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19 篇198页经济、民政、教育、国土、司法等各行各业会议总结讲话材料汇编(往年)(第3/1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04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35分钟

各单位务必认真做好工作人员的划转、招录,加强人员业务培训,保证招聘人员适应不动产登记工作。各县

(市)要进一步简化登记流程,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推进不动产登记测绘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不动产登记统一发证工作顺利开展。

(六)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必须坚持依法防控、依法履责,要明确各县市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责任。各县(市)要按照《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18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定完善辖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落实汛期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险情灾情速报、月报、应急调查工作制度。一是做好与气象局、地震局共同开展趋势预测会商、研判分析,重点抓好防。二是落实汛

期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险情灾情速报、月报、应急调查工作制度。三是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

(七)抓好三个机遇,积极争取项目

抓住XX国土系统对口援疆工作会议机遇。前期,我们在援疆工作中非常被动,对接不畅、沟通不足,在援疆项目上,我们等得多、争取的少,这次我们要提前谋划,加强与江苏、江西省援疆指挥部的联系,围绕政策、项目需求,在原方案的基础再进行优化,积极申请援疆项目。抓住XX地质勘查基金改革座谈会议的机遇。争取建

立XX商业地勘基金项目。

抓住XX西部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盐渍地治理研讨会议和国土资源厅申报南疆盐渍地治理重大工程约150亿元项目的机遇。积极向自治区申报《XX市XX乡XX村盐碱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展盐碱地治理工作。

六、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基础工作

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党组班子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纪检组要严格落实监督责任,坚决做到监督检查执纪无缝隙、零容忍、全覆盖,不断推动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

规定办事。二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率,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自觉按照党章党规要求砥砺思想灵魂、增强党性观念。各县

(市)国土资源局有干部因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被处分的,州局党组将严肃追究当地党组责任。在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召开后,再召开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届时将对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同志们,2018年国土资源事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认清形势,适应新常态,明确新任务,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工作,以更大的决心改变工作作风,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全力做好国土资源领域各项工作,为XX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在岁末年初大家工作都十分繁忙的时候,我们花两个半天时间开这次年度系统工作会议,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应该说会议开得很紧凑,昨天下午,大会表彰了获得2018年度教育工作业绩考核优秀和获得单项奖的市县教育局,省委教育工委书记XX同志作了工作报告。今天上午,大家对大会报告、2018年教育工委教育厅工作要点、我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讨论。刚才4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各位的发言都很精彩,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会议期间,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XX同志对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作了部署,希望大家按要求抓好落实。

上午的讨论虽然时间不长,但大家都很认真,讨论也很热烈、深入,通过讨论,进一步形成了思想共识,明确了工作任务,凝聚了工作合力。在讨论中,大家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对我们做好今年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政策文件有着很大的帮助。大家在讨论中充分肯定了XX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认为,报告政治站位高,形势判断准确,理念科学正确,目标任务"跳一跳够得着",工

作要求全面系统,工作思路针对性可操作性都比较强,为各地各高校做好今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大家表示,回去以后,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组织学习领会,尤其是要把会议要求贯彻落实到本地本校全年工作部署和安排之中,真正为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好局,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增光添彩,为实施"十三五"教育规划承上启下再立新功,努力当好"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排头兵。

关于新的一年的具体工作和要求,XX书记的报告已经作了全面部署,2018年工作要点也作了明确,希望大家认真贯彻好落实好。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XX书记工作报告要求,做好2018年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紧扣教育现代化战略和高教强省战略,高度聚焦发展目标。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导向。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和刚刚结束的省"两会"的部署,实施教育"两大战略",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的总目标总任务。各地各高校要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扎扎实实开展各方面工作。

一要对标管理。这个"标"指的是目标、指标。我们在研制XX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和高教强省实施意见时,筹划提出一些具体指标,到2020年每个县(市、区)

创建为教育基本现代化县,20%左右县(市、区)创建为XX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2%;到2022年50%以上县(市、区)创建为XX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5%,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省。过去这些年,在创建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工作中,我们设立了教育基本现代化41项指标,对达到条件的县(市、

区)进行了创建评估,目前全省已有54个县(市、区)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覆盖面已经超过60%。这项工作,越往后面的县(市、区)难度越大。尤其是两轮基础教育重点县19个县(市、区),目前,仅江山市已创建成功,其他重点县不仅要"摘帽"还要"换帽"。已经创建成功的县(市、区)要巩固创建成果,不能松劲,否则不进则退。我们对全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有的创建成功的县(市、区)在后退,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已经创建教育基本现代化的县(市、区)要积极创建XX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高教强省体现在人才培养能力强、科研创新能力强、服务支撑能力强、综合竞争能力强,对基本建成高教强省也提出了一些具体指标:(1)10所左右高水平大学;(2)50个以上学科达到一流学科标准;(3)研究生培养规模进入前8位;(4)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进

入前6位;(5)高等教育贡献率明显提高。高教强省最大的短板在高水平大学、高峰学科,各相关高校要对标"双

一流"建设目标,实施好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聚焦建设32个优势特色学科和一批A、B类建设学科,形成学科梯队。同时,其他各类型高校都要在各自类型的高校中争创一流,建设高水平,为高教强省建设作出贡献。所以,各高校都要把战略目标和要求落到各自学校规划计划和建设实践中去。这里我讲一下关于引进20所国内外著名高校来X合作办学。出发点是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补高水平大学不足、高层次人才培养短缺的短板。方式是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大学或二级机构、校区、特色学院、研究生院。要充分发挥XX高校作用,在引进中合作,在合作中提升。

二要对表安排。所谓对表,这个表主要是指时间进度的安排和考虑。"两大战略"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近的是2020年,中的是2022年,远的是2035年,甚至还包括到本世纪中叶的预期考虑。各地各高校发展基础各不相同,条件支撑各不相同,达到程度也不完全相同,无论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和现实水平,都要重新审视战略实现的时间节点要求,既要排出时间表,挂出作战图,更要作反向思考,反弹琵琶,倒计时推进落实。最怕工作安排走到哪儿算哪儿,缺少精心谋划、精准安排,没有时间表、路线图,留下工作遗憾,从而耽误事业发展和群众利益。

三要对路推进。所谓对路,就是抓工作要有办法,要

有抓手,要有载体,要有配套条件支撑,要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围绕实施"两大战略"目标,谋划了实施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七项工程和党建质量提升、立德铸魂、清廉教育三项工程,全省层面已经谋划设计了这些载体和相应的条件配套保障,我们要很好地抓好这些工程项目的落地,这既是省一级的总任务总要求,也是对各地各高校的任务和要求,虽然各地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谋划一些对自己路的抓手和载体。换句话说,也就是按照省里规定动作,谋划做好自创动作,把"上"与"下"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紧扣教育主要矛盾变化,深入查补短板。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重大判断,这个主要矛盾变化反映到教育内部,体现在XX,就是从"有书读"向"读好书"的转变。尽管从全省整体来讲,XX的基础教育走在XX前列,职业教育处于XX第一方阵,高等教育发展进步水平也位居前茅,但各地各高校发展并不平衡,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还不充分,与人民群众对教育优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当前需求和未来期盼仍不适应。这给我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也使我们面临潜在的挑战,这些短板我们不去积极寻找,不去主动补上,在当前,会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极大诟病,从长远看,可能使我们失去发展机遇,拉开发展

差距。不仅不能满足将来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会在国内国际教育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在激烈竞争掉队。

一要从显性问题中找。矛盾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全省层面要抓住一些共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来加以突破。从各类教育看,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是短板。从学前教育看,农村学前教育又是短中之短。从高等教育看,高水平大学和学科是短中之短。对一地一校而言,既要关注普遍性,也要关注特殊性,抓住了特殊性这一短板才能使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要从表象背后中找。问题本身很重要,但问题的背后更加重要,不仅要搞清楚是什么,更要搞清楚为什么,发展趋势和结果怎么样。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研判,及时掌握实质性的短板问题所在。如消除大班额问题,其实质是城镇拥挤、乡村薄弱、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去年义务教育大班额数从801个减少至124个,成绩巨大。但这仍是个表象,其背后的实质性短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依然矛盾突出。还需加倍努力。

三要在比较中找。教育要在比较中找准差距和不足。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比,看对群众需求的满足程度,看群众的获得感,看群众的满意度。要与教育先进地方和进步

发展快速地方比,从比较中思考人家已做的我们做了没有,别人能做的我们做了没有,先进地方做了的,我们能不能做。通过比较,让我们更好地找到差距,让我们头脑更加清醒,让我们方向更加明确。

第三,紧扣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不断强化前瞻性研究和思考。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时代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不同,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种改变首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内含着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千万不能沾沾自喜、刻舟求剑,要加强前瞻性研究、前沿性思考,积极推进教育与时俱进,推动教育引领发展、先导发展。2018年教育一个大会、四个重要文件(全省教育大会,XX

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高教强省意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已列入省委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

一要遵循和把握教育规律特点。认真辨析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等。规律既是过去经验做法的源泉,又是教育现实演进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只有真正把握了教育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的趋势,并以此推动创造出一个好的教育未来。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目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象问题,其实是教育理念出现偏差,都是违背教育科学规律的问

题。

二要不断调查研究。教育现实、教育现象有着天然的复杂性多样性,解决了当前问题、现实矛盾,并不意味着不再产生和出现新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推动广大干部教师迈开"大脚板",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及时发现和掌握各个教育群体的所思所急所盼,并真心问计于基层群众,问计于专家学者。随着当前各级政治建设的加强和改进,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媒体、网民中都蕴藏着十分宽阔的意见渠道和丰厚的意见资源。现代化的发展更加需要发挥智库作用,依托专家智囊作用。各地各高校要注意把这些优势利用好发挥好。

三要注重学习借鉴。要向国际国内教育先进发达地区学习,向一些教育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解决得好的地方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理念,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学习借鉴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大力创造条件让干部教师多走出去,甚至走到境外国外去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使他们开阔视野,感受变化,既增强自信,又增添压力和动力。第四,紧扣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在新时代解决新矛盾开启新征程的必然要求,高质量是经济发展所要追求的目标,同样也是教育所要努力达到的境界。

XX教育已经从"有书读"进入"读好书"的新阶段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底线要求,质量是发展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内外都有责任。对于什么是教育高质量的发展、如何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一些异化的现象,把高质量简单等同于高分数,把"育人"演变为"育分"。不正确、不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和教育政绩观,如同经济工作唯GDP导致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唯分数导致孩子身心健康受损,教育生态环境破坏。按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业内人士,比其他人更懂孩子成长规律,更懂教育教学规律,应该明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面对系统内外各种不当甚至是错误有害的想法和做法,如果我们放任自流,自我缴械,放弃抗争,丢弃阵地,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严重点讲,是有愧孩子、有愧历史、有愧未来的。

一要转变质量观念。积极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真正从粗放式外延式增长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变,朝着优质均衡努力奋斗。真正办出适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办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办出"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办出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教育,办出数量规模结构效益相得益彰的教育。

二要采取质量行动。凡是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的措施都要积极采用,凡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又个性发展的办法都要坚决摒弃,尤其对那些过去粗放发展阶段适用的老办法,那些大量依赖人财物投入、不惜牺牲学生时间精力甚至身心健康的错误做法,那些人云亦云、跟风从众地盲目给孩子"加班加点"学习培训的不良行为,都要旗臶鲜明地反对,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勇于舍弃、改弦更张、换道推进,运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引导广大家长及全社会形成正确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推进全社会教育质量观念的转变。

三要强化质量保障。围绕提升质量要求,合理配臵教育各方面资源,对不利于质量进步的勇于"断舍离",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切实用在刀刃上。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人才选拔考核评价体系,尤其是将中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挥棒。既有系统内部、学校内部评价,又吸纳社会参与;既要考虑基础条件,又要体现进步程度。在信息时代,尤其要注重用好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教育质量变革,提高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和结果运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五,紧扣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好政策、好措施必须掷地有声、落地有声。只有抓落实、真落实,才能把政策"温度"、工作"力度"传到基

层、传到各个方面,让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次会议强调全系统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倡导推进"三强四提高",归根结底是为了推动大家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落实。

一要完善工作落实机制。认真研究各级对新一年工作的部署,认真对照各级对教育工作的要求,认真思考本地本校对各方面工作的安排,建立并严格执行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机制和督促检查考核机制,把工作落实到岗到人到点,有效形成一个实施、检查、监督、反馈、改进、追责的有力管理闭环。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我们推进工作落实,更好服务群众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抓手,也是今年全省要继续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八统一"梳理成果没有有效落实,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力度还不大,"跑改"专班力量不足,等等。新的一年,要按省里统一部署和要求,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办事标准,推进市县已有自建办事系统特别是中考报名系统与XX政务服务网的深度融合和有效对接,加快XX教育政务服务网建设,争取省市县三级80%以上的办事事项开通网上办理、50%以上的事项实现"一证通办"。

二要增强纪律规矩意识。这方面,这些年我们是有教

训的,在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传达学习贯彻上、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落实上、在"减负提质"推进上、在有偿补课治理上、在高中课改实施和新高考确保平稳落地上,都出现了一些纪律规矩意识不强、"最后一公里"不通,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着干的现象和倾向。上下同欲则胜,步调一致则强。一方面,各地各校都要加强执行力建设,加快增强干部教师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实现教育人的本领高强。另一方面,更要严肃纪律规矩要求。我们要把丑话说在前头,今后决不允许再出现类似问题。要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于违反纪律规矩的人和事,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纵容。不仅要在系统内按层级进行处理,在考核评估、评优评先等方面加以否决,我们还要视情节轻重,把情况反馈通报给有管理权的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请他们作出相应处理。

三要推进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治校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途径,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现代法治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是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各地各校要带头做好教育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工作,积极推动党委政府

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对一些教育重大事项,要努力争取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来提供保障。对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勇于善于拿起法律武器加以制止和纠正。各地各校要切实推进以章程为统领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尤其是要依法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招生考试、职务评聘、人才引进、干部选拔、经费使用、物资采购、合作办学、基建后勤、对外投资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程序办法。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工作,运用内部审计、加强执纪监督,确保依法依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

四要鼓励改革试点。抓工作既要全省一盘棋,全局一个调,但又要考虑各地各校的特殊性、多样性,尤其对于一些认准了的创新性探索性的工作,往往本身就缺少已有经验做法作为借鉴。要大力鼓励各地各校进行先行先试,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小范围、局部的试点,试错了不可怕,走弯了也没关系,只要停下来、改过来就行。对于实践证明成功可行的经验做法,要积极加以总结推广,扩大改革探索成果。

五要扩大社会参与,尤其是要鼓励全社会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评价。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要切实加大教育政策举措公开公示力度,以此倒逼我们的工作。要积极推进督导工作,加强督政、督学、评估监测工作。要加大

第三方社会满意度调查力度,避免教育自说自话,增加可信度,更好地取信于民。

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总结讲话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对会议作简要总结。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坚定信心的目的。大家在讨论中,一致认为去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形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不仅为我们在困难条件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新时代济源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致赞同市委对今年形势的分析判断,坚决拥护市委提出的今年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一致认为市委的决策部署符合中央、省委精神,符合济源实际,切合年度特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家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决策部署,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同时,大家在讨论中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建议,比如,很多同志建议,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大对工业强市的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要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土地、环保等方面的问题;济源高质量发展应该有大项目的支撑;发展全域旅游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亮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等。会后,我们要认真研究,有些可以吸收到

战伟书记的讲话稿中,有些可以体现到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些可以在制定具体方案和工作措施时吸收采纳,毕竟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形势、研究对策、作出部署,突出体现阶段性、应对性、关键性,是因势施策、有的放矢,不一定面面俱到。对此,希望大家理解。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这一重要经济思想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今天上午,战伟书记的讲话中,处处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加快推动济源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一)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首先,这是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的具体行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省委经济工作会上谢伏瞻书记提出,推动高质量发

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纲"。其次,这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必须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市正处于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现在,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在上升,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将来经济的发展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否则,就难以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第三,这是我市所处阶段的现实要求。今后几年是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济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面对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发展局面,我们既要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又要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如果不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就很难实现市委确定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力争

走在全省前列;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力争走在全省前列"目标。因此,大家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刻认识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到了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要找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对济源来讲,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工业是济源

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工业的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济源的发展质量,要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强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注重以开放式创新带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积极争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加快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是加快城镇化步伐。要以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全面落实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任务,重点加强老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农村综合改革、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城乡融合发展等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五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推进国家储备林、绿色生态廊道等项目,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努力守好济源的一片蓝天、一汪碧水、一方净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