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汇编-15篇(第6/2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891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31分钟

(2)组织到位。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责任、防汛抗旱队伍和山洪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3)工程准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水毁工程修复和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应急整险加固,在有堤防保护的地区做好及时封闭穿越堤防的输排水管道、交通明口和排水沟的准备;对在建的水利工程设施和病险工程,落实安全度汛方案。

(4)预案编制。修订完善江、河、水库和城区防洪预案、洪水预报方案、防洪工程设施调度规程、堤防溃口和水库垮坝应急方案、分蓄洪区安全转移预案、山区防御山洪灾害预案和抗旱预案、城市抗旱预案。研究制订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方案,主动应对突发大洪水。对江河堤防险工险段,应制订工程抢险方案。汉江干流堤防溃口抢险方案,由现场抢险指挥部研究提出,报省防指批准后执行。

(5)物料储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重点险工险段的备用抢险物料应运抵现场,以应急需;易旱地方应尽可能储备抗旱所需器材。

(6)通信保障。对防汛通信专网、分蓄洪区预警反馈系统和水库遥测设施组织分级检查维修,保证处于完好状态。除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外,应建立健全测报站网,确保及时传递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防汛指令。相关成员单位宜配置卫星电话,保障应急通讯畅通。

(7)汛前检查。实行以查思想、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通过检查,发现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8)日常管理。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对江、河、水库和人工水道、分蓄洪区内建设的非防洪建设项目进行防洪影响评价,并按管辖权限审批对未经审批并影响防洪的项目,依法采取补救措施或强行拆除。

3.2.2??江河洪水预警

(1)水文部门应做好洪水预报工作,跟踪分析江河洪水的发展趋势,及时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以及洪水走势等情况,为预警、抗灾救灾提供依据。

(2)市、县两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确定洪水预警区域、级别和洪水信息发布范围,按照权限由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防汛有关部门向社会发布。

3.2.3??渍涝灾害预警

当气象预报将出现强降雨时,各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确定辖区内渍涝灾害预警范围、级别,按照权限向社会发布渍涝灾害信息,做好抢排有关准备,并根据需要,通知低洼区域居民及企事业单位及时转移财产。

3.2.4??山洪灾害预警

(1)凡可能遭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让措施;水文、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预报水平,及时发布预报警报。

(2)凡有山洪灾害的地方,应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编制县、乡两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绘制区域内山洪灾害风险图,划分并确定区域内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地点及范围,制订安全转移方案,明确组织指挥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3)山洪灾害易发区,应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加强巡逻。每个乡镇、村组和相关单位都应确定信号发送员,一旦发现危险征兆,应采用乡村大喇叭等现代和传统通信手段和传播媒介立即向周边群众预警,组织受威胁群众快速转移,并报本地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

3.2.5??分蓄洪区预警

(1)分蓄洪区所在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分蓄洪区管理单位应拟订群众安全转移方案,按分级管理的权限上报,由有审批权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审定执行。

(2)分蓄洪区所在地应急管理部门和分蓄洪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工程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3)当地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按照上级命令运用分蓄洪区时应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迅速启动预警系统,按照群众安全转移方案实施转移。

3.2.6??干旱灾害预警

(1)各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预警防范措施。

(2)各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建立健全旱情监测网络和干旱灾害统计队伍,随时掌握实时旱情灾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干旱等级,提出相应对策,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各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并加强协调和管理,以增强防范和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

3.2.7??供水危机预警

当供水水源短缺或被破坏、供水线路中断、供水水质被侵害等原因出现供水危机时,由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向社会预警,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应储备应急用水,有关部门做好应急供水的准备。

3.3??预警支持系统

3.3.1??洪水、干旱风险图

(1)各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绘制本地区的城市洪水风险图、分蓄洪区洪水风险图、流域洪水风险图、山洪灾害风险图、水库洪水风险图和干旱风险图。

(2)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以各类洪水、干旱风险图作为抗洪抢险救灾、群众安全转移安置和抗旱救灾决策的技术依据。

3.3.2??防御洪水方案

(1)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根据需要,编制和修订防御江河洪水方案,主动应对江河洪水。

(2)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根据变化的情况,修订和完善防御洪水调度方案,按照各种不同量级的洪水,提出分区分段调度的具体措施。

(3)各类防御江河洪水预案和防洪调度方案,按规定逐级上报审批。凡经党委、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批的防洪预案和调度方案,均具有权威性,有关地区应坚决贯彻执行。

3.3.3??抗旱预案

(1)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编制抗旱预案,以主动应对不同等级的干旱灾害。

(2)各类抗旱预案由当地党委、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批,报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备案,凡经审批的各类抗旱预案,各有关地区应贯彻执行。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4.1.1??按照洪涝、旱灾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

4.1.2??进入汛期、旱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灾情,加强水旱灾害管理,并根据不同情况发出Ⅰ、Ⅱ、Ⅲ、Ⅳ级预警,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预警的条件与应急响应的条件相对应,启动相关应急程序。

4.1.3??市政府和市防指负责事关全局的水利、防洪工程调度;其他水利、防洪工程调度,由所属县(市、区)、开发区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必要时视情况由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直接调度。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应按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和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4.1.4??洪涝、干旱灾害发生后,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实施辖区内的抗洪抢险、排涝、抗旱减灾和抗灾救灾等方面的工作。

4.1.5??洪涝、干旱等灾害发生后,由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向同级党委、政府和市防指报告情况。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可越级上报至省防指,并同时报市防指。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堤防、水库发生险情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4.1.6??对跨区域发生的水旱灾害,或者将影响到邻近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在报告同级党委、政府和市防汛抗旱机构的同时,应向受影响地区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通报情况。

4.1.7??因水旱灾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水陆交通事故等次生灾害,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部门全力抢救和处置,采取有效措施切断灾害扩大的传播链,防止次生或衍生灾害的蔓延,并及时向同级党委、政府和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告。

4.2??Ⅳ级应急响应

4.2.1??已经出现或预测、预报将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Ⅳ级应急响应。

(1)汉江发生一般洪水(参考主要站点水位超设防);

(2)小清河、唐白河、南河、蛮河发生较大洪水(参考主要站点水位超警戒);

(3)大李沟、襄水河(南渠)发生较大洪水;

(4)一般中型水库发生多座水库超设计标准洪水;

(5)小型水库发生多座水库超校核标准洪水;

(6)水库发生重大险情;

(7)发生一般渍涝、山洪灾害;

(8)全市发生轻度干旱;

(9)城区发生城市轻度干旱。

4.2.2??Ⅳ级响应行动

(1)由市防办提出Ⅳ级应急响应行动建议,市防指决定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2)市防办主任主持会商;

(3)组织召开市防办会议,动员部署,制定相应工作措施;

(4)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发布蓝色Ⅳ级警报;

(5)按程序启动相关专题预案;

(6)市防办派专家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7)市防办加强值班,强化工作纪律,随时掌握汛情、旱情、工情和灾情的变化,做好预测、预报和预警;

(8)适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布《汛(旱)情通报》;

(9)市防指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10)相关县(市、区)、开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动员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加强值班,及时掌握情况。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将工作情况随时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市防指。

4.3??Ⅲ级应急响应

4.3.1??已经出现或预测、预报将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Ⅲ级应急响应。

(1)汉江发生较大洪水(参考主要站点水位超警戒);

(2)小清河或唐白河、南河、蛮河发生大洪水(参考主要站点水位超警戒、接近保证);

(3)汉江干流及南河、小清河、唐白河、蛮河堤防发生多处险情;

(4)大李沟、襄水河(南渠)发生接近设计标准洪水;

(5)一般中型水库发生多座水库超校核标准洪水;

(6)小型水库发生垮坝;

(7)发生较严重渍涝、山洪灾害;

(8)汉江水质发生一般污染;

(9)发生较大干旱;

(10)XX市区发生城市中度干旱;

(11)5个以上县(市、区)、开发区发生城市中度干旱。

4.3.2??Ⅲ级响应行动

(1)由市防办提出Ⅲ级应急响应行动建议,市防指决定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2)市防指副指挥长主持会商;

(3)组织召开市防指有关成员会议,紧急动员部署,强化相应工作措施,强化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省防办,同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XX军分区通报;

(4)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发布黄色Ⅲ级警报;

(5)按程序启动相关专题预案;

(6)市防办派工作组赴一线具体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7)市防办加强值班,增加值班人员,强化值班纪律,随时掌握汛情、旱情、工情和灾情的变化,做好预测预报,加强协调、督导防汛抗旱工作;

(8)适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布《汛(旱)情通报》;

(9)市防指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市防指成员单位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力支持抗灾救灾工作;

(10)相关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动员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掌握情况。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转移险区群众,组织强化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强化抗旱工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应将工作情况随时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市防指。

4.4??Ⅱ级应急响应

4.4.1??已经出现或预测、预报将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Ⅱ级应急响应。

(1)汉江发生大洪水(参考主要站点水位超警戒、接近保证);

(2)小清河与唐白河同时发生大洪水(参考主要站点水位超警戒、接近保证);

(3)小清河或唐白河、南河、蛮河发生特大洪水(参考主要站点水位超保证);

(4)汉江干流及南河、小清河、唐白河、蛮河堤防发生重大险情;

(5)大李沟、襄水河(南渠)发生超设计标准洪水;

(6)大型或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发生多座水库超设计标准洪水;

(7)一般中型水库发生垮坝;

(8)发生严重渍涝、山洪灾害;

(9)汉江水质发生较严重污染;

(10)全市发生大干旱;

(11)XX市区发生城市重度干旱;

(12)5个以上县(市、区)、开发区发生城市重度干旱。

4.4.2??Ⅱ级响应行动

(1)由市防办提出Ⅱ级应急响应行动建议,市防指决定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2)市防指指挥长主持会商;

(3)经市防办向省防办报告后,可依法宣布全市进入紧急防汛期;

(4)立即组织召开市防指指挥长会议,紧急动员部署,强化相应工作措施,强化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省防办,同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XX军分区通报;

(5)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发布橙色Ⅱ级警报;

(6)按程序启动相关专题预案;

(7)市防指应派工作组赴一线具体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8)市防办加强值班,增加值班人员,强化值班纪律,随时掌握汛情、旱情、工情和灾情的变化,做好预测预报,加强协调、督导和事关全局的防汛抗旱调度;

(9)适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布《汛(旱)情通报》;

(10)市防指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市防指成员单位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力支持抗灾救灾工作;

(11)相关县(市、区)、开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可依照有关程序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按照国家《防洪法》《防汛条例》等相关规定,行使权力,紧急动员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掌握情况。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转移险区群众,组织强化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强化抗旱工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应将工作情况随时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市防指。

4.5??Ⅰ级应急响应

4.5.1??已经出现或预测、预报将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Ⅰ级应急响应。

(1)汉江发生特大洪水(参考主要站点水位超保证);

(2)小清河或唐白河与汉江同时发生大洪水(参考主要站点水位超警戒、接近保证);

(3)汉江干流或南河、小清河、唐白河、蛮河堤防发生溃口(含涵闸、泵站垮塌);

(4)大型或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发生多座水库超校核标准洪水或单座水库发生垮坝;

(5)汉江水质发生严重污染;

(6)全市发生特大干旱;

(7)XX市区发生城市极度干旱;

(8)5个以上县(市、区)同时发生城市极度干旱。

4.5.2??Ⅰ级响应行动

(1)由市防办提出Ⅰ级应急响应行动建议,市防指决定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2)市防指指挥长主持会商;

(3)经市防办向省防办报告后,可依法宣布全市进入紧急防汛期;

(4)立即组织召开市防指全体成员会议,紧急动员部署,强化相应工作措施,强化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省防办,同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XX军分区通报;

(5)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发布红色Ⅰ级警报;

(6)按程序启动相关专题预案;

(7)市防指应立即派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具体指导防汛抗旱工作。紧急时刻,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安排工作专班分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8)市防办加强值班,增加值班人员,强化值班纪律,随时掌握汛情、旱情、工情和灾情的变化,做好预测预报,加强协调、督导和事关全局的防汛抗旱调度;

(9)适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布《汛(旱)情通报》;

(10)市防指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市防指成员单位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力支持抗灾救灾工作;

(11)相关县(市、区)、开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可依照有关程序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按照国家《防洪法》《防汛条例》等相关规定,行使权力,紧急动员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掌握情况。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转移险区群众,组织强化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强化抗旱工作。受灾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或驻点具体帮助重灾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应将工作情况随时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市防指。

4.6??不同灾害应急响应措施

4.6.1??江河洪水

(1)当江河水位超过设防水位时,堤防管理单位应组织干部职工巡堤查险。

(2)当江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沿江各地防办应按照批准的防洪预案和防汛责任制要求,组织专业和群众防汛队伍巡堤查险,严密布防,必要时,可申请动用军队和武警参加重要堤段、重点工程的防守或突击抢险。

(3)当江河洪水继续上涨,危及重点保护对象时,沿江各地防办和承担防汛任务的部门、单位,应根据江河水情和洪水预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防御洪水方案适时调度运用防洪工程,必要时市防办可以直接调度。防洪调度主要包括:调节水库拦洪错峰,开启闸门泄洪,启动泵站抢排,建议启用分蓄洪区分洪,清除河道阻水障碍物、临时抢护加高堤防增加河道泄洪能力等。

(4)在江河水情接近保证水位或者安全流量,水库水位接近设计洪水位,或者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本省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并可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采取占地取土、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和其它紧急措施,必要时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按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决定,实施陆地和水面交通管制,以保障抗洪抢险的顺利实施。

4.6.2??渍涝灾害

(1)当发生一般渍涝灾害时,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水利、住建、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按照先田后湖、等高截流,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按照规程调度排涝工程设施,充分运用泵站提排和涵闸自排,尽快排水入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当发生大的渍涝灾害时,要按照规程,统筹调度,处理好田湖关系。

(2)当江河防汛形势紧张时,要正确处理排涝与防洪的关系,视情况及时减少排水量或停止排水,以减缓防洪压力。

4.6.3??山洪灾害

(1)山洪灾害应急处理由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应急、水利、自然资源、气象、民政、住建、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工作。

(2)当山洪灾害易发区雨量观测点降雨量达到一定数量或观测山体发生变形有滑动趋势时,由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相关部门及时发出警报,并对紧急转移群众作出决策,如需转移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乡镇或村组按预案组织人员安全撤离。

(3)转移受威胁地区的群众,应按照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先危险区人员后警戒区人员,防止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4)发生山洪灾害后,如导致人员伤亡,应立即组织人员或搜救突击队紧急抢救,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应向当地驻军、武警部队和上级政府请求救援。

(5)当发生山洪灾害时,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组织应急、水利、自然资源、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观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滑坡等山洪灾害进一步恶化。

(6)当山洪泥石流、滑坡体堵塞河道时,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召集有关部门、专家研究处理方案,尽快组织实施,避免发生更大灾害。

4.6.4??堤防溃口、涵闸垮塌、水库溃坝

(1)当出现堤防溃口、涵闸垮塌、水库溃坝前期征兆时,工程管理单位或当地政府应迅速调集人力、物力全力组织抢险,尽可能控制险情,并及时向下游预警。

(2)堤防溃口、涵闸垮塌、水库溃坝的应急处理,由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首先应迅速组织受威胁地区群众转移,并视情况组织实施堵口或抢筑阻水二道防线等措施,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3)实施堤防、涵闸、水库堵口,应明确行政、技术责任人,及时调集人力、物力,严密组织,快速行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领导应立即带领专家赶赴现场指导。

4.6.5??干旱灾害

市、县两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按特大、严重、中度、轻度4个干旱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抗旱措施,并负责组织抗旱工作。

(1)特大干旱

①强化地方行政首长抗旱目标责任制,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企业用水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强化抗旱工作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加强会商,强化抗旱水源的科学调度和用水管理,各有关部门按照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部署,协调联动,全面做好抗旱工作。

③启动相关抗旱预案,并报上一级防指备案。必要时经本级党委、政府批准,宣布进入紧急抗旱期,启动各项特殊应急抗旱措施,如:应急开源、应急限水、应急调水、应急送水等。

④密切监测旱情、及时分析旱情变化发展趋势,随时掌握旱情灾情及抗旱工作情况,及时分析旱情灾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适时向社会通报旱情信息。

⑤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落实部门抗旱职责,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抗旱救灾工作。

⑥加强旱情灾情及抗旱工作的宣传。

(2)严重干旱

①进一步加强旱情监测和分析预报工作,随时掌握旱情灾情及其发展变化趋势,通报旱情信息和抗旱情况。

②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时组织抗旱会商,研究部署抗旱工作。

③视旱情变化,启动相关抗旱预案,并报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备案。

④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落实部门抗旱职责,做好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落实应急抗旱资金和抗旱物资。

⑤做好抗旱工作的宣传。

(3)中度干旱

①加强旱情监测,密切注视旱情的发展,及时分析预测旱情变化趋势,通报旱情信息和抗旱情况。

②及时分析预测水量供求变化形势,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③根据旱情发展趋势,及时会商,适时进行抗旱工作动员部署,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4)轻度干旱

①掌握旱情变化情况,做好旱情监测、预报工作。

②及时了解分析社会各方面的用水需求。

③算好水帐,提出防旱抗旱的具体措施,并做好抗旱水源的管理调度工作。

4.6.6??供水危机

(1)当发生供水危机时,有关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加强对城市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水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严格实施应急限水,合理调配有限的水源;采取辖区内、跨区域、跨河流应急调水,补充供水水源,协同水质检测部门,加强供水水质的监测,最大程度保证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单位用水安全。

(2)针对供水危机出现的原因,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供水水源,使供水量和水质处于正常状态。

4.6.7??供水水质被侵害

(1)当发生供水水质因洪水等因素影响城乡生活的较重污染事件时,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应迅速研究措施,及时通知水质污染范围内的群众,力争避免水质污染影响生活。

(2)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搞好调水冲污,置换水质,尽力将水质污染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4.7??信息报送和处理

4.7.1??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防汛抗旱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

4.7.2??防汛抗旱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4.7.3??属一般性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按分管权限,分别报送本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信息部门负责处理。因险情、灾情较重,按分管权限上报一时难以处理,需上级帮助、指导处理的,经本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同志审批后,可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相关部门上报。

4.7.4??凡经本级或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新闻媒体采用和发布的水旱灾害、工程抢险等信息,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立即调查核实,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凡属本级或上级领导对发布的信息作出批示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立即传达贯彻,并组织专班核实,研究具体落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4.7.5??市防办接到重大的汛情、旱情、险情、灾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市委、市政府,抄送有关部门,并及时续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