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部门领导、经济专家2022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215篇(第261/280页)
交通提速由滞后区变成内联外畅
"以前从前锋到重庆主城区,绕行G65包茂高速或G85银昆高速,用时1个半小时,现在直接从代市上广安绕城高速1个小时就能到达重庆。"前锋市民刘飞说,到重庆吃火锅,出发时点餐到达时就能开吃。
广安市过境高速东环线及渝广高速支线悦来互通至前锋互通段建成通车、前锋到重庆动车正式开通、日发行班次160余趟的前锋汽车客运站正式投用,进一步推进了前锋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的畅通流动,这都是前锋新区这几年快速发展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前锋区大力实施"交通强区"战略部署,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川渝交通网络规划,围绕"打通出口、建设枢纽、形成骨架、联成网络"发展思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积极连通成渝城市群、融入国省干道的对外综合运输网络。
2月18日,广安市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集中开工仪式上,前锋计划实施重大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93.8亿元,进一步构建外联内畅交通网络,加快前锋实现到重庆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到成都1小时快速通达,畅通前锋高质量发展"大动脉"。
此外,前锋区还依托建成营运的广安港,充分发挥襄渝铁路广安站物流集散与广安港联动优势,打造集铁路、公路一体的现代化综合货运枢纽,通过渠江、嘉陵江进出长江最近的水运口岸,成为成渝腹地煤炭、化工产品、机电产品、建材、农副产品及集装箱等物资的中转集散地。
畅通惠民内联"毛细血管",全面建成港前大道,实现了前锋至广安主城区快速直达,省道S204全线提档,形成前锋城区环线骨架,带动华蓥山区旅游发展,并对全区主干道路也进行提档升级,使内联道路变得更平更美更通畅。同时,乡镇客运站及综合运输服务中心逐步完善,乡镇及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接下来,前锋区将实施"质量交通""畅达交通""生态交通"三大工程,"十四五"规划推动总投资180亿元的项目落地,拟建成高铁27公里、高速32公里、国省道116公里,加快构建"一港口三铁路三高速五纵四横"大通道综合交通网。
工业提效由游击队变成生力军
近日,记者在位于前锋工业园区的四川中亨鞋业有限公司看到了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不停地将一双双鞋子下线打包装箱,准备运往全国各地市场。"年后招聘了200多名工人,预计今年产量比去年翻一番,产值达8000万元以。"四川中亨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万雄介绍,目前公司订单已排到5月份,产量不愁销。
工业企业产销两旺是前锋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一系列数据,是前锋近年来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注脚。
数据显示,2021年,前锋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突破400亿元,综合排位居六区市县第一。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机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前锋速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2021年9月28日,前锋区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围绕"再造一个前锋工业"目标,培育壮大以轻工服装为主导、装备制造和能源建材为优势的"1+2"现代工业,建设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配套基地。
聚力发展"1+2"现代工业优势何在?前锋建区至今9年时间,轻工服装产业已经聚集企业70余家。其中,以服装、鞋类、家居企业为主,从业者达1.2万人,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特别是近两年,前锋区抓住了家居产业迅速崛起的机遇。2019年,"家居之都"的重庆市九龙坡区,因产业导向发生变化,大量家居企业寻求外迁。100多公里之外的前锋区闻讯而至,抢得了承接其产业转移优先权。
目前,从重庆方向迁来并且投产的家居企业已有30家,还有30多家已经签约待入驻。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服装产业给前锋区带来的不仅是工业产值和税收,还有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朝气。数据显示,超过20%的轻工服装类从业者已在前锋买房定居,成为这座城市的新主人。
装备制造业方面,底蕴更加深厚。30余家为重庆摩托车、汽车产业配套企业,占据着广安装备制造业的"半壁江山",年产值超过70亿元。如吉中汽车内饰、耀业机械等企业,成为该市明星企业。
背靠华蓥山,面朝渠江水,也为前锋工业发展增添了更多可能性。华蓥山蕴藏大量的煤炭、石材资源,成为前锋发展能源建材的独特优势,水泥、煤炭、砂石等资源型产业,年产值超过40亿元。
据了解,在"1+2"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引领下,到2025年,前锋区规上工业企业有望达到160户,规上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700亿元,工业综合实力跨入川东渝北地区先进行列。
民生提质由百姓期盼变成暖心答卷
"走出小区就有公园。环境好,景色美,我们经常过来玩。"家住前锋区公园王府小区的市民袁薇,几乎每天都要到芦溪河公园休闲散步。"家门口有了公园,饭后散步、跳广场舞再也不愁没地方了。"近年来,前锋区累计投入资金20.4亿元,高效实施民生工程428项,民生工作连续6年走在全市前列。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成区面积由3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实现翻番;建成全市最大城市中央公园,打纸岩、麒麟湖、芦溪河等7个城市公园开园迎客,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居全市第一。改造农村危(旧)房5978户、卫生厕所4.2万户,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在全市率先全覆盖运行,乡村污水治理经验全省推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41.1%提升至68.5%;建成全国文明村2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126个。
教育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建成公办幼儿园9所,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在全市率先清零,高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审验收,农村高中本科上线率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世纪职校、代市中学前锋校区竣工投用,填补了前锋无民办中职、城区无高中空白。
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有达标卫生室,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分别创建为二甲医院、二甲疾控机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9%,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乡村振兴全面稳步推进。近年来,前锋区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理念,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前锋区共规划实施脱贫攻坚项目2164个,安排扶贫资金74411.79万元,共统筹整合涉农资金38715.04万元,促进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产业实力全面进步、生态环境全面改善。
此外,前锋区今年还安排资金5309.9万元,大力支持重点帮扶村持续发展,实施农旅结合,打造大良田园、四方山、欢喜坪、广安青花椒主题公园等10条"大+小"旅游环线,培育农家乐、民宿客栈等23家,带动周边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在16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规划项目77个,安排资金238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