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1年萧县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00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7分钟

2021年萧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7日在萧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萧县人民政府县长:武戈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奋进历程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

预计,全县生产总值400亿元,增长4.5%;财政收入32.1亿元,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5%。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首次入选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防控、促复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复苏

凝心聚力联防联控。突出见事早、行动快、研判准、管控严、措施实,迅疾启动"战时"应急机制,第一时间构建"1+11"指挥体系,创新实施"四包保一联系""十个一"等防控机制。在全市率先实施关停诊所、暂停零售药店销售退烧药等措施,率先落实自然村(小区)封闭式管理,率先推行交通管控,累计劝返车辆1.3万台次、人员2.1万人次。全面推广"安康码",有效运用"大数据+网格化"科学防控,细化网格7738个,配备网格员8349名,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重点人群的精准摸排。全县累计确诊并治愈输入性病例1例,在全省率先进入"低风险地区"。6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疫一线,蓝天救援队党支部、县卫健委分获全国、全省抗疫先进集体。5人获评全省抗疫先进个人。开足马力复工复产。精准实施分区分级防控策略,成立应急处置等四个专班,组建"红白蓝三色"队伍,走访调研企业3207次,组织要素对接298次,收集办结问题125件,减免企业各类费用7504万元,净增企业贷款36.07亿元、增长25.02%。145家规上工业企业、70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面复工复产。常态防控有力有序。规范化设置发热门诊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3所、留观隔离房间354间。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全面加强冷链食品检测消毒,坚决斩断病毒输入链条,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输入风险。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公共卫生与疾控体系逐步完善。

各位代表,在这场百年不遇的抗疫大战中,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广大机关干部、村(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和志愿者们不惧风雨、不分昼夜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齐心协力构筑铜墙铁壁,负重前行守护万家灯火,共同汇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致以诚挚问候!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

(二)抓基础、强弱项,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脱贫摘帽如期实现。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开展"四季攻势""抗补促"专项行动,较真碰硬抓好各类问题整改。4月,省政府发布公告,我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6月,代表安徽省顺利通过国家贫困县退出抽查评估;8月,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12月,顺利通过省际交叉互查,在国家、省级检查中均实现了零错退、零漏评。脱贫成果有效巩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日益健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57亿元,实施项目803个。"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全面解决,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34万人次,医疗保障115万人次,完成危房改造1253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处。脱贫成色全面提升。产业扶贫投入3亿元,87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30万元以上。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4.67万人、增长109%,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0256元。扶贫互助岗、农村保洁保安、护林护路等公益岗位安置贫困人口9564人。消费扶贫认定产品121个,帮销产品3.31亿元。孙圩子乡马庄村第一书记焦凤军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白土镇张村第一书记李勇获评全国最美全面小康建设者。

(三)抓投入、促转型,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项目推进务实高效。开展"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年"活动,启用项目智能管理平台。实施重点项目194个,完成投资138亿元。围绕公共卫生、新基建等领域谋划项目201个,总投资825亿元。汽车零配件产业园、电子产业园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四期、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加快发展。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新增规上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安徽工业精品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首位产业实现产值225亿元,增长1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2%。技改投资增长42.7%。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种植总面积250.5万亩,总产11.65亿公斤。"五彩"农业竞相发展,建成辣椒产业基地1万亩,发展芦笋栽培4000亩,通过皖北白山羊地理标志认证。4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100亿元。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80个、家庭农场1356个。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8个。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入选全省"158"行动农产品加工重点园区。马井永富芦笋基地获批全省首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金鸽面业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现代服务业势头强劲。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送书画、送戏曲、送电影4000余场次。成功举办"伏羊美食文化节""葡萄文化节"等活动。蔡洼淮海战役纪念园竣工开放,"中国推介--皇藏峪"在中央电视台成功播出。电商网销额增长252.4%,位居全省第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纳入国家级综合性改革试点。直接利用外资1.38亿美元,增长11%。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增长12%。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3家。首次入选全国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百强。

(四)抓改革、促开放,一体化发展动能不断积蓄

改革攻坚日益深化。117项重点改革稳步实施。深化12个领域改革,建立38项制度,取得初步成效。大力实施"阳光拍卖工程",节约工程和采购资金20%以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稳步实施,产投公司挂牌成立。"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20个关键领域专项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办结时限压缩66%。积极推动"一窗受理""多审合一",六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864"工作日办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极为困难条件下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53万户,逆势大幅增加并保持较高活跃度。创新驱动成效明显。获授发明专利123件,新大陆院士工作站获省科技厅备案。海尚科技人才团队通过省级评审。新秀新材料、国威热敏陶瓷专利获省优秀。国家建材情报研究所先进材料研究院揭牌运行。张江萧县高科技园(萧县经济开发区)列入全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推广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区合作经验列入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招商引资爆发增长。成立十大产业招商推进组,成功在上海、徐州、合肥、浙江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全年"走出去"招商226次,签约项目116个,总投资356.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0个。携手世界500强,成功引入首个投资百亿元的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徐州智能制造产业园抱团入驻企业27家、浙江汽车零部件项目抱团入驻企业30家。东向发展加快落实。与徐州沟通对接机制实现常态化。萧徐一体化发展概念性研究规划草案编制完成。圣泉大道等4条道路与徐州市铜山区完成规划对接。徐州至萧县市域(郊)铁路项目纳入长三角"十四五"轨道交通规划,连接县经济开发区与符离大道的永兴路开工建设。与徐州泉山区达成深化合作协议。与徐州贾汪区等7个县区成立旅游城市联盟。县中医院与徐州中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在建长三角地区投资项目86个、投资规模166亿元。产业承接、开放对接、交通连接、生态共接、改革衔接等重点任务更加明确,全方位推进一体化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五)抓建设、强管理,城乡面貌更加靓丽

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启动编制萧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老城区控制性单元规划。实施城建重点工程89项,完成投资58亿元。城市拆迁加快推进,完成老火车站等区域房屋征收18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24万平方米,龙河佳苑等14个安置小区加快实施,凤北新苑、毛郢新苑安置小区全面完工。萧淮路升级改造和南外环道路修复建成通车。"六馆一中心"基本建成,"市民之家--政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强化数字城管平台运用,经营秩序、户外广告设置进一步规范。大力推进住宅小区违建综合治理,拆除违章建筑113处。全力保障道路畅通,修复市政路面2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城区绿化建设,完成绿地养护115万平方米。全面开展城区管网堵点排查疏通,整治城市易涝点5处。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统筹推动"五大振兴",推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11.36万亩,粮食亩均增产10%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完成土地增减挂2500亩。22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试运营。农村公厕实行"所长"负责制。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3个。"洁净卫生进万家"活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黄口镇杨阁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3170个"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定时播放总书记同期声和农技、科普、疫情防控知识等内容,文明和谐、精神焕发的乡村新气象加快形成。

(六)抓民生、强保障,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持续抓实"五控"措施,首次采用大气污染溯源走航车实行动态监测,实现污染源精准识别、快速整治、严厉惩处。推深做实河长制,严厉打击涉水违法犯罪行为,老岱河等中小河流完成治理。扎实推进林长制石质山造林改革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五绿"任务,完成人工造林7000亩,森林经营8.7万亩。治理废弃矿山30个。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社会保障更加有力。财政民生支出71.2亿元。33项民生工程高质量完成。36家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加快推进。农村低保覆盖面达4.95%。为困难群众发放各类补助金3.9亿元。为2079名退役军人办理养老保险接续。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社会治理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和信访平台有序设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日趋完善,村级为民服务中心规范运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禁毒重点整治成功"摘帽"。推深做实"讲说送"专项活动,县四套班子负责同志现场接听12345民生热线。信访积案"三集中"活动扎实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实现常态化。大力倡导文明用餐,制止餐饮浪费,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全面压实。"七五"普法成效显著。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压茬推进。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凤翔学校、绿城学校、凤城小学成功与安师大教育发展集团合作办学。启动"雁归萧县"人才回引工程,40名县外人才回乡建功立业。电大萧县学院全省先进。县120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体系投入使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通过验收。撤乡设镇工作进展顺利。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换届圆满完成。老年大学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1人获授全国劳动模范,6人获评中国好人。新庄镇常琳家庭荣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老干部、关工委、红十字、文联、气象、地震、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国防动员、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供电、烟草、邮政、通讯等事业实现新进步。

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及"回头看",全面落实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制度。强力推进依法行政,政府常务会学法20次,完成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287件、政策措施公平竞争性审查152件。开播《党风政风热线》319期,举办新闻发布会38场,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82件、政协委员提案106件。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节用裕民、俭以养德,全力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抓牢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县实施细则,扎实做好各项巡视巡察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的圆满收官。

五年来,我们砥砺奋进、进位赶超,综合实力实现大幅提升。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90%、112.7%、13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6%。推广"PPP"模式和落实重大政策措施两项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连续三年优秀。张庄寨镇、黄口镇入围全省经济实力百强镇。

五年来,我们扛责冲锋、精准施策,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6.97%下降为零,8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连续三年省综合考核为"好"等次。"萧县物质与精神脱贫同步推进"获评全国民生示范工程。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光伏扶贫和扶贫互助岗、县域结对帮扶做法分别在全国、全省交流。获评省健康脱贫示范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环境逐步走上良性治理轨道。精准研判处置重大风险,各领域风险管控化解及时有力。天狼救援队"农村十分钟应急救援圈"项目荣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6社区获评国家、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五年来,我们精心服务、开拓创新,产业升级的动能不断集聚。三产比例调整为16.7:42.9:40.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9.1%。专精特新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分别是"十二五"末的5倍、3.5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工业精品实现零突破。县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循环化改造示范。永堌镇胜利村获评"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五年来,我们持续发力、破冰突围,改革开放的活力持续迸发。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等顺利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异地可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省招商引资现场会在萧成功召开,创新招商方式入选全省"现代招商之路"典型案例。"十三五"期间,进出口总额呈近10倍增幅飞速发展,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3.8%。一体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郑徐高铁萧县北站开通运营,萧徐省际公交正式通车。张江萧县高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创建沪皖合作示范园区被列入长三角地区合作要点。

五年来,我们因地制宜、建管并重,城乡一体的愿景加速呈现。编制完成城市专项规划、控规等规划20项。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22个,完成投资180亿元。"114"战略成效显著,凤城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建成区面积达12.5平方公里,凤山隧道建成通车,岱湖公园建成开放。龙城改造再焕活力,实施棚改项目16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个。"一河五沟"河道治理全面完成,龙河蝶变重现生机,水清岸绿的和谐景象初步显现。街头游园、公厕、停车场等一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县城4个出入口"脏乱差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统筹进程加快,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539公里,实现所有自然村通硬化道路目标。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48个。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8.2亿元,新增改善灌溉面积71.2万亩、改善除涝面积81.4万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现全覆盖,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获评全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黄口镇唐元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3镇6村上榜省千年古镇、古村落。2镇7村(社区)分获省文明镇村(社区)。白土镇费村获评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五年来,我们倾力投入、共建共享,民生福祉的温度全面提升。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年均分别增长9%、9.44%。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121.6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踏实。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认定,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6%。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初步缓解。文旅产业繁荣发展,新增中美协、书协等会员20人,金寨文化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套镇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县工商联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五好"工商联。龙城镇城西社区评为"全国为侨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单位"。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更有保障,生活更加安定有序。成功创建省卫生县城、省平安县、省文明县城、省双拥模范县。

五年乘风破浪,五年勇往直前。五年,不仅是时间的刻度,也是萧县发展的高度、前行的幅度、民生的厚度。五年来,我们秉承"汉兴福地"传承的诚信智慧与勤劳务实、"书画之乡"蕴含的浑厚质朴与包容创新、"胜利之城"彰显的忠诚勇敢与自强不息,以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百折不挠的发展定力、雷厉风行的落实定力,有力抵御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有效遏制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成功攻克了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风险艰难,使一条条道路畅达四方,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如火如荼。回顾五年成绩亮点纷呈,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过去五年取得的累累硕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群挥洒汗水、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人民团体、工商联、驻萧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在萧投资兴业的企业家、纳税人和建设者,向关心支持萧县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大、发展质量还不高,产业发展不够快,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城乡发展不够协调,绿色发展成效不够突出,一体化发展效果不够显著;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民生保障工作仍需加强;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党风廉政建设压力传导还不够到位等。我们将直面问题、正视差距,坚持人民至上,牢记实干为要,全力以赴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战略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新特征新要求,积极主动作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不仅要看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多重政策红利叠加显现,我县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面临更多机遇;更要看到,近年来我县科学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尤为重要的是,县委提出"全省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工业立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落实"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奋力冲刺"1688"目标,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萧县,提振了全县干部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我们争先进位、跨越发展凝聚了磅礴力量。综合分析,我县正处于加速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只要我们胸怀"两个大局",坚持蓄势谋势顺势,注重识变求变应变,持之以恒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就完全有底气、有能力、有信心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大作为。

根据《中共萧县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政府编制了《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大力弘扬新时代"萧县精神",奋力冲刺"全省进十强,全国争百强",着力打造徐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先行区、淮海中心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宜居宜游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奋力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萧县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为我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发展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实现新的更大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分别达800亿元、60亿元。经济总量力争进入全省十强,为2035年进入全国县域百强打下坚实基础。人均GDP与全市、全省乃至长三角差距进一步缩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化率持续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打造一个200亿元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一个200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一个1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一个300亿元新型建材业集群。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的更大作为。高质量供给持续扩大,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有效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更加顺畅,加快形成进口和出口、投资和贸易、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的更大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建成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平台载体,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新的更大进展。全面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坚持东向发展战略,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公共服务、产业转移等方面与长三角区域和徐州都市圈全面对接,高标准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打造长三角区域强劲活跃新增长点。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的更大优化。县域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公共服务联通水平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园区经济在全省位次进一步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化率与全省差距进一步缩小,加快撤县设市步伐。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与区域发展协同性明显增强,争创国家、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改革开放实现新的更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全面参与"一带一路"、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全方位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融入徐州都市圈,大力加强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的对接合作,打造皖北改革开放新高地。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的更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打造创新型文化强县。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的更大成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土开发、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民生福祉实现新的更大进步。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5年过渡期各项工作,民生投入比重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县人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加快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