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1年萧县政府工作报告(第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00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7分钟

--治理效能实现新的更大提升。法治萧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平安萧县建设不断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基本建成。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打牢"十四五"发展根基意义重大。我们将按照县委总体部署,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紧扣"提质量、上台阶",聚焦"致力大发展、持续大招商、项目大落地、推进大建设、创优大环境、保障大民生"六大任务,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全面开创"进十争百"新局面,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收入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9%;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完成市控目标。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围绕高质量,推进一体化,在致力大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坚持"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扎实推进科技创新"151"工程,加快"一中心四平台"建设,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企业扶持力度,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扶持计划,加快招引培育一批平台企业、领军企业和细分领域"单打冠军",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40%以上。深入实施"江淮英才计划"和省、市"人才30条",加速汇聚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创新成果孵化能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个,技改投资增长10%,促进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大力吸引防腐蚀企业回萧集群发展,做靓萧县防腐蚀产业品牌。加快建设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早日形成"百亿投资、十亿税收、万人就业"发展规模。积极推进徐工集团装配式产业园项目,打造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快递物流、金融、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农产品批发、汽车市场,发展职业教育、养老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争创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推动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书画产业,争创省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内循环。

坚持扇形对接徐州,推进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协作一体化。积极融入徐州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中心配套建设,加快承接长三角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等产业疏解,积极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做大做强徐州城郊型农业品牌产业,全面打造徐州的"菜篮子""果盘子""肉盆子"。加快科技创新一体化。抢抓徐州建设淮海科技城、徐州技术创新谷机遇,深化与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设立"创新飞地",提升园区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和引才平台等载体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积极推进合新高铁、徐阜城际铁路、萧徐轨道交通建设,全力配合连霍高速萧县段"四改八"扩建工程和徐宿蚌、徐淮阜高速萧县段建设。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度开发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蔡洼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旅游资源,依托地缘和文脉优势,协作打造区域性文化旅游品牌。积极争取长三角地区优质医疗教育资源惠及萧县,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制度对接、待遇互认。

坚持区域联动,推动协调发展。围绕"一核引领、四轴联动、多点推进"思路,结合区位、资源、人口等特点,强化城镇功能定位,突出乡镇发展特色。全力落实《萧徐一体化发展概念性研究规划》,推进龙城镇、圣泉乡、白土镇、官桥镇等对接徐州节点作用,打造联动徐州发展"桥头堡"。依托北部黄河故道沿线水晶梨、辣椒等优势,东南山区葡萄、白山羊等优势,中部及沙河沿岸黄桃、苹果等优势,西南地区芦笋、胡萝卜等优势,持续推动规模化、聚集化、基地化、品牌化发展,努力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乡镇。深入实施"4轴"联动,加快建设"4+N"交通路网,大力推进县城东部片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双城对接、一带撬动、多组团呼应、多产业发展、多动力叠加,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扇型扩展格局,系统集成百强县战略的动力组合。

(二)围绕高标准,全面深化改革,在持续大招商上提升新高度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强力开展"双招双引"行动。优化招商机制,注重招商队伍和服务建设,研究制定产业指导目录。创新招商路径,推行专业化市场化招商、产业链精准招商、"互联网+产业""张江创造+萧县制造"等招商新模式。提升招商质量,积极引进"中字头""国字号""500强"、上市公司等重点企业,加强招大引强、招高引新、招群引链,力争新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0个,其中亿元以上40个、10亿元以上5个,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均增长10%以上。

推进园区平台建设。以争创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精心打造"3+N"产业发展平台,实施工业社区理念和全产业链招商新模式,聚焦智能制造、汽车零配件、电子信息、功能性新材料等产业,专注打造"产业社区"。推行"扁平化"管理,实施"标准地"制度和"亩均效益"评价,完善聚才引才用才机制,提高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加快产城融合步伐,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力争进入全省综合考评前30。扎实做好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凤城项目前期工作。拓展循环园发展空间。建成标准化厂房四期24万平方米。确保开发区水生态提升治理工程竣工。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加快市级改革试验基地建设。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统筹谋划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深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加快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稳步推进城市综合执法和执法力量下沉乡镇,最大限度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司法体制、教育科技、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移风易俗等领域改革,创造更多具有"萧县元素"的改革品牌。

(三)围绕高颜值,促进城乡统筹,在推进大建设上开创新局面

推进县城建设品质化。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围绕市政道路、防洪排涝、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及安置房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51项,总投资140.7亿元,计划完成投资49.5亿元。加快党校等重点区域征迁,推动后梅新村等区域改造,完成房屋征收180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4067套。启动振兴路、富民路、小康路东延等道路建设。打通前进路东延、顺河路东延、岱河路南延等道路。确保凤城医院开工建设。高质量布局城市新兴业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配套服务。

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大数据平台,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打造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宜居环境及城市社区15分钟生活圈。加快补齐停车场、菜市场、充电桩、供暖等配套设施短板,深入推进防洪除涝工程,全面提高城市抗御灾害能力。完成龙潭沟西延、梅村沟、三龙支河绿化项目。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健全住宅小区规范化管理机制,加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推进乡村振兴系统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动态清零"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力实施农业农村领域补短板投资十大工程,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持续实施镇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健全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美丽村镇,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实施种子提升工程,着力建设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有序做好"一河、四湖、两片、一线"建设工作,着力解决农村村庄、农田内涝问题。创新土地托管模式,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百千"工程,大力发展"五彩"农业,确保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10亿元,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新增认证"三品一标"10个,创建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省级名牌农产品各1个。建设萧县公共配送中心,推动现代化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园建设。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力争电子商务网销额增长100%。稳步推进"村改居"和撤乡设镇工作。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农民"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协同发展。

(四)围绕高投入,强化要素保障,在项目大落地上取得新突破

科学谋划项目储备。立足发展需要和资源优势,紧盯中央和省市投资重点,聚焦大基建、大基础、大基本三大领域,认真梳理摸排,科学论证分析,谋划一批关系萧县长远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重大项目,持续充实项目储备库和建设库,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重大项目滚动发展格局。切实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力争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库80个,总投资900亿元。

全力推进项目落实。深化"四督四保""集中开工"项目工作机制,推进重点项目195个,总投资500亿元。聚焦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园建设,推动光大热电联产、银泰福生产制造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确保鹏大光电、科润管业等项目投产达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圣泉大道、萧管路等道路工程。推进G311萧城至皖豫界改建等项目建设。确保萧城110千伏、萧西22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抓好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启动孤山湖水库、中农联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快闸河、创新河等河道治理,推进圣泉特色小镇、党校新校区、云慧达物流等项目建设。完成陈沟一期等棚户区改造。抢抓政策窗口期机遇,推动新庄水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精准对接国家、省政策方向和资金投向,确保全年向上争取资金10亿元。保障重大项目供地,积极争取用地计划指标,大力推进土地增减挂三年提升行动,探索乡镇土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模式,力争报批征收土地3000亩。强化电力保障,积极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引才政策,接续实施"雁归萧县"人才回引工程,不断营造有利人才成长、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五)围绕高效能,聚焦优质服务,在营造大环境上拓展新境界

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四送一服",坚决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持续开展"五大行动""集中活动月"等专项活动,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建立健全审批事项流程标准化体系,不断做优"一网通办"平台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聚焦"四重一小""一企一策"点对点精准服务。强化松绑减负,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深做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不断深化"五减"行动,扎实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大资金支持,确保各项纾困政策直惠企业,健全财政支持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积极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等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努力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完善县属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用好税融通、政保贷、过桥资金等财政金融产品,全力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0%以上。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营造诚实守信的发展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治责任,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提升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突出环境治理,巩固各类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五控"措施,确保PM2.5、PM10指标双下降,继续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严格控制工业固废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点建设,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和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造林6000亩。强化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孤山采石宕口生态修复。全面落实河长制,完成永堌水库下泄通道抢险、官山流域和倒流河治理等重点工程。坚决杜绝地下水非法开采。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加快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因地制宜布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不断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萧县样板。

(六)围绕高品质,坚持以人为本,在保障大民生上展现新作为

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慎终如始、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人""物"同防,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萧人员摸排管控,规范做好入境人员健康管理;开展对农贸市场、餐饮等场所及物流等环节集中消杀,强化进口海产品和冷链食品风险排查。完善医疗卫生物资储备,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提升局部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严格全覆盖全流程闭环管理,认真落实医院、学校、企业等重点区域疫情防控措施。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探索构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完善社会保障。精准有效落实就业优先和纾困惠企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持续开展"2+N"系列招聘活动,实现新增就业5500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医保服务水平,健全城乡困境儿童、妇女、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完成36家敬老院公建民营改制,鼓励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提升治理水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认真落实县委"1+9+N"方案体系。强化保障公共安全,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争创省质量强县。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做优"雪亮工程",深化平安萧县建设,强化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完善"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基层治理体系,推行信访"九个一批"工作法,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规划,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统筹抓好各级各类教育,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建设公办幼儿园,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加快萧县中等专业学校整合建设,推进县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强终身教育,推动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与名校托管、协办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全面实施健康萧县行动,积极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继续加强与长三角等地区高水平医疗机构合作,加快推进国家标准化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建设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积极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支持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科普为民惠民行动。支持工会、共青团、工商联、文联、红十字会、关工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气象、地震、广播电视等工作。

四、弘扬新时代"萧县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政更需尽其责。我们将在弘扬"忠诚担当、开明开放、大气包容、敢争一流"的新时代"萧县精神"上当好示范,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以忠诚担当筑牢为政之魂,努力打造有为政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及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八项本领",锤炼"七种能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容错纠错机制,真正为勇于创新者鼓劲、为担当干事者撑腰,确保各项工作掷地有声、落实有效。

以开明开放展现为政之风,努力打造法治政府。牢记"十一个坚持",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进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强化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提升12345热线服务质效,认真落实政府工作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以大气包容诠释为政之道,努力打造廉洁政府。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省市县委工作中,以全局站位、前瞻思维、宽广眼界谋划推进政府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县实施细则,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回头看",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严惩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小微权力"监督制约,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以敢争一流昂扬为政之志,努力打造创新政府。发扬斗争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追求卓越、敢闯敢试、先行先试观念,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主动对标接轨长三角先进理念和工作经验,集聚创新人才,与强者比拼,同快者赛跑,以思想上的破冰实现行动上的突围,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大兴快干苦干实干之风,敢于乘风破浪、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常态化开展"讲说送"专项活动,努力使政府各项工作在全市全省全面达效、全面提升、全面争先进位。

各位代表!使命在肩勇担当,坚定目标再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及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敢谋新篇的魄力、敢为人先的勇气、敢于担当的干劲,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实现萧县"进十争百"发展目标、加快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萧县建设、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