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关于新时代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第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91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1分钟

(三)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化。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化是社区治理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内在需求。一要积极探索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运作的社会化模式。〔9〕诸如政府和社会协同运作、委托社会组织管理运作、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外包等,提升社区治理的社会化水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新时代的社区需要在政府、市场和志愿服务领域的多方主体的协同治理下才能良性发展,必须以社区志愿服务多元共治的社会化协同模式激发社会合作,共同投入志愿服务事业,完善社区治理体系。二是社区志愿服务供给要精准对接社区居民需求。社区可以通过前述的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获取需要帮扶的社区居民相关信息,根据居民的困难需求类别安排有胜任力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社会化的供需精准对接让志愿者更有成就感,也让服务对象更加认同志愿服务价值,增强社区共同体意识和归属感。三是社区志愿服务要与社区治理相结合。社区居民通过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有效缓解和补充社区医疗、就业、养老、教育、心理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现实,重点关注社区贫困人员、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加大力度开发心理疏导、康养护理、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志愿服务项目,提升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四是社区志愿服务要把常态化服务和应急服务相结合。开通社区志愿服务咨询和求助热线:热线有助于遇到突发困难的社区居民及时寻求帮助,尤其是需要医疗救助、应急救援、法律援助与心理疏导的社区居民,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安抚。五要积极探索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社会化模式。诸如服务时间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的模式、服务时间与教育、入伍、就业、志愿者接受服务和公共服务优待等相挂钩的模式。社会化激励模式与精神褒奖激励相结合是利他且利己的志愿服务价值体现,符合现阶段小康状态下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社区服务需求的日趋多样化和精细化要求社区志愿服务更加专业化,对于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培训是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要实现全国志愿服务专业化培训资源共享。以"互联网+志愿服务"为支撑,与全国上下全线贯通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和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网站相衔接,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分类培训教材、培训专题、培训模式、培训师资、培训基地等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二要创建社区所在城市的专业化志愿服务实践培训基地。为了及时、高效、便捷地提升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社区志愿服务中心要依托所在城市的医院、文体场馆、政务服务窗口等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培育和壮大社区医疗救助、应急防疫、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三要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培训。要充分挖掘社区居民既有的资源,尤其是把各行各业的专业性强的中青年人才聚拢到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中,弥补社区志愿成员老龄化结构的不足,确保社区志愿服务专业水准。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社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要定期接受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培训。市区两级可以组建专业化培训师资志愿服务团队,培训者既是培训师,也是志愿者。四要加大对专业化社区志愿服务的投入力度。专业化志愿服务水平的提升是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新时代社区居民需要更加精准专业的服务,社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也渴望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在实现更高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区治理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五要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理论和实践的专业化研究。我国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志愿服务发展将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政府要加强志愿服务基础性和前瞻性专业研究,为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深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不竭动力。

(五)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常态化就是要把阶段性工作转化为经常性工作,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实践是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一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需要制度化、信息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共同推动。制度化是常态化的保障和引领,信息化是常态化的技术支撑,社会化是常态化的实践基础,专业化是常态化的智力支持,它们是增强社区志愿服务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二要成立社区党员志愿服务中心。习近平同志指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要切实重视志愿服务对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发挥党建引领优势,运用"社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的作用,常态化开展"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要建立全国性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精品库。要广泛收集整理近些年全国各社区的志愿服务精品项目,详细解读精品项目的服务流程,供各地社区借鉴参考,共享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助力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运行。四要继续开发创新和完善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要把新时代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心理服务、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专业性要求高的服务需求,也纳入到常态化项目开发、运作和管理中;及时追踪社区居民的需求变化,设计和完善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实际的常态化项目,提升项目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为社区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五要成立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中心。《志愿服务条例》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和能力。"家庭是青少年道德实践养成的起点,学校和社区分别是青少年志愿服务教育与实践的主导和依托力量。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对接社区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各年龄段青少年的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携手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家庭是社区的细胞,社区还可以推动"志愿家庭"服务模式,社区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孩子的公共服务精神,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增强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