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调研报告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32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调研报告

习近平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对这一论述的积极回应,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与思政课程实现有机协同,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在具体实践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要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找寻课程思政有效建设的着力点,从而推动各类课程打好组合拳,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三大困境

1.课程与思政关系不洽、不融、不明的困境。课程思政的课程是根据大学生培养方案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而选择和开设的,具体的课程都具有本身的教学价值和学术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有成型的教学大纲和业已规定的知识结构。因此,必须基于具体课程的学术定位、教学大纲和知识结构,并通过内在深入挖掘、外在有机嵌入等方式来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然而,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以下困境:第一,存在对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知识结构、学术定位等方面的忽视,而强行外在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元素,导致具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够融洽。第二,忽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来挖掘具体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而是在教学设计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简单列在教学目标中,并没有真正实现二者的深度结合、有机嵌入。第三,忽视具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关系,依然注重从具体课程的教学思路来开展课程思政,不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具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做到具体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这导致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不高。

2.课程思政建设方法不新、不专、不实的困境。课程思政建设是一种师生之间有机互动的主体性活动,并非任课教师单向度地去实施"思政+课程"的活动,因此,大学生和教师均是课堂的主体,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促使大学生积极融入课程教学,做到教与学的结合。而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表现在:第一,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转变思维,形成新的方法,但是在具体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及思政价值目标,没有形成有利于或服务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的教学方法。第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在讲授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显性和隐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有机嵌入,而部分教师尚未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方式方法,并没有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做引导、作比较、树典型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采取自己固有的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法的运用。第三,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大学生专业课程知识以外,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也要注重学习科学理论知识、领悟价值要领和提升思想理论水平,不断谋求进步。而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尚未做到紧密联系实际需求,并未采用有效方法来促使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

3.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不全、不深、不合的困境。无论是具体课程建设,还是课程思政建设,都需要坚持内容为王,课程思政建设如果内容缺乏或内容不准确,将会使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大打折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规范,指出内容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安全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方面。而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具体体现在:第一,内容不够全面。具体课程尚未围绕教育部要求来布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是根据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作为一种补充,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较少且不全面,这往往是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不熟悉、不重视导致的。第二,内容不够深刻。具体课程尚未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内容的传递、讲解、说理、解释均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尚未深入探析,导致思政教育内容传递不深刻。第三,内容不够契合。任课教师尝试从课程本身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往往与教学环节匹配度不高,显得突兀、不够契合课程主题,这是由教学设计不成熟以及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择取和加工不到位导致的。

二、课程思政高效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1.强化"课程与思政"的有机结合。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一对最为基本的关系,即具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一关系,就无法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第一,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具体课程的有机结合。一方面,立足具体课程本身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具体课程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定然存在诸多本身所具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这些元素的挖掘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具体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下功夫。任课教师要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分解、剖析、整理,以便于将相关内容嵌入到合适的教学环节中。第二,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具体课程的有机结合。具体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要紧密契合具体的课程教学。任课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切入,第一个角度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具体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或者隐性融入,而非单独列出、独立强调,可以模仿问题链的形式设置教学目标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循序渐进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第二个角度就是转换目标表述语言方式,在具体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本课程的专业术语来表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做到语言表述的创新,以便于提升大学生的接受度。第三,做到具体课程教学思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具体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载体""主战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一改传统的课程教学思路,根据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思想规律、兴趣爱好等确定多元化的价值目标,要善于"抓"学生眼球、"抓"学生心理、"抓"学生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的知识互动、价值互动、思想互动等。

2.改善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和方法。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做到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方法和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要求多元课程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有机地互相嵌入,在内容和方法上相互借鉴、互相补充。第一,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每门课程都要在具体的知识内容基础上,挖掘属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的思政内容。如果是外在地引入思政教育内容,那就要做到契合教学主题,与具体课程深度结合。要坚持以系统思维来进行教学设计,坚持以整体思维来进行思政元素融入,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问、让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自觉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任课教师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挖掘和引入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创新教育、奋斗教育、爱国教育、理想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第二,改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将思政教育元素与具体课程进行简单嫁接,而是要通过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法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使得思政教育不突兀,就要做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避免生硬导入、脱离教学和僵化说教。这要求任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创设优质的教学情境,组织精品课堂活动,以大学生的需求点、兴趣点、关注点等来积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案例对比、人物剖析、情感熏陶、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来提升育人实效性。如教师可以借助虚拟课堂、科技设备等来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科技感。此外,课程思政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机制决定了课程的设计还应与社会实践、学生活动等其他课外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综合设计,营造全方位育人的大环境。教师要在大学生在读期间,根据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按年度或者学期来阶段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要注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业实习等环节进行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国内外、校内外、课内外的前沿话题,拓宽师生教和学的学术视野;要注重交叉学科建设,实现视角互补、知识互补。第三,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协同配合。教师要充分围绕知识内容、价值观念、情感倾向、社会关切、能力塑造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创设平等的教学情境,开展充分的实践育人活动,以此与学生进行深入、全面、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讲道理、摆事实、说故事、树典型的方式渗透进学生的头脑。

3.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课程思政建设强调系统化、体系化,强调所有专业全面推进,倡导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大思政"格局有利于凝聚更广泛的思政力量、挖掘更丰富的思政元素、联结更多元的思政平台,可以推动思政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助力课程思政建设。第一,做好顶层规划。课程思政是属于体系化的教育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理念、课程管理、师资统筹、社会实践等方面。高校要系统谋划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案,加强高校之间的课程思政项目的合作与经验分享交流,推动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各类课程教师之间的课程思政联动建设,从具体课程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课程讲授,课程配合等环节联动规划新办法、新举措。要注重各类学科专业的联动配合,注重各类学科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全面融合,在模式上的创新要打破学科壁垒,让思政元素的融入不突兀,不影响具体课程本来的教学规划,给予具体课程教学更多的价值感染力。第二,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育人格局。"大思政"育人格局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线上线下相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交流、兴趣爱好等均以信息化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思维,做到借鉴网络资源,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利用线上平台辅助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打造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线上线下资源相补充、线上线下信息相互通的课程思政格局。第三,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育人格局。课程思政建设应强调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统一,注重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教师在大学生的日常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敢想敢干的科研精神、勤劳守德的劳动精神,这就要求高校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或者安排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在"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中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促使课程思政建设取得长足实效。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