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各级领导调研报告-26篇(第19/44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024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75分钟

(一)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质量和规模双提升行动。一是坚持质量统领。围绕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实施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和"卓越企业培育计划",健全"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开展宁波精品品牌行动,支持企业参与更多国际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全面提升宁波企业质量水平。二是坚持存量优化。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化诊断"两个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工业物联网建设和工业软件研发,推动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变,促进传统产业具有更强活力、更高质量、更大规模。三是坚持增量带动。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扎实推进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变,培育一批领军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梯队。

(二)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一是实施大专项。启动实施首批"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聚焦细分领域,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开展重大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力争攻克一大批重大核心技术,布局形成若干高价值专利组合,研发一批战略性创新产品。二是实施大协同。组织实施区域协同研发计划,推广企业技术难题研发众包、外包等模式。推动企业和知名高校院所开展跨区域技术交流和对接合作,建立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高新技术企业服务,鼓励和选派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从事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三是实施大开放。拓展科技创新全球合作网络,同步参与全球创新链建设,高水平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加快引进海外研发机构、高科技企业、创新服务机构,加强国际创新园、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载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布局全球创新链,建设海外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

(三)实施研发投入提升行动。一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并加大研发投入,支持规上企业探索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不折不扣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传统型、临港型大中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从国资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发挥财政撬动作用。整合科技、产业、人才等专项资金,集中财力支持科技创新。完善财政科技资金配置机制,建立健全竞争性分配与普惠性支持、直接资助与间接资助、事前资助与事后补助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强化财政科技投入导向,支持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与社会资本联合发起设立基金。三是发挥金融保障作用。鼓励金融保险机构开展组织架构创新,提供股权专利权质押贷款等科技信贷产品和知识产权融资保证保险等科技险种。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宁波计划,建立拟挂牌上市企业清单,鼓励企业在新三板、宁波股权交易中心等挂牌融资。

(四)实施科技人才资源提升行动。一是加快引育高素质人才。实施"创新顶尖人才推进计划",统筹实施"3315计划""泛3315计划""资本引才计划""甬智回归工程"等高端人才引育行动,全面推进人才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完善人才评价、服务体系,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二是加快建设高水平院所。布局建设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杭州湾研究院,引进和建设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宁波工研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大院名所。支持宁波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高校,加快建设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三是加快打造高能级平台。以宁波国家高新区为核心,全域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专项政策,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谋划建设宁波前湾新区和甬江科创大走廊,推进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航天智慧科技城建设,进一步集聚人才等创新资源。

(五)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扎实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全覆盖。以打造标准化事项、标准化流程、标准化窗口、标准化服务等"四标"体系为核心,落实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要求,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实现"受办分离"。积极探索和创新审批集成服务,确保在年底前实现所有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二是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推动各条块业务系统与全市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共享平台协同对接,抓紧建设基础数据资源库,构建标准、安全与运维支撑体系,着力打破"信息孤岛",早日实现企业"一码全办"。三是扎实推进改革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推广"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建立规范高效、特色鲜明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牵引作用,系统推进各领域改革,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企业满意度。

创新基层治理体系 走乡村善治之路

--赴桐乡市蹲点调研报告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 陈金彪

乡村是我国最基本的治理单元。乡村治理是否有效,不仅决定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体现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具体路径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浙江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按照省委部署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的要求,6月14日至15日,我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发源地--桐乡市开展蹲点,就实施"万村善治示范"工程、走乡村善治之路作调查研究。其间,先后走访高桥街道、乌镇镇、濮院镇、梧桐街道等4个镇街,越丰村、董家村、永越村、环南社区等4个村(社区),董村茭白专业合作社、龙翔江南湖羊庄园家庭农场、乌镇派出所、双环传动(嘉兴)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等,夜访两家民宿和1户农户,召开由镇街、村、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多个小型座谈会,从"点"上了解"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的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召开了由桐乡市委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龙游县委负责人和宁海县岔路镇、象山县西周镇、诸暨市枫桥镇等镇党委书记以及安吉县天子湖镇高禹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座谈会,从"面"上了解我省乡村治理的创新之举。通过蹲点调研和座谈交流,使我对创新基层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一、桐乡"三治"融合实践的时代要义

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历来具有优越的区域环境、富庶的经济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后,如何进一步把桐乡整体打造为对外展示浙江改革开放历史性成就和蓬勃发展活力的窗口,进一步提升桐乡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经济繁荣兴旺、社会长治久安,成为桐乡全市上下共同思考和不懈探索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层实践应运而生。高桥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在座谈时回忆道:"自高铁开通后,高桥迎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机遇,房屋拆迁、土地征用补偿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也随之而来。对此,2013年5月,高桥街道组建了群众自己的议事组织,让群众参与公共决策,深受群众的欢迎。"在高桥这一创新做法取得成效后,桐乡市委敏锐地把握这一新生事物,在深入总结和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启动了以"自治为目标,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自觉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的融合,概括出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三治"融合好经验。在与干部群众座谈交流中,我感到,桐乡"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有三个方面的时代意义:

1.最重要的基础是植根浙江发展需求,紧跟新时代前进步伐。近年来,我省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桐乡政法委的同志告诉我,桐乡市这些年不断深化"三治"融合的探索,将经过实践验证、行之有效的"三治"载体加以整合,形成了"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和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简称'一约两会三团')"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治理机制。高桥街道党委负责人说,在处理具体工作过程中,基层十分注意"自转+公转"的有机结合,既注重以自治"内消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更注重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我感到,桐乡"三治"融合实践,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方向,也是我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从未停步的最好证明和生动写照。

2.最关键的做法是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实现多方协商共治。桐乡的同志告诉我,开展"三治"融合以来,桐乡因地制宜创新方法和途径,更多地发动和依靠群众,让群众参与决策和治理的全过程,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高桥街道越丰村党支部书记沈春雷介绍说,村里把一些法律法规管不到、村规民约管不好的不良现象,交由道德评判团去做工作,如对破坏绿化带种植瓜果蔬菜的农户,通过道德评判团反复劝导说理,最终让农户自觉加以纠正,实现了由老百姓自己来教育自己、规范自己、管理自己。5年来,全村信访事件与行政诉讼案件零发生,矛盾纠纷零上交。乌镇镇党委负责人说,作为江南水乡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如何让环境更美、治安更好、群众更具幸福感,他们在"自治"上做起了文章,每10户选出1位居民,组建起一支3724人的"乌镇管家"队伍,运用"互联网+",建成信息指挥平台,进行日常安防巡逻与信息收集、处置,为护航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发挥了重要作用。濮院镇永越村针对外来人口较多的实际,全面加强全科网格和网格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出租房的综合治理。梧桐街道环南社区成立由业主委员会、物业、网格支部书记、居监会、居民代表参加的"环南家委会自治联盟",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将"三治"融入社区各项服务之中,确保居民当家作主、辖区和谐稳定。我发现,尽管所到之处在"三治"融合实践中主体各不相同,但始终贯穿着"枫桥经验"基本精神,为健全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落实乡村自治提供了实践路径。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