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总结经验案例合集16篇(第4/4页)
政府拿出80万元采取直接补偿农户的办法进行差异化生态补偿。同时开发护林员岗位带动脱贫,2019年开发生态护林员岗位822名,发放劳务补助341.5万元;开发公益林护林员274名,
发放劳务补助197.28万元。三是坚持与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有效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把污染防治融入到农业生产中,出台"茶园施用有机肥土壤改良,连片30亩以上,每亩补助300
元"的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从源头上控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通过调整农业发展思路,以开发有机产业为抓手,发展"环城、环山、环湖(库)、环自然保护区"有机农业,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战略模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经验启示
严格落实各项生态规划,配套出台数个相关政策文件,将"绿色发展"举措融合到生产发展的全过程,探索生态延伸,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有机产业。发展经验适用于绿色本底较为优良、农业特色较为突出的地区,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依托特定农业资源,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实现区域内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两片"叶子助推绿色发展
多年来,我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关闭污染严重的矿山企业,"腾笼换鸟"大力探索绿色发展之路,以竹产业、白茶产业等为代表的生态加工业蓬勃发展,为发展注入了活力,在保护绿水青山、实现金山银山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加强"绿水青山"保护,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坚守生态保护底线。持续加大生态保护、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治水治违、治气治霾、治土治废等"六治"行动,使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均保持在7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地表水、饮用水、出境水达标率均为100%。创新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首创基层规划与基层国土联合办公、森林公安与地方公安联动执法、矿产资源统一管理的防控机制;创新实施以"限药、减肥、禁烧"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等区域逐步实行彻底封山
育林;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探索建立企业环境污染责任风险金、排污指标有偿使用、排污权交易等制度;探索构建以绿色GDP为主导的考核体系,对15个乡镇按照发展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乡镇,安排财政转移支付。
2.推动两片"叶子"生态产业发展,强化"金山银山"转
化
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通过推广培育竹林栽培技术,建设
竹子科技园区,发展"全竹利用"的竹木资源深加工产业,培育竹林旅游与乡村休闲旅游,以一根翠竹撑起一方绿色经济,以占全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依托白茶产业基础,通过高标准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推动白茶深加工企业发展,研发白茶产品推进"机器换人"提升白茶加工水平,推动白茶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白茶品牌价值达37.76亿,连续九年跻身全国茶叶品牌价值十强。
3.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全域旅游
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拓展农村发展空间,形成了休闲农庄、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商贸流通和农业公园等主要形态,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展乡村旅游示范村
的创建工作。目前,乡村农业旅游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基础,成功创建1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形成类型较为多样的"农家乐"、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古镇、古村落以及农业新村等多各类型的旅游乡村。乡村农业旅游"富民效应"逐步显现,上墅乡董岭村夏季避暑游客日均超过3000人,天荒坪镇大溪村直
接从事农家乐以及乡村旅游就业人员达1500余人,村民收入的
70%来源于农家乐经营。
4.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样板
强化生态文化理念传播与推广,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及"基地"建设,将生态文明写入小学生教材,写入村规民约,依托旧祠堂、古书院和闲置校舍宣传生态文化,增强村民的自律意识,提高村民的思想境界,宣传生态文化正在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一种自觉。自2008年以来,坚持规划先行,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实施标准化建设,制定具备"中国美丽乡村"标准体系,确保建设过程协调有序、科学有效。当前,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涌现出了以高家堂村、鲁家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美丽乡村经营典范。
二、经验启示
从曾经的采矿加工到依山傍水的绿色经济,从过去的靠山吃山到现在的养山富山,以竹产业、白茶产业、全域旅游、乡
村旅游为主体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持续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成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子,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形成了主题鲜明、亮点纷呈的生态文明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的实践经验。
生态治沙促人沙和谐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1.接续治沙,推动荒漠变绿洲
从1981年"六老汉"组建林场,开始封沙造林治理万亩荒漠,38年来,林场三代职工百折不挠,持续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育草37.6万亩,建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
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使7.5万亩荒漠得以治理,近
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变成了树草相间的绿洲,沙区前沿林草植被由治理前的20%恢复到60%以上,X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9.6%提高到2018年的12.41%,大幅度增加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风沙前沿建起了一道绿色长城,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2.巩固成效,推动荒漠变家园
一是妥善开展生态移民工程。坚持把沙漠治理和生态移民、脱贫攻坚结合起来,通过移民安置,使山区农民移居治沙沿线。
2012年以来,针对南部高海拔山区就地脱贫难的问题,大规模实施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林场治理的风沙线,先后建成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和12个移民安置点,搬迁安置群众1.53
万户6.24万人,让治沙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二是稳固提升治沙队伍力量。在"六老汉"精神的感召下,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进入历史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进度最快、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时期,形成了稳定和强大的治沙队伍。治沙团队大力开展农田林网和村庄绿化,扩大了生态治理成果,基本上控制了长约132公里的风沙线,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夯实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发展产业,推动荒漠变金山
林场形成了"群众主动治沙-沙产业开发-收益用于治沙"的循环模式,特别是充分利用沙漠日光足、无污染的优势,培育出了更高品质的有机果蔬,使沙漠变废为宝,实现了沙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探索"互联网+防沙治沙"模式。尝试引入社会资本,引进市场机制,众筹治沙造林,争取国际国内社会组织参与生态建设,实施了"小渊基金"造林绿化、"蚂蚁森林"、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林等公益项目,重点发展以枸杞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和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提高了林场参与生态建设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打造"公司+基地+农户"新模
式。2009年,成立了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按地入股、效益分红、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公司化林业产业经营机制,探索发展多种经营,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林、以副养林、以林治沙、多业并举"的新路子,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截至目前,流转沙化严重的土地1.25万亩,完成投资1300万元,
栽植以枸杞为主的经济林7500亩、梭梭接种肉苁蓉5000亩。
二、经验启示
林场坚持将防沙治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科学治理,创新机制、政策供给、生态治理新模式,多元投入,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使治理后的荒漠发挥出经济效益,达到生态治理和精准脱贫双赢的目标。林场生态治沙促发展的模式适用于区域内生态环境本底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沙漠地区,通过采用适宜当地环境的治沙防沙技术开展生态修复,不断筑牢生态根基,积累"金山银山"的转化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