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1年四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34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9分钟

2021年四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2日在四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胡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四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一道经历了众多的不平凡、不寻常,共同面对了从未遭遇的困难,共同鉴证了形神兼备的昂扬,共同赢取了标志跨越的胜利,共同品味了隽永悠长的甘畅。这些非凡和体悟,必将把2020年深深镌刻在四平历史伟业中,久久化印于四平人民心头上。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平视察,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问生产、察农情,饱含深衷览顾战役历史谈赓续、示弘扬,抚慰四平人民,肯定四平发展,擘画未来蓝图,寄予殷切厚望,给我们极大的温暖鼓舞,更激励我们奋勇向前。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力把握新阶段、践行新理念、融入新格局,扎实"六稳"着力"六保",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克难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更稳、势头更好,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道路上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可喜新成绩。

--防控疫情稳保大局,我们实证了四平"两个维护"坚决性。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防控总要求,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奋起抗疫,在全省最早施行"七个率先"防控策略,成功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保卫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战疫过程中,党和人民休戚与共、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得到充分彰显,以"两个维护"为核心要义的新时代四平精神得到生动诠释。

--守好粮食安全保护黑土地,我们创新推广了"梨树模式"。坚决扛起农业大市的使命担当,聚焦黑土地退化历史性难题,以我为主、外召内聚,用汗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系统探索开辟出"梨树模式"这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有效路径。黑土层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实现逆转,经验做法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首肯,模式技术广域推广,第六届黑土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为国家粮食生产长久可持续安全贡献宏耀的四平经验、四平智慧。

--提升政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取得了三项全国第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四平振兴的前置任务,全员上阵、靶向施策、系统整治,取得了斐然成效。我市信用监测排名由2020年年初的105位跃升至18位,在全国261个地级城市中跃升幅度位列第一;书记市长网民留言答复率100%,在全国385个副省和地级行政区中位列第一;"信易贷"平台入驻市场主体7.6万户,成功授信65.5亿元,企业入驻率、融资总额与GDP之比均为全国第一。

--统筹城乡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创造了三个全省典型。践行为民服务思想,对标绘制发展蓝图,用心用情用力雕琢城乡之美。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全省典型,高质高效完成68个小区、17条道路的改造工作;"四好农村路"建设成为全省典型,新建改造827.7公里农村公路,乡村公交线路和农村物流实现100%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全省典型,扎实开展"五清一绿两改"村庄清洁行动,改造农村厕所6300个,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100%覆盖。我市城乡环境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认可肯定。

--迈过历史关口打好攻坚战,我们形成了三条经验。深入贯彻党中央三大攻坚战决策部署,结硬寨、打硬仗,如期实现了预期任务目标。在防范化解金融和债务风险中,探索出"硬措施软着陆、已未分治急慢并理、三透四督四整三稳一追问"的系统策略,清收不良贷款22.8亿元,龙沣非法集资案件退出销号,表外刚性兑付危机实质破解,隐性债务风险解套,财政回旋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在污染防治实践中,探索出"一矩阵、三摸清、五条块、五约束、八机制"的有效办法,境内4个出省断面全部达到国家考核标准,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流域"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城市,河(湖)长制工作在全国进行交流,环境空气质量首次达到二级标准,实现了"后进生"向"优等生"的蝶变;在消除贫困征程中,探索出"一巩固、两防范、三提升、四衔接"的具体举措,我市"双防"体系建设、"健康直通车"两项工作在全国扶贫开发经验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开启崭新征程。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实现了五大提升。经济总量提升,预计全年GDP增长3%左右,若剔除不可抗力因素,兑现了去年政府向人大会议作出的庄严承诺;市场主体数量提升,全年新增1.4万户,总数突破20万户,经济发展机体活力涌动;企业利润提升,预计规上工业利润、规上服务业营业额分别增长42.2%、40%,企业发展信心得到稳固;社会就业提升,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全省排名第二,农村劳动力输出36.8万人、全省排名第一,夯实了民生根本;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幸福底色更加厚重。

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始终将初心使命系于人民,守护安全提标民生保障。疫情防控扎实有效,着重于人民战争要义,带着感情、责任、办法,运用"抓排查、填空白、通环节、快反应、严管控、保结果"一揽子手段,构建起高敏感、速反应、强稳控的疫防社会综治格局,始终掌握了防控工作的主动权。疫情期间在省内率先开展"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出,农民工工作荣获国务院表彰。战风斗雪赢得胜利,果断应对数十年不遇的台风和雨雪冰冻天气,在全省受灾最急最重情况下,把灾害影响消解最快、降到最低。民生实事较好完成,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13所,创建幸福小区30个。脱贫任务全面完成,全市21297户41044人全部实现脱贫,12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省定贫困片区双辽市摘帽。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短板得到补齐,国家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我市第八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二)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量质共升践行五大理念。项目建设支撑有力,新建、续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224个,北方农机示范基地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精细化学品搬迁改造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谋划全市"一号项目"138个、新基建"761"工程项目379个。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四平市第二届发展大会共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139.3亿元,赴京与中国企业联合会开展经贸交流取得重大突破,与正威集团成功签约,列入省招商引资调度系统到位资金192亿元,同比增长39.2%。制造业发展稳步提升,红嘴农高等37户"双停"企业盘活启动,君乐宝、湖南中烟等域外企业增加四平生产份额,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户、科技"小巨人"企业11户。服务业发展逆势上扬,出台物流等产业系列扶持政策,开展"十大促销活动",社零额降幅逐季收窄,文旅产业稳步回暖。

(三)始终将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沃野生金保障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新建高标准农田40.1万亩,有效抗击不利气候影响,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0亿斤阶段性水平,实现"十七连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全程机械化示范市。黑土地保护成效显著,推广保护性耕作366万亩,整县推进黑土地保护国家示范项目强势铺开。特色农业亮点纷呈,棚室园区达到79个,规模化养殖场达到723个,畜禽总量位列全省三甲,"平地生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创全省先河,伊通县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梨树县绿色瓜菜产业园、伊通县特种果品产业园获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四)始终将改革作为关键一招,扩大开放主动融入新格局。市属国有企业改革进展顺利,城投等平台公司成功转型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四平发展集团和晟平投资集团,全面开展存量平台债务化解和增量项目投融资,形成两轮驱动新型投融资发展体系。开发区改革稳妥实施,市区4个开发区重组纳入属地党委政府管理,集中力量打造"一平方公里"产业承载区,开发区动力活力全面激发,伊通经济开发区成功晋级省级开发区。农村金融改革取得实效,成立全省首例县域农村产权交易试点,农村新型普惠融资"三支柱一市场"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在全国率先组建乡村建设投资开发公司,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四平路径。长平一体化强力推进,"一体六同"合作框架协议成功签订,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一汽委改基地建设正式启动。对口合作不断深化,华统农业产业链等项目开工建设。对外经贸持续扩大,四平海关正式开关,首届东北农副产品展洽会成功举办,全年进出口总额预计实现4.2亿元、增长10%以上。

(五)始终将区域发展作为题中之义,扮靓城乡打造宜居家园。市政设施逐步完善,建设市政道路20条、建成通车14条,圆满完成北迎宾街等一批国庆献礼工程,改造雨污分流排水管网24公里,南北河截流干管等8个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完工,建成工业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9个。南北河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极大改善,城市景观更加靓丽。城乡管理更加高效,统筹完成"城市超脑""雪亮工程""数字城管"建设,整治违章建筑2.6万平方米,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创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305个,评选美丽庭院3.4万户、干净人家9.7万户,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完成国土绿化35万亩,获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备案资格。

(六)始终将改善环境贯穿发展全局,软硬兼施营造良好氛围。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继续领跑全省,创新推出"五零"举措,企业开办时间东北地区最短,1项国家级、7项省级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建成水污染治理项目62个,河流水系造林绿化697.5公顷,县级以上城区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部淘汰,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9天、比例达到84.4%。生产环境安全有序,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隐患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下降33%。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扫黑除恶综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现行命案破获率、信访积案办结率达100%,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和总书记视察四平等重大安保维稳工作。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更为复杂,走过的道路比以往更为崎岖,取得的成绩比以往更为不容易,我们不会忘记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突然来袭,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不会忘记大暑之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黑土大地,一路看一路问,为四平发展把脉定向,四平振兴掀开历史新篇章;我们不会忘记仲秋时分,三场台风汛情肆虐,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战胜自然灾害,农业获得好收成;我们不会忘记孟冬时节,雨雪冰冻天气忽至,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终于成功消弭灾情,维护了生产生活秩序,保卫了一方平安。作为时代亲历者、逐梦剧中人,我们品鉴不凡过往,历数大事要情,嘴里心头都泛出丝丝甜味,必将切至立诚,共开光彩将来。

2020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实现"十三五"规划总体目标任务,迈上了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五年来,经济社会先行指标持续增长、动力指标持续提升、质量指标持续向好、结构指标持续优化、效益指标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跑赢经济增长。五年来,贫困发生率由5.1%下降到零,全域基本消除五类水体,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金融市场秩序日趋规范,政府债务腾挪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五年来,党政机构改革、农垦改革、开发区改革等多项重大改革顺利完成,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市场主体数量增长53.9%,与金华对口合作、与营口港开放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五年来,政府承诺的近百件民生实事全面兑现,市政道路总长度增长28%,紫气大路立交桥、东丰路立交桥建成通车,建成地下综合管廊38.5公里,改造雨污分流管网60公里,"无籍房"治理惠及群众11.9万户,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最安全城市",市民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这些成就标志着四平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为"十四五"开局起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历尽艰辛成此景,唯有奋斗多壮志。这五年历程难忘,我们共同经历了携手并进的拼奋岁月,共同见证了风雨前行的铿锵步伐,共同收获了改革发展的累累硕果,全面凝聚起新时代英雄之城昂扬奋进的磅礴伟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初心使命、担当作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在心在行见真章,求真求实显担当,才能使政府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深思深察悟透中央精神,谋实谋细参准时代脉搏,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实事求是立足本底实情,善作善成下足苦笨功夫,才能推动振兴发展各项事业跨越突破、阔步向前。只有坚持系统辩证、突出重点,理出轻重、分清急徐、兼施软硬、统治表里,做到全面与重点相结合、长短期目标相贯通,稳进相参、盈科而进,才能走出一条经济社会互促互进、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振兴发展新道路。只有坚持改革创新、团结奋进,紧盯要穴深化改革,刀刃向内破除桎梏,析困境之因、求振兴之道,精诚团结、凝心聚力,才能在重大风险斗争中披荆斩棘、积厚成势,不断夺取新时代现代化美丽幸福新四平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合力攻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政法干警、驻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驻平中省直单位,向参与和支持四平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目前四平还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还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疫情冲击后经济运行尚未回归到合理区间,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项目支撑作用不强,新旧动能转换动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营商环境改善还有空间,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对此,我们绝不回避、绝不推卸,将全力以赴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市人民寄予的厚望。

二、"十四五"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按照市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写了《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二○三○年及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到二○三○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完成四平老工业基地振兴阶段性使命,形成对全省重大战略坚强支撑。到二○三五年,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形成,按国家统一部署实现碳减达峰,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更加完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新的台阶。

"十四五"时期,四平将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机遇,找准四平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围绕转型发展蹚新路,谋划布局项目抓先机,聚焦关键指标谋突破,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富民强市为根本目的,实施"北融南开",构建"一核统领、一轴贯通、两带拓展"战略空间布局,实现长春四平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先导区、吉林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吉林省向南开放的重要门户、东北区域重要物流集散地、吉林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实现"空间布局合理、区域功能连通、三产并驱融合、城乡一体振兴、生态自然优美、人民生活幸福"城乡发展目标,努力建设城区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在四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程中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全面开启四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实施"七动战略"。即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把稳粮联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把物流带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把文旅互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把开放促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把绿色牵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把项目拉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

构建"一核统领、一轴贯通、两带拓展"战略空间布局。一核统领:"一核"是四平振兴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以四平主城区为核心,以四梨同城区及城市周边区域为扩展区,做强城市功能,提升产业能级,壮大规模总量,成为统领四平高质量、高标准、高集聚发展的核心区。一轴贯通:102国道、京哈高速、哈大高铁纵贯四平,形成"北融南开"发展轴、交通轴、物流轴、开放轴、政治文化交流轴,是四平经济增长的战略通道。实施"向北融合"战略,全方位推进长平一体化,深度融入长春经济圈。实施"向南开放"战略,坚持向南、向海要未来,深化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协作,贯通"长平营",打通吉林省向南开放主通道。两带拓展:指都市休闲产业带和绿色生态产业带,以四平中心城区为核心,沿303国道、集双高速分别向东部、西部方向延伸,加强四平中心城区与各区域的内在关联,打造四平东西双向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综合隆起带。由市区向东延伸,经叶赫,横跨二龙湖向伊通县域方向拓展,形成都市休闲产业带。由铁西区经梨树县向双辽市域方向拓展,形成绿色生态产业带。

实现"空间布局合理、区域功能连通、三产并驱融合、城乡一体振兴、生态自然优美、人民生活幸福"城乡发展目标。在空间布局方面,实施核心区拓展、生产区优化、生活区提升、生态区协调战略,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在区域功能方面,实施开放强市、交通强市战略,融入全省全国发展大格局,实现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高效。在三产融合方面,实施农业率先、工业倍增、服务业跨越、全业融合战略,推动一二三产全面提升、并驾齐驱,提升产业驱动力、竞争力。在城乡振兴方面,实施品位提升带动、四梨同城推动、智慧城乡牵动、县域发展助动战略,提升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同步性,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关系。在生态环境方面,实施绿色发展、绿色城市战略,打造河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本底城市、有机田园城市、和谐宜居城市。在人民幸福方面,实施就业优先、教育优先、全民健康、全域安全战略,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使人民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在目标设定上,我们考虑既要凝聚人心、激发斗志,更要结合实际、符合规律,同时树立底线思维,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留出调整空间,经过反复权衡、深研细算,提出以下指标:经济方面,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29:45。农业围绕"16629"奋斗目标,率先实现现代化;工业实现总量翻番、结构升级、链条延展三大任务;服务业实现内涵、质量、效益、速度四大跨越。黑土地保护利用、乡村建设创新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汽车、农机、化工、冶金、物流、文旅、畜牧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提质扩量发展,科技、教育、产业、人才紧密融合的创新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约束性指标高标准达到考核要求。生态方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推动碳达峰进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一山携两翼、四水嵌八珠"城市生态布局全面构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更大进展,林木覆盖率达到31%。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达到85%以上。治污项目和南北河综合治理等新建项目生态作用更加凸显,5条河流实现2条河恢复有水,2条河恢复有鱼,1条河稳定达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2%。文化方面,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以红色文旅为撬动,英雄城的文化内涵、精神气质全面提升,文化场馆建设、文旅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公共文化服务、市民文化生活更加多彩。"馆城一体、山城协同、一路贯通"发展格局全面构建,全国红色地标性城市地位更加凸显,战役纪念馆升级改造,寿松大街红色文化长廊和塔子山综合发展区建设完成。博物馆、大剧院、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不断完善,旅游综合性收入增长5%左右。社会方面,民生事业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得到逐步破解,城市管理更加精准、智能、高效。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实施,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品位不断升级,老旧小区改造、亮化提升、水体治理、健康四平等项目持续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等领域短板得到弥补。交通体系更趋完善,"十五横十二纵"市政主干路网和"二轴三环四射七联络"公路运输网络全面构建。城市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丛泉新区、大环线、跨湖大桥、货运机场、龙塔山公园等重大项目全面铺开,长平一体化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典范,"北融南开"开放发展取得更大成果,建设城区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

展望今后五年,我们既满怀美好憧憬,又充满必胜信心。我们坚信,只要保持"拼"的精神、"闯"的劲头,一锤一锤敲、一件一件干,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未来的五年必然是勠力同心、接续奋斗的五年,必然是华丽转身、腾飞跨越的五年,必然是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五年。

三、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也是四平抢抓总书记视察四平重大历史机遇、用好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机遇、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融入机遇、物化省委省政府支持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现实机遇的首战之年。四平,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站在伟大新征程的潮头上,发展之姿风头正劲,奋进之舟蓄势扬帆。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我们务必要通时达务、揆情审势,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乘利席胜,见可而进,全力以赴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风云际会的历史长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四平篇章。

2021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在后疫情时代稳进相参推进经济建设,坚持新发展理念,驱动改革创新引擎,以"六重一关键"为主抓手,聚焦八大重点任务,推进农业率先、工业倍增、服务业跨越,加快四平率先崛起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市区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5%,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达到省定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一)聚焦农业率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着力做好黑土地、产业、改革、生态"四篇文章",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做好黑土地保护文章。牢记总书记"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的嘱托,扎实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品牌化、智能化、数字化,启动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五大工程",探索全域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体系模式,打造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示范区、现代农业先导区、黑土地对外合作开放区,为黑土地保护提供四平方案。全年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476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3.5万亩,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示范项目60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5%。做好产业振兴文章。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达到92亿斤以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改建规模化标准化棚室园区5个,提升果蔬瓜菜供给保障能力。推进品牌农业成长,培育壮大"平地生香"区域公用品牌体系。重构以特色农业为引领的现代农业体系,突出抓好华统生猪冷链屠宰等项目,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好农村改革文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农业服务型、旅游开展型集体经济。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组建四平粮食集团,联合整合区域专业合作社和粮食企业成立玉米发展联盟,打造粮食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着力解决"谁为合作社服务"的问题,丰富联合合作方式,增强服务带动能力,推动合作业务从产中环节向产前农资供应和产后流通、加工等环节拓展,新增县级以上示范主体200个以上、家庭农场100个以上。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组建乡村建设投资集团,大胆探索,稳步实施,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省乃至全国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道路。做好绿色生态文章。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突出抓好森林、草原、湿地、流域、农田生态系统建设,全年植树造林50万亩。保持化肥农药减量施用势头,完善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体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提升,巩固提升"五清一绿两改"成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