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调研报告-80篇(第35/5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716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39分钟

二是措施效果"差"。各地出台的措施没有聚焦解决"不想生、不敢生""生不起、养不起""没人带、没人管"

等难点堵点问题,不能真正激发生育意愿。比如,教育方面,虽然"双减"有效减轻了学生作业和考试负担,但受一些落后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家长的教育焦虑并没有根本缓解,"内卷"依然严重。

三是落地落实"难"。产假、育儿假等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长沙市对合法生育三孩及以上的本地户籍家庭给予每孩发放1万元的育儿补贴,对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但收效甚微。有人大代表和群众建议,一孩才是生育萎缩的主因,不能只奖励二孩、三孩。

(三)在落实计生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上,存在不到位现象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对上述人群的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截至2023年3月,我省共有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对象8.74万人。随着年龄增长,他们面临着生活、养老、就医、精神慰藉等诸多现实困难。

一是政策"碎片化""短期性"

。2015年省政府六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怀工作的通知》已超过文件有效期,且部分内容与中央新的政策不符。目前全省没有一个管总的、长期的政府规章或实施方案,现行的各项帮扶保障政策散见在各部门、各项目中,没有体现计生特殊保障对象的法定性、荣誉性。

二是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机构改革后,基层工作队伍弱化,缺乏进行精神慰藉、护理指导和心理疏导的专业机构和人员,难以满足计生特殊家庭强烈的精神慰藉等需求。

三是重病大病防治补贴偏低。从2015年起,省计生协为全省计生特殊家庭每人每年购买150元健康保险,重病大病住院每人每天发放护理补贴100元(全年不超过5000元)。计生特殊家庭普遍反映,目前护工市场价为每天180元-300元,现有100元的护理补贴标准过低。

(四)在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上,总体存在持续走低现象

据统计,我省育龄妇女总人数逐年减少,已由2016年的1884万降到2022年的1676万,下降比为11%。调研发现,常德市女性平均初育年龄为27.8岁。当前,育龄妇女在平衡生育、家庭与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一是经济负担重--不敢生。不少女性表示,"多生一个小孩,就多一份压力,多一份负担"。在不打算生(再生)孩子的原因中,养育成本(吃穿用)、教育成本、房价是最主要的三大原因,这导致育龄妇女被迫推迟生育或者放弃(减少)生育。另外,我省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报销费用总额远低于育龄妇女实际生育所花费用。

二是职场压力大--不想生。"一法一条例"对"保障妇女就业合法权益"作出具体规定,但在执行层面落实得还不够好,政府在"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就业培训公共服务,平衡职工工作和家庭关系"等方面还需加大工作力度。据统计,近5年来XX市本级共有1680名职业女性因生育原因离开工作岗位,离职率达到15.7%。一些女职工担心怀孕后可能调离骨干岗位,会被"边缘化",为了就业或升职,只好选择推迟生育或者不生育。

三是生育能力弱--生不出。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高危产妇发生率已由2016年的43.81%,升至2021年的63.47%、2022年的75.01%。近年来,各地产后抑郁发生率与高危产妇发生率均逐年增加,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率已攀升至12%以上,未婚未育女性人工流产率长期居于高位,这些都是抑制生育水平、导致总体生育力下降的重要因素。有基层卫健部门的同志反映,一些小诊所的主要业务就是违规做人流手术。女性一旦多次流产,因生理功能障碍导致终身不孕的可能性急剧增加。

(五)在普惠式托育供给上,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现象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八条和我省条例第十八条,对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均作出相应规定,要求"提高婴幼儿家庭获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调研发现,目前我省每千人口托位数为2.5个,离"十四五"规划确定的"

每千人口拥有4.5个托位数"的任务指标还有一定差距。普惠托育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供需结构失衡、设施建设滞后、机构生存困难、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难题。

一是公办托育机构严重不足。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强烈的送托需求,但现有托位数仅能满足8%左右婴幼儿家庭的需求。全省托育服务机构中,民办机构占比近9成,非营利性质机构占比只有51.5%;XX市有托育机构185个,公办机构(含公建民营)仅27个。一些地方政府对大力发展托育服务不够重视,推进托育项目建设不够有力,市县层面几乎没有投入。

二是托育机构收费标准较高。对0-3岁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中央财政只给予每托位1万的新建公办托育机构补助,而且申报要求高,获得补助的机构不多。我省财政对普惠托育机构均没有给予运营补贴和建设补助。一些托育机构负责人反映,场地租赁费用一般占民办托育机构成本的3-5成。汉寿县新乔托幼园每学期收费标准为7800元/人,超出普通家庭负担能力。常德市2022年开放托位1.41万个,实际收托5706个,托位空置率59.75%。"家庭送不起"与"机构收不足"的现象并存。

三是从业人员资质、服务标准不健全。现有从事托育服务的人员主要由来自家政领域的保育员、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幼教专业毕业生构成,缺乏3岁以下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相关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一些托育机构时关时开,生源不稳,收入减少,托育服务人员流失严重。部分托育机构由于"未取得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明""未取得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没有进行备案。

二、对策建议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落实。切实落实"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都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一法一条例"规定的责任。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市、县、乡三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健全,人员经费到位,促进新时代计生协会工作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对此,我省应切实落实,同时要健全完善义务教育、妇女就业、住房、生育等方面服务的保障机制,更加注重从全周期、全过程的视角设计生育支持政策措施。

全面落实对计生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废止省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2015年联合印发的文件,尽快出台新的专门文件,督促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健全和实施"全方位帮扶制度"

。推广长沙市望城区等地相关做法,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全方位帮扶制度"中的相关服务,以解决政府机构精简后带来的帮扶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大力推进"暖心家园"等建设。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对计划生育夫妻依规给予奖励;要建立、健全促进生育的社保制度;符合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或者其他福利待遇;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父母育儿假;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依规享受特殊劳动保护,等等。对此,我省要切实予以落实。同时要完善生育后再就业、灵活就业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开设"妈妈岗",保障妇女就业合法权益。广泛开展"一法一条例"学习宣传,加大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力度,加强对青年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引导,建设新型婚育文化。

着力提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落实我省条例第二十八条等有关规定,保障公民享有优生优育服务,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促进生殖健康和辅助生殖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困难家庭实现生育意愿。加强对"妇幼健康守护行动"民生实事的监督,强化出生缺陷防治措施。

全面推进托育服务规范化经营、高质量发展。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要综合采取规划、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措施,加快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步伐。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支持幼儿园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优先支持市县两级建设一批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机构,重点建设"家门口"和"单位门口"托育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关于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企业的发展中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做好文化建设,对于企业而言极其关键,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同样也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进行自我改进,还能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目的,有利于帮助员工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这对于其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同样也有利于促进企业进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受到重视。只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本身的实力,这成了当前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于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据调查,部分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文化价值理念陈旧落后。为了建设有效的企业文化,有必要构筑健全的企业文化制度,主要内容包含文化评估制度和管理制度等等。然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性。有些企业在开展文化建设时,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目标,只是简单地搞些活动和培训,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体系,缺乏可持续性。这种短视行为往往会导致企业文化发展停滞不前,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有些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

只是由少数管理者或专门机构来负责,缺乏员工的参与和共同建设,导致企业文化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和参与性。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通常纸上谈兵,无法有效实施。部分企业在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时,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导致宣传效果不佳。同时,我国一些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不多,宣传力度不足,开办的文化和团建活动相对单一,未能向员工全方位地宣传企业文化,导致员工归属感不强。为调动员工的工作能动性,企业应秉持让员工快乐工作的原则,为员工拓展文化活动途径,从而引导员工树立责任意识,对企业文化更加认可。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能够为公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持,使公司的运营更加顺畅和高效。一家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公司往往会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声誉,赢得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企业文化还能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指导,是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企业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稳健创新的形象,树立企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声誉。

三、企业文化的定义与结构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指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的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有的、独特的价值观、观念形式、文化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由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层次由表及里构成。

1.物质层。这是企业文化中最重要、最表象的部分,它包括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以及企业环境、企业容貌、企业广告等可以被人们直接看到、感受到的物化部分。企业的物质文化特指在运营和管理期间,企业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在岗位上努力奋斗,为企业创造出来的物质要素,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应用的各项设备设施、研发的产品以及企业的品牌标志都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物质文化隶属于企业硬文化的范畴,具备可视化特征。通常情况下,可以分析企业的物质文化来判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状况。

2.制度层。制度层是指企业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以及员工行为准则等的综合体。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为规范员工行为而制定的制度和体系,发挥制度作用来管制成员行为,保障企业的持续运营是制度文化的核心目的。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制度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同时管理层也能依据制度文化梳理企业的发展方向,达成战略目的。

3.精神层。精神层面是指企业员工在长期的思想意识活动中所形成并共同接受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等。其中涵盖了基本的企业文化精神、生产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道德规范、管理思维方式等方面。企业精神文化属于制度文化和物质行为的主要基础,对于管理层和基础员工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在企业管理中渗透精神文化,不但可以约束全体成员的行为,对提高员工责任意识,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也有推进意义。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的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且不断发展,形成形形色色的企业文化。其中,精神层的内容决定了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四、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具有多种功能。企业文化的主要功能包括:

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的共同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可以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式和决策思路,引导员工在工作中遵守规章制度、尊重客户、关心环境等,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具体来说,企业文化可以引导员工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与企业文化相一致,从而达到推进企业发展的目的,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将企业文化的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

2.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包含着一系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的精神灵魂,会对员工的行为和思想意识产生影响,激励制度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引导员工构筑价值观,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3.凝聚功能。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发挥凝聚功能,加强员工彼此协作。作为企业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可以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式和决策思路,引导员工在工作中互相关心、支持和帮助,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员工在彼此互助的基础上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企业文化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形成一种紧密的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氛围,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4.优化功能。企业通过建设和实施企业文化,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能够确保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适应能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明确企业文化前进的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指引

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和有效实施,公司必须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公司文化发展战略要以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地方发展规划、竞争对手境况、企业自身的成长历史、生产经营管理现状、长远发展目标措施等等为依据,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奋斗目标,以推进战略措施为中心任务,实现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各项素质共同提高、综合实力共同提升。

(二)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培育企业精神可以引导员工在工作中秉持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在精神文明的带领下,使企业内部团结一致,共同为了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同时,企业精神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为员工提供共同的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观。企业与员工荣辱与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结成命运和利益共同体,从而使企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要将发展重心聚焦在精神文化建设上,在崭新的形势下革新理念,比如可以借鉴华为公司的狼性文化精神,激发企业活力。一直以来,华为坚持着以顾客为本的原则,立志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即狼性文化,狼性文化鼓励员工发掘潜力,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不得投机取巧。在此背景之下,我国企业可参照文化精神,构筑健全的激励制度,让员工对企业更加认可,也可对员工实施人文关怀,结合员工为企业做出的贡献,为员工提供福利激励,也可以在企业内部落实全员股份制度,通过激励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