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高质量评论解读汇编(162篇)(第41/44页)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并精辟阐释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和阐发,说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开篇,"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先进、信仰坚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意志顽强、作风优良、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生动写照,是党强大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精神优势、道德优势的集中展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深刻揭示了党的本质特征。
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锻造出一系列革命精神。事业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伟大建党精神虽然在今天作出正式概括,但是在xx周年前已经形成。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源头,它的形成不仅对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而且对此后其他革命精神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引领作用,它规范和影响着其他革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自伟大建党精神诞生之后,经过百年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相继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这些精神,既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与时俱进的结果。
伟大建党精神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构建。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精神谱系"的概念,是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xx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xx周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一切精神,既包括伟大建党精神,也包括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提出的新的革命精神。
从历史大视野来看待"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就提出了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命题,而精神谱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快概括提出革命精神的步伐,使我们党对中国共产党精神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高潮。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刚果(布)期间,首次提炼总结出"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2014年,他高度概括了焦裕禄精神,指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2015年,他对延安精神作出新概括,提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2016年,他提出:"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017年,他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2018年,他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将"改革开放精神"概括为"十个坚持"。2020年,他概括了伟大抗战精神,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2021年,他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概括提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他还提出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这些概括,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涵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视野中的革命精神,具有鲜明的理想信念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井冈山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第一条主要意思都是"坚定理想信念"。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016年7月,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2018年12月18日,他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2020年9月18日,他在湖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生死考验,支撑他们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是坚定理想信念。"他还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习近平总书记视野中的革命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担当和爱国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核,强调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他概括的伟大抗战精神首先强调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他概括的伟大长征精神,首先强调"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视野中的革命精神,具有高尚道德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他概括的伟大抗疫精神强调"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他指出: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处理国际关系上,他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在人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上,他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他主张"君子喻于义""仁者爱人""德不孤必有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在党员干部与社会的关系上,他要求执政为民、尽心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视野中的革命精神,体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太行精神、老区精神、吕梁精神中,都体现了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思想;在他概括的抗美援朝精神、王杰精神、抗疫精神中,都体现了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思想;在他概括的抗战精神中,体现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思想;在他概括的右玉精神、两路精神、援外医疗精神中,都体现了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思想;在他概括的中国女排精神、照金精神中,都体现了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思想;在他概括的抗疫精神、红岩精神中,都体现了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思想等。
习近平总书记视野中的革命精神,体现出顽强的进取精神
在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伟大建党精神中,强调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引用古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名句,激励党和人民发扬"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之际豁得出的英雄气概",保持浩然正气,发扬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总之,xx周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不懈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必将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为中央xx和文献研究院一级巡视员、中国中共xx人物研究会秘书长)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弘的史诗。
而今,中国共产党是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我们常说,"大就要有大的样子"。那么,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模样,我们该如何给它画像?
中共中央宣传部8月26日发布的一部重要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提供了答案。围绕这部文献,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评论,和读者一起读懂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
我们会发现:这个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这个党,具有强大领导力和执政力;这个党,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这个党,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与日俱增。今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引起了国际国内广泛关注。
8月26日,为帮助国际社会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一部重要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行动价值》。这部文献共四万多字,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高度凝练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文献包括三个板块:前言、正文和结束语,前言和结束语主要阐明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正文从五个方面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
从哪里来、是什么样、向何处去,一本薄薄的册子就解答这三大重要问题,其分量可想而知。其中的五个方面,勾勒出了这个大党的形象。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人民对党的拥护,是经过反复比较,经过无数事实和考验形成的。中国人民一旦认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曾改变过。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政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的理想信念。xx周年来,党遭遇过各种艰难险阻,付出过巨大牺牲,但始终信念不改、奋斗不止。一切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中国共产党以奋斗铸就历史,也必将以奋斗创造未来。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领导力和执政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能够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一次次战胜困难危机,一次次从胜利走向胜利,关键在于党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和执政力。中国共产党这样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具有不断成长的内生动力,具有抵挡任何风雨侵袭的强大力量。
第四,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在十分复杂的内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考验和挑战。之所以历经百年而不衰,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始终保持肌体健康和生机活力。
第五,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政党。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愿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从中国与西方大国崛起的相互比较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轨迹、执政逻辑和执政方向,也是中国的发展轨迹、发展逻辑和发展方向。
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向国际社会发布这样一部关于百年大党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意义。这部文献的发布,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诚意,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自信。
正如这部文献结束语所言,"一切事物发展都有逻辑可循,政党也是如此。从中国共产党的过去,可以解释它的现在,也可以看到它的未来。"相信,这部中国共产党自我剖析、自我展示、自我陈述的重要文献,一定会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第一大党。
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大党担当
核心阅读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追求全人类共同利益,实现各国人民共同福祉,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指明方向,展现出一个大党以大胸怀、大智慧促进人类进步的大使命、大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大党担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和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在深刻洞悉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英勇顽强的奋斗,不仅深刻改变了自身命运,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觉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追求全人类共同利益,实现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大党担当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从创建之日起就把推动人类进步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1921年,毛泽东同志就强调:"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时代潮流中前进、在世界进步中发展,并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社会的整体观念和共同命运出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大党担当。伴随着自身的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大党担当具有深厚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我们党历经百年奋斗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变化的实践,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科学理论内涵,使其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大党担当为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提供有力支撑。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只有科学洞悉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大业。从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到判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从洞察驾驭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时代大势、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把中国命运与世界发展大势紧紧联系在一起,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历史的脉动中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在历史进程中保持主动性和先进性。
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xx周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共产党都坚定不移把崇高理想付诸实践,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历史性贡献。
为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开辟了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份光荣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新中国发展史上树起一座里程碑,更创造了人类现代化的奇迹、人类文明史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世界人口翻了一番。中国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最大贡献。
为实现现代化探索出和平发展的新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并且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许多弊端,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人的一寸土地。中国式现代化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中国不断以自身发展新机遇为世界共同发展提供机遇和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一条不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开放包容之路,中国共产党愿意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
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为推动人类共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为人类正义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付出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民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支援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进入新世纪,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国际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共产党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智慧和方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冷战时期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重振联合国宪章精神意义非凡;"两个中间地带"的判断和"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对推动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出贡献;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倡导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倡导建设和谐世界等,为促进世界公平、正义、繁荣与稳定提供智慧与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进一步凸显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问题的积极努力,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为人类文明进步肩负更大使命与担当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是国际社会聚焦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指明方向,展现出一个大党以大胸怀、大智慧促进人类进步的大使命、大担当。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深刻洞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得出的结论,体现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深远影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坚守和弘扬,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个宏伟目标,更是一个有系统行动纲领支撑的可行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针对国际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问题,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提出了中国方案,汇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中国共产党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新安全观,践行正确义利观,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等等,都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积极方案。
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和各国推动经济复苏的实践再次证明,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应对全球性威胁的正确选择。虽然遭遇逆全球化、霸权主义等逆风逆流,但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全球疫情防控、提振世界经济、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等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以扎实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人类进步事业的一部分,也给世界带来和平和机遇。中国共产党将以更宽广的视野思考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深刻命题,有决心、有信心、有力量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外交学院院长)
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
党的十九届X中X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全面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基础上,以更宏阔的视角,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即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阐述党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作的历史性贡献。这五条概括,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类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处在列强入侵、战火频仍、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xx周年来,党领导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于中国人民共同奋斗,扎根于中华大地,是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宁的正确道路。无论遇到什么风浪,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都要一以贯之。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xx周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xx周年来,我们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才能让和平与发展的阳光普照全球,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上一篇: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