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各单位、部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总结-34篇(第9/11页)
与"十二五"末相比,目前,大港油田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呈现显著的"四升一降"态势,高级工占比增加到67.59%,增幅达到19.05%;技师、高级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自身规模增长达33.57%;技能领军人才数量增长近1倍;截至今年10月底,技能认定通过率核心工种占比增幅达28.7%、紧缺工种比例提升10.4%,技能工种总量下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创新培养机制,全方位激活队伍潜能
技能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素质高低、活力强弱,与企业的发展质量息息相关。大港油田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从顶层设计入手,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出技能员工队伍的新活力。
大港油田专门成立人才开发中心,全面负责技能人才队伍规划、建设和培养,承担起领航者、服务者和管理者的职责,开辟了队伍建设的新局面。人才开发中心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单轨道鉴定考评基础上,增添技能骨干、油田技能专家、油田高级技能专家评选聘任轨道,打破技能人才成长藩篱,率先在中国石油系统创建了双轨制,拓宽了技能员工的成长通道。
变"以人为主"为"以企为主",是人才开发中心推出的一项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举措。传统评价机制下,技能人才鉴定和企业需求"两张皮";新评价机制下,技能人才鉴定以油田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保主体、升核心、降辅助"为原则,并且和技术、管理人才评价互通,实现了技能队伍有规模、有计划、有重点择优培养。
有方向、有机制,更需要有政策保障。人才开发中心出台了《大港油田公司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突破薪酬限制,实施油田技能专家、高级技能专家、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高津贴制度,并将首席技师、高级技师纳入其中;在竞赛管理办法中,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用工制定了转身份的政策;针对考取第二工种的一专多能技能人员、先进骨干等人群,制定了不同的奖励或评价加分政策。新
机制、新政策的出台,激发出员工身上蕴藏的潜能。
二、线上线下发力,全覆盖打通提素通道
技能员工素质是做好油气开发生产的根基,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大港油田人才开发中心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打造全天候全覆盖培训阵地,为技能员工提升素质、成长成才全方位保驾护航。
为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大港油田建立起覆盖到每位技能员工的培训体系,打造中国石油首个"手机、电视、电脑"智能立体化培训模式,自主开发了"岗位应知应会题库""标准化题库""标准化操作课件"等五大类80余种培训教材。在大港油田,采油、集输等主体专业的技能员工只要想学习,可随时登录培训系统,培训后既能获得积分又提升了职业素养。
大港油田坚持以赛促培,创建了"从采油厂技能比武到公司技能竞赛,再到参加中国石油乃至全国技能大赛"的四级技能竞赛体系,形成了"国家级竞赛成就领军人才、省部级大赛锻造技能尖子、油田公司竞赛选拔技能精英、所属单位竞赛储备优秀苗子"的可喜局面。就油田层面来说,大工种3年一赛、辅助工种4年一赛、其他工种5年一赛,各工种竞相成长、活力迸发,锤炼形成了"激情投入、挑战自我、誓夺金牌、勇争第一"的金牌文化、师徒文化、团队文化。近15年来,大港油田在集团公司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29金29银34铜,连续13届位居集团公司油气田行业团体成绩前3名。
三、健全创新平台,全链条破解生产难题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50多年,已步入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高开采成本等"中年综合征"日渐凸显。如何发挥基层技能人员的智慧,齐心协力破解开发难题,推动油田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大港油田面临的现实课题。
大港油田人才开发中心打破高技能人才的单位、区域壁垒,建立了大港油田技师协会,开展技能专家工作室建设,构建起以技师协会为龙头、国家级技能专家工作室为核心、集团公司级技能专家工作室为支撑、油田技能专家工作室为基点的"1+2+3+N"四级专家工作室创新平台体系,形成"区域推动+联手共赢"的运行模式,凝聚起高技能人才的集体智慧。
为攻克一线生产难题,大港油田创建了"协会+工作室+技术技能小组+创新大赛"难题认领攻关模式,形成了涵盖"难题征集、分类定级、创新培训、立项攻关、推广应用"的全链条难题破解模式。同时,组建了"技能红工衣+技术白大褂"的专项攻关团队,从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应用到创新研讨3个方面提升
创新能力;创建了"油田公司科技立项+技能专项立项+所属单位立项"三位一体的推广模式。
近5年来,大港油田累计发布技能创新成果400余项,获得专利571项;形成先进操作法72个,破解生产难题1527项,创效数千万元;113项创新成果获得集团公司、天津市、全国创新方法大赛奖励。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推进国有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近年来,大庆油田党委作了一些探索,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协调发展。
一是抓教育强业务。要以党校为平台,采取"党校教师+基层党务工作者"联合授课的方式,对基层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和新任职党支部书记上岗培训全覆盖,实施"党组织书记上岗培训合格证"制度,建立"逢班必考""学前测试+结业考试"双考培训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分段相结合等方式,建立"共性+个性"课程培训体系,持续提升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定期举办党建工作大讲堂、召开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等方式,创新工作思路,交流融合工作经验,提升工作效果。坚持"学"与"教"相结合,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注重总结各类典型实践案例,通过实施"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工程,推动党员日常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二是抓管理强队伍。要注重队伍建设,下好党建"先手棋",完善党务与业务岗位干部双向交流机制,畅通党务干部来源渠道和晋升通道。注重选拔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作风正派、群众威信高的党员骨干做党务工作,走出党务岗位"退休中转站""干部安置岗"认识误区,引导党支部书记当好"形势任务宣讲员、疫情防控管理员、安全生产监督员、技术创新组织员、劳动纪律检查员",贴近现场、贴近职工、发挥作用。按职工工资总额1%提取党组织工作经费、按在岗职工总数1%配备党务干部,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定期表彰优秀党务干部,让党务工作者有荣誉有地位。坚持抓生产从党建入手、抓党建从生产出发,开展"党旗引领红色大庆""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等系列活动,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协调发展。
三是抓制度强考核。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在集团党委层面制定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意见等,在基层党委层面修订基层党委工作规则,在基层党支部层面,修订党支部工作细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细则、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民主评议党员、评议基层党支部工作等细则,形成覆盖全面、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深化党支部"强基固本""晋位升级""示范
引领"三大工程,在基层党委层面开展党支部"达标创先"活动,对党支部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评结果作为党内集中表彰的主要依据,推动形成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突出个性化考核评价,依据经营业绩考核分数,按比例对党委发挥引领保障作用情况进行党建评价赋分,推动党建考核与战略绩效考核内容对接、成果应用对接,做到同向同力同效。
做好企业党建政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吉林森工开发建设集团
企业党建政工队伍建设工作是企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基层党建政工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职工许多思想问题都是由生产管理、人事安排、工资分配等管理问题所引发的,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党建工作方式创新不够、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滞后、员工团队工作意识缺少等,这些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党建政工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影响。要想解决党建政工工作的问题,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引,从而促进党建政工工作顺利开展。
一、企业党建政工队伍面临的问题
一是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足,价值观念错位。认识是行动的指南,部分领导认为在工作中只要业务技能强、物质激励够多就可以了,对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重要性认识欠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没有重视党建工作,这意味着企业从思想上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有些领导认为十次的教育不如一次的处罚,从而对在职工中存在的思想问题、错误行为不能够及时地引导、疏通、教育,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任何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改进,不能忽视、削弱。
二是企业党建政工工作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不完善。工作流于形式,层层开大会,却没有形成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的机制,责任互相推诿。一个健全完善的政工体制、运行机制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现在某些企业出现不少兼职与挂虚职的现象,不仅造成了机构设置的混乱、冗杂,工作无法明确分工,也为责任的互相推诿创造了条件,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三是政工队伍知识结构老化,急需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政工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对现代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的了解,对企业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向职工群众作出合理的解释,政工人员的构成需更新充实。
四是在思想观念上循规蹈矩,缺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创新活动贯穿于每一项实践活动之中,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思想政治
工作的创新就是以强烈的时代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机制、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并服务于经济建设。现在不少企业存在对管理模式与方法的生搬硬套现象,没有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提出适合自己的新方法。
二、探索新时代企业党建政工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解决好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认识问题是做好党建政工队伍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突破口。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应对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领导班子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只有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才会齐心协力开展工作。如果领导班子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坚实的领导基础。企业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要提高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驾驭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毫不动摇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构建政工体系,完善企业党建规章制度。一是建立领导机制,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条件。企业要形成党政领导为首,有关部门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二是建立服务机制,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目的与保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和人员投入,开辟阵地,广泛宣传,形成宽松协调的政治氛围,为创新提供条件。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要在企业建设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服务上下功夫,把保证和推进深化改革、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队伍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注重党建人才培养。积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深化理解,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把加强政治学习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工作来抓。首先要改进学习方法。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要多动脑筋,多想实招,在生动、灵活、吸引人上下功夫。同时,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职工的兴趣点,不断调整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变单一式为多样式,摒弃过去关起门来学、只学书本的单调方式,创造性地采取多种形式的政治学习方法,把学习同开展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引导式,改变过去那种政治学习就是念报纸、读资料,一人讲大家听的传统模式,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先进理念中,不但学习原文,更重要的是把道理讲清,意义讲透,观点讲明,引导职工自己去思索、去理解;变强制式为疏通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职工受社会大气候的影
响,再加上部分职工确有实际困难,因而对一些问题产生了偏见,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疏通的方式去解决,把正面教育同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打消职工的思想疑虑和偏见。
(三)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国家政治思想改革创新情况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将党的政策理论引入培训内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举办各类知识讲座,邀请优秀党建人员和专家发言,扩大交流,选拔企业优秀员工到党校进行培训交流,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思想;同时在培训中引入市场经济概念、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使其更好地为单位党建工作服务。
国企改革发展中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国务院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刘琦
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努力建设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干部队伍,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第一原动力。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的开发,人才资源也是国有企业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障。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成为国有企业在未来改革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阐述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现状,并对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不断地改革与转型,内部的管理体制趋于完善,经营模式也有所改善,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就需要着力提升国有企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受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良好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国有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将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大力度抓好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既是提升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
二、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从严管理干部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从思想上行动上普遍更加重视干部管理工作,以系列主题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的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坚定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的领导和把关作用,选人用人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按照《关于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诫勉的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从严落实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监督,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思想管理和行为管理;通过推进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即"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调
动企业干部队伍的积极性,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获得进一步提升,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干部培养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不到位,考核与薪酬发放、职级晋升等挂钩力度不强;二是容错纠错机制不健全,导致干部队伍改革动力不够,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等方面不足;三是干部队伍晋升机制不畅通,存在"资历优势"情况,造成人才供需不平衡,出现干部梯队断层现象;四是干部教育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成果与工作实践结合不紧密,缺乏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必须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既要从严管理,又要关心爱护,树立正向激励的鲜明导向。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建好、用好、管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对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至关重要。必须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能力上、作风上、纪律上都过得硬的国企领导干部队伍。
一是明确干部标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注重实绩、群众认可,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基本原则,严格对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用二十字标准,真正将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员工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肩负起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总要求,塑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是树牢正确导向,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国有企业需按照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建立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市场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积极探索"揭榜挂帅"、"赛场选马"机制,积极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一企一策"建强配优领导班子,大力选拔基层经验丰富、实干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将考核与薪酬发放、值机晋升有效挂钩,切实实现岗位能上能下、
薪酬能增能减、人员能进能出;按照用人需求和能力素质相匹配原则,大力选拔和引进企业急需的关键岗位和核心技术人才,打破体制内、体制外束缚和行政级别界限,有效激发干部队伍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是拓宽成长通道,加强青年干部培养。干部队伍建设,青年干部是关键。国有企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定向培养、循序培养、重点培养、梯队培养等方式探索个性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鼓励青年干部职业化发展,通过专业技术干部培养通道,推进技术干部向专家型和技能型人才发展;提高青年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放大干部才能,突出岗位引领;敢于给青年干部压担子,实现多岗位磨砺,不断加强领导能力、创新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注意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人数结构的岗位配置,形成梯队建设格局,保证人才供需平衡,防止干部管理岗位断层,培养造就一批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能力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队伍。
四是鼓励干事创业,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绩效考核不仅能够反映出干部的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也能反映出当前企业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企业要持续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健全绩效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指标,优化考核反馈机制,强化考核成果运用;创新薪酬管理模式,构建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业绩贡献和价值创造为导向,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的收入分配机制,将干部绩效与组织绩效紧密结合,应用好激励杠杆,改变平均式薪酬分配机制,建立绩效与贡献相挂钩、短期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薪酬分配机制,动态考核,促使干部时刻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细化容错清单,合理划定容错界限,实施分类管理,加强综合研判,容错纠错一事一议、区分对待,及时纠偏纠错,坚持将容错纠错落到实处,激励干部积极创新、攻坚克难、敢于负责,坚定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五是严管厚爱结合,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加强干部的监督与管理,不仅是干部管理的重要任务,更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全方位从严管理体系,确保干部队伍的担当作为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制定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文件,建立容错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极大激发调动企业领导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通过完善的培养机制、用人机制和管理评价机制,进一步拓宽青年干部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实现后备干部逐步成长,完善阶梯队伍建设。
六是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干部培训力度。按照企业内部发展要求,结合不同岗位设置,建立干部基于业务实际胜任力标准,厘清关键能力要求,以实际业务需要和问题为导向、以增强专业知识和工作实践能力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找准差距,精准施训,补齐干部短板。通过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强化企业干部队伍学习意识,系统提升干部政治素养、专业能力、战略领导力、工作执行力和价值创造力,有效增强国有企业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整体能效。
总体而言,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队伍建设的内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但不管时期和环境如何变化,人的思想意识始终支配人的行动,所以必须紧抓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夯实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思想之基,为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凝心聚力;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努力建设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干部队伍,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陕西省煤炭运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段新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新时代,加快建设国有企业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对于夯实组织基础、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企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随着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对国有企业的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对于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建设一支梯次分明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保障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优化升级、脱颖而出。
(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因素。随着社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各项工作对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正向因子,其作用和重要性愈发凸显。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行家里手"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支撑。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矛盾和考验,这就要求企业要有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干部队伍作为攻坚克难的"生力军"、应对风险挑战的"先锋队"。因此,国有企业要充分挖掘人才资源,打造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够带领企业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保持稳健发展的领导团队。
(四)是企业干部培养战略筹划和长远储备的需要。国有企业要实现战略规划和长远发展,就需要一支数量充足、人员精干、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支撑。国有企业必须重视干部人才培养战略筹划和长远储备,全方位选拔引进、精心培养、用活用好人才,打造好人才高端蓄水池,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智力"。
二、国有企业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
(一)明确干部队伍建设的方向。国有企业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突出"靠得住",把"对党忠诚,政治过硬"作为衡量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原则,
始终坚持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一条"硬杠杠"。
(二)鲜明干部选拔使用的导向。面对新挑战,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主力军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选拔使用的干部队伍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自信。特别是年轻领导人员,更要能够跳出"舒适区",肯做创新发展的"拓荒牛"。
(三)确立干部培养使用的指向。对干部既要要求有忠诚干净担当的扎实政治品格,又要要求有干事创业、履职尽责的过硬本领,要在关键时刻能豁得出去,在重大任务上能站在前面,因此要增强干部人才培养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学用结合的方式,让干部在实践锻炼中拓视野、增本领、长才干。
(四)把牢干部教育培养的志向。国有企业干部要坚守初心使命,把人生追求自觉融入企业发展目标愿景中,坚定底气自信,秉承为民情怀,凝聚信仰力量,努力做对党忠诚、脚踏实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企业干部。
上一篇:政治表现自查报告-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