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省长:在省安委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第2/2页)
三要毫不松懈强化防震备灾。近期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接连发生5级左右地震,必须时刻绷紧抗大震这根弦。各市州要复盘总结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经验,主动查找短板弱项,做好地震应急各项准备,特别是陇南、甘南、酒泉、张掖等地震高风险地区要加强震情监测,全方位做好应急准备。各市州要强化应急救援力量装备配备,协调建立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与地方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共训共练、共建共战机制,形成各类应急力量共同参与地震灾害抢险救灾的格局。
第五,责任上肩是安全生产的防线,要做到守土有责、确保守土尽责
抓安全生产,核心就是抓责任落实。全省各级各方面要紧紧扭住责任这个"牛鼻子",以责任到位推动安全制度措施到位,以责任落实倒逼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切实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要求贯穿到安全生产全过程各领域。
一是扛责要实打实。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既要挂帅更要出征,切实把本区域、本部门、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牢牢抓在手里,坚决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各部门要按照"三个必须"要求,把安全死角走到、看到、查到、问到,抓住"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的薄弱环节,切实消除监管盲区;要针对监管职责边界不清、"都管都不管"等问题,紧盯"一件事"明确责任分工,推进联合监管,形成监管合力。要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生产活动的最小单元。要加强群防群治,真正把压力传导到基层、到企业,发动每个社区、每栋楼、每个居民家庭,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格局。
二是工作要硬碰硬。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虚假,成效如何最终要看隐患是不是彻底根除、事故是不是得到了预防。做做样子、心存侥幸、敷衍应付,只会让风险失控、隐患加重,难免酿成悲剧。现在一些地方搞"留痕式"检查,把大量精力放在做记录、建台账等表面文章上,这是要坚决杜绝的。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大力整治安全生产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我省"三十五条"具体措施,用放心的人管不放心的事,用过硬的作风干碰硬的工作,用得罪人的方式保护人,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守护安全。
三是基础要牢又牢。防风险、保安全重在基层基础、社会末梢,重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要理顺完善管理体制,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专业优势,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要坚持资源向基层倾斜、力量向一线下沉,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配强应急监管和救援力量。要大力培育安全文化,加强各类企业和社会单位全员安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技能,筑牢安全生产人民防线。
四是包抓要点对点。全省驻点包抓"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各方通力协作、同向发力,有力稳控了安全生产形势。省安委办要全面总结驻点包抓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参照国务院安委会做法,12个省级驻点包抓组要分赴原驻点地区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每季度不少于10天,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和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基层开展随机性检查、穿透式督查,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坚持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以安全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和新中国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