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调研报告
XX组织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XX运行情况、企业发展经营状况,着力发现基层工会和职工急难愁盼问题。XX成立调研小组开展专题调研,针对XX组织现状、作用发挥、职工维权等核心职能职责,精心制定对策,经过实地调研、梳理统计,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一)人员配备。
(二)班子结构。
(三)组织建设。
二、加强组织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以夯实基层基础为着力点,提升工会组织服务效能和水平。XX联合XX起草印发了《XX组织工作改革实施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从税务部门、从纳税单位入手发展工会组织,把建会的重点放在新领域,在工业园区建会、农民工入会、联合建会上求突破,进一步理顺了各公司与下属单位的组织隶属关系,加强了省市属驻古单位的属地管理,使组织管理权属更明晰。二是规范和理顺乡镇(街道)工会组织体系,延伸工会工作触角。抽调专门力量,督促指导我县的20个乡镇(街道)、1个工业集中区和7个系统工会,动员管辖内村(社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中,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全部组建工会组织,已建会但届满未换的全部进行了换届,促进了乡镇(街道)总工会、村(社区)工会的建立。三是强化系统工会职责作用。县内的7个系统工会全面完成换届工作,按照行业相近、性质相近、领域相近的原则,理顺系统工会及其二级部门关系。支持系统工会改进工作方式,突出技能素质提升,开展各具特色的维权服务、劳动竞赛等工作,充分发挥系统工会的独特作用。四是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出台了《XX县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产业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大技能培训、劳模选树、评先评优等政策向产业工人倾斜力度,切实维护了产业工人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了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以整合机构优化职能为突破口,增强工会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XX年,召开了XX第X次代表大会,为增强工会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结合换届选举,将XX全委会委员中劳模、一线职工、农民工和基层工会工作者比例提高到了60%以上;常委会委员中劳模、一线职工、农民工、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和基层工会工作者比例提高到了30%以上。同时,落实改进了工会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增加了1名产业工人劳模代表兼职副主席,1名行业部门负责人兼职副主席,调整优化了XX机关内设机构职能,提高了工会代表的行权履职能力等任务要求,从XX到XX以下各级工会,组织机构基本健全,组织关系科学规范。
三、作用发挥情况
(一)坚持和完善各种制度,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坚持学习制度,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对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的学习作了统一安排,坚持每周集中学习,制定学习计划,细化学习内容。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研,形成了办实事、求实效的氛围。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不断增加自律意识和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高班子的团结协作,和谐共事、推动工会工作的能力,并不断统一认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建立和完善工会领导干部分工责任制,不断加强工作运行机制建设。从有利于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高效运转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班子成员的工作经历,对每个人的工作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进行合理分工,确保领导干部分工责任制得到很好的落实,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三)注重培训教育,不断加强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将整个工会系统干部的培训教育,作为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一是每年举办1次基层工会主席培训班,使基层工会主席了解工会工作,掌握工会工作方法,围绕职能开展工作。二是通过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技能竞赛、编制印发《工会法律法规知识选编》等,促进工会干部成为工会工作的"行家里手"。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XX工会干部偏少且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在47岁以上,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工会机关的正常作用发挥,很多工作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二是工作职责覆盖领域繁杂。相关业务知识学习不够专业,加之工会组织点多、面广、线长,机关人员紧张,工作顾此失彼、忙于应付,部分工作精准不够、质量不高、效率不高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工会经费紧张。由于企业数量少,存在经费保障、服务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困难,导致工会全局工作和重点工作的开展进展缓慢。
五、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紧盯工会改革的目标任务,着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工作步伐。
(一)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县总工会领导班子建设,争取地方县委县政府对工会工作的重视支持,促进工会干部与党政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调动工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依法依规按编制职数配齐配强专职工会干部,解决空编空岗问题。用好用足兼挂职干部政策,重点从企业、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劳动模范等领域选配兼挂职干部,进一步优化工会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县总工会领导机构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完善兼挂职干部激励措施,激发兼挂职干部工作活力。通过发展工会积极分子、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争取公益性岗位等途径,充实壮大县总工会和基层工会力量。实施工会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通过网上网下各类学习平台,加大对工会干部的初任培训、年度轮训和专题培训。
(二)完善工作机制。在市总工会指导下,定期向同级党委汇报工会工作制度,争取同级党委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在政策、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积极推动把工会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和考核体系,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形成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格局。完善政府和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需要政府支持帮助的问题。完善会议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等制度,加强县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建设,按期进行县总工会换届。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县级厂务公开协调领导机构,推动建立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大力推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完善联系服务基层职工群众制度,健全完善基层调研、工作联系点制度,引导和督促县总工会机关干部真正与基层单位结对子,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建立健全工会网上舆情研判处置联动机制,推进工会系统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落实"五个坚决"长效机制,守牢"五个不发生"目标底线,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三)健全组织网络。加强联系指导,在"点--圈--面"三个维度发力,实现县域内"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全覆盖。在"点"上,加大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建设,大力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通过对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联合工会给予经费补助和对创新示范项目进行重点补助等方式,提升工会组织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有效覆盖,到2026年实现应建尽建、应入尽入。在"圈"上,在职工集聚的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布局集中区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工会,推动具备条件的社区、园区、商圈、楼宇、工地建立工会组织,将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延伸到职工群众社交圈、生活圈和居住圈。在"面"上,推动县域内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双提升。
(四)壮大服务阵地。加强XX工会服务阵地建设,积极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职业培训、岗位介绍以及困难帮扶等综合性服务;积极探索和规范职工服务阵地社会化市场化运作途径,推动职工服务阵地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开展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驿站选树和模范职工之家创建,争取至少创建有一个示范性服务阵地。改善现有工会职工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加大XX职工书屋建设力度,建好管好用好职工书屋,广泛开展职工主题阅读交流活动。带动基层工会自建一批职工书屋和阅读站点,丰富职工文化供给。加快推进智慧工会建设,借助XX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建立网上工作平台和服务阵地,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工作新格局,提高服务一线职工的便捷性、普惠性、精准性和常态性。
(五)提升服务水平。以精准服务为导向,通过智慧工会等网上平台,探索为职工提供购物、旅游、就医、餐饮、教育等普惠性服务。突出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生活困难职工等群体的合法权益,叫响做实送温暖、金秋助学、阳光就业、职工医疗互助、关爱农民工子女、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会聚良缘、职工子女托管班等工会品牌。开展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行动,着力推行工会服务职工工作项目清单制度,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规划实施宣传教育、素质提升、法律维权、帮扶救助、疗休养、就业培训等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项目,切实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实援企稳岗举措,助力"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有序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筹备金,深入细致做好职工就业创业服务。建立健全"人社+工会"信息共享联动维权机制,持续推进"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依托法律援助窗口、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等平台载体,广泛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切实做好职工维权服务工作。
(六)促进作用发挥。建立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协调联动机制,围绕县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每年组织开展3项以上的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积极为职工搭建创新平台、提供舞台,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助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使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成为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古浪的中坚力量、骨干力量和有生力量,努力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七)强化宣传引导。精心培育打造基层工会建设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舆论宣传,运用现场会、观摩会、学习交流会和各种宣传阵地,及时宣传推广基层工会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推进基层工会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群等现代传媒手段,不断增强宣传实效,扩大工会工作影响力,扩大建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