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1月6日在安庆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陈冰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区域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预计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7%以上,财政收入321.5亿元、增长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进出口总额增长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和9.9%。
(一)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完善分管市长勤调度、书记市长月调度、市委常委扩大会季调度机制,坚持目标导向,加强综合研判,实施闭环管理。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全年减税降费33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万多户、"四上企业"379家。不断深化"双四"行动,服务企业发展、推进项目建设、着重稳定投资,计走访企业1300多家、调度项目1590个、解决问题230多件,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3.3亿元、清欠率达到75%。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桐城医用检查检验仪器及服务入选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潜山源潭荣获"中国刷业之都"称号,太湖功能膜、怀宁和岳西汽车零部件等入选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安庆48号电商园、望江童装城等成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培育高新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市高新区成为国家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环新、华茂、申洲等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投产,红爱服饰、汇通汽车成为国家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积极提升开放水平,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过验收,综合保税区获批在即。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坚持领导带头,再造业务流程,提高招商实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83个、到位资金275亿元,其中首位产业项目231个,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增长20%,日本爱信变速箱壳体、荷兰IGM光固化材料等一批项目落户,华璟超细线路板、中建材高效单晶电池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三)加强城乡工作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滨江CBD及滨江大道启动建设,高铁新站区站房及站前广场即将招标,长风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高新区山口片"一桥一路、一片一点"全面推进,中兴大道高架、天柱山机场新航站楼建设进展顺利,菱湖南路、振风大道等改扩建完成,中山大道东段、水产路等建成通车,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L型街投入运营,秦潭湖、神灵潭、免锣巷公园等建成开放,城区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完成,污水主管网基本贯通,安庆一中龙山校区如期招生,市一院龙山院区、中医院北院区建成运营,新增公共停车位1万个,安庆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4.4%。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增1家国家级、6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2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28家家庭农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66人,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增长12.5%,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400公里,建设"四好农村路"3400公里,治理中小河流12条、加固改建大中型涵闸泵站5座、除险加固小水库26座,新建美丽乡村中心村128个,改造农村危房4188户、农户厕所5.1万户,城乡环卫一体化全面实施,太湖梅河、岳西黄尾、潜山茶庄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全进""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240个工作日压缩至100个以内;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出台市职教集团"1+7"改革方案,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增长5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乡村医生"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管理机制,推进潜山、太湖、宿松紧密型医共体和岳西等3个智医助理试点县建设,完成9个乡镇二级医院创建任务,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施1083个村"三变"改革和924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使用权流转率达到55%;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处理闲置和低效用地7200亩,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交易34亿元;深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园区"十个一"工程,制定并落实《安庆市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方案》,大力推动1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与沪苏浙地区开展合作共建。
(五)聚力三大攻坚战役,推动取得积极进展。深入推进精准脱贫,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全部完成,整合各类财政资金22.3亿元投入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有效解决,完成4.5万贫困人口脱贫、21个贫困村出列,潜山、宿松顺利摘帽。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全力推进"六大工程"建设,扎实开展"三大一强"专项行动,中央、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全部达到序时要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第4,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达到考核要求,城区标准化屠宰厂建成,静脉产业园一期和皖能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投用,全市35蒸吨以下工业燃煤锅炉得到全面取缔,河(湖)长制不断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桐城抽水蓄能电站宣布开工,潜山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岳西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安庆入选绿色发展示范城市。深入推进风险防范,建立健全风险排查化解机制,完善"1+8+3"应急处置体系,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摆在突出位置,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明显,安庆入选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六)紧扣群众重大关切,扎实保障改善民生。扎实做好就业工作,细化技能培训、援企稳岗、就业帮扶措施,建立"企业用工周转池"制度,新建12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新增城镇就业6.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9%。大力发展教体事业,推进基层教育优质公平发展,全市新改扩建幼儿园33所,适龄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2%,妥善解决64所农村学校"一师一生"问题,成功举办省第三届全民体育休闲大会暨市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新建社会足球场40个,全市已建成的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努力提高保障水平,完成棚户区改造32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202万平方米,建成保障性住房1.6万套,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统一并提高了城乡医保和大病保险待遇,提高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圆满完成新中国70周年大庆的信访维稳安保工作,深入推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创建,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应急管理资源和应急救援力量完成整合,"8828"石化老管廊带安全拆除,安庆高新区化工园区实现封闭化管理,全市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6%和16.1%,非洲猪瘟疫情有效防控。奋力夺取抗旱救灾胜利,面对历史少见的严重旱情,建立起"抗救保"工作机制,保障了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完成了300万亩秋种任务,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
(七)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更加优化。扎实推进"七五"普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有效落实,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政务公开更加规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市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为100%。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落实管党治党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干部作风、政务环境进一步好转。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任务。率先在全省开展基层武装工作规范化建设,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家安全、人防、地震、气象、涉台、保密、档案、地方志、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宜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关心支持安庆建设发展的中央和省驻宜单位、国内外友好人士、安庆籍在外地工作学习人员,向在我市创业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快、发展不优仍是安庆的主要矛盾。主要表现在:工业园区创新发展能力不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省靠后;县域经济实力整体偏弱,规上企业体量依然不大,"三农"领域薄弱环节较多,基础设施短板仍较突出;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少,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任务较为繁重;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经济外向度较低;城乡居民收入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尤其是,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制约因素增多、市场需求趋紧、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的大背景下,政府系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两难多难问题挑战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更加积极主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今年的重点工作是:
(一)更加突出创新引领,努力实现园区发展新跨越
去年以来,我们持续构建产业新体系,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已达到388家、高新技术企业278家、上市公司3家、过会和在审企业3家、挂牌企业411家。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聚焦高质量和一体化发展。
推进科技创新。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支持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园区引进长三角一流大学、大院大所等优质创新资源来宜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市内外高等院校通过资源共享、校企合作等方式建设技术研究院、博士工作站;支持筑梦新区建设5G应用开放实验室、"工业大脑"和"安庆云谷",加快"四新经济"量质齐升,推动筑梦新区更好发挥全市创新主平台的作用;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家以上,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从研发技术熟化孵化到生产企业对接承接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实现省级以上园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全覆盖;实施面向首位产业的50个科技重大专项;引进20个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作用;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16%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在全省实现进位。促进创新主体发展:发扬企业家创新精神,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之路,力争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家以上,推动建设潜山源潭、桐城双新、怀宁马庙、望江鸦滩等一批"专精特新"工业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工程,新认定战略性新兴企业4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将一批瞄准产业中高端、产品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的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力争潜山华业香料、太湖金张科技等2家企业上市,新增省股交中心科创板挂牌企业50家以上。
推进产业创新。围绕首位产业的系统性、关联性、协调性,实施产业"升级工程"和"筑链工程"。壮大产业集群:主城区抓住安庆石化百亿技改项目启动、振宜汽车出口生产基地建设、江淮新能源汽车新车型量产、爱信与IGM等项目竣工、普利制药与海辰药业等企业投产的契机,主攻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医药等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努力成就千亿级制造业版块;全市其他省级以上园区,要努力实现首位产业过百亿的目标。做强产业龙头:集中优质资源培育优势企业,形成每个首位产业都有2-3家龙头企业,发挥好母舰的领航作用;要通过"扶优扶强"和"招大引强",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1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5个以上。优化产业生态:要聚焦供应链系统打造,致力于实体经济有效降低生产物流成本,实施好100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尤其要加快"两化融合",推进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推广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同时,积极引进供应链运营商,并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实现对信息链、物流链、资金链、增值链的有机整合;要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步伐,致力于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蓝领大军,深化市职教集团"1+7"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合理配置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增长10%,建成10个公共实训基地,职业院校招生增长20%,力争职普比大体相当,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增长50%;要大力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加快构建数字安庆,优先实现5G网络布局和商用对园区的全覆盖,培育发展数字经济;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致力于金融更加普惠中小企业,推动形成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拓宽信贷渠道、扩大担保业务、加强银企对接的局面。
推进机制创新。更加充分地为园区"赋权""赋能",增强园区的竞争力。突出制度优势:进一步扩大园区自主权,鼓励园区精简投资项目准入手续和审批流程,全面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推进"先建后验"改革试点,施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推行园区投资项目多评合一改革,统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数据平台、管理体系和监管方式。推进园区共建:加快落实与沪苏浙园区共建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应用"等模式,大力发展"园中园""飞地经济",建立高效管用的工作推进机制和产业转移利益后的分享机制,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更加突出功能完善,努力形成中心城市新格局
去年以来,我们持续打造美好大宜城,中心城区面积已扩大到130平方公里,城市主次干道已达到480公里、雨污管网已有1450公里,累计改造了棚户区104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680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将在扩大城市外延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内涵提升,进一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
让城市更有动力。改善城市经济结构,在城市更新中推动城市振兴。为重点片区复合功能:把滨江片区打造成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在加快CBD建设的同时,启动ECD建设,利用工业遗存改造,植入安庆新图书馆和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努力培育生态良好的2.5产业发展空间;把集贤关片区打造成绿色发展示范区,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推进零星企业退城进园,谋划文旅融合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把高铁新站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编制"多规合一"规划,立足产城融合发展,在启动起步区一期3.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开展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用基地的精准招商引资引智;把安庆中心港区打造成对外开放新高地,积极实施开放口岸的基础设施达标工程,努力改善五里庙港和长风港的集疏运体系,扎实做好开发皖河新港的前期工作,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为开放平台导入产业:完成综保区基础设施及通关作业区建设,重点导入保税加工型优质企业;做大B型保税区业务,重点导入跨境电商类优质企业;实现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实质性运营,争取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备案,重点导入汽车展示、汽车保险与金融、汽车第三方服务等后市场产业链。为区域中心畅通动脉:实现合安高铁通车,加快安九高铁建设,争取六安景铁路项目开工,完成天柱山机场改扩建,推进长江干线安庆至武汉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皖河新港疏港铁路专用线,进一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综合交通体系。
让城市更有活力。坚持以人为本,补齐服务短板,提高城市品质。更加关注衣食住行:推进苏宁广场、弘阳广场等大型体验式购物中心建设,彰显倒扒狮街、北正街、安庆七街等街区特色,推动栢景湾国际酒店、润江源酒店等高标准酒店正式营业,启动65万平方米棚户区和16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外环北路、迎宾大道、中山大道三条道路西延伸段建设,新增公交线路3条以上,新建8个停车场、新增6000个公共停车位。更加关注文教卫体:积极引入K12国际学校举办主体,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办国际班,新建普惠幼儿园10所,建设1万平方米的室内儿童主题乐园,实现体育场馆运营与长三角的紧密对接和向市民的全面开放,完成上海同济医院安庆分院主体工程。更加关注老有所养: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机构养老+信息化平台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利用市一院养护院、市福利院等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实现主城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打造皖西南健康养老基地。
让城市更有魅力。坚持生态惠民,加强环境整治,建设优美宜居之地。加大治理力度: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巩固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加快城区污水管网整治,完成老城区主次干道雨污分流改造和戏校河综合整治;实施石塘湖休渔与水生植被重建,完成入湖口环境综合整治和底泥清淤处置,保持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加强建筑施工、拆迁工地、码头堆场等扬尘污染防治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治理;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建成静脉产业园、皖能中科扩建项目。加大建设力度:建设滨江CBD中央公园,建成法治、双拥、消防、体育四个城市主题公园,新建6个口袋公园;推进大王庙、大观亭传统风貌街区修复;实施沿江岸线更新工程;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20万平方米;使主城区三分之一城、三分之一水、三分之一绿的形态基本成型,让市民有更多方便散步、骑行、晒太阳的去处。加大管控力度: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做到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相协调;重新规划并建设花卉鱼鸟、木材、二手车交易等市场。
(三)更加突出融合发展,努力培育兴农强农新动能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集中兵力打好贫困歼灭战,完成1万左右剩余人口脱贫任务,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进一步创新"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工作:重点解决好义务教育、基层医疗和安全饮用水问题,要通过优化农村学校布局、推进智慧学校建设、探索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完善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实现贫困地区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等,加强对偏远乡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要通过实现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全覆盖、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对口支援和远程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制度、落实村医养老保险政策制度、加强村医执业管理和监督考核等,加强对基层医疗的保障;要通过在偏远山区大力推广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以产业兴旺为主抓手,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等资产,"三变"改革村覆盖率达80%以上,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承包地经营权进入产权市场交易,土地流转率达到56%,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实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更多的脱贫户变成致富能手,建立"四带一自"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引导脱贫户将劳动所得用于再生产,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建设品牌粮食生产基地80万亩,推广稻渔综合种养40万亩,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0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以上,争创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以上。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三农"的抗风险能力,推动建设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市新增亿元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争创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实施农村电商提升工程: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渠道,完善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新增农村电商经营主体500家以上,每个县(市)至少争创1个省级电商示范镇、3个电商示范村,快递末端服务网点增长10%以上,力争农村物流实现一日通达。实施林业产业富民工程:落实《安庆市实施林长制条例》,完善林长制责任、规划和政策体系,建成林业科技服务和智慧平台,打造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完成人工造林9.2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新增木本油料、特色经果林5.5万亩,林业产值增长12%。实施全域旅游带动工程: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五个统一",结合乡村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以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盘活利用农户的闲置资源,大力实施民宿标准化提升工程,推出一批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运动体验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繁荣乡村旅游经济产业,潜山、岳西、太湖、宜秀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旅游业产值增长15%以上。
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以城带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双向开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提标升级,启动实施小水电供区农网改造,开工建设220千伏大枫输变电工程,全面开展桐城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建设,推动构建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进宜南五县天然气管网工程项目,建成"四好农村路"2000公里,力争建制村全部通客车。促进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有序转移,城镇化率提高2个点左右;完善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布局,精心组织较大规模、更多频次的农副产品交易会;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鼓励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开展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引导激励工商资本和人才技术下乡,以创新创业带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引导激励城市公共服务下乡,采取补贴服务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实质性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促进治理体系对标看齐:建管并重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农村"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动",完成3.1万农户厕所改造及乡镇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农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扎实开展水利薄弱环节治理,推动建设华阳河蓄滞洪区安全项目,治理中小河流10条;不断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打造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农村社区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0%以上,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95%以上。
(四)更加突出制度保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在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社会保障标准持续提高的基础上,更好地秉持共享发展理念,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民生保障制度更利民。落实政策,加大投入,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完善更加充分就业的促进机制:健全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全面推行"企业用工周转池"制度,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建设省级青年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10个以上,全年新增就业4.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全面实现城乡低保统筹,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完善"救急难"济困机制:围绕民生大事难事急事,精准发力,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重点解决好群众遭遇的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生活困难问题。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积极探索构建由公租房、政策性租赁房、市场化租赁房、商品房和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构成的"4房+2改"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力争使城镇常住人口住有所居。
上一篇:23.上海十一次党代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