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42篇(第51/83页)
(二)凝心聚力推动空间布局规划,城区环境和功能品质进一步提高
规划管控作用更加强化。突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严肃性,强化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规划体系更加完善,围绕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南沙自贸区发展规划和省市重点战略,编制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形成海珠区国土空间底数"一张图",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并正式启用,开展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重要生态系统修复、历史文化保护等多个专题专章编制,探索海珠区高质量发展路径。规划布局更加精细,在市区统筹级设施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摸底数、访需求、细布点",形成全区行政、文化、体育等7类391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一张图",差异化形成各类设施配置方案"规划一张蓝图",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规划实施监督更加严格,修订《海珠区城市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议事制度》,制定2021年度城乡规划实施情况报告,推进琶洲区域评估工作,严密规划实施监督,强化城市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刚性管控。
片区规划亮点纷呈。突出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紧密结合城区特色风貌和发展定位,着力引领区域发展。谋划全域高质量发展,制定《海珠区珠江沿岸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规划》,划分九大主题区段,制定近、中、远期差异化区段定位和发展策略。谋划东部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国际超级总部(琶洲东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完成琶洲中二区、琶洲南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规编制工作,推动"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永久会址落户,做大做强经济增长极。谋划中部绿色发展,启动《环中央湿地价值圈高质量保护与发展规划》,划定十大高质量街区,提出近期可实施的29项建设项目,着力解决产业低端、用地低效问题,变"价值洼地"为"生态高地"。谋划西部融合发展,编制江南文商旅融合圈总体规划激活传统商圈活力,编制海珠桥南广场片区更新单元详细规划助力老旧街区"织补更新",推动有机更新与内涵提升。
名城保护卓有成效。以"绣花功夫"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让千年文脉历久弥新。全面规范建机制,完善区名城委统筹协调机制和议事制度,明确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标本兼治长效机制及责任分工,做好保护政策解释和修缮程序指引,建章立制强基础。全域管理抓保护,对辖内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全面认定、全面挂牌、全面建档、全面纳管,制定保护对象"一表两图两册"(一览表、分布图和保护图则、工作手册和知识手册),推动珠江电影制片厂行政楼旧址等4处建筑物入选XX市第七批历史建筑,联合部门街道开展常态化巡查,进一步强化保护合力。全力推动促利用,完成岭南画派纪念馆活化利用项目报建审批,推动大干围仓库旧址变身文创园区,让历史建筑在新时代焕发独特魅力。
(三)凝心聚力保障土地要素供给,土地利用和用途管制进一步理顺
土地利用提速增效。提高土地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空间需求。提前争指标,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编制海珠区年度土地供应和土地利用计划,优先保障琶洲南区、海珠湾隧道、鱼珠隧道等重大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事中抢报批,完成7个重点项目用地报批,新化快速路北段储备用地项目零问题、一次性上报审查通过,审核办理4宗地块土地划拨,确保重大基础设施有序开发建设。批后严监管,完善土地供后监管体系和临时用地审批管理制度,逐宗梳理用地批次,继续开展批而未征和批而未供宗地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已供土地的日常监管和闲置土地的查处工作。
土地供应全力推进。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推动土地储备和出让工作换挡提速。加快推进土地整备,积极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协调推进存量工业用地和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在琶洲探索"以量换地"留用地落地新模式,化零为整、变旧为新开展土地整备。加快推进土地收储,综合运用土地储备"五个一"工作模式,完成4宗重点项目地块实物储备,完成9宗地块红线储备,不断挖掘土地潜力,预留后续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土地出让,成立区出让协调专班,主要领导牵头落实三级推进机制,积极协调省市级审批部门,实现7宗地块土地成功出让,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土地支撑。
(四)凝心聚力加强自然资源管控,耕地保护和违法监督进一步严密
自然资源底数全面摸清。摸清基础"家底",统筹自然资源全域管理。全面测绘摸底,承接好省、市下放的11项测绘管理行政事项,开展重点项目及"三旧"改造项目等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完成十一号线琶洲站用地测量工作。全面标图建库,依托广东省"智能调查云"平台,采用"调查、核查、建库一体化"新模式完成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建立权籍成果数据库并通过省级验收,完成XX2000坐标系坐标转换工作59宗。全面确权登记,继续推进"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对农村不动产房屋宅基地证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应发尽发,对历史遗留的集体土地权属关系应顺尽顺。
耕地保护多措并举压实责任。以耕地保护为重点,筑牢生态保护红线。落实耕地指标保护,做好基本农田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完成2021年涉农统筹整合转移支付区域绩效自评,完成耕地保护指标任务并获得XX市2020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行情况考核二等奖。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编制海珠区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完成年度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更新与监测工作,确保辖内耕地总量平衡、数量不减、质量不降。落实耕地复垦验收,开展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工作,完成车陂路-新滘东隧道、石榴岗十八号线等临时用地的土地复垦验收。
违法用地严格监督查处。以"零容忍"的态度、"长牙齿"的措施,从严从实抓好违法用地查处整改。推进卫片执法检查,对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卫片执法图斑进行核查判定,未发现新增违法占用耕地现象,对新增违法用地问题依法依规认定处理。推进执法事权调整,开展土地执法专业培训、现场指导,与部门街道开展联合执法并移交违法用地线索22条,确保由镇街实施的19项土地执法行政处罚工作接得住、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