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对XX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网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9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对XX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近年来,XX市坚持把推进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政策、实施"五好工程"、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细化措施、综合施策,全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增强了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全市3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5+2"模式开展课后服务,2023年春季学期,35198名在校学生参与度99.95%,家长满意度94.19%,课后服务实现了"四个全覆盖"(课后服务周一至周五每天全覆盖、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所有学科全覆盖、所有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一、开展课后服务的做法及成效

(一)政策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出台了《XX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及相关配套政策,教育、财政和市场监管等八部门同向发力。坚持公益普惠,核定课后服务成本定价,构建财政补贴与服务收费相结合的成本分担机制,"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保障机制初步建立。2022年,县、区财政补贴课后服务经费789万元,补贴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服务收费790万元(生均缴费225元/年),减免200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收费13.06万元。支出3193名教职工补贴1476万元(0.46万元/年·人),占筹资总额93.48%;支出水、电等公用经费103万元,占筹资总额6.52%。

(二)以学校为主的课后服务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各学校不断优化教师资源,健全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坚持"一地一案""一校一策""一年级一特色",在优先完成作业指导、答疑解惑基础上,通过文艺、科技、体育以及社团等形式,开展特色课程教学,着力提升课后服务品质,课后服务逐步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XX县组建各类特色社团295个,整合校内闲置土地,建成"开心农场"7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4个,深化学生实践体验。XX区每周开设特色课后服务课程301个,聘请116名校外教师开展体育、艺术、益智类服务,打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

(三)课后服务内容丰富、学生喜欢。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校内为主、校外为辅,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多样化课后服务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XX县一小成立经典诵读等主题社团5个,组建花样跳绳、小足球、航模等特长小组16个,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县三小创造性开展创客积木课程以创客理念搭载积木载体;XX中心小学借助南坝滑雪场资源,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县四中依托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开展十字绣、珍珠绣等刺绣技艺学习;市一小充分挖掘校内外体育、艺术、益智类资源,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开设三大类社团52个,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市七中开展机器人、3D打印课程,在学生心灵深处种下前沿科技的种子;市四小金苹果合唱团不断发展壮大;市实验小学举办厨艺社团;市三中与体育局、市民间艺术协会等部门社团合作,开设特色拓展课程50门。

(四)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明显减轻。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100%,92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国家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精力负担有效减轻。统筹手机、睡眠、读物、体质、作业等"五项管理",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基本达到规定要求,学生睡眠、锻炼和自主支配时间更充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课后服务和课中教学的有机统一需重视。课后服务部分项目和一些社团活动,与学生的课中教学关联性不强,部分家长担忧学生文化课课业成绩的提升;个别学校特色科学、体育、艺术课后服务活动不能经常化开展、规范化组织、长效化保持;引进社会服务的考核考评机制不健全。

(二)场地设施和资金保障仍需加强。由于场地、器材不足,课后服务的一些优质项目和社团活动受限,不能正常开展;农村生源持续减少,部分学校水电暖及校车运营费用、食堂工作人员工资等资金缺口大,课后服务组织不稳定、质量不高。

(三)教师队伍专业知识结构仍需优化。课中课后服务急需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学科专职教师缺乏;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不足、作业布置针对性不强,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课后服务的要求不适应;弹性工作制落实不好。

三、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加大"双减"政策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课后服务政策、服务内容、优势特色和安全保障,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课后服务工作的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办好家长学校和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成长预期,提升协同育人工作实效。

(二)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项目,统筹推进课后服务和课中教学。课后服务工作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主动把课后服务置于课前、课中、课后教育教学的全链条,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评价,全链条贯通教书育人,坚持课后服务与课中学习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避免"两不管、两背离",打消学生家长疑虑和担心。从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组织实施、师生参与、效果考核等环节发力,有效推进课后服务和课中教学的有机统一,使课后服务逐步实现学生喜欢、家长放心、教师愿意、学校满意、社会认可。

(三)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项目吸引力。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要不断深化课后服务课程内涵,拓展课后服务课程资源,进一步加强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地方课程、社团课程研发,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宽服务渠道,完善考核标准,统筹用好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构建资源固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供给体系,满足学生"作业、实践、补弱、特长"需求。

(四)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课后服务的直接组织者。加大紧缺型教师引育、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力度,加强对中青年教师、复合型人才的再培训,强化教师梯度培养。系统推进课程教学、作业设计、考试评价等各环节的综合改革,确保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坚决杜绝"校内不讲校外讲"。落实"弹性上下班"要求,保障教师学习、备课时间及休息权利,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五)进一步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市、县(区)政府持续完善农村薄弱学校和小规模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强化重点隐蔽场所、重要时间节点的监控,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和联合执法频次,有效防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反弹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过度宣传、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消除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