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9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152篇)(第35/4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1956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32分钟

积极稳妥做好涉藏涉疆工作,持续深化拓展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涉藏州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完善制度机制,推动统战工作守正创新

为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甘肃把制度建设作为统一战线发挥法宝作用的

重要保障,推动全省统一战线工作高质量发展。

--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完善"全体会议议全局、专题会议议专项"双层架构,建立民营经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海外统战等专项协调机制,制定落实成员单位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出台规范市县领导小组运行的指导意见,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全省统战工作面貌发生新的变化。

--健全制度体系,建立省委统战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加强各领域统战工作政策文件和部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制定出台规范性政策文件60余件,统战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营造干事氛围,建立"月督办、季督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的督查落实机制,开展"大走访、转作风、改问题"活动,形成"清单管理、追踪问效、总结提升"的抓落实工作链条,广大统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不断提升。

同心迈步新征程,携手奋进新时代。新的赶考路上,全省统一战线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为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书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积石山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综述

(2022年9月29日)

这是一片诗意栖息的土地,这是一方多民族共生共荣的热土,在幅员9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颂着汉、回、保安、东乡、撒拉、土等各民族亲如兄弟姐妹、相互包容、团结和睦、共谋发展的动人诗篇,让"中华民族一家亲"似锦繁花在这里尽情绽放。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是一片多民族共同繁衍、生息的土地,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5.2%,其中保安族人口2.2万人,占全国保安族总人口的95%以上,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积石山历届县委、县政府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和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28万积石山儿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衷共济、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旅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一、凝聚共识画好最大"同心圆"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如今,走在积石山县城乡街道、广场、公园,随处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画面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场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把党中央对民族地区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紧紧围绕"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行动为抓手,通过民族宗教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国好·法大"主题实践等活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幸福美好积石山。

截至目前,该县有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模范个人7名、示范区1个、示范学校1所;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个、模范个人8名、示范单位9个;州级示范单位54个,其中:示范机关13个、示范乡(镇)6个、示范村

(社区)16个、示范学校9个、示范医院2个、示范企业5个。2017年12月,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二、润物无声团结之花绽放校园

"民族政策照万家哟,各族儿女跨骏马呀,舒心的花儿漫呀漫不尽呀,奔向那个现代化呀,我可爱的家乡呀,幸福的积石山呀"走进积石山县民族中学,同学们稚嫩、高昂的歌声在校园久久回荡。

积石山县民族中学是2015年开办的一所公办独立高中,生源来自全县17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0%以上。一直以来,学校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把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让民族团结走进课堂、走进师生心里,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生根、开花、结果。

走在校园,随处可见"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标语。据该校负责人介绍,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通过组织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国防教育、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在广阔的"第二课堂"中感受伟大祖国的辽阔疆域,体悟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在唤醒历史集体记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共享共融共谱发展华章

深秋时节,空气中已带着丝丝凉意,在大河家镇临街的一家腰刀店里却热意十足,店主马尕主麻正在指导学徒打制腰刀。

马尕主麻是保安腰刀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谋生技艺到文化传承,他感叹变化太大:"从前,打制腰刀是我们养家糊口的手艺,现在再也不是为吃饱肚子而打刀了。"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保安腰刀已从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变,从过去的"糊口手艺"到现在的"非遗传承",小腰刀见证了大发展。如今,在马尕主麻等保安族腰刀匠人的带动下,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扶贫就业工坊、保安族腰刀传习所挂牌成立,保安腰刀已经从本土走向外界,成为越来越多当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

去年是积石山县建县40周年,在40年的光辉历程中,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

亲,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促相融发展的新路子,各族群众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展望明天,积石山各族儿女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美化生活环境,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谱写出新的更美华章。

树起担当作为鲜明导向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巴彦淖尔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综述

(2022年9月29日)

开栏语

好作风是战斗力,敢担当是推动力,善作为是凝聚力。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发展,要把干部担当作为的形象立起来,把讲诚信守信用的形象立起来,把真善美的形象立起来,把不拖拉的形象立起来,把办事有规矩的形象立起来。从今天起,本报开设"把内蒙古形象立起来·巴彦淖尔行动"栏目,全面展示我市各地干部群众转变工作作风,以新姿态、新形象、新风气积极投身新任务、新使命、新征程的精气神和工作成效。

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态走向。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是把干部的精气神提振起来。

干部能上不能下,不犯错误下不来、不到退休下不来一直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只有下大气力完善能上能下机制,打通"上"与"下"的渠道,才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今年以来,我市以破解组织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为契机,不断建立完善能上能下、治庸治懒用人机制,坚持"上"有导向、"考"有标准、"下"有依据,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富有生机活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让"有为"者"有位"激发自觉担当内生动力

在近日举办的临河区乡镇党委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中,获得第一名的新华镇党委书记那日苏表示:"这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措施,进一步树立了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导向,鼓舞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树立"上"有导向,让"有为"者"有位",才能激发干部自觉担当内生动力。近年来,我市制定完善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若干措施、干部适岗指数评价办法、干部非提拔任用考核操作规程等制度办法,树立起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同时还开展"干事创业好班子""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苏木乡镇党委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大力选拔敢扛事、愿做事、能成事的干部。今年以来,我

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重大任务提拔使用干部411人,占提拔使用总数的62%,进一步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把担当实干者重用起来

"'季季评'活动让我明显感觉到肩上的担子重了,身上的压力大了,干工作丝毫不敢懈怠,唯恐把工作落下。"乌拉特中旗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杜俊龙说。

干部称不称职,标准如何界定?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是我市"量准"干部履职真功夫的一大秘诀。

我市坚持以发展论英雄、看实绩用干部,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强化指标"过程管理",既看平时一贯表现,又看年度总体情况,实现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多角度、全方位把班子考准、干部考真、业绩考实。

我市每个季度还开展"季季评"活动打分排序,对排名靠前的班子授予推动高质量发展"头雁奖""专项优胜奖"等荣誉称号,对排名靠后的颁发"红椅子""蜗牛奖",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工作格局。

打破能上不能下"铁交椅"完善担当作为常态机制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实现能下,根本目的是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如何让"下"的干部心服口服、让"躺平者"躺不平?

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科科长越利平说:"让不担当、不作为、不称职的干部'下',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让吸取教训、努力工作的还能'上'。'下'的干部在影响期满后,对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的,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可重新提拔使用、晋升职级。"

为此,我市建立了干部监督智慧预警平台,设置查询检索、信息比对、分析预警、风险评估、分类处置五大功能模块,实现干部监管信息全面采、干部政治画像精准绘、干部能上能下有依据,定期收集纪检监察、信访审计等部门相关信息,延伸监督触角,发现掌握领导干部"8小时"之外现实表现,生成平台数据,注重分析研判,实时反映干部风险预警情况,并采取相应组织措施,防止干部"小毛病"演变为"大问题",防止"带病提拔"。

在精准细化"下"的情形方面,我市将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结果较差和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一般等次、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项考核多项指标连续被亮红牌或年度考核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视情形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进行组织调整;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或者连续两年考核综合得分在同级同类人员中排名落后、差距明显的,区分不同情形,采取平职调整、转任职级、免职、降职等方式予以调整,防止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干事贻误事。

截至目前,我市因问责、不胜任不适宜担任现职"下"的干部37人,经严格考察、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重新使用受处理处分干部3人。

事业发展永远在路上,担当作为没有休止符。我市各级领导干部将以更优良的作风、更扎实的态度、更过硬的本领,砥砺奋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数字赋能强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堰市数字经济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0日)

当下,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从2012年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战略选择,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协同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今年8月3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8月25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十堰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若干措施》。一系列重要项目、重要举措的实施,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一、数字经济释放发展动能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不断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在发展数字经济上探路、破题。

张湾区是全国商用车产业化程度最高、汽车产业链条最完整、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产业数字化场景优势和数字产业化资源优势。该区依托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寻求"数字蝶变"。

2019年,双星集团在张湾区布局的智能新工厂试生产,打破传统的集中式生产方式,以产品模块化、生产精益化为基础,集成全球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数字控制技术、智能装备技术,实现智能定制、排产、送料等,达到"绿色、高质量、高效率"目标。

同年,"中润普达"落户张湾区。作为国内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领域研发和产业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润普达"深耕十堰,正推进大数据智谷中心项目建设,计划打造1万平方米的数字经济"双创"基地。

数字经济企业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十堰拔节生长。2021年12月25日上午,十堰数字经济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十堰城控集团召开。该联盟共有136家会员单位,涵盖数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新基建投资、科研教学等领域的企事业单

位、高校院所、社团组织。未来,产业联盟将继续发展壮大,推动我市数字经济成势见效。

二、数字赋能助力转型升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一场数字化转型的风暴席卷各地。打造数字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实现产业数字化,已成为很多企业的重要战略目标。

东风(十堰)车身部件公司利用5G技术,对焊装车间进行数字化、智慧化改造,以"5G+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5%,产品质量提升12%。

东风商用车公司动力总成事业部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5G+MEC"应用场景,生产效率提升10%至30%,产品各项成本降低5%至20%,能源使用效率提高10%至50%,生产周期缩短30%以上,可视化作业覆盖率达100%。

佳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佳恒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上云、设备远程监控及数据采集,减少用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夯实经营根基,企业由此成长为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该公司智能车间已实现24小时不停歇运转、自动化生产。

在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堰工业大数据中心二期100组机柜全部投产运行,标志着我市已建成湖北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大数据中心。总投资13.5亿元的十堰工业大数据中心,整体承载1400多台服务器,提供数据流量服务达600G,服务全国平台节点客户30多家、本地工业制造类客户40多家。

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巩固中国商用车之都地位,为湖北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贡献力量。

三、数字蝶变引领智慧生活

随着一大批新数字技术应用走进现实生活,数字化治理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华为公司为我市打造高效的城市大脑,其全域感知、全局洞察、预防预警、系统决策运行体系,让十堰这座城市会思考,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我市建成智慧防疫大数据应用平台,用户涵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6万余人。在处置突发疫情中,平台可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在第一时间准确锁定传染源和接触群体,为防疫快速反应提供帮助。

我市打造的"i武当"APP是面向市民及企业的"一站式"城市智慧服务平台,包含不动产、交通出行、疫情防控、医疗健康等11大类200多个应用场景,经过推广使用,下载用户超过百万人。

在张湾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蓬勃兴起。张湾智慧养老服务中心24小时监督体系,依托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开展线上"七问"、线下"五助"服务,累计实现线上关爱服务老人3万多人次、线下服务老人9000多人次。

《十堰市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若干措施》提出,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要推进数据开放共享、数据资产化价值化,推进数据资源管理科学化。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把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作为主攻方向,依法依规推动信用、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动系列应用场景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双拥花盛开鱼水情更浓

延安市推进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3日)

巍巍宝塔山,绘不尽军民融合新画卷;悠悠延河水,诉不完军民鱼水情谊深。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双拥运动发祥地。战争年代,延安广大军民携手并肩、浴血奋战,结下了牢不可破的血肉情缘;和平时期,全市人民不忘革命本色,在延安每一寸红色的土地上,处处涌动着军爱民、民拥军的暖流--

2020年,延安市先后蝉联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子长市首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子长、黄陵、黄龙、宝塔、志丹等5个县(市、区)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区)"。至此,我市实现双拥模范城"九连冠";2019年延安八一敬老院被评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延安爱国拥军协会、黄陵县人武部等14个军地单位被表彰为爱国拥军和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冯杰、曹文龙等13名军地个人被表彰为爱国拥军和拥政爱民模范个人。

一、传承创新,构筑双拥工作新格局

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延安是双拥运动的发祥地。翻开历史,上世纪40年代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开展双拥工作作为领导和指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强大法宝,在边区军民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双拥运动热潮,涌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火热场景,铸就了坚不可摧、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

时代在变迁,但延安精神和双拥传统在延安大地扎下了根,成为历届党委政府传承赓续的政治自觉,成为干部群众发扬光大的广泛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把双拥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始终做到有组织领导、有计划安排、有工作督导、有典型标兵、有制度机制、有经费保障,不断推动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

我市充分发挥三大教育基地作用,累计投入2亿余元修缮革命遗址400多处,延安革命纪念地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充分挖掘延安八一敬老院红色基因,组织老红军、老八路、老复员军人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累计作报告100多场次,接受教育师生、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达3万多人次。2019

年8月,八一敬老院被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确定为省军休干部延安疗养基地、省优抚对象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接待全省军休干部7批313人次。充分发挥延安革命纪念地女子民兵连优势,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故事大家讲""讲好枣园故事、培养红色接班人""相约延安、祝福祖国"等主题活动,接受教育人数达到22.7万人次,网络点击量达到249万次。采取"走出去""讲唱跳"的方式,到全国各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延安故事""万众瞩目清凉山-

-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西北局"巡展,观展人数达15万余人次。

"自2020年我市成功创建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以来,全市各级继续加大双拥投入和宣传力度,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双拥浓厚氛围。"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市、县、区共投入180多万元,在210国道和高速公路旁,设立大型双拥公益宣传牌70多块,在城镇主要街道路段设立双拥宣传灯箱、专栏400多块(个)。吴起、黄龙、黄陵、志丹、甘泉等县投入200多万元新建和改建双拥公园、双拥广场和双拥街(路),重新打造、装饰双拥宣传街和"军民共建路"。全市的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和城区公交车、出租车车载电视及LED屏滚动播放双拥标语口号,市区公交车张贴创建宣传标语,各公交车站点设置双拥广告牌和创建标语。我市紧紧抓住重要节点、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双拥主题实践和军民联欢、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周、军民书画展、清明"祭英烈"和9·30烈士公祭日等活动,形成群众参与双拥创建浓厚氛围。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一系列不断健全完善的双拥机制,一项项创新务实的有力举措,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拥军优属的良好氛围,为延安做好新时代新起点上的双拥工作增添了强劲动力。

二、民拥军,弘扬双拥优良传统

想要做成一件事容易,但要坚持做一件事却很难。拥军这件事,黄陵县文明办退休干部、拥军模范师燕一干就是30多年,用爱心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拥军故事。

"很多战士还不到20岁,早早就离开父母参军报国。这些战士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今,他们远离亲人,远离家乡,我们应尽其所能给他们温暖。"近日,师燕向记者讲起她的拥军故事。

师燕的丈夫是一名退役军人,她家与驻军某中队是近邻。对于子弟兵,师

燕总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30多年来,每逢传统节日,师燕总会为战士们做一些可口的饭菜送过去;每年除夕夜,在千家万户团圆欢聚的时刻,师燕总会赶到军营,给未能归家的战士们包饺子,陪他们一起过年;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师燕用她有限的收入,为每位战士送上一份小礼物,鞋垫、背心、床单、皮手套、雨伞礼物虽小,但倾注着师燕对人民子弟兵的无限热爱,一年又一年从未间断。

为了凝聚社会力量拥军,2013年4月,师燕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了红嫂拥军志愿者协会,会员由原来的10多人发展到50多人。

在延安,像这样的拥军故事还有很多。

洛川县退役老兵赵剑波坚持年年把自己种的苹果送到部队,15年来送出"拥军果"2.8万余公斤,有15个部队,数万名官兵,1000余名老红军、老战士收到过他的苹果;宝塔区双拥幼儿园园长刘晓丽优先招收800多名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的子女入托,累计减免学费40多万元;延安爱国拥军协会发展会员和志愿者350多人,开展拥军活动30余次,赠送慰问品达150多万元,慰问演出20多场次,为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捐款10万元;延运集团通达出租车公司组建成立"老兵车队",对在市区内乘坐出租车的现役军人全部予以免费;市县两级130多个单位与驻地部队结成共建对子,组织开展"文艺进军营""图书进军营""法律进军营"等拥军活动300多场次;宝塔区太和山道观坚持30年拥军不间断每一个暖心故事的背后,都是延安有力支援部队、关爱子弟兵的具体体现,表达的都是延安人民对驻地官兵的浓浓深情。

多年来,为了落实优抚政策,与军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我市出硬招、用新招、落实招,真正让民拥军生动实践成为日常。

2020年以来,在军人后路问题上,我市将12名军转干部和186名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后院问题上,积极开展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就业服务季活动,市县两级举办线上招聘会24次,专场招聘会13场;后代问题上,全面落实中、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规定,将117名部队军人子女安排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

在全社会拥军氛围的影响之下,全市上下形成了民营企业主动拥军、拥军模范热心拥军、共建单位踊跃拥军、拥军协会聚力拥军、宗教团体爱国拥军正向激励。

三、军爱民,真情奉献"第二故乡"

全市人民对军队的拥护与支持,换来的是部队对人民深厚的感情。驻延部队官兵非常珍惜延安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主动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积极支持经济社会建设。无论是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还是在抢险救灾、安保维稳等"特殊战场"上,到处都有人民子弟兵忙碌的身影。

武警延安支队担负全市20多处重要目标安全保卫任务,1000余名官兵常年战斗在一线,几十名特战官兵分组常年巡逻在市区重要区域,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先后圆满完成春运执勤、武装押解、重大节假日联勤武装巡逻以及十四运等特殊勤务,用实际行动践行"驻守一方、保一方平安"铮铮誓言。

延安军分区积极开展百村扶贫、百校助学、百馆共建活动,为共建学校争取资金160万元,帮助学校改善教学和办公生活设施,采取人武部干部挂钩方式,先后组织捐款2.8万余元,捐物380余件,资助贫困学生37人,捐赠图书资料1.5万册,定期组织民兵整修学校操场,改善办学条件,增强青少年学生国防观念。宝塔区人武部积极协调解放军总后勤部、空军军医大学确定河庄坪小学为援建对象,先后投资790万元,区财政配套资金300万元,改建更名"八一爱民学校",是总后勤部援建15所学校中投资最多,设施标准最高的学校。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延安军分区积极协调省军区为黄陵县三个帮扶贫困村投入12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致富产业。武警延安支队挂钩帮扶安塞区砖窑湾镇金盆湾村,自帮扶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120万元,援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党建帮扶、教育帮扶等项目,惠及贫困户48户,贫困群众150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