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第3/7页)
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以规划为引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加快以省级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为重点的乡村建设,继续推进水、路、电、气、房、通信、广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升级和公共服务提升,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保护特色村落、古镇古村、古渡古驿,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和生态名村名镇,守住见山望水、留住乡愁的绿色田园之美。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加强村庄面源污染治理和垃圾、污水处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XX%。
强基固本激发乡村活力。培养乡村人才,壮大"田秀才""土专家"队伍,推动农民向现代农民、产业工人转型,建立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机制体制,引导专业人才、乡贤能人、创业达人返乡进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培育文明乡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基层治理,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善治乡村、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人饮工程、乡村道路和公共设施长效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乡村产权抵押担保,激活农村资源资产,为农村发展开新路、赋动能。
--在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上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基础先行、项目支撑,谋划实施一批夯基础、利长远、促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
实施交通率先突破行动。建设四通八达的畅通XX,构建外联省市主要城市、内接县市、景点及乡镇的陆铁空水高等级互联互通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建成XX、X、XX、XX、XXX条高速公路和XX一级公路,争取实XX至XX、XX至XXX条高速公路和XX至XX一级公路,高速(一级)公路里程达到XXX公里以上、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二级公路覆盖XX%以上的乡镇。建设XX铁路和XX机场,谋划实施XX至XX铁路、XX市公铁联运客运枢纽。实施XX家至XX电站航运项目、XX黄河段旅游航道建设和库区航道综合整治工程,打造绿色生态内河航道。
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统筹涵养水、抓节水、优配水、保供水、防洪水"五水共治",推进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力争实施XX州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水源置换、XX西部山区生态治理提水、XX旱地林果产业园供水等项目,建成各县县城应急备用水源,推进城乡人饮智慧节水改造,增强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实施XX灌区改造提升、XX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项目。实施黄河干流XX段防洪二期、XX河等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防洪治理项目,加强山洪沟道治理和重点城镇防洪达标建设。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双碳"机遇,实施XX县、XX县、XX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抓好和政县、XX县、XX市、XX县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布局建设永靖县、XX县2个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实施黄河上游水电站扩级改造项目,建设XX州千万千瓦级光水储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实施配电网改造行动和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新建XXX千伏变电站X-X座,强化XXX千伏主网架结构,推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实施天然气管道扩容升级、扩面覆盖工程,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使用率。
统筹推进"新基建"项目。适应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积极推进5G基站、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交通、医疗、教育、政务、文旅、物流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强化对传统业态的数据赋能,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积极推进城际高速铁路、数字轨道交通等项目。
--在壮大产业做强县域经济上取得重大突破。持之以恒培育发展文旅、工业、美食、商贸产业,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厚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建设跨越发展的繁荣XX。
科学谋划县域发展。把县域经济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各县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明确方向、错位发展,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争先进位的县域经济格局。XX市以城市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为主,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XXX亿元以上;XX县以文旅赋能型和工业主导型为主,地区生产总值达到XXX亿元以上;XX县主攻农业优先型和工业主导型,地区生产总值达到XX亿元以上;XX县主攻农业优先型和生态功能型,地区生产总值达到XX亿元以上;XX县、XX县主攻农业优先型和文旅赋能型,地区生产总值均达到XX亿元以上;XX县、XX县主攻农业优先型和工业主导型,地区生产总值均达到XX亿元以上,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打造文旅首位产业。坚持文化铸魂、景观搭台、融合发展,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工程,挖掘和宣传化石文化、彩陶文化、大禹文化、石窟文化和独特多彩的民族文化,做活XX大美山水,建设旅游目的地城市,促进旅游综合消费,旅游收入突破XXX亿元。坚持全域全季节发展方向,开发提升适宜不同季节的景区景点和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打造旅游智慧管理体系,形成齐做大旅游、共享精品线、县县有特色、四季皆可游的发展格局。打造精品旅游品牌,叫响5A级XX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创建XX世界地质公园、和政古生物化石文化旅游5A级景区,打造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文化旅游产业群和精品自驾游线路、环炳灵湖旅游线路,深度融入XX风情线,推进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休闲街区创建,全方位、专业化营销推介,全面提升"花儿XX?在河之州"的知名度、美誉度。配套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养"全要素,强化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建设星级酒店,开发文创产品,包装非遗文化,创作文艺剧目,让游客在XX赏山水美景、享天然氧吧、探历史文化、品河州美食、购特色产品,体验XX旅游养生的独特魅力。
坚定推进工业强州。牢固树立"无工不富、无工不强"的理念,以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培育引进绿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加工,扶持发展服装、鞋业、箱包、灯饰、电子元件等产业,引进一批装备制造、数据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力争培育产值过XX亿元的工业企业X户以上、过亿元的工业企业XX户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XX%以上、工业固投年均增长XX%以上,培育产值百亿元的清洁能源产业群,五十亿元的建材产业群,五十亿元的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二十亿元的皮革纺织产业群,十亿元的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