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黑龙江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力走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
--在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4月29日)
张庆伟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振兴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走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今天的黑龙江,正处在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关口,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们崇高使命,全省人民满怀热切期盼。我们一定要切实担负起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历史责任,切实担负起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时代责任,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团结和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积极投身新的伟大实践,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龙江篇章。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成就。
--这五年,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省委作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决定》,把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振兴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发展信心和爬坡过坎的干劲力量,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
--这五年,我们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经济发展稳中趋好。面对传统产业集中负向拉动的严峻挑战,实施"五大规划",抓好十大重点产业,一批具有牵动力的大项目投产见效,为稳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新动能、新增长领域培育见到成效,全省能源工业2011年占经济总量22%,2016年下降到8%。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深入落实。坚持创新驱动,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取得重要进展,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加快。深入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三减"面积持续扩大,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畜牧业发展较快,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9%,粮食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坚持保护优先,国有重点林区天然林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借助整体生态化优势和冬季冰雪资源,大力推进旅游、健康、养老、体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林下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五年,我们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共取消下放省级审批事项896项,省级权力清单减少70%,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清零。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进,龙煤、农垦、森工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深化人才科技体制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扎实推进,科技人员、农民、大学生和城镇转移就业职工四支队伍创新创业呈现良好势头。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民主法制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4%。加快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俄合作取得重要突破,人文、教育、技术、金融等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深化,一批境外产业园区纳入俄远东超前发展区政策支持范围,谋划多年的中俄同江铁路大桥、黑河黑龙江公路大桥开工建设,黑瞎子岛公路口岸获批建设,哈欧、哈俄班列常态化运营,哈尔滨新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哈洽会"升格为中俄博览会,对欧美、日韩、澳新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这五年,我们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水利、铁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三江治理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哈齐客专、哈大客专和哈尔滨西站投入运营,哈佳快铁、哈牡客专、牡佳客专、哈站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高速铁路网骨架初步形成。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三大路网进一步完善。加格达奇、抚远机场建成投用,五大连池、建三江机场建设顺利推进,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全面开工。城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明显提高,机械化清冰雪能力不断增强。哈尔滨地铁加快建设。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这五年,我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财政等公共资金配置使用向民生领域倾斜,全省公共财政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9%。推进脱贫攻坚,减少贫困人口13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编织稳固社会保障网,企业退休人员月基本养老金增长85.3%,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76%和116%,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大幅提升,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各类棚改和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139.6万套,煤城采煤沉陷区搬迁改造大力度推进,农村泥草(危)房改造95.4万户,近千万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抗击2013年特大洪水取得全面胜利。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这五年,我们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地方立法和监督作用切实加强。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作协和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双拥共建和军民融合发展取得新进步。推进法治黑龙江建设,社会大局总体保持稳定。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这五年,我们着力净化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党内政治生活得到加强和规范。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市、县、乡换届圆满完成。扎实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持续深入反"四风"转作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得到好转。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办法,实现巡视、派驻监督全覆盖。坚决惩治腐败,配合中央纪委严肃查处韩学键、盖如垠、隋凤富等腐败分子,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7678件、处分党员干部47192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省委接续努力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中央驻省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黑龙江工作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奋斗历程,深刻启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时刻同党中央对表,把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向党中央、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的过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和动摇。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这个治国理政重要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聚焦中心发力,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从制约发展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从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牢记共产党人使命责任,切实增进人民福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记挂百姓安危冷暖,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必须从严管党治党,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抓思想教育、抓党内政治生活、抓选人用人、抓正风反腐,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些经验弥足珍贵,需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也清醒看到:体制性、结构性、资源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问题亟待解决;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历史欠账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较大;发展环境不优,法治意识、规则意识、信用意识不强;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硬不实不细,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仍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等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勇于面对,认真加以解决。
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开辟振兴发展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方面和领域,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全党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我们要全面、系统、准确领会精神实质,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引领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必须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是关系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是在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举国公认、全党认同的核心,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的核心。我们一定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把"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发自内心拥护核心、爱戴核心,始终向核心看齐。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时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
--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我们一定要把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总纲领、总遵循,统一思想行动,统领振兴发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思想上的自信转化为实践上的自觉和发展上的自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形成经济振兴、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发展新格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用治国理政新方略指导全面振兴发展伟大实践。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换,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有效率的发展。要牢牢把握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转化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行动,转化为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
--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黑龙江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我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一定要反复学、深入学、系统学,全面深刻领会,把握核心要义。牢牢把握"一条新路子"的前进方向,就是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牢牢把握"两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振兴。牢牢把握"四个坚持"的重大任务,就是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做好"三篇大文章",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改进干部作风、提升工作精气神。这"一条新路子""两个全面""四个坚持",对黑龙江未来发展极具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是我们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的根本指针。落实好这些目标任务,要牢牢把握"三长三短"的辩证方法,就是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发挥优势抓好"五头五尾"、打造"两座金山银山",补齐短板向破解"三偏"问题聚焦发力。牢牢把握"五个要发展"的根本路径,就是向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要发展,向优势产业和产品延伸升级要发展,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向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要发展,向选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指明方向交任务,又点出问题教方法,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思想武器,必须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切实体现到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全过程。
全省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贯彻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一体学习领会、统筹安排部署、不断引向深入,在龙江大地上落地生效。
核心凝聚力量,思想引领实践。我们一定要坚决维护核心,沿着正确方向,在新的起点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三、以新理念引领新路子,担负起振兴发展的崇高使命
当前,黑龙江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有利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只有着眼全局分析研判,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才能更好走出振兴发展之路。
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正确认识龙江所处的历史方位。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全球利益格局深刻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孕育突破,时和势总体有利我们推动振兴发展。从国内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既要看到面临的诸多风险挑战,更要看到振兴发展的有利条件。黑龙江作为伟大祖国北大门,肩负着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着眼全局、找准方位、积极作为,就一定能够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把握难得历史机遇,充分释放龙江具有的优势潜力。中央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密集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重大政策措施,将为我省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把黑龙江纳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将有利于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空间。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我省转方式调结构高度契合,将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国家层面的"五大规划"深入实施,将持续释放政策效应。我省资源禀赋独特、生态环境优良、比较优势明显,具有广阔发展空间,蕴含巨大发展潜力。只要我们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把有利机遇转化为发展红利,把优势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激发龙江发展的内生动力。我省进入计划经济较早、退出计划经济较晚,思想观念滞后、体制机制不活仍是制约振兴发展的症结。在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中,我们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严峻挑战,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析困境之因、求振兴之道,必须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在深化省情认识上解放思想、在上下结合上解放思想、在制度创新上解放思想,不断形成振兴发展、争先晋位的新机制、新动力、新作风。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大胆改革创新,就一定能够打好发展组合拳,培育新动能、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调出新结构,在振兴发展征程中走得更加坚实有力、行稳致远。
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牢牢把握"四个坚持",创新实施"五大规划",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走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
今后五年,我们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走体制机制同市场完全对接、产业创新扩量升级、充满内在活力的创新发展之路;空间布局优化、区域统筹协调、城乡一体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推进的协调发展之路;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整体生态化优势充分释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以国际经贸大通道为依托、区域合作为基础、对俄合作为重点、沿边开放新高地加快形成的全方位开放发展之路;基本民生有效保障、小康民生全面实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的共享发展之路。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2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在此基础上,争取到2030年左右,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
--质量更高,主要是发展质量、供给质量、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发展,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富裕,人居环境更加美好。
--效益更好,主要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有机统一。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投资效益和企业效益明显上升,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健全完善,绿色生态产业快速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投资有更大回报、产品有更广市场、企业有更厚利润、员工有更高收入、政府有更多税收、环境有更好改善。
--结构更优,主要是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区域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产业结构偏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国有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着力建设工业强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
--优势充分释放,主要是自然资源优势、科技教育优势、宝贵精神财富优势释放巨大潜能。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水平大幅提高,土地、森林、矿产和水资源等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资源大省向经济大省转变。科教兴省加快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重大成效。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广泛传承弘扬,干部工作精气神明显提升,新风正气持续上扬,龙江文化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
美好愿景开启新篇,矢志奋斗铸就辉煌。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努力把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早日变成美好现实!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振兴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新形势下推动振兴发展,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的主线。转方式调结构重点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做好"三篇大文章",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构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资源精深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改造升级"老字号",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坚持创新促升级、扩量调结构,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促进关联产业协同配套,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深度开发"原字号",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依托优势资源,抓好以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扩能改造等石油精深加工项目为重点的"油头化尾",以大型清洁高效坑口电站、现代煤化工为重点的"煤头电尾""煤头化尾",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打造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现代煤电煤化工基地和全国知名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培育壮大"新字号",发展新产业新产品。落实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大智移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云计算、机器人、重型数控机床、石墨新材料、高端石化、清洁能源装备、生物医药七大产业集群,打造以大庆沃尔沃、哈尔滨长安福特为引领的汽车产业链,培育钼、铜、高岭土、矿泉水等优势矿产开采和深加工产业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空间、又有龙江供给优势的新增长领域,发展城市楼宇经济,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推动金融、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旅游、健康养老、文体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消费点和就业拉动点。以创新引领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创新创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创新平台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对接,争创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坚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划分创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坚持市场导向,提高水稻和大豆竞争力,扩大果蔬、鲜食玉米、食用菌等高值高效经济作物面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壮大现代畜牧产业,实施"两牛一猪"工程,大力发展家禽业,建设畜牧强省。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培育壮大绿色生态农产品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深入实施"三减"行动,扩大中高端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推动黑龙江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建成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大力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相互融合,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创新农产品生产和营销方式,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建设和完善各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开辟"互联网+农业"、冷链仓储物流等新路径,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统筹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村金融、农业保险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分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农民合理分享土地增值、产业发展收益的长效机制。
下一篇:天长市财政局2018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