转型,促进卫生健康服务更加优质。
持续推进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XX项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的动态管理,符合条件的应保尽保,不符合条件的及时出保,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进一步摸排全镇因疫情影响、身体原因等各类致贫致困对象,落实好临时救助政策,确保困难群众有所依靠。加快益农信息社建设工作。继续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加强对象监测和群众走访,确保脱贫成果长效保持。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推进"一站式"救助服务工作,进一步宣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作用,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投保和续保。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率进一步提高。坚持共享发展,推进卫生与健康、教育、文化、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群众共享水平和获得感。
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红线。建全隐患排查整治管理机制,从严落实安全生产、信访和社会稳定隐患排查、督促检查,抓住重点领域,深化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执法检查。加强应急救灾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筑牢公共安全堤坝。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药安全"三条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