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7篇(第3/3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853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6分钟

2、坚持以扩大投资为目标,推进项目建设和项目服务双增强。项目招引增后劲。围绕全市"2+2+4"产业体系,严把"投资强度、装备水平、产出能力、安全环保"四道关口,再招引一批具有全局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办好春秋季集中签约、开工活动,集中展示全年招商引资成果,开展好招商推介签约活动及北上广深等重点区域拜访活动,力争新招引亿元产业项目80个以上。项目建设强根基。重点围绕仪化400万吨绿色高端新材料、亚新科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圣清洁能源核心成套装备项目,列省、列扬项目以及集中开工项目,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抓关键、抓协调、抓序时、抓进度,继续实行"一挂四办"机制,将投资计划和建设目标的责任压紧压实,确保全年实施重大产业项目137个,完成年度投资224.9亿元。项目保障优服务。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对列入省以上重大项目名单的全力争取要素保障支持。加快衔接争取成片开发方案尽快获批,提前介入用地保障工作,做到重大项目应保尽保。强化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切实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密切关注企业用工、用能等需求,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加快企业上市融资步伐,不断扩大我市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库规模。做强"凤来仪"项目品牌,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5名。

3、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引领,推进交流合作和改革创新双增效。推进跨江融合发展。深化政策研究,深度挖潜宏观环境,深入在政策、规划层面加大对跨界组团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龙山生态新城先导工程。充分发挥我市"2+2+4"产业优势,不断健全与南京、扬州产业集群配套互补体系,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创新对接体制机制,摸排一批重点项目,开展宁镇扬区域医疗、教育、文体等领域深层次合作,促进高层次专家在区域间优化流动、配置。巩固扩大改革成效。继续加强完善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制度。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再拓面,拓宽"一件事"的应用场景。积极探索网上审批、多评合一、多图联审等做法,进一步缩短项目审批时限。持续优化"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健全三级便民体系,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科技创新驱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力争在核心产业上形成新优势。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的力量与资源,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运行模式。强化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化培养,促进规模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通过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2家,新增省级研发机构6家。拓展产学研合作途径,积极组织开展与高校院所产学研活动,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

4、坚持以城市更新为突破,推进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双优化。高站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国土空间总规编制,提前衔接耕地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核心指标。加快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条件、土地供应等环节的无缝对接。高品质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工农路、大庆路等管网综合工程建设,完成西园北路综合提升工程。有序推进南门大码头、寤园、三河片区建设,打造仪城河、仪扬河文化廊,不断展现古城韵味。适时启动三河公园、金斗河景观带建设,推进大江风光带建设,持续丰富城市生态底色。加快前进西路南侧、胥浦派出所东侧、经济开发区旧城区等区域改造。统筹抓好金融集聚区、中央商务区、鼓楼商圈打造,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成片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1个19万平方米。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龙潭过江通道、仪禄高速、宁盐高速、345国道新集南段等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2公里、县道大中修5公里、改造危桥1座,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推进北沿江高铁站至市区快速通道、大新线、356省道改扩建、刘陈线等重点项目的方案研究。推进宁启铁路XX站站房主体工程,做好宁仪扬城际、北沿江高铁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力争完成涉铁通道建设。完成沙河闸站工程,开工建设十二圩翻水站工程。高要求夯实生态文明基础。统筹协调推进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加快康隆包装公司、华兴建筑公司、华瑞技校等地块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推进水环境达标提升,强化土壤风险管控。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2%以上,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以下,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完成绿化造林2500亩,修复湿地280亩。

5、坚持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推进社会事业和民生福祉双提高。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扶持自主创业1200人。持续推进社保降费缓缴、稳岗返还等政策,做好企业用工保障。强化对重点群体的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突出公益性岗位托底作用,促进实现稳定就业。做好失业保险待遇发放工作,有效保障和改善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推进东区高中、宝能小学等重点工程建设,及时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深化教育改革,持续完善"五育并举"体系,推进"五个一百工程"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工程。扩大社区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规模,力争创成省社区教育品牌1个、省级居民学校4所。优化公共医疗服务。加快实施市人民医院东区院新建、市二院扩建、真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建、陈集卫生院新建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展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多渠道柔性引进长三角知名三甲医院医学专家,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推进市中医院三级中医医院转设工作。持续推进省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集团化办医绩效考核,促进医联体单位协同发展。创成省"健康促进市"。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推动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保,实现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高效运行"15分钟医保服务圈",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新建颐养示范社区2个,继续为30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建设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9个,创成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区。改造提升未成年保护工作站1家。推进文体事业发展。承办好全国棒球锦标赛、少年垒球锦标赛等大型专业赛事。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举办各类主题文艺演出30场以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