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80篇(第50/56页)
(五)对标苏陕,在基层党建上凸显新成效。"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有战斗力。
一要坚持政治建设不动摇。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治理念,持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真正做到中央和省州委决策部署及时全面贯彻落实,政令畅通、落地见效。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大讲堂机制,由领导干部、专业人员任讲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讲内容,坚持每半月开设一堂课,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领各族群众与党同心同向,凝聚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蓬勃力量。
二要坚持基层组织建设不松手。树立"大党建"的理念,探索打造村级融合阵地建设,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实际效果,把党在农牧区的阵地建到群众心窝里。深入实施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再提升、再巩固行动,规范农牧区基层党支部,制定、完善、落实相关制度,常态化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摸排整治,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聚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推动年度收益全面"破10"。抓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以及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带动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水平。
三要坚持党员管理不放松。紧紧聚焦农牧区党员管理定性不定量、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探索实行积分制管理量化考核,建立"组织部门统筹抓、乡镇党委专门抓、村党组织具体抓"的落实体系,对全县6888名农牧区党员按照"一人一卡,一事一记,量化积分,动态管理"的原则,把党员现实表现量化为具体分值,采取"一月一评"的方式对党员参加培训学习、党内政治生活,以及现实表现、公益服务情况进行评议打分,引导基层党员积极发挥作用。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定期开展流动党员排查,建立完善动态信息管理平台,做好流动党员的流出登记和流入接收,对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工作相对稳定的区域,采取单独组建、行业联建等方式,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实现党员"流动不流失"。
四要坚持干部管理不松懈。严格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见事见人、见人见事。探索推行领导干部末位待岗制,着力构建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干部能上能下成为新常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转作风、重实干、强本领、敢担当"专项行动,用好"不作为"单位、"躺平式"干部预警纠治机制,不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效,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县农创客培育发展研究报告
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农创客"引领农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实现共同富裕。浙江省于2015年全国率先启动农创客培育工作,激励引导有志青年"上山下乡",投身农村创业创新。2021年10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进一步印发的《关于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2021-2025年)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浙江将累计培育农创客10万名,辐射带动100万名农民增收致富。X县紧紧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发挥农创客在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为深化走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农创客发展活力虽强,但存在发展梯度。本文通过分析我县农创客基本情况,梳理培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农创客培育品质、助力海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一、我县农创客培育基本情况
农创客这一概念早于2015年在浙江省首次被提出。2018年9月浙江省农业厅印发《关于加快农创客培育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了农创客的定义。2022年,省农业农村厅对农创客的定义又作了修正,即农创客是指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引领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创新的带头人。培育的
农创客需符合以下四个要素:1.年龄为45周岁以下;2.大专及以上学历;3.在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创新;4.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销售,农业生产服务业、休闲农业、农家乐、民宿、手工艺、农村电商、农村文化等领域的创业者或优秀就业者。2020-2022年间,X县通过要素保障、培训提升、平台搭建等手段,大力挖掘农创客资源,累计完成培育X人,带动就业X人,为村集体带来年增收X万元,为渔农民带来年增收X万元。
(一)农创客发展现状
(1)年龄与性别
从年龄上看,农创客出生在1977-2000年间,"70后"X人占比为X%,"80后"X人占比为48%,"90后"X人占比约为X%,"00后"X人占比为X%。"80后"和"90后"已成为主力军。从性别上来看,女性农创客X人占比约X%,略高于男性。
(2)学历与户籍
从学历上看,农创客的学历分布从大专到硕士,其中大专X人占比约为X%,本科X人占比约为X%,硕士X人占比约为X%。毕业院校主要以国内高校为主,占比X%,其中不乏浙江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X人,占比约为X%。海外高校毕业仅X人。
从户籍来看,X户籍X人占比约为X%,非X籍X人占比约为X%。调查分析发现他们异地经营的主要动因是追随配偶或旅行后喜欢上X而来此创业。
(3)法律形态与企业类型
从经营主体的法律形态来看,个体工商户是农创客们主要偏好的法律形式,总计有X人,占比约为X%,选择公司制的有X人,占比将近X%,选择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仅X人,占比不到X%。
从企业类型上看,农创客从业类型以民宿为主,共计X人,占比约X%;其次为地方特色小吃X人,占比约X%;再次为农村文化X人,养殖X人,占比各约X%。其余的业态为渔业X人,电商X人,销售、种植、生产服务和加工类各X人。从业类型以民宿为主,渔业、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相对较少,农村文化、销售、电商等新形式虽有涌现但比例较低,手工艺制作、农技服务等领域还是空白。产业经营仍需一、二、三产业融合赋能,释放最大公约数。
(4)经营时长
农创客中创业的X人,占比约为X%,就业的X人,占比约为X%。在创业人群中,创业起始时间最早的为2008年,最晚的为2022年。在创业的延续性上,自主经营经历X年以内X人,5-10年X人,10年以上的X人。明确表示自己是"
农二代"即父辈是从事"三农"经营活动的有X人,占比约为X%。
截止2022年底,离开X不再从事经营活动的农创客X人,其中创业X人,就业X人。调查分析发现他们离开X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大环境影响业绩亏损或者就业服务协议到期。
(二)农创客培育路径
(1)夯实要素保障
打造电商创新创业、企业孵化、人才培育的综合性公共平台--"金港电创园",配套场地费、网络费、水电费"三费"全免、技能培训、政策指导等服务,营造"拎包入驻"的良好创业环境,引进并入驻农创企业X家。集约多部门与农创客相关的政策,加强返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帮扶、创客人才托举计划、青年就业创业税收优惠、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宣传,提供创业就业指导,激发内生动力。建成"标准明确、服务精准、优惠专享"的金融服务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农创客提供民宿贷款、民宿人才贷、创业担保贷款等特色金融产品,为X位农创客提供创业资金X万元。
(2)强化培育提升
聚焦民宿、农村文化、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领域,积极挖掘符合条件的农创客。组织农创客赴市外开展素质提升培训班,
每年选优农创客参加全省农创客大培训,通过学习产品营销、品牌策略、法务知识等课程,演练销售、金融、平台等资源对接,考察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农创客的创业创新能力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开展推优评选,累计X人荣获市"乡村振兴返乡大学生创业之星"称号,依托竞舟、掌上X等APP宣传推广,树立起一批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信息数据库,重点关注是否新乡贤、创业带富、就业收入等关键信息,及时更新数据,加强动态管理。
(3)搭建共享平台
建立"两美X"创客联盟,举办创业论坛,搭建交流合作、抱团发展的共享平台。实施农创客点亮乡村行动,加深新乡贤"共富合伙人"与村集体、农户间的利益共赢,促成X对农创客与村集体共富"联姻"。鼓励农创客创建"仟宿集"电商品牌,构建"电商平台+物流+基地(渔船、农户)"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帮助海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让民宿主"旺季忙民宿、淡季忙带货",助力实现渔旅融合和利益共赢。发挥民宿业农创客"生力军"作用,挖掘为老服务资源,完善老年群体长效关爱机制,构建"宿养结合"惠富模式,实现X乡民宿农创客与70周岁以上老年人、60周岁以上残疾人结对帮扶全覆盖。
二、农创客培育发展的存在问题
(一)农创客品质相对不高。创业力量比较薄弱。我县农创客虽在数量上已超X
人,但当前还留在本地创业的人群仅占总数的X%。创业呈现"小弱散"形态。农创客所在经营主体年均产值总体偏低,绝大多数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项目规模较小,承担风险能力较弱。产业类型相对单一。大多集中在发展特色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传统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度较低,农村文化、销售、电商等新形式虽有涌现但尚未形成气候。
(二)政策支撑有待完善。尽管目前我县已有不少针对返乡大学生、创业青年、民宿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和金融产品,但由于各项政策均设置不同的门槛,必须是符合政策条件的农创客才可以享受到。由于缺乏资金等因素,当前县内还没有针对农创客这一特定群体专门出台的政策,除了每位农创客可以获得X千元的补助外,能够真正让农创客获得切实帮助的土地优惠、资金奖补、金融产品方面的普惠性政策还有待突破。
(三)服务方式不够多元。当前我县重点关注农创客的培育发展、孵化服务和宣传推广工作,通过举办培训、座谈、沙龙等活动帮助农创客提升业务技能,促进交流合作。但是总体来说,培育方式还是比较单一,针对农创客创业渠道、政策扶持、产品营销服务等具有帮助性的信息发布与提供缺少载体;对于农创客在创业过程中的服务、跟踪、指导尚不全面。
三、优化培育路径的意见建议
(一)聚焦多领域壮大。一是充分挖掘资源。支持农业农村部门与相关院校联合组织涉农创业大赛、电商大赛等,锻炼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充分挖掘已在本地就业的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涉农培训,调动积极性,让他们进入涉农领域创业,打造一支根植性更强的农创客队伍。二是推动多方联动。以"两进两回"行动为载体,发挥农业农村部门主渠道作用,积极与统战部新乡贤工作接轨,鼓励经信局、人社局、工商联、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农创客培育。三是搭建孵化平台。各乡镇要设立年度培育农创客目标,给予农创客一定的创业空间和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乡镇选择区位良好的地段,试点建设农创园,配套建设"标准式大棚"设施、"共享式"办公场所和"公寓式"居住条件,为农创客提供"拎包入住"的创业环境。
(二)聚焦多阶段培育。一是加强创前辅导。整合各类相关政策,成立包括农技、财务、法律、营销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辅导团,为有意在涉农领域创业创新的人员提供专业咨询。二是提供创业帮助。健全对农创客的跟踪帮扶机制,对立项的创业项目要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实时跟进服务,帮助农创客解决项目立项、商标保护、专利申请、广告宣传等问题。三是开展跟踪服务。发挥"两美X"创客联盟的作用,提供技术、信息、法律、税务、金融等各方面服务,组织参加各种培训交流和农产品展销活动,提升农创客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聚焦多要素保障。一是着眼"人"
的问题。人社部门要做实用工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双向对接,解决农创客农忙季节用工难的问题。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对涉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二是着眼"地"的问题。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按涉农用地的有关规定建设配套设施,探索推动对农创客建设用地的点供,保障生产生活需要。三是着眼"钱"的问题。探索农创客项目帮扶机制,对涉农的科技创新、数字化发展、三产融合等项目给予优先立项,适当提供奖补,推动农创客做大做强。探索建立"政银农创保"一体化服务模式,动员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支持农创客发展,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创新金融服务,开发针对农创客的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支持。
(四)聚焦多方位引领。一是鼓励创新发展。支持农创客采用新技术、实施新模式,打造专属品牌,推进数字化转型,努力在"点"上引技术、"线"上抓延伸、"面"上求突破,保证生产过程可追溯,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丰富产业类型。引导农创客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和地方文化,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传统农业(渔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民宿+"模式,鼓励差异化发展,拓展"民宿+亲子研学""民宿+休闲运动""民宿+非遗文创""民宿+渔货电商"等多元业态,提升创业经济效益。三是发挥带富作用。鼓励农创客通过合作模式开展双创,牵头组建渔农民专业合作社、家
庭农场、产业农合联和区域产业联盟,抱团闯市场,提升凝聚力,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吸纳有激情、有觉悟、有抱负的农创客参与到渔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中来,让他们更好地变"客"为主,融入乡村、服务群众。
关于县属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情况的调研报告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人民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对政府管理国有资产的情况实施监督,是人大履行宪法赋予的监督职权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倾听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将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等具体工作之中。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督,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我带领县人大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部分乡镇、企业等进行实地调研,并组织县属四家国有企业、县国有资产投资运营中心、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开展座谈,对我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超前性监督强基础。一是建立工作机制。以现有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我县实际,2019年9月25日,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国有资产监督办法(草案)》,建立县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制度,明确界定了国有资产范围、县人大常委会对县政府及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的主要内容及
方式,要求县政府于每年第三季度末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上一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书面综合报告,每年就某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或者国有资产管理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作专项报告。综合报告内容要全面完整反映县本级分类统计的年末各类国有资产总量、结果、变动、收益等基本情况;专项报告要分别反映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等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同时,建立县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县人大财经委的有关文件资料交流机制,要求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部门每半年在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的国有资产交易情况,分类报送县人大常委会备案。此外,建立了县人大财经委与县财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服务中心等部门监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联系制度,在县人大内部建立了财经委与法制委、城环委、社会建设委等委室相互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构建起了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格局。二是摸清资产家底。摸清楚国有资产家底是人大行使国有资产监督权的重要前提。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加强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督促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国有资产进行认真核查盘点,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及时掌握各项国有资产存量、结构、变动等情况,为县人大依法履行国有资产监督职权夯实基础。三是强化信息支撑。县人大常委会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强化对国有资产监督的有效手段。2019年起,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联网运行,行政事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