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多次强调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前,多元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不断涌向青年学生,加之境外敌对势力对高校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热点话题、社会敏感事件与"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反转频频引发高校网络舆论交织与激化,复杂的环境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特殊的挑战。新时代,高校要坚持思与行相统一、立与破相结合,找准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构建意识形态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一、新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意蕴
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全面坚持党的领导,特别是在培养青年成长成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当前,以人工智能、算法推荐、定制推送为特点的网络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易沉浸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世界中,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呈现出突发性与难控性、多元叠加与裂变传播交织的特征。因此,深入分析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及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夯实思想基础的现实需要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坚定意识形态"主心骨"是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核心任务。而网络空间已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新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空间,社会思潮交融交锋的新媒介,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的新阵地。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在育人过程中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将直接决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育人的根本问题。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育人中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利用网络阵地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增进青年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既是夯实思想基础,切实发挥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的现实需要,更是高校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二)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强化舆论引导的客观要求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绝不能小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高校青年正处于思想成长的特殊阶段,具有青春成长期的独特思维和心理特征。在网络空间中,学生以相同特性、兴趣、需求结缘成圈,形成了网络圈层。圈层化丰富了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扩散路径,信息传播圈层化加剧了青年群体情绪渲染,使他们容易被各类定制化的舆论信息所影响。这就要求高校与时俱进地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以多元化的内容供给满足青年学生的情感需要,以情感共振和话语协同的形式引导舆论,使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坚持推动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负面声音,巩固和壮大正能量网络舆论,使之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利器。总之,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占领高校主流舆论场域的客观要求。
(三)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创新网络思政的内在要求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还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已经从线下传统课堂转向线上网络平台,新媒体网络平台正借助最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形态助力网络思政教育。高校应深化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坚持整合网络育人资源、丰富网络育人载体、拓展网络育人路径、营造网络育人环境,不断推进网络思政、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充分激发群团组织协同育人活力,运用数智赋能网络思政,繁荣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强化网络思政品牌建设,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渗透力。因此,要在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对强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基调"、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高校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领导权提供了思想和行动的指南。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虽在制度体系健全、主流宣传教育、网络舆论引导成效上有了一定的加强,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一方面,置身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拼的是平台、比的是技术、争的是流量。当前,高校舆论场的格局之变、话语之变、攻守之变正在深度演进,这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以"00后"为主体的"Z世代"已成为网络空间"原住民"。5G、ChatGPT、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新媒体中得到了深入应用,算法推荐、语音交互极大地塑造了信息传播的新形态。主力军的变换、新技术的转换、主赛道的切换等,都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还存在"缺位"
一是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环境日趋复杂,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不少高校虽建立了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但还存在着一些制度的空白点、具体职责划分不明确等问题,还未形成全方位、广覆盖、体系化、适用强的制度体系。比如,部分高校未将理论学习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中,存在制度上的缺失;还有一些高校未严格落实网站信息发布前的专人审核制度,在新闻宣传报道中出现非规范表述等情况。二是思想认识方面存在偏差。新时代,微信、微博、知乎、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成为网络圈层化的主要载体。而网络圈层作为当前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中的社交状态与存在方式,对于学生群体的网络舆论表达起到促进、放大与整合的作用。那么,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抵制不良圈层意识形态话语对主流圈层意识形态话语的消解,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而部分高校教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还存在不足,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主动性还有所欠缺。三是责任落实方面不够细致,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涉及课堂教学、网络思政、校园媒体、线上讲座、舆论监管等多领域、多主体。高校要始终坚持"党政齐抓、党群共促、校院联动、师生共育、全校共进"的工作要求,健全工作责任链条。在将意识形态工作推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高校在深化压力传导、责任制落实、制度执行方面仍然存在不实不细的现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还存在盲点。如,部分校园博主和学生运营的自媒体为博取大众关注,对于"热点事件"断章取义、歪曲解读、颠倒是非、抹黑攻击、渲染悲情、煽动对立,高校对此类自媒体信息内容失真、运营行为失度等问题监管和处置时效还需加强。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育人主阵地还需"补位"
一是网络思政的整体覆盖面有待扩充。加强青年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推动学生群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意识形态思想引领的重要内容。目前,青年学生在学习、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表现出全面综合且差异动态等特点。单一的传统式教育方式方法呈现出的效果与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契合度不高。不少高校线上与线下资源融合还未实现,网络思政融入社会实践、创业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渗透力不够,在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方面稍显不足。二是网络话语权的控制还需加强。青年学生在网络社交中热衷于使用各类"潮语""暗语",以情感共鸣和话语协同的方式参与舆论评价及表达,这些网络话语是青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和网络意识形态倾向最为直接的体现。当前,网络舆论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与快餐化、传播形式的交互化与个性化、传播方式的直接性与裂变性造成了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局限突发和匿名难控等现实问题。部分高校在引导圈层舆论的定调与风向等方面能力还不够,这给高校掌控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了挑战。三是网络协同育人合力尚需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引领涉及多个主体部门,强化网络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需要不断完善智慧网络思政理论课程建设,增强大数据智慧思政应用,打造精品网络思政育人专栏,培育网络微课程,探索数字化网络思政工作的有效路径。高校在推动网络思政育人守正创新上,相关责任部门在协同联动过程中还存在人员、数据及平台壁垒,从网络育人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的"纵横融通"育人机制有待完善。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队伍履职能力还不"到位"
一是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还需提升。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需要一批对意识形态、舆情预警等具有高度政治性、纪律性及敏感性的专业化队伍。以网评员、宣传员为代表的专业化队伍善于以互联网思维审视问题,擅长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宣传和引导舆论的走向。全媒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准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时效度,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专业化队伍作为网络综合治理的中坚力量,其人员的遴选机制、专业化发展和协同化创新还需进一步完善。同时,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网络意识形态形势,专业化队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还需不断增强,且对于掌握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方式,网络舆情管控和正向引导方面工作水平仍然需要提高。二是网络舆情处置手段还需加强。高校是各类思想传播的最前沿,青年学生受社交网络偏好设置及"去中心化"智能传播技术所形成的"信息茧房"效应的影响凸显。当前,信息传播内容分众化,非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在青年学生中增加,加之各类网络谣言及负面舆情通过高校社交网络圈群不断传播、扩散及发酵,极大阻碍了主流舆论的传播与引导。高校在进行舆情处置时,运用信息溯源、人工筛查等新技术赋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方法还不够全面,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还不够精准,信息研判和舆情处置的实战能力仍需不断提高。高校要始终坚持加强舆情处置过程管控,形成舆情监测、舆情发现、舆情通报、舆情处置、工作反馈的闭环管理。三是占领舆论制高点的主动性还需强化。当前,高校在主动设置议题掌握学生舆论分布和意识形态演化规律的主动性上存在不足。近年来,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攻击、渗透、抹黑、打压已经成为对青年学生进行意识形态侵袭的惯用手段。他们将"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及个人极端主义等各类错误思潮通过社交网络、学术研讨、影视作品等渠道传递给青年学生。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这些错误思潮不断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重大敏感节点,混淆视听制造各类网络事端,煽动情绪,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三、新时代化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路径
结合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和挑战,针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堵点"与"难点",以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发展为目标,通过加强体系建设、强化协同联动、创新工作手段等举措,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坚决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巩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结合意识形态工作新要求,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是应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划分边界清晰的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各级党组织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强化过程管控;坚持把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建工作、教学工作等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扎实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基层"末梢"落地生根。二是强化制度修订,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责任体系。针对校园网络舆情规律及不同的舆情类别,优化改进学校舆情处置的方法流程,完善校园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应对预案,进一步督促各级单位加强新媒体信息发布前的"三审三校"制度的落实,规范网络信息"采、编、审、发"全流程和各环节管理;健全奖惩问责监督机制,建立从党委到基层党组织、从内容到形式、从落实到督查的一整套规范化、具体化、常态化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切实把好导向关、政策关、内容关,以高度责任感守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三是强化压力传导,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各级单位指导、部署、检查意识形态工作,把责任压力层层传导,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通过集体学习研讨、辅导报告、联组学习、电影党课、参观展览等多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坚持全链条防控风险的管理闭环,着力增强各级单位分析研判的敏锐性、风险预警的针对性,构建工作制度健全、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分解明晰、考核督查到位、结果运用规范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创新网络思政教育,不断提高网络思政教育实效
一是要让网络思政"活起来"。要注重突出网络思政与传统思政相结合,抓好网络思政教育创新,打造网络思政品牌。比如,推进师生同台讲思政、学生理论宣讲领航课程等,让党的理论宣讲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把师生喜爱的话题素材转变为思政教育的话语资源,增加话语受众,提升铸魂育人实效。再比如,紧跟当下主题和热点,征集原创性精品网文、短片、漫画、微电影等网络融媒体作品,增加受众群体的黏性,不断提升网络文化作品层级和内涵,扩大网络思政的宣传力和影响力。二是要让网络思政"动起来"。加强培育网络文化共育机制,进一步突出网络育人特色,探索多形式的网络育人形式,推进以网络媒体平台为主体的网络思政教育,增加学生的黏性。比如,将易班工作纳入学生工作考核,从易班认证率、使用率、黏着率三方面设置考核指标,建立"校-院-班"三级管理体制,服务和指导二级学院,打通易班工作沉入班级的"最后一公里"。三是要让网络思政"热起来"。不断完善全媒体网络课程,设置网络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实现优质思政内容的数字化生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网络素养。同时,运用抖音等平台,培育辅导员特色公众号、视频号,融合高校官网、官微等新媒体账号,促进思政教育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形成"共融共通"的"融媒体+思政"网络育人矩阵,用网络流量带动思政流量,将思政融入网络,做到精准滴灌、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