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总结经验案例合集16篇(第2/4页)
链。
借力"智慧健康云"平台,率先在健康、医疗、养老等领
域开展健康大数据产业示范,全面引领健康大数据核心产业发展。面向健康需求,围绕智慧健康、智慧医疗、智慧养生等新业态,提升相关产业大数据资源的采集获取和分析利用能力,加快医疗健康大数据开发,建设健康大数据服务中心。构建市
(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库,完善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计划生育和综合管理业务的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大数据子系统;构建涵盖预约挂号、分级诊疗、远程医疗、检查检验结果共享、防治结合、医养结合、健康咨询等各个环节的大数据诊疗服务系统。
推动大健康医药行业工业大数据、服务业大数据、流通大数据的聚合。推动大数据在大健康医药领域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应用。利用大数据支持大健康产业的品牌建立、产品定位、精准营销、认证认可、质量诚信提升和定制服务等,高度整合相关大健康医药的企业数据资源,培育数据制药等新业态,实现大数据与大健康医药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
3.推动大生态与大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我区以创建全域旅游区为契机,着力培育文化旅游战略性
主导产业,以全域旅游统揽产业发展,用"绿水青山"引来"金山银山"。
组合好山水、生态、田园、地热、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康体运动、养生养老、民俗休闲、农业观光、文化体验等生态特色健康旅游业态。着力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泉涌",提升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坚持农文旅一体融合发展思路,积极谋划引入资源,打造18个"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运行"六大支撑体系完备、生态特色突出的田园综合体。以香纸沟5A级景区创建为龙头,深度挖掘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温泉健康养生文化,重点推进温泉热浴按摩、中医针灸、温泉蒸箱浴、中草药浴等特色医疗温泉养生保健服务发展,培育10个左右高端温泉景区为支撑的"温泉之城核心区",坚持全域生态、全域景区、全域旅游原则,围绕"六全"模式,整体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重要景区景点,成为西南、中南乃至珠三角的全域健康旅游度假区和养生养老目的地。
4.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要求,引进、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电子信息、特色食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产业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实施清洁生产,做好污染控制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企业建立循环
经济联合体,加快产业升级。依托中电振华、力源液压、新天光电等企业,根据新兴产业对节能环保技术装备需求及城市污水与垃圾资源化利用,积极培育发展节约能源、清洁能源和污染防治等技术和装备,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步伐。推进房产地业与旅游、医疗养老、研发中心等产业相结合,促进房地产业向旅游地产、健康地产、科技地产转型。至2017年11月,已有10家企业在线完成了技改备案。
5.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园区建设
采用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推进各类园区建设,不断夯实园区物流、供水、供电、供气、照明、建筑等基础设施,确保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良环境和配套设施,推进产业"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推动"补链招商""绿色招商",形成一批生态良好、资源高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园区。重点推进洛湾云锦工业园配套建设,利用生态大数据实现园区内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和单位能耗监测,完善园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和废物集中处置平台,促进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高效化循环化,建设一个开放性、可持续性、低碳排放性,又具备良好生态的新型医药食品产业园区。
二、经验启示
我区结合发展实际,确立"生态健康之区"的主导产业选择,大力发展健康旅游产业,推动发展健康大数据产业,推动"大数据+生态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之路。我区的发展经验证明,绿水青山并不排斥金山银山,但绿水青山要成为金山银山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出适合区域实际的有效互动路径,只有产业结构变"轻"、经济形态变"绿"、发展质量变"优",才能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依托生态创新引领三产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县秉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三产融合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优越的生态优势、独特的环境资源,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确立了"以三产融合发展为切入点和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最终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双向转换通道,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的基本思路。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一产和二产融合
一是在新品培育、品质种植上下功夫。通过品种改良培育、管理优化提升、种植技术培训,提升产品品质。在南酸枣产业方面,加大南酸枣高效栽培与矮化技术研发,实现南酸枣树矮化、增产,通过嫁接育苗、修剪等方式,将原本长势20-30米高
的南酸枣树,降低在10米左右,亩产鲜果由原来的1000公斤左右提高到1500公斤以上,产量增产50%以上。在刺葡萄产业方面,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设了全国一流的野生
刺葡萄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野生刺葡萄种质资源1100多份,
进行了良种选育,培育出"君子1号""君子2号"和白玉等高产优质酿酒良种,成功酿造出符合国家葡萄酒标准的干红刺葡萄酒。在特色大米方面,采用古法耕作上堡梯田,所产大米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坚持人工种植收割,以农村老式机械去壳加工。二是在有机产品质量检测追溯监管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网络,为农产品进行质量背书,使农产品充分体现绿色、有机、富硒。在有机产业方面,重点推进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有机农产品检测、追溯、监管体系"一基地三体系"建设,推广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富硒方面,立足于国土面积20%是富硒土壤的优势,印发了《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大力扶持富硒产业发展、培育富硒品牌,对新开发富硒产品的,按茶叶、大米、果蔬三类分别给予0.8万元/个、0.5万元/个、0.3万元/个的奖励;对创建300亩、100亩以上富硒基地的,分别奖励2万元/个、
0.5万元/个。三是在推进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围绕生态产业发展精深加工,保证每一个产业至少有一家龙头企业。如南酸枣产业有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刺葡萄产业有君子谷野果世界等4家龙头企业、酒庄;脐橙产业有5家市级龙头企业,特别是田润农业公司发展培育了以"鲜甜多"为代表的赣南脐橙子商标,
入选了"2018中国果品商业品牌价值评估"百强,品牌评估价值达1.2亿;竹木产业培育了益佳木业、中竹、腾亮竹艺3家规模以上龙头竹木企业;梯田米产业发展了崇天然、新世野、旗岭食品等规模农业企业。四是在产品的研发创新上下功夫。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产品研发创新,丰富产品线。刺葡萄加工方面,扶持龙头企业君子谷公司成立刺葡萄研发中心,下设5个实验室,在原来只生产刺葡萄酒基础上,新上无任何添加剂的生态起泡露酒、野果饮料和利用野果果肉纤维制造的饼干、果酥等系列产品,年加工酿造刺葡萄酒240吨、果酒440吨、
饮料6000吨、饼干1000吨,年产值约2.6亿元。南酸枣加工方面,扶持齐云山公司建成全国首个南酸枣种质资源库和南酸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出南酸枣植物黄酮(多酚类)抗氧化功能食品,由南昌大学和齐云山公司合作完成的"南酸枣产业化关键技术和装备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目前公司可生产食品及饮料2万吨,实现年产值6亿元。
2.一产和三产融合
一是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坚持"把产品卖出去"和"把人引进来"相结合,实现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为推进农旅融合的切入点,开展上堡梯田公益认筹活动,崇
天然食品公司转租核心景区内2000亩梯田,面向社会公开众筹。以"在上堡拥有一亩三分地,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主题,采取社会认筹、崇天然食品公司统一运作、原住民古法耕作的合作模式,突出保护世界遗产、守护农耕文明、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社会价值,吸引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和个人参与保护梯田行动。对认筹者授予"保护非遗首善大使""服务乡村振兴优秀企业""上堡梯田荣誉村民"等荣誉,梯田产出稻米及农特产品归认筹者所有,实现把产品卖出去;同时赠送全境游、免门票和部分住宿等配套服务,实现把人引进来,打响上堡梯田品牌,做旺全域旅游。二是大力推进茶旅、果旅融合。茶旅融合方面,扶持重点茶场改良制茶工艺,形成了"高山茶"核心品牌,改变了以往品牌杂、多、小的状况,以"高山、富硒、有机"为特点的茶叶在国家、省、市名优茶评比中屡获殊荣。同时,打造了"四点三线"茶旅融合体系(四点即万长山、赤水仙、乐洞龙归、馨阳岭四大茶场,三线即三条"茶山行"精品旅游线路),推出了万长山"茶山行"高山帐篷节、龙归"茶之旅"研学活动等,接待游客和品牌商近万人。果旅融合方面,以脐橙、刺葡萄、猕猴桃、百香果等水果产业为基础,丰富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业态,推动特色水果种植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如脐橙产业,引进40多
个国内外柑桔品种,打造了国内首个一年四季可采摘的脐橙基地;刺葡萄产业,结合君子谷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了两杰葡萄沟乡村旅游示范点。
3.二产和三产融合
一是推进"工业+旅游"。把有潜力的生态工业融入文化创意、娱乐元素,变成工业旅游。君子谷大力发展野果迪士尼旅游体验,建成了集农业植物科普、工业生产观光和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获评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齐云山公司正在打造三产融合展示厅、VR品尝体验区,并且不断完善旅游接待、公共服务,致力于打造工业旅游的新典范。二是推进"旅游+工业"。以工业化的思路提升旅游品质,在旅游景区融入DIY设计、工艺品制作等工业元素,将工业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服务,形成促进效应。
4.三产内部融合
一是文旅融合。突出阳明文化,打造"一山一湖一城一寨一园一馆一院一碑"(阳明山、阳明湖、阳明心城、阳明寨、知行公园、阳明博物馆、阳明书院、平茶寮碑)"八个一"为架构的核心载体,开发经营"阳明旅游线路"。二是康旅融合。建设铅厂关刀坪幸福小镇、兰洋福苑康养中心、左溪阳明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过埠医养综合服务体等项目,打造西湖水库森
林康养基地。三是体旅融合。不断完善体育运动基础设施,每年办好阳明山万人徒步、阳明轮滑节、阳明湖路亚黄金联赛等体育赛事,推进试点工作。通过文化、康养、体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第三产业内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加持,形成叠加效应。
5.强化产业融合工作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1+7"政策文件,即:《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刺葡萄、南酸枣、竹木、茶叶、水饺、梯田米、生态鱼等专项实施方案,加强政策扶持。二是搭建平台。按照"产业园+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投资3.5亿元建设了集产业孵化、招商洽谈、电子商务、技能培训、政策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产业园。三是打造品牌。构建"1+N"区域公共母子品牌体系。按照"线下体验、线上销售"思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对接,创新营销方式。四是融资扶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创新"政企银"对接合作机制,设立"产业融合发展信贷通",设立"绿色生态板块"股权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服务生态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五是推进试点示范。根据国家和省的试点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
发展示范、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途径。
二、经验启示
通过三产融合发展,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进一步巩固生态优势的同时,实现"把产品卖出去",卖出高附加值,更要"把人引进来",做旺全域旅游,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双向转换通道,生态产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富县产业"。"三产"融合生态产业发展模式适用于生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较好、创新要素比较集聚的地区,能够合理挖掘其潜在的各项生态资源优势,以"生态+产业"业态融合发展为目标,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培育三产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产业合力效应,实现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造福当地人民。
打造人参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我市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引领,将生态资源作为推动沿边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渐渐走出一条城乡因生态更美丽、产业因生态更兴旺、百姓因生态更富裕的特色发展之路,夯实筑牢国家边境绿色走廊,努力为边境地区、东北三省乃至东北亚提供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和标杆。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一产"巩固发展生态农业
一是主打人参种植生态产业。围绕人参,在全国率先破解了非林地栽参技术难题,实现了人参种植由林地向农田、由粗放式向标准化的转变。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实施老参地"还林计划",建设"二参场天梨山庄""万亩林下参"等人参、水果种植基地,既解决了伐林种参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又有效破解了国有农场改制等遗留问题。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签订合同,形成稳
定购销关系,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益盛药业、大地参业等企业已辐射带动合作社6个,参农户均收入近10万元/年;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分散参农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实现利益共享、抱团发展,已成立人参专业合作社128个、入社参农3052
户,户均收入5.5万元/年。目前,人参种植发展到17.3万亩,其中农田种参、林下种参等生态化发展模式占到95.9%以上,鲜参年产量4000吨,人参种植户约7000户。
二是全面发展特色果业种植。鸭绿江河谷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冬季温和,尤其适合山葡萄生长,山葡萄种植历史已有50多年,中国农科院选育的"北冰红"品种,是世界唯一可以酿造红色冰酒的品种。目前,山葡萄种植面积2.1万亩,年产2万
吨,种植户2500户。此外,白桃、蓝莓等标准化水果基地发展
到2万亩,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37户,农业产业化重点
龙头企业达到35户,拥有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22个。
2."二产"培育壮大绿色加工业
一是做大人参产业。为改变人参种类单一、卖原料的被动局面,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人参产品附加值,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人参加工转化能力,逐步形成"以企业带基地,以加工促产业"的发展模式。已重点引进培育了以益盛药业、康美2家上市公司为龙头的企业集群,深入研发以人参为
原料的高附加值产品。其中,益盛药业实现了人参从根到茎、叶、花、果的全株开发利用,研发生产的生脉注射液、振源胶囊、清开灵注射液和"汉参"化妆品等核心产品年销售均超过亿元。目前,人参加工企业达到126家,总加工能力过万吨,
开发出人参医药、食品和保健品、化妆品3大领域618种产品,实现了根、茎、叶、花、果的整株开发利用。
二是做优葡萄产业。打造出"鸭绿江河谷"地理品牌,引导企业集群发展闯市场,以冰葡萄为代表的葡萄酒产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建成一批特色酒庄和研发中心,建设了集葡萄种植观光、葡萄酒酿制、葡萄酒文化体验、美食休闲等为一体的山葡萄酒主题旅游度假区。旅游带动、网上销售和企业深加工,促使葡萄种植稳定发展。目前,拥有葡萄酒加工企业20户、酒庄7家,开发出冰酒、甜酒、干酒3大类16种产品,其中冰葡萄酒屡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3."三产"做精做强旅游业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突破,探索实施了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旅游发展集团,统一旅游资源,对域内景区进行统一规划、全域开发、系统发展,全力打造鸭绿江国际旅游带和高句丽文化体验旅游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红色记忆旅游区"一带三区",形成了以高句丽古
迹、鸭绿江风光和边境生态体验为主的独特品牌,努力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目前,已建成国家旅游名村镇2
个,开发乡村旅游景点25个,发展家庭旅馆、乡村民宿近千家,
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万人,带动农民就业5万余人。2019年,
旅游综合收入预计实现70.3亿元,接待游客29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0%。如今,农民收入的27%来源于旅游业,真正让百姓在绿水青山间增强获得感、提升幸福感。
4.生态产业延伸发展
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以"生态+"为核心,积极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产业业态模式,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绿色化的有效路径,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建设了农田栽参、冰葡萄种植、老参地还林等一批生态农业基地,打造了集"种植、加工、科技、流通、品牌"于一体的人参全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全民致富"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将生态资源作为推动沿边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掘培育高句丽文化、抗联文化、抗美援朝文化、鸭绿江文化、边境文化、民俗文化、人参文化、葡萄文化等,推动生态资源与边境相结合、与文化相结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促多赢。
二、经验启示
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依托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发展绿色产业,以打造人参全产业链条为重点,探索发展出"生态+"的新路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打造特色全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的模式,适用于生态环境良好,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厚重的地区,能够依托其特色生态产品,推动产业链条纵向延伸和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多元融合、绿色高质量发展。
去"黑"转"绿"促产业生态化
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的引领下,我县破解了"经济发展带来环境破坏"的悖论,产业从"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去"黑"增"绿",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一是做好去黑减法,"黑色能源"变"绿色能源"。主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357万吨,煤矿由2013年的82处减少到2019
年的27处,煤炭年产量从740万吨减少到61万吨,下降91.8%,煤炭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74.5%下降到4.6%,实现城乡以电代煤全覆盖;淘汰化工产能24.68万吨,非煤矿山
从42家减少到25家。成功列入全国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
试点,云南省清洁载能示范园区,清洁载能产业产值实现从0
到55.83亿元的飞跃,累计就地消纳弃水电量11.7亿度,创造就业岗位5000余个,单位GDP能耗下降3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1%以上。我县的发展动能由黑色能源转为
绿色能源,县域经济实现由"黑"到"绿"的华丽转身。
二是做好"增绿"加法,"黑色产业"变"绿色产业"。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闯出了一条"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四转"新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修复、环境质量提升和群众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环。曾经以"煤"为生的重点产煤县转型为依托"生态产业"致富的绿色生态产业县。目前,在291户注册的芒果公司和合作社中,有17%由煤炭企业注册建立,累计有25家煤炭企业转行,带动就业3000人,新增生态产业种植面积2.1万亩。2013年以来,从事绿色产业的人口从2013年的2.9万人增加到7.3万人(其中4.6万是原煤矿从业人员),仅从事芒果种植、加工、销售的建档立卡户就有8973人,占总人口的52%。生态产业面积从2013年的78.8
万亩增加到123万亩,煤矿区水源、植被、土地等正在恢复。
2019年芒果种植面积达37.8万亩,位列云南省第一、全国第三,
人均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年产量由2013年的6.78万吨增加至
2019年的31万吨,产值由5亿元增加至22.8亿元。
三是做好"护绿"乘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我县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流失和土壤石漠化严重。通过实施林业生态扶贫、石漠化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程,引导群众在荒山、荒坡发展
绿色产业,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推广石漠化地区光伏滴灌,解决灌溉用水难问题。境内金沙江流域年均输沙量从2005年的
2.23亿吨下降到2019年的0.49亿吨,鱼类从2013年的35种发展到2019年的61种。金沙江水质稳定达到功能区划要求,水质达标率100%,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逐渐减少,森林覆盖率达72.66%。
2.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
一是构筑生态产业链,"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加大培育优质晚熟芒果,错峰销售解决市场销售难题,从种植、加工等环节生态化打造有机芒果,建设"全国绿色有机晚熟芒果示范基地"。打造芒果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应对千息万变单一产品的市场问题。80%的芒果园实现标准化有机种植;建成全国首个芒果全产业链单品种大数据平台,构建了种植、加工、流通全过程数据可控、可视的质量追溯体系。目前芒果已有无公害食品认证7.8万亩,
绿色食品认证2.22万亩,有机产品认证1.86万亩,有机转换认
证1.74万亩,欧盟有机认证1.01万亩。被列为"一县一业示范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芒果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了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
用品牌"称号,"丽江金芒果"等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二是融合发展,"黑色城市"变"绿色城市",发展康养
旅游。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升级,绿色产业的壮大,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酸雨频率从2003年的58%下降至2.56%,县城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100%,昔日的黑色河变清水河,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3A级风景区。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
16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6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从2013
年的13.2:61.8:25调整到2019年的13:44:43。
二、经验启示
我县做好去黑变绿加减法,做足"护绿"乘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发展动能由黑色能源转为绿色能源,县域经济实现由"黑"到"绿","黑色产业"变"绿色产业",转型成为依托"生态工业"致富的绿色生态产业县,形成极具特色的模式,可适用于传统煤矿开采地区的产业转型及矿区修复的"四转模式",干热河谷及石漠化地区治理及产业培植相结合的"金沙江百里芒果长廊生态修复模式",生态农业开发的"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模式",农企合作共赢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企合作模式",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演绎化蛹成蝶新篇章
背负着资源枯竭城市生态欠账的包袱,我区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生态修复再造,建成了潘安湖、大洞山、督公湖、凤鸣海4个4A级景区,探索出了资源枯竭城市生态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下大力气再创"自然生态",变灰色印象为绿色主题
一是采煤塌陷地治理变包袱为资源。加大投入治理地球伤疤,先后实施潘安湖、小南湖、商湖、月亮湖等塌陷地治理工程82个、治理面积6.92万亩。通过村庄异地搬迁、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五位一体"模式进行综合整治,潘安湖目前已呈现出碧波万顷、湖阔景美、飞鸟蹁跹的美好景象,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成为全国采煤塌陷地治理的典范和标杆。二是荒山造林为煤城披上绿装。我区有大小山头283座,岩石裸露率曾高达50%。2011年以来持续"向荒山进军",
累计完成绿化造林13.2万亩、荒山绿化2.7万亩,森林覆盖率
达到32.3%,比2011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三是水环境建设重
现泉城风采。实施"引运润城"工程,开挖疏通河道144条306公里,全面打通城市水循环,彻底改变了长期煤炭开采导致的水位下降、缺水少水、水质恶化的状况,重现了绿水绕城、人水相亲的"泉城"风采。
2.积极构建现代"生态工业",变一煤独大为绿色多元
一是工业经济加速升级。突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型工业化走廊,抓好工业园区扩容提质,坚持把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乘用车、新材料、集成电路与ICT和现代农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4+3"现代产业体系,更深层次融入淮海经济区产业链。二是现代物流产业蓬勃发展。开通双楼保税物流园区至上海洋山港班轮航线,年运输量达14000标箱,成为淮海经济区大宗物资集散中转基地和仓储物流新高地,迈进"通江达海"的新时代。三是现代农业特色发展。依托京杭大运河,沿线规划建设农谷大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面发展都市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合理布局农家乐和精品民宿,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民增收的渠道更加宽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我区设施农
业面积12.5万亩,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农家乐115个,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四是全域旅游方兴未艾。推动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五年来成功创建潘安湖、大洞山等4个4A级景区和卧龙泉1个3A级景区,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8年来外地游客达6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近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