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调研报告-29篇(第45/63页)
创新创业兴致高,阻碍多
在"是否对创新创业感兴趣"这一问题上,将近一半(47%)的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感兴趣,38%表示一般,15%表示没有兴趣。关于是否有创新创业的想法,21%的学生有创业的想法,3%正在创业,36%正在观望状态,约40%的学生没有创业的想法。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中,"有一定的初始资金,生活负担小"位列第一位。第二、三、四、五位分别为"拥有优秀的团队""良好的政策支撑" "有前辈的指导""拥有科研成果或专利"。
在创业时间的选择上,63%选择在毕业后创业(其中31%选择在毕业后1~3 年内创业),27%选择在校期间创业(其中12%选择在大四前创业,15%选择在大四创业)。在创业地点的选择上,42%大学生选择回乡创业,18%选择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创业,32%选择在二、三线城市,8%选择在学校周边创业。
创新创业经验不足、资金短缺、创业方向不明确、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及对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仍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创新创业政策宣传不到位
调查中7.6%的大学生经常关注国家出台的创新创业政策,49%偶尔关注,35% 不关注但了解一点,9%一点也不了解。在省市级政策方面,5.5%表示经常关注, 34%偶尔关注,37%不关注但了解一点,24%一点也不了解。
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对国家、省市创新创业政策有一定的关注度,但整体关注度均不高,且对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关注度高于省市政策。与此相对, 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政策是促进创新创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与地方政府之间信息不畅通,创新创业政策宣传普及不到位等问题。
3. 廊坊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对策与建议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高校应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创新教育与管理,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首先,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课程考核和评价标准,壮大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师资力量[1]。与此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专业课、公共课、创新创业课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充分探索创业课、专业课、公共课在团队、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关系,实现创新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的良好局面。
其次,有实践才有活力,将创新课程与创新实践紧密切合。当下,高校的创新实践主要依托于创新课程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并不多。而对于创新创业来说,有活动才有活力,因此,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5]。一方面,高校需要将创业和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另一方面, 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扩展学生的实践平台。
再次,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通过培育一批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如"校园宣传月""校友创业论坛""企业家进校园"等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体验度和参与度,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同时, 学习其他高校经验,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搭建创客空间、众创空间等孵化平台促进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转化,并全程给予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
地方政策供给侧改革,全力解决创新创业难题
第一,加强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以廊坊市为例,近年来地方政府连续出
台多项政策,如创业补助、保险补贴、担保贷款、租金补贴等[3],但是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一些政策支撑覆盖面窄,一些政策缺乏配套设施,从而导致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支撑不足。与京津相比,廊坊市可以在政策系统化、服务人性化方面下手。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加大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解决大学生创业者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强新闻宣传意识,通过官方和非官方渠道开展创新创业宣传,广泛吸引注意力,提高关注度。
第二,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积极性。从国外的相关经验看,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企业的力量不可或缺。以政策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廊坊市应加强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联系,构建信息资源交流平台,三者形成合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健康发展。打造政府主导、校企合作、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创新创业长效稳定机制,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6]。
第三,尊重人才,优化创业环境。对于创新创业来说,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觑。想要促进创新创业发展,首先应该形成一种尊重知识人才、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和创新环境。创新创业问题与就业问题紧密相连,但是又不同于就业问题,不应止步于"就业数据""企业家速成",创新创业的终极目标应该是非功利性的,着眼于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创新能力,激励人们持续不断地去创新,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
高校学生端正心态,充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首先,充实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技多不压身,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综合水平的提升,改变应试思维,广泛学习相关基础知识,比如计算机、电子商务、数据处理和分析、财务管理等。除去充实基础知识之外,大学生还应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立足时代前沿,了解社会创新创业趋势,审视专业发展方向,了解人民大众需求,并将之与市场相结合。
其次,以赛促学,盘活各项资源。许多创业者早期能获取和利用的资源都是相当匮乏的,因此,应当学会积极地拓展创业资源,创造性地整合和运用资源。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盘活已有信息和资源,以赛促学,循序渐进[7]。积极关注创新创业活动,结识志同道合伙伴,参加创新创业比赛。通过各种级别的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面对创业,保持理性态度。一方面,大学生应尽早做职业发展规划, 理性地正视自身的创业素养和创业条件,切忌盲目从众,进行功利性创业;另一方面,要正视创业压力与风险,勇于探索,敢于尝试,不怕困难,在创新创业中一步一步实现人生价值。
上一篇:关于新区出租车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