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陇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9年陇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在陇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赵甲宏
(2020年1月8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陇县发展进程中极其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尽锐出战抓脱贫、奋力拼搏促赶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有优态势,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预计生产总值剔除秦源煤业闭井等不可比因素增长7.8%;地方财政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6%,财政支出23.6亿元、同比增长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3%和10%。
历史性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这是陇县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必将载入全县人民的奋斗史。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举全县之力决战贫困,累计投入资金超45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扶贫项目,形成了一整套政策机制,探索了一系列模式经验,有效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县贫困人口由13677户49479人减至887户147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陇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一举摘掉了贫困县帽子,兑现了庄严承诺,全县人民已昂首阔步迈向新时代!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2019年我们强力推进"3454"巩固提升防返贫,制定了"1+14"《工作方案》,系统推进各级反馈问题整改,年度减贫任务全面完成,"边缘户"、"监测户"持续稳定发展。"1265"产业扶贫迸发新活力,"1+13"社区工厂注入新动能,就业扶贫经验被《中国扶贫》等报道。危房改造质量提升1335户,易地搬迁旧宅基地腾退率90.2%,农村安全饮水、电网改造等4大类提升项目竣工投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1+9"管理模式更加规范。教育、医疗、兜底等扶贫政策全面落实,苏陕扶贫、生态扶贫、社会扶贫走在省市前列,获得全省脱贫攻坚综合评价好的县区。
稳增长取得显著成效。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秦源煤业闭井等不利因素,全力以赴稳增长,确定"八抓"举措,建立"六项机制",推动经济回暖向好。聚焦稳工业,实施了小羊妙可、惠丰有机肥等14个技改项目,新开工苏陕工业园10万㎡标准化厂房、蒸压加气砌块等工业项目,关山尚品、盛源果蔬等竣工投产,绿色工业园产值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剔除不可比因素增长28%。聚焦扩投资,先后3次举行项目集中推进会,县级包抓领导深入项目现场解决问题、督促进度,银昆高速陇县至甘肃界、中粮包材等一大批项目建成投用,13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3亿元,争取中省资金1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县级领导带队招商20批次,组团参加12次节会招商活动,成功引进中环生物质天然气、中航分布式能源等重大项目,到位资金46.1亿元,利用外资604万美元。聚焦促消费,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电商交易额突破4亿元,外贸出口8000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聚焦调结构,做大做强六大农业板块,"陇县五宝"大放异彩,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风物名品,农业增加值增长4.5%。聚焦优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567个事项实行"一网通办",591个事项"一窗受理",223个高频事项实行"最多跑一次"。组织召开3次政银企座谈会,清欠民企账款2307万元,减税降费4300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9.7%。培育"五上"企业12户,新登记市场主体1467户、增长11.6%。
生态乳都生机勃发。陇县羊乳引领全省,承办了全省千亿级奶山羊产业推进会。和氏乳业荣获全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建成省级羊乳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羊妙可获评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氏2万只羊场、绿能二期、天成宝泰良种繁育场建成投产,新建规模羊场6个,全县奶羊存栏38万只。大地科技万吨有机肥厂、峻成智慧饲草加工厂等延链项目建成投产,羊乳全产业链产值39.5亿元。特色农业绽放魅力,"陇县香菇"、"陇州苹果"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温水镇被命名为全省特色产业小镇,"炎帝苹果"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标志。新栽矮砧标准化苹果园1.5万亩、优质核桃1万亩。食用菌产量4万吨、产值1.2亿元。烤烟产值5000万元。粮食总产10.4万吨。新建农合社26个,创建省级示范社5个。流转土地10.6万亩,开发撂荒地7700多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被新华社内参报道。
大美关山焕发新姿。高标准开展关山草原高端创意策划和总规编制,5A级景区创建通过省级潜质资源评估,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加盟中国十大爱情景区,发起组建了全国清凉景区联盟,成功举办国际风筝艺术节、全国摄影展、大型集体婚礼等营销活动,大美关山被确定为央视拍摄基地,引起海内外关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龙门洞保护和秦源文化产业园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县旅游集散中心建成投用,完成12个旅游示范村改造提升,新增民宿、农家乐32户,范家营村创建为省级旅游示范村,陇县获评全国避暑旅游城市。陇州社火精彩演出北京世园会,电影《秦?火》斩获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全县接待游客988万人次,综合收入79亿元,均增长17.1%。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并进,实施了年度投资19.4亿元的25个城建项目,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品位持续提升。东南大桥、兴业路、一级汽车客运站建成投用,建设路、创新路等进展迅速。老南街片区、西大街果品市场等7个片区棚改拆迁有序推进,新冠森城市综合体、尚德酒店等建筑拔地而起,上河郡、东紫花城等城市开发项目加快建设。组建县热力公司,完成县城南北两区集中供暖清洁改造,新增天然气用户2530户。110千伏秦关变建成投用,换装智能电表7.7万户。投放松果单车366辆,建成4G基站32个。扎实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实施精细化管理,城市更加宜居舒适。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开展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接受了17轮中央环境监督定点帮扶,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完成清洁能源"双替代"2.4万户,拆除燃煤锅炉102台,治理"散乱污"企业26户,淘汰高排放机动车588辆。建成10个镇空气质量监测站,空气优良天数285天、比去年增加34天。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千河断面水质达标排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村污水处理站45个,农村改厕3000座,国土绿化4.7万亩。天成镇创建为全县首个国家卫生镇,固关镇被命名为省级卫生镇,纸沟村列入全省人居环境标准化试点,8个村入选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开展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脱离实际造景造湖专项整治,保护细鳞鲑及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鲜明导向。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教育事业历史性跨越,成功创建为省级教育强县。高考二本上线率全市第一,中考成绩居全市九县之首,秦源小学、西城幼儿园建成招生,3所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陇县教育现象"引发社会关注。健康陇县深入推进,县妇女儿童医院建成运营,获全省结核病防治先进县。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治理,完成城乡医保并轨整合。文化事业大丰收,4人获冰心散文奖等国家大奖,县融媒体中心挂牌运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镇村。新增城镇就业2522人,转移就业10.6万人次。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加力提速,食品药品监管成效显著。司法局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评估先进集体。县扶贫办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县综合档案馆建成投用,档案局获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建成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拥军优属工作迈上新台阶。县工商联获全国"五好"工商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丰硕,打掉黑恶势力14个,破获涉黑涉恶案件42起,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依法打击非法缠访闹访事件21起,信访量下降27%,社会秩序不断好转。"八帮八解"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先进典型案例",宗教问题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陇县获全省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县,西城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国防动员、妇女儿童、物价、人防、供销、气象工作取得新成绩,残疾人、老龄老干、慈善、红十字、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狠抓财政资金管理,完成审计项目26个,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完成了县级机构改革,村干部"一肩挑"进展顺利,基层减负工作成效初显。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121件,充分吸纳代表委员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政府工作。依托县长信箱、"12345"热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071件,人民对政府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辛勤耕耘、岁物丰成。一年来,面对脱贫和发展的双重重任,面对经济下行和产业转型的双重挑战,我们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付出了比过去更多的艰辛,推动陇县加速迈向全面小康新时代。这些成绩,难中求成、实属不易。这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更凝结着全县人民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的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省市扶贫工作队,向在陇企业家、陇县籍在外人士、驻陇部队指战员,以及关心支持陇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不优、财源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不大和质量不高并存,与宝鸡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还不相符;贫困群众增收还不稳固,城乡发展不够均衡,提升脱贫质量、推动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一些干部工作标准不高、作风不硬,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复杂。但同时更应看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机遇多重叠加,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开辟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广阔空间,中央全面降准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发力见效,时与势总体有利。县委、县政府近年来部署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生态乳都、全域旅游两大战略产业强势崛起,一大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成投用,全县经济发展的基本盘稳定扎实,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和潜能正在加速释放,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发了全县干部群众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前进动力。只要我们勠力同心,锐意进取,扎实苦干,就一定能开创陇县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辉煌!
按照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会部署,新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省市县委全会精神,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围绕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生态立县战略,落实省委"五新"战略和市委"四城"建设部署,主攻生态乳都、全域旅游"两大产业",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三个陇县"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4%。总体目标是夺取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县、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县。
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防范风险三大攻坚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我们要敬终如始、努力如初,万众一心、尽锐出战,一鼓作气坚决打赢以脱贫攻坚为重点的三大攻坚战。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认真贯彻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精神,落实"四个不摘",保持攻坚态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巩固提升防返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确保剩余887户1472人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扎实开展脱贫"回头看"和大普查,逐村逐户排查体检,全面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加强扶贫对象预警监测和动态管理,防止"监测户"返贫、"边缘户"致贫。常态化抓好问题整改,规范项目资金管理,防控扶贫领域风险。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新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产业就业促增收。深化"1265"产业扶贫模式,开展新一轮"点菜",做实扶贫项目库,放大"借袋还菇"、羊乳扶贫等带动效应,把贫困户镶嵌到产业链上。抓好社区工厂招商引资和就业培训,吸纳更多贫困户就近就业。做大做深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管好设施提效益。完善"1+9"管理办法并狠抓落实,实行扶贫资产清单管理。持续开展"两房"动态监管和质量提升,争取全省农房抗震改造试点。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快推进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完善偏远村备用水源,改造农村电网98公里,新建改造通村公路158公里,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综合施策聚合力。精准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政策,织密筑牢保障网。开展"三评两榜一奖惩",办好励志夜校、爱心超市,发挥"杨佩侃"式扶贫标兵示范带动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深化苏陕扶贫协作,建立长城资产扶贫互助基金,实施农工党远程诊疗、中国扶贫基金会最美民宿等项目。系统总结脱贫攻坚典型经验,讲好陇县"脱贫故事",为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巩固国家生态示范县成果,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县"。强化污染防治。狠抓"减煤、禁燃、抑尘、控车、治企、应急",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双替代",力促禁燃区小火炉、散煤销售、燃煤锅炉、老旧机动车"四清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增长。治理河道干流20.3公里、水土流失13平方公里,抓好矿山整合修复,守护好美丽家园。强化生态建设。推进陇州大地园林化景观化,国土绿化3.5万亩,退耕还林1500亩,打造4个国家级森林村,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完成细鳞鲑保护区勘界立标,保护良好生态。开工建设南峡沟水库。强化监管执法。提高网格化监管水平,常态化开展环境专项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环境违法问题,推进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安全意识,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严控债务风险,推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管理,严禁各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防范金融风险,打击非法集资、非法金融活动,促进金融稳健运行。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全面执行零基预算,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切实化解政府隐形债务,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资金使用绩效。
各位代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硬任务,更是庄严承诺。我们要紧扣全面小康5大类35项指标、"十三五"规划5方面27项任务,对标对表,逐项梳理,补短板、赶进度,强弱项、提质量,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确保陇县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持续发力稳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工业支撑作用、投资关键作用和消费基础作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多措并举稳工业。千方百计弥补秦源煤业闭井影响。充分释放现有工业潜能,支持骨干企业放量增长,促进新建成企业达产达效,帮助生产下降企业稳产促销,协调县内企业加大产品互采力度。抓好新建工业项目进度和续建项目竣工投产,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加快形成新产能。加强监测调度,建立规上工业动态监测机制,定期研判分析形势,"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推动工业平稳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
狠抓项目扩投资。2020年全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40个,总投资170.2亿元,年度投资82.9亿元;重点前期项目141个,总投资186.8亿元。严格落实"五个一"机制,完善重点项目约谈、考核机制,着力解决规划、土地、融资、征迁等难题,力促稳投资稳增长。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春节后集中开工一批项目,一季度所有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70%,实现首季"开门红"。
全面动员大招商。开展"产业招商年"活动,围绕生态乳都、全域旅游、新型工业、社区工厂等领域,链群招商、小分队招商、点穴式招商,引进一批产业化项目、劳动密集型项目,尤其在羊乳全产业链项目上实现新突破。落实总部经济"十条",设立招商大项目奖,吸引总部企业、领军企业来陇投资。加强跟踪对接,力促大唐热电、海大生猪养殖等重大项目落户我县。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2个,到位资金47亿元、外资500万美元。
优化供给促消费。实施消费升级计划,力促社零总额增长8%。扩大旅游消费,做火做旺关山旅游,发展山水田园游、民俗游、工业旅游等旅游业态,拓展消费空间。大力发展酒店餐饮业,建成新冠森嘉禾、泰和国际、回中宫等星级酒店,繁荣大秦北市、陇州广场等城市商圈,激活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宣传推介"关山草原"区域公共品牌,提高"陇县五宝"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化全国电商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加快建设盛源果品外贸产业园和陕果集团大型冷库,推进陇县名特产入冷链、进超市、上网店。全县外贸出口1亿元、电商交易额突破5亿元。
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突出宝鸡副中心城市定位,突出高质量发展,突出项目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中省政策和国家战略,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强与省市规划衔接,争取更多项目进入中省盘子。加大跑部进省力度,落实一批专项债券项目,力争县城第二水厂、千邑路改造等项目落地落实,全年争取中省资金20亿元。统筹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第四次经济普查、第二次污染源普查,进一步摸清家底。
三、突出生态乳都和全域旅游,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加快产业壮大和优化升级,实行全产业链打造,尽快形成陇县的扛鼎产业。
加快建设生态乳都。对接全省"3+X"产业布局,按照"科技引领、龙头带动、分户扩群、规模产奶、智能加工、园区承载"思路,推动羊乳产业专业化集聚、上下游配套和高端化发展,建设奶山羊全产业链示范县。培育优质奶源。把扩群增量作为第一要事,新建万只羊场1个、规模羊场15个,发展专业村20个,新培育分户扩群户1000户。实施万只羊场满圈、千只羊场扩栏、家庭牧场晋级行动计划,加大鲜奶价格补贴,实行以奶定补,成立全县奶山羊联合社,年内奶羊存栏达到50万只。抓好疫病防控,保障奶源安全。狠抓品种改良。实施赛科星生物工程、和氏神泉良种场等项目,绿能牧业、夏家湾良种场建成省级良种繁育中心,引进国外优质种羊5000只。联合西农大攻关推广育种新技术,建设良繁站点15处,大幅提高良种率。壮大龙头企业。和氏乳业完成原厂2万吨奶粉生产线技改,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深化与飞鹤乳业的战略合作,小羊妙可加大投入,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两户乳企打造全国知名高端乳制品品牌。推进关山尚品与维维集团深度合作。建成奶山羊产业研究院,设立西农大博士后工作站,刘荫武纪念馆、奶山羊文化中心开馆运行。完善产业链条。围绕强链补链,引进一批液态奶酸奶加工、配方饲料、肉羊屠宰等项目,新种牧草6万亩,建设万亩苜蓿青贮标准化基地,全产业链产值50亿元。羊乳协同创新园区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聚力打造国际关山。对标世界最美草原爱蒙塔尔,聚焦国际、高端、精品,完成总规修编和修建性详规,编制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加快创建5A景区,高标准改造提升风情小镇、秋菊山庄和假日酒店,实施智慧景区、水污染治理、草原生态修复等工程,5月份全新盛装开园。加大宣传营销,与央视合作录制《喜上加喜》综艺节目,办好全国摄影展、集体婚礼等节会,力争游客突破150万。推行"1+☆"管理,建立旅游警务,整治经营秩序,减少投诉,提升景区美誉度。修订《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县旅游大数据指挥中心,实施龙门洞综合保护和古建修缮,支持秦源文化产业园、固关古镇创建3A景区,写生文化产业园、文旅产品营销中心建成投用。大力发展网红民宿和主题客栈,做火八渡、固关、天成等乡村游,做大陇州社火、刺绣等民俗文化,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实施"旅游+"战略,加大产业导入,依托旅游发展酒店服务业、有机农业、生态工业、特色文化,全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0亿元。
壮大振兴生态工业。强化无工不富理念,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完善园区设施,苏陕工业园新建5万㎡标准化厂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推进绿色食品、新型建材、交通物流和电商产业"四园合一",建设智慧园区、服务中心,增强产业聚集、运营服务能力,入园企业达到100户、产值60亿元。壮大新能源产业,建设华润关山风电,抓好金风科技120MW风电、国电投200MW风电、中航分布式能源、中环生物质天然气等项目。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新建核桃、香菇、蜂产品、中药材、辣椒5个加工厂,城源关山饮用水、关中牧歌等竣工投产。建成国有标准化砂场、蒸压加气砌块、大邦建材等项目,大力推进李家河煤矿开发。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狠抓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大会战,坚持畜果结合,发展有机循环农业,壮大六大板块,持续降低粮经比。抢抓全省苹果北上西进机遇,大上苹果、连片种植,新栽优质苹果1万亩,滴灌改造1万亩,陕果基地创建为省级现代农业园。狠抓核桃精细管理,改造低产园3万亩。推进果业后整理,提高附加值。打造香菇特色小镇,新建大棚1000座,建成现代化菌袋菌种加工厂。建设3.5万箱标准化中蜂示范场。稳定烤烟产业,提升上等烟比例和亩产值。打造万亩优质中药材基地,发展花椒、香椿、肉兔、黑毛猪等特色种养。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天成镇花田农业综合体。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羊乳、食用菌、土蜂蜜国家标准化生产基地,让炎帝苹果、陇关香菇、老帐人蜂蜜成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代名词。抓好生猪生产保供稳价。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新建高标准农田2.9万亩。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县动员、全民参与,清洁村庄、美化家园。下功夫拆除残垣断壁和危旧土坯房,打好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五大战役",久久为功抓好"八清一改",完成改厕3000户,90%以上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加强与省水务集团合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支持纸沟村创建国家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争创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
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完善提高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做法,探索自主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培育20个以上百万资产村集体,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壮大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编制农村撂荒地开发利用规划,开发率达到70%。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新建农合社20个,创建省级示范社5个。
五、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培育竞争新优势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推动陇县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开放发展、追赶超越。
构建全域开放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推动实施,陕西发展"三个经济",宝鸡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宝鸡综合保税区、旬凤高速、宝鸡机场加快推进,将为陇县发展带来极大机遇、插上腾飞翅膀。陇县作为宝鸡副中心城市和向西开放的重要节点,必须增强战略思维和全局眼光,把陇县放到全国全省大局中定位和谋划,加快融入大格局、形成大开放、推动大发展。积极争取西法宝城际铁路入陇、宝中铁路复线、银渝高铁陇县段列入中省"十四五"规划,协调打通银昆高速陇县至平凉段,建成东县路、新集川至上川公路,开工建设514省道固陕段,启动陇县通用机场、陇清高速等项目前期,构建东西互济、南北联通的发展新格局。深化与陕师大、西农大等校县共建,扩大与苏浙沪等地战略合作,拓展与韩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经贸往来,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