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社会工作部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市委社会工作部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任务。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对乡村治理的引领和赋能,对于推动农村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探索成效
(一)基层组织建设更加优化提升。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聚力优化基层组织建设,全市X个行政村党组织、村委会主任全部实现"一人兼",年龄结构更加优化,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常态化开展"三审一谈",加强对村干部监督管理,坚决清除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干部,不断优化村级组织班子,确保干部队伍质量不滑坡;建立多元参与基层治理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老党员、村法律工作者、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基层治理,充实网格员队伍,延伸治理触角。
(二)网格管理体系更加科学严密。不断强化网格员"前哨"作用发挥,按照网格员培训总体部署,以典型示范为导向,分类型分片区组织观摩培训,有效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对网格治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了网格治理"一盘棋"思想,推动以"一张网"建设为基层治理赋能,进一步优化网格设置、健全网格党组织、明确网格员工作事项。各县市区以市观摩培训为基础,组织多形式的推进会、观摩拉练,传达学习市观摩会精神,学习借鉴典型经验,进一步健全基础网格和专属网格,全面推进网格治理优化提升。
(三)村民自治实践更加广泛深入。全面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强力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印发《X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工作通知》,规范约束村民自治行为,推进村规民约不断健全完善和自觉落实,有效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引导村民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使村规民约家喻户晓。常态开展监督检查,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作用,进一步强化村规民约的遵守落实。创新开展优秀村规民约评选、讲述村规民约故事等活动,促进村规民约进一步深入人心、凝聚共识,乡村自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头雁战斗力不强,偏离基层治理现实需求。农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是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但从实际来看,有的战斗力较弱,不能完全适应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一方面,文化程度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容易在执行时出现偏差。另一方面,致富经验较欠缺。缺乏开拓进取的意识和带头致富的能力,不善于运用新模式、新技术、新手段助力农民增收,导致农村党组织战斗力较弱,无法真正带领村民走上富裕之路。
(二)治理能力不足,影响乡村振兴总体效果。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当前,部分农村自治组织仍存在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引导村民自治的能力不够强。主要是组织和发动村民自治的意识还不够强,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规范性不够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有效实施。二是引导村民德治的能力不够强。主要是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引导村民崇德向善、移风易俗上方法还不够多、不够活,村规民约虽已建立健全并广泛推广,但实际落实上还有差距。三是引导村民法治的能力不足。主要是法治宣传、政策传达的力度还不够大,引导村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还不够强,村民学法懂法用法的水平也不够高,依法治理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人才保障不够,制约乡村振兴队伍建设。长期以来,部分乡村人才资源匮乏,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一方面,"空壳化"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很多农村仍将打工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短期看,劳务输出对提高农民收入、改善落后面貌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看,青壮年外流导致乡村振兴无人可用。另一方面,本土"造血"功能不足。乡村振兴归根到底要立足于农村自身,加强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才能强化农村地区的"造血"功能。
三、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前提。发挥基层治理作用,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以夯实自身建设为前提。一是要建设强有力的自治组织。要做好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将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村自治组织后备人才储备,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真正将政治可靠、敢于担当的人选到队伍中。二是要配齐配强领导班子。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视野,从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士兵、高校毕业生中选拔有责任心、善于沟通协调、乐于服务农村的人,将其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提升村级班子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三是要打造过硬党员队伍。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引导和鼓励信念坚定、服务群众、弘扬正气的党员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只有基层党员率先垂范,才能更好激活村民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
(二)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保障。破解乡村治理困境,提升村级班子治理能力,应积极构建"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一是要以自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级班子"剃头挑子一头热"是不行的,必须要进一步健全和用好村民自治机制,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创新村级协商议事形式和载体,鼓励用活村民说事、百姓议事等协商活动,将村民建设乡村的热情、智慧、力量集中起来、施展出来。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积极践行,用"小村规"激活"大治理"。二是要以现代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注重摒弃人治惯性思维,不断提升法治意识,擅于用法律手段维护村民正当合法权益。持续推进常态化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村级班子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基层党员的法治培训,强化对村民的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村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用法治理念开展治理、表达诉求、化解纠纷。三是要以德治引领乡风文明。持续夯实乡村治理的思想文化根基,广泛挖掘宣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扶弱助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两会一约"作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突出典型示范引领,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以先进模范引领乡村文明新风。
(三)以推进"党建+"工作模式为创新。积极探索党建+文化、党建+环境等发展模式,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一方面,可以重视挖掘与保护当地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发掘乡村特色文化、打造人文景点、发展民俗旅游,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弘扬与传承中华文化的号召,在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同时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为村民增收开辟新渠道。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人居环境治理,以党员干部为引领,带领村民开展常态化环境卫生治理;以项目建设促进村内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改善,呈现出道路整洁、绿树成荫、瓜菜飘香的美丽乡村景象。
上一篇: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下一篇:市工业园区电商销售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