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农村基层党建专辑(第7/7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72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8分钟

抓载体、强落实,探索服务群众新形式。坚持把强化政治功能、落实服务功能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为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创新党建工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干部层级网格化管理、外出党员内部和外部管理模式等三大服务载体,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村(居)服务群众制度,建立党代表工作室194个、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代办中心45个、外出党员联络处13个,不断丰富联系党员、服务群众的载体。市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法检"两长"和市直单位主要领导到挂点村(社区)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实现全市194个村(社区)、1569个自然村(组)网格服务全覆盖,并实行定点、定人、定责,服务成效与政绩考核、干部奖惩、提拔使用挂钩。

抓队伍、强监督,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创新人事干部制度,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一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坚持凭实绩用干部,重视一线选拔,重视年轻干部成长,让想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3年来,共提拔科级领导干部213人,其中在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作和农村基层一线提拔干部136人,占总数的63.8%。二是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按照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认真细致把好干部提名推荐、干部考察识别、干部酝酿决定、干部公示试用等"四大关口",坚持"考察预告、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四个必经程序。三是强化干部队伍监督管理。加强源头监管,完善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不断强化权力运行的常态化监督,先后对213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207名新任村(社区)书记、主任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对16名副科级以上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建立完善民意监督、检查督导、责任审计、投诉核查四项机制,制定7项关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制度方案。

抓人才、强集聚,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不断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的有效办法。实施项目带动工程,推行"吴川市羽绒产业人才工程""吴川塑料鞋产业人才工程",成功申报2013年、2014年广东省"扬帆计划"。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利用湛江市委组织部在吴川建立的6个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76期,培训8774人次。做好全市拔尖人才选拔考核工作,评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创新制度机制

推动乡镇集聚培养优秀干部人才

贵州省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紧盯解决基层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乡镇干部来源不足、队伍不稳、能力素质不适应等突出问题,积极推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牢固树立重视基层、强化基层、保障基层的导向,增强基层工作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锻造力,大力打造人才往基层汇集、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干部培养链,为推进全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实现全面小康提供有力保证。

科学谋划统筹,确保中央政策要求落细落实。省委切实把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抓牢抓实,组织力量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实施意见,健全完善推进乡镇干部建设的良性机制。一是抓好政策体系的配套完善。印发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改善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加强管理监督、完善激励保障4个方面,提出了16条措施。此后,又出台《贵州省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关于做好全省乡镇机关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职数审批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选调生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形成相对完备的政策体系。二是注重机制措施的务实管用。在不折不扣传递中央声音的同时,积极推出切合实践需要、体现贵州特色的刚性举措。比如,实施意见明确,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含选调生)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在乡镇工作2年内,一律不得调动;已满2年但不满5年的,可在乡镇之间调动;因特殊原因需要调离乡镇的,须报经市级党委组织部门同意。三是突出责任落实的精准到位。建立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市、县两级党委每年向上一级党委报告相关工作情况。县级党委认真落实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编制、人社、财政、住建等有关部门搞好协调配合,建立起统筹协调、分级负责、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

抓好开源引流,确保人才"进得来"。拓宽视野选拔人才,采用多种方式吸引、集聚优秀人才充实基层。一是实施"两个80%"公务员乡镇培养计划。每年招录公务员的80%,安排到乡镇和基层派出机构工作;每年县以上机关补充人员计划的80%,面向具有一定乡镇、村工作经历的公务员进行遴选或选调。二是定向考录基层优秀人才。开展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工作,2014年通过专项调研提出了101名优秀大学生村官名单,经综合比选确定11名副乡镇长建议人选。在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中,划出专门职位定向从大学生村官、退役士兵等人员中招考。近年来,公务员招录定向职位普遍在15%左右,乡镇事业单位招聘定向职位在20%以上。三是拓展大学毕业生择优选调。实施"985"高校选调计划,面向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高校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安排在乡镇工作,为乡镇充实急需、紧缺的高素质人才。2014年招录选调生730人,另招录"985"高校选调生28人。2015年计划招录选调生1000人,另招录"985"高校选调生200人。四是实施乡镇事业单位人员补充计划。整合"特岗教师""乡镇特岗医生计划"等项目,解决基层事业单位进人难、缺员多和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2013年和2014年共招聘乡镇事业单位人员26852人。五是创新乡镇公务员考录机制。通过降低学历条件、开考比例、面试平均分数,面向本地户籍、少数民族考生招录等倾斜性措施,降低艰苦边远乡镇和少数民族地区考录"门槛"。启动公务员考试报名比例预警机制,公务员招录报名期间,网上每日定时公布报考比例达不到开考条件的职位,及时提醒考生注意调整报考意向。2014年乡镇机关和派出机构被取消招录计划数仅4人,比上年减少299人。

坚持"保渠蓄水",确保基层一线人才"留得住"。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认真解决乡镇干部频繁借调、"人心思走"等问题。一是选好配强乡镇领导干部。选拔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优先考虑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的干部,使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的逐步达到50%左右。乡镇领导班子中,累计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人员不少于2/3,未达到要求的,领导班子出缺时优先考虑配备。乡镇公务员晋升非领导职务,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进行,人选从乡镇在编在职在岗、且连续在乡镇工作满5年以上干部中产生。二是着力稳定乡镇干部队伍。严格乡镇党政正职任期管理,严格落实新录用乡镇公务员服务年限,严格规范从乡镇借用工作人员。开展违规借调乡镇干部专项清理,全省共清理退回乡镇干部1652人。三是切实减轻乡镇负担。除了按国家法律规定和中央、省委省政府明文要求实行垂直管理的机构,其他乡镇机构一般不实行垂直管理,确需垂直管理的,由市级统筹设置。在中央和省级规定的"一票否决"事项之外,市、县不得增设其他"一票否决"事项。修订市、县经济发展测评办法,实施分类考核,对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具备新型工业化发展条件的紫云、关岭、赫章等10个县,取消GDP考核。四是工资待遇、津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向乡镇倾斜。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制定规范和提高乡镇干部待遇的措施。适当提高年度考核评优比例,乡镇一般干部和科级干部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等次的比例,可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提高5%(评优比例不超过20%)。

突出锤炼磨砺,确保乡镇干部队伍"干得好"。基层工作,为干部培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职业素养提供了广阔平台,要用好这个平台促进乡镇干部健康成长,重要的是靠组织上有计划、务实效的培养引导。贵州注重多措并举,引导帮助乡镇干部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水平。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将乡镇干部队伍培训纳入贵州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实行分级分类培训,确保每人每年参加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采取送教下基层、远程教育等方式,积极推动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向乡镇延伸倾斜。省委组织部抓好示范培训,做到对全省乡镇党政正职、组织委员培训的全覆盖。二是强化作风建设。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行乡镇干部包村、进组、联户制度,"夜学、夜会、夜访"制度,开展"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基层夜话、一线评议等活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基层"走读风、赌博风、衙门风、庸懒风、滥办酒席风、优亲厚友风"专项整治。三是推动实践锻炼。新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乡镇、村工作经历的,有计划地安排驻村锻炼。2014年选派5.5万名干部组成11590个驻村工作组,其中乡镇干部22913名,省财政安排驻村资金2.3亿元。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门前院坝,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协调项目3.43万个、资金52.22亿元。四是选树典型作好示范。深入开展"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活动,发掘宣传以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为代表的乡镇干部先进典型,省委评选表彰了20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切实激励广大乡镇干部创先争优、艰苦奋斗,安心、安身、安业。

抓基层党建要突出问题导向

突出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问题导向也是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基层党建工作面广、量大、线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基层党建发生了新变化,面临着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党员难组织、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基层党组织地位和服务群众能力弱化等。基层党建工作应适应新形势,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明确突破方向,强化工作措施。

着眼防止虚化倾向,探索项目化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结方式呈现出深刻变化,基层党建工作易于虚化、淡化、弱化。探索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将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实事项目中,能够有效破解部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创新力不足、执行力不够的难题,是党建工作变虚为实的重要手段。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是一门新的科学,其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应把重点工作、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作为"立项"的切入点,突出抓好项目的生成、实施、监控三个环节,加强组织、人才、资金、技术、机制等保障力度,推动实现项目化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着眼解决涣散问题,严格标准化建设。标准化说到底就是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旨在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程序不规范、作风不严谨、制度不健全等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问题,使零散性变为系统性,阶段性变为持续性,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严格标准化建设应由"点"成"面",抓先进点,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抓后进点,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鞭策后进不断前进。应由"零"变"整",制定组织建设、班子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效能监察等工作规范和流程图,对每项工作和活动落实情况建立台账,并对各流程落实情况实施跟踪,有效避免漏项和工作不规范等问题。考核既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在实践中,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或防止党建考核以往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在考核内容上,把定性的指标转化成定量指标;在结果运用上,直接与干部升迁、绩效奖金等挂钩,突出考核的"杠杆"作用。

着眼缩小城乡差距,构建一体化格局。一些地方城乡党的建设推进力度不均衡不全面,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两张皮"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太明显。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化格局,应按照"抓根本、管长远"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工作责任一体化、党员管理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等有效机制,加快形成推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尤其是应该充分发挥城市党组织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城市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范围,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互帮互助活动,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着眼激发工作活力,实行社会化运作。社会化运作是党组织在不依靠行政权力依托的情况下,采用非强制性的说服、协商以及合作等手段开展工作,实现党的目标。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转型时期党执政的认同度和公信力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运用社会化运作方式开展工作,是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以"党建+商会""党建+企业帮扶""党建+精准扶贫""党建+志愿服务"等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党建工作。这既是新形势、新常态把党建工作融入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全过程的新要求,也是工作中密切党群关系、携手攻坚克难的必然要求。同时,还应开辟基层党建工作社会监督新途径,健全信访举报、舆论监督等制度,切实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活动,推动党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着眼强化宗旨意识,坚持惠民化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基层党建应以惠民化为目标,将服务群众作为主要任务,使工作成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应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开展以访民生、解难题、促和谐等为内容的形式多样的服务,与群众关系"亲"起来。收入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应加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增收渠道,推进精准扶贫,使群众口袋"鼓"起来。此外,还应健全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创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让群众生活"美"起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