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及对策——以X县为例(第2/2页)
(二)城乡红利善共享、发展经济不可少
一是城乡共享发展红利。通过城乡共享发展红利,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如规范房屋建设方面,可整合村集体资金,探索试行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划定区域、统一规划集中建房,注重与自然环境、居住习惯、功能配套协调,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基点的多点辐射。有水泊河流的地方可依托傍水优势建造宜居村庄,打造烧烤玩水乐园;山麓较有特色的地方,可围绕山地风光建设村庄,修建观景台、停车场,吸引外地游客;道路交通发达地,可发展物流业,与县城互联互通。与此同时,要注重设施的完善,保障村民饮水安全,将部分村寨纳入县城供水体系。引进污水处理公司,将业务范围拓宽到较大镇、城郊村,进一步解决乡村饮水与污水处理难题。
二是发展集体经济。为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可持续性,集体经济发展不可缺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仅需要群众有参与其中的意愿,还需要足够的劳动力和经济实力,能够且愿意在劳务、资金上投入。鉴于当前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实,要留守的农村老人、妇女、小孩出力显然不够现实。所以,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模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应锚定技术含量相当的产业,量力而行,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乡镇一级,对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技术层面的指导建议。发挥乡贤带动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常态化、长效化提供资金支持。
(三)多元主体共协同、激励机制要完善
一是调动乡贤参与。依靠乡贤的力量使政府与群众实现有效的相互联合,弥补部分地方政府公信力不足的短板。政府的补贴相对于整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来说,所占比例不算太高,这意味着大多投入还是需要依靠村民,而不少村民出资意愿并不高。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有效调动乡贤的积极性,发挥其影响力,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筹集资金。在X县D村,曾有乡贤自愿投资4000多万修建乡村民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虽然这种案例并不多见,但发动乡贤参与募集资金、解百姓经济之困境仍是除政府补贴外一种较好的方式。
二是推广先进做法。对政府和行政村来说,可探索推广"两图一卡"整治模式,"两图一卡"即"现状图""作战图""明白卡"。通过乡镇、村工作人员摸清户情、组情、村情,绘制缺什么、要补什么的"现状图",从宏观上掌握当地情况;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制定做什么、怎么做的"作战图",分类施策、各个击破;以户为单位,一户一张"明白卡",卡上的内容包括家庭人数、房屋情况、饮水情况、垃圾分类情况、厕所类型等,总结出该户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还需解决的问题,写明相关机构的咨询服务电话,方便群众与干部之间随时沟通。通过"两图一卡"整治人居环境,有现状、有对策、有整治、有反馈,任务细化、流程清晰,可有效避免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囫囵吞枣。
三是下派技术指导。分派县级部门、乡镇(街道)技术专员定期入村协助村"两委"。要做好信息的沟通传递,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具体内容烂熟于心,负责向村民解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做法、效果;要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帮助建房宅基地审批、给予垃圾分类引导、提出厕所改造方案等。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