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长讲话汇编-45篇(第7/13页)
孩子们,希望你们走出这校门是一个堂堂正正有尊严的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不欺负人,也不受人歁。这世界诱惑太多,时刻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干干净净做人,本本份份做事,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这是做人最大的美德,老天不会辜负善良的人。
要勤于读书,善于学习。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一日不学,就会落伍。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祖先留下的经典浩如烟海,灿若星辰,你们要好好学习中华经典,从祖先那里汲取智慧,修炼品格和精神,成就君子的美德。
孩子们,相伴三年,每一天都小心翼翼的看着你们长大,心中有无限的欣喜,更有沉甸甸的责任。今日别离,是送你们出征,是为你们壮行!人生百年,长路漫漫,艰难坎坷,可想而知,你们要勉力前行,不论你到了哪里,不论你做什么职业,请记住,你的行走,就是中国的历程;你的拼搏,就是中国的精神;你的善良,就是中国的温度;你的成功,就是中国的希望!请不要让我们失望!
最后,祝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幸福正在发生,南外一路欢歌
--南海外国语学校校长2022年新年致辞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四时更替,万象更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
20XX年12月30日,佛山入选为20XX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南海区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以及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南海桂城被推选为全国唯一"20XX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公园城市典范",幸福的大门次第打开。20XX年,南外教育团队用"四特"精神书写幸福教育答卷,一步步朝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坚实迈进。幸福教育理念在广大师生和家长心中播下了向往的火种,点燃梦想,激发出奋进的力量。
这一年,党建引领为我们开启新的征程。南海外国语学校党支部顺利升格为党总支部,并成立了第一、第二、第三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党团队工作一体化机制,强化团委思想引领工作,扎实开展团校团课工作,成立了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组织开展了观看庆祝建党100年直播、阅读红色经典、观看红色影视、唱响红色赞歌、讲好红色故事等20多场次活动。
这一年我们制定了学校十四五规划,拟定了学校总体规划、评价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德育管理建设、课程教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集团化办学、国际教育等"1+7"方案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标杆外国语学校。
这一年,素质教育为我们成就骄人成绩。南外实施"双减四强,智慧课堂,一科一品"策略,构建幸福花课程,强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XX年中考,我校700分以上人数占全市近半、居佛山第一;石门中学等重点中学上线人数遥遥领先。我校毕业生发展潜力巨大,苏畅、余荃逸等2位同学考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杨宇辰同学在高一提前获得保送清华大学资格。这一年,南外成功创建南海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将幸福教育理念辐射更多学校、造福更多学子。学校成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信息学创新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季华实验室科学教育示范基地,石门中学与南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在20XX年广东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共有7人成绩进入佛山市前10,取得佛山第一、广东第二的辉煌战绩。彭乐逸、梁睿朗两位同学在第21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初中组综合技能项目中勇夺金牌。在第十九届1+1全国小学生读写活动中,杨馨、区凯程、贺梓桐等72位同学荣获全能金奖;傅庭靓同学在南海区第二届中小学"狮艺?武艺"展演活动荣获最佳演员奖;梁立上、李炎城、黄子朗等同学获南海区中小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小学男子组第一名。
这一年,队伍建设为我们造就"四特"团队。20XX-2022学年是南外教师队伍建设年,学校实施"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利用"研训用评"一体化教师成长机制,打造"特别有智慧、特别有爱心、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教师团队。目前,我校省级名师2人,市级名师2人,区级、街道级名师19人,校级名师89人。李西鹏常务副校长和张玉石主任入选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南外成为全市唯一拥有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的学校。郑钰玲老师获得20XX年广东省英语技能比赛一等奖;占迪专老师获得广东省中学生物概念教学特等奖第一名,郑玮老师荣获一等奖;李纯燕老师获得佛山市第八届班主任能力大赛特等奖;周小成老师被广东省计算机学会评定为20XX年广东省青少年信息学竞赛优秀教练。这一年,我们成立南外教师幸福俱乐部,让每一位教师在这片广阔的沃土上绽放朵朵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花。
这一年,校园文化为我们带来美好环境。幸福书屋已经开放,温馨雅致,成为学生阅读胜地;湖光山色,小桥流水,六大园林成为学校最美风景;五大种植园地全面亮相,践行劳动教育,播下幸福的种子;四大润心场所投入使用,积极发挥学校文化育人功能。"智慧校园"工程已在近期上线,利用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将教学、生活、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构建"平安、便捷、绿色"校园新格局。一草一木皆传情,一墙一壁皆育人,我们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一面面班级文化墙闪闪发光,一朵朵班级之花争相开放,以环境之美浸润学生幸福心灵。我们举行榜样南外月度人物教职工、学生评选活动,用榜样凝聚力量,用信念鼓舞前行,绘出桃李满园。
新的一年,南外校园第三期将会投入使用,学校将升级改造阅览室2.0版本,开辟教师阅览室、科组活动室;将在每一层教学楼建立一间多功能、共享式的学习空间站,学校还将设置真爱梦想课室和5G+智慧教育课室,创建探索与求知的学习环境。
同学们,20XX年,南外,成全了我们的梦想和快乐;我们,成就了南外的精彩与辉煌!
2022年,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必定会再上台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品牌学校。我们的教育事业必定蒸蒸日上,阔步前行,创造更多发展奇迹!
幸福正在发生,南外一路欢歌。2022年,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更加美丽;祝愿我们的学校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祝愿全体师生员工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实验学校校长孙燕鹏在2022届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2022届小学毕业典礼。809名毕业生即将从这里出发,开启人生道路上一段崭新的征程。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六年来为同学们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六年来为同学们的成长呕心沥血、默默付出的各位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更向满载收获、茁壮成长的2022届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光阴流转,六年的时光、两千多个日子,你们用勤奋和汗水书写自己的成长,也给母校增添了活力、赢得了荣誉,校园的一草一木,见证了你们的成长:实验学校会记得课堂上凝神静思、慷慨激扬的你;会记得运动场上驰骋腾跃、意气风发的你;会记得舞台上翩翩起舞、引吭高歌的你;会记得校园中俯身拾起杂物、食堂里默默服务他人的你;会记得寒风中等待失主、滨河路上清理河道、敬老院里为老人献爱心的你......回看这些看似普通的场景,其实它们弥足珍贵!因为,这是你们在最美好的年华,流露出的最真挚的情意,诠释出的最可贵的善良。它们,只能遇见,无法复制!实验学校也因为有了你们的向真、向善、向美而更加精彩!
当然,我希望母校留给你们的不仅仅是美好童年的回忆,更希望给予你们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力量!离别之际,我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
首先,希望你们能成为德才兼备,有修养的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以德立身才能扛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担当。希望你们永远敬畏头顶的浩瀚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不负光阴不负己,不负青春不负国!
其次,希望你们能成为志存高远,有理想的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新时代是追逐梦想、成就梦想的时代。希望你们心怀"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的信念,立志做追梦者、奋斗者,成就人生的无限可能!
第三,希望你们能成为脚踏实地,敢奋斗的人。新的人生旅程,希望你们凡事都要以求真求实的态度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成为胸中有情怀、身上有正气、眼中有光芒、肩上有担当的栋梁之才。
亲爱的同学们,通向似锦前程的红毯早已铺就,出征的号角即将吹响。实验学校将继续关心着你们的成长与发展,期待着你们的捷报和喜讯,等候着你们载誉归来!
最后,愿你们乐观豁达,拼搏向前!愿你们乘风破浪,不负华年!愿你们努力必有归处,归来仍是少年!
谢谢大家!
学真本领,有新作为,过好生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20XX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XX年,我和在座的本科生一起来到首经贸,今天你们毕业了,而我留在学校"延长了学籍"。在开学典礼上,我们为本科新生提出了努力做有悟性、韧性、灵性的首经贸人,四年过去了,我想你应该达到或接近这些目标了,因为在我们共同经历的防疫大考中,我们很多在学校喜欢"卖萌"、偶尔"佛系"、自称"宝宝"的首经贸人听到了祖国的召唤,在抗击疫情的各个角色中发光发热,我为首经贸有你们感到骄傲!
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我给刚入学的研究生,提出了树立远大目标、踏实做真学问和保持健康体魄的三点建议,几年过去了,我想你们应该已经提升了看问题的大格局,抓好了做事情的小细节,摆正了工作生活的平衡点。你们已经在成为"首经贸人"的路上学有所成,有的人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有的人在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还有的人收获了丰厚的奖学金。我相信,你们在这片沃土打下了深厚的人格底色,奠定了坚实的人生根基。
亲爱的同学们,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今天,你们将投身于这场伟大的接力跑。未来的日子,希望你们做勇于担当的首经贸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你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希望同学们能为国担当,既要"成就小我",也要"实现大我"。
今天,你们为自己的学生时代划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希望你们做勤于奋斗的首经贸人。未来不论处于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要做佛系青年、光想青年,希望台下的小仙女、小鲜肉们学真本领、有新作为、过好生活。我也希望你们能尽快组建小家庭,响应国家号召,再创中国的人口红利!
同学们,勇敢地向未来报到,远行的你们不要忘记母校就是你的家。清晨汗水滴落的操场跑道,宿舍楼道里愉快的欢笑,图书馆的挑灯夜读和亚洲第一大食堂的美味菜肴......它们承载着你的青春时光,母校镌刻着你的一颦一笑。
同学们,未来的一切都是你们的,期待你们以奋斗与担当书写青春"最优解",开拓一个新世纪的觉醒年代,成为你们自己心中的yyds(永远滴神)!
学习:贯穿人生旅途的生活方式!
--首都师范大学在20XX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时代使命。你们这一届毕业生既是盛世中国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主力军。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语重心长地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3天前,我与14名毕业生代表座谈,"相约未来,共话成长"。他们中有的将成为人民教师,有的将奔赴边疆,有的将入职公务员,有的将支教保研,也有的将继续深造。他们饱含深情,纷纷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声:把青春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对此,我感到非常欣慰。我相信首都师大的毕业生一定会把握时代潮流,用奋斗点亮青春,用拼搏创造荣光,在肩负时代重任中追求卓越,在为国为民奉献中成就一番事业!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向前的旅途,在这个旅途中,我们会经历多姿多彩的风景,也会收获各式各样的感悟。对于今天在座的各位毕业生而言,你们在首师大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这段精彩的人生历程,无论对于你们,还是对于首都师大而言,都是宝贵的、独一无二的!我们不禁要追问,作为一名首都师大的毕业生,我们应当坚守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才能让自己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上不留遗憾呢?今天,我就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一种理念:学习是一种贯穿人生旅途的生活方式。
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人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也就是说,人无论生来如何,尽管才智有差异,能力有大小,但"知物由学"却是人成长成才的普遍规律。孔子说"学而不已,阖棺而止"。这启示我们,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只有在学习中不断感悟人生、提升境界,才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睿智。今天,你们从学校毕业了,这只是人生漫长学习过程中的一小步,并不能决定你们未来的一生。同学们要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重学、好学、乐学,始终把人生设置在学习状态,保持满格正能量!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就掀起一场终身学习的运动,人们由此对学习的内涵,以及学习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习是不断假设、不断实践、不断检验的过程,学习是持续不断的。学习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需要,也是一种主动探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习并不仅仅指向习得某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在更深层次上指向对我们所身处的意义世界的不断追问与探寻。通过学习,去探索自我,塑造更加深刻丰盈的灵魂;去探知世界,发现更加深邃广袤的天地;去探享未来,创建更加深醇美好的生活,进而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人生境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变外在要求为内生动力,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再割裂,学习成为一种贯穿人生旅途的生活方式,成为伴随人生的亮丽风景!
首先,要做一名善于反思的学习者。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在面向未来人生旅途的起点上,我希望大家要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太容易被一些眼前的、实际的小利益、小目标所吸引,常常遮蔽了对问题本质的洞察。所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学以成己"。这并不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说法,而是希望你们能够将学习与人生的目的安放在对自我完善的不断追求之上,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希望"作为生活方式"的"学习"能真正成为你们人生旅途的底色。面对这个纷繁复杂、不确定性日益凸显的世界,唯有通过主动的、反思性的学习,才能辨识不同的价值,选择并践行人生的道路,完成人生意义链条的建构,进而让每一个人成为平凡而伟大的人。
其次,要做一名赋能升级的学习者。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知识迭代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后于时代。如果说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个圆,那么学习就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人生就越广阔、越丰富。今天,同学们毕业离校结束的只是作为"学生"的身份,并非"学习者"的身份。面对当今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你们必须时刻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努力摆脱传统的学习方式,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运用科技赋能学习升级,创设并融入更智能更便捷的学习场景,不断拓展学习的视野和疆界,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能,唯如此,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第三,要做一名深学笃行的学习者。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要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就必须躬身实践,在实践中砥砺才干、磨炼本领,不断实现螺旋式上升。要坚持知行合一,不要以知代行,夸夸其谈却无务实举措;也不要以行代知,不求根务本,没有达成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学们,不管你们未来从事何种职业,都一定要将个人的前途理想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强烈的家国情怀和鲜明的问题意识,深学笃行、精益求精,求真知、致良行,不断增益其所不能,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致力将青春华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就一定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
太原理工大学校长讲话
在百年变局、世纪疫情的当下,临别之际,我特别想送给同学们三个词六个字--爱国、勇气、创新,它们代表了理工大精神。
第一个词,"爱国"--始终胸怀"国之大者"。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试问我们理工大人的志向为何?我想唯有向咱们的先辈校友们学习,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中。
在我们即将开放的校史馆里,陈列有被国家树为"知识分子楷模"的栾茀教授的挂像。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怀着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冲破种种阻力,由台湾回归大陆,在我校化工系忘我工作、一心报国。他坚信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共产党的领导能够振兴中华民族,毫无保留地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三十年如一日,无私无畏奋斗终生。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同学们,你们必然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一代,但也同时面临着"必先苦其心志"的非凡考验。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当代青年指明了人生大道--要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希望大家能够回应总书记殷切期望,到祖国与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一线去,勇立新时代潮头。
第二个词,"勇气"--始终充满挑战的勇气。
勇气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备的人格品质。拥有了挑战自我、挑战他人乃至权威的勇气,你才会真正拥有走向成功巅峰的机会。拥有了勇气,你就拥有了挑战一切的利剑。
我们太原理工是一所从来不乏挑战勇气的大学。校男篮在强手如林的CUBA赛场上,不畏强者、勇于胜利,23届比赛全部闯入十六强,14届打进全国四强,2届夺得全国总冠军。校男足同样是一支威武之师,21届比赛中6届挺进四强,1届问鼎CUFL全国总冠军。我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在篮球、足球两个项目上均拿过总冠军的高校。除了运动场,我校学子在创新创业的赛场上也是充满了挑战的勇气,去年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这一千万人参与、规格最高、影响最大、获奖最难的创新创业赛事中,我校斩获4金1银,位列全国高校金牌排行榜第9位,产业命题赛道位列全国第一名。
勇气,是我们人生的底气。希望同学们鼓起勇气,无论面对任何复杂情况,永远保持挑战精神,永远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以"气吞万里如虎"的果敢,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
第三个词,"创新"--始终保持创新的能力。
"求实、创新"作为我们的校训,它是我校120年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的高度凝练,体现了理工大人对科学精神的深刻理解:求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原则,理工大人凡事强调求真务实,与真理为友,视追求真理为最高原则;创新是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理工大人坚持创新为要,鼓励思考探索,决不因循守旧、按图索骥,追求与时俱进、勇攀新高,坚持在创新创造中实现蜕变升华。
一代代理工大人都在用行动践行着校训精神。例如,谢克昌院士是你们的学长,1981年他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成为你们的师长,后来成为我们学校的校长。记得我第一次参观谢院士实验室的时候,墙面上有几行文字让我极为震撼,是约20年前他对煤炭的深刻认识:"一方面由于禀赋特点是能源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另一方面因为技术落后又是环境生态的主要污染源,煤炭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一种两难选择,发展煤化工、开发和推广洁净煤技术是唯一出路。"语言很平实,但它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求真务实和高瞻远瞩。他把"求实、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关键一招不断传授给他的学生们,带领科研团队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面深耕细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同学们,其实创新也很简单,创新无处不在。2006年毕业的王华虎校友,受中医家学的熏陶,发明了中医"望诊"智能机器人,屡获科技部、工信部创新大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也相信在"求实、创新"校训的指引下,你们也一定能做出不同寻常的发明创造,取得令母校为之骄傲的成就。
同学们,无论你们将来做管理、做学问、还是创业,请记住,别由于事务所扰,丢掉了你们的创新力。而且,你们不可能一辈子一直在一个岗位上做同一件事,只有创新力,才能让你们拥有不断适应环境的能力,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请同学们带着"求实、创新"的校训走向社会,就像一个离家远行的孩子带着家训,必将让你们终身受益。
同学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如今,接力棒已经传到你们的手中,希望大家传承理工大精神,勇立新时代潮头,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谢谢大家!
志远,德厚,才盛:知识分子应追求的三大品性
--王辰校长在协和医学院20XX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老师们、毕业生们:
今天的九号院,逢北京难得的晴朗、清爽夏日。雨燕在天上鸣飞,呼应着同学们咏唱的《协和颂》。莘莘学子今天毕业,即将走向社会。你们受教于中国最高的医学学府--协和医学院,你们身上承担着特殊的使命,想必心里也澎湃着特殊的情感和思想。
刚才发言的毕业生代表孙晓宁同学,校友曹彬大夫,尊敬的郎景和老师,还有作为世界级卫生领袖的陈冯富珍女士,他们的讲话从各自的角度给予大家启示,都有特殊意义,值得大家思考、铭记。
疫情改变着世界,凸显出医学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今年的毕业典礼,的确非常特殊,大家都戴着口罩,蔚成景观。此情此景,不知以后还会不会出现,希望不会出现。
在过去的半年里,新冠肺炎(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如此巨大、深刻的影响,确实始料未及。尽管我们在过去十几年间,在SARS之后,在不同的场合不断地讲,还会有传染病来,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要做好准备。问题是,我们真的汲取教训了吗?准备好了吗?
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曾造成巨大影响,比如黑死病。十四世纪欧洲的鼠疫,使当时不到一亿人口的欧洲,三分之一因黑死病死亡。我小时候读到的书籍,描述了黑死病所造成的人类恐惧与人间凄凉:当时的罗马街头,人类活动最突出的声音,就是拉着黑死病死亡者尸体的马车,碾过石块路的声音。据记载,佛罗伦萨死了接近80%的人口。这就是传染病、这就是瘟疫。传染病中,以呼吸道传染病为烈,因为其最不及防。上世纪18?19年的大流感,死亡人口5000万,有人讲逾1亿;还有50?60年代的香港流感、亚洲流感;本世纪的SARS、新型甲型H1N1流感,直到这一次的新冠肺炎,都给我们太多教训和启示。
回顾历史,饥馑、战争、瘟疫是造成人类突然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瘟疫,首当其冲。瘟疫一直是人类作为生物体所面临的大敌。医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认识依然是浅薄的,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不要只以为过去的严重危害是因为科学不发达,而当代科学已经大大发展了,传染病已经不是问题,至少与过去相比,已经不令人恐惧。的确,当今科学的进步今非昔比,而且每一次瘟疫都使人们更多地认识了传染病。医学史上的很多进步,都是疫中、疫后取得的。但是,另一个现象是,每次瘟疫之后,人们似乎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进步,「真诚地」认为人类对于传染病已有更深的认识,更大的能力。由此所产生的,与其说是戒惧,不如说是自负。很对不起,这是一种错觉,是人类的自我陶醉、自我麻痹,是人类的浅薄,会为此再付代价。新冠疫情尚在,并且还在蔓延。新疫未去,趁着人类的旧病尚未敢复发,要抓紧思考、作为。
瘟疫永远都是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状况,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密切相关的。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几方面的因素都在变化:气候,人际、国际,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与利益关系,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攫取,等等。因此,新的境况酝酿着新的矛盾,产生新的疫情,使人类面对新的、与过去不同的问题。
我们今天所面对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学界称之为SARS冠状病毒2(SARSCoV-2)。初步看,相形于SARS冠状病毒1的「鲁莽」,这是一个极为「聪明」,乃至「智慧」的病毒,已经看出它具有一系列适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特性。有病毒学家称之为「完美级」病毒。它在侵入了人类这个新宿主的时候,为适应新的宿主环境,会加速变异、加速进化,其生物学特征,重点包括传播力和致病力,不同毒株会衍生出不同的情况,加之不同毒株所遇到人类的个体特性、社会干预、科技干预迥异,由此会衍生、排列组合出无数的结果。新冠病毒在经过初入人体的变异进化后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特性,是决定疫情的本质性因素。现在看来,疫情不会倏然消失,未来风险依然很大,但我们真的很难精确地预测病毒与疫情下一步会怎样。今年的秋冬季节疫情会怎样?明年冬春?会不会与流感同时流行起来?会不会有一种人类普遍缺乏免疫力的新型流感出现?若两种传染病同时流行会很麻烦,我们、人类准备好了吗?三种传染病同时流行可能否?这种可能性虽然更小,而且小得多,但理论上不能说不存在。对疫情,不可猜测、不要揣测,不能硬测,不敢妄测,不搞押宝式的预测。我们能做的是,绝不要低估疫情的复杂性,也不要为疫情所吓到,依靠对传染病的共性医学知识,基于我们对这个病毒和疾病新的发现及新研发出的科学可靠的技术方法,应对之。在存在一定疫情的情况下,如何把握防控与生产生活?如何以较小的社会代价,取得较大的社会、国家和人类利益?帮助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是医学的责任。
上一篇:教师节讲话致汇编-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