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7篇(第14/137页)
(五)大抓绿美蕉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高标准推进绿美蕉岭生态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蕉岭样板。实施绿量提升行动。加快完成高质量水源林造林2300亩,林分改造、林相改善2.5万亩,以及森林抚育3万亩,提升"林环境"。实施一批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等绿化项目,提升一批绿道、碧道、古驿道的森林颜值,建设一批森林小镇、绿美古树乡村,扮靓"林景观"。加快补齐森林火灾、虫灾防治短板,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保障"林安全"。实施绿质提升行动。围绕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林系统",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及考核工作,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项目,建设绿色矿山,创建国家级"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落实好"双碳"政策,严控"两高"项目发展,抓好工业固废、道路扬尘、建筑垃圾、清洁小流域等治理,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融合创新发展,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推进绿色生产、推广绿色工艺、倡导绿色生活。实施绿效提升行动。引进培育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发展壮大蜜蜂、南药、灵芝、木蜡、竹荪等特色产业,推动绿美经济产业化发展。积极融入大湾区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探索森林资源资产化、价值化转变机制,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工作,挖掘增汇潜力,建设绿色银行,做强"林经济"。
(六)大抓社会事业,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坚持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好"双减"工作,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完成桂岭学校改扩建项目,新增1500个义务教育优质学位,规划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好老年教育,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积极创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推进健康蕉岭建设。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着力保健康、防重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蕉华社区医院医养结合、县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1+8+N"工程,推动农村特殊困难群体供养新模式试点工作。深入实施"三项工程",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00人以上,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以稳就业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优化文体事业发展。推进县文化馆、粤书吧和"两中心"融合试点建设,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工程,全力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抓好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利用,弘扬苏区红色文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统筹发展与安全,常态化开展信访维稳、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与此同时,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稳妥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发展改革、妇女儿童、青年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统计、审计、人防、气象、方志、档案、残联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今年在办好省市交办民生实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依照程序,拟订提供优质基础教育、优化生育支持政策等十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并继续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请大家审议。
(七)大抓改革创新,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坚持对标湾区先进,拿出敢为人先的勇气,以环境强引力,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添活力,激活蕉岭"一池春水"。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施对标大湾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深化"放管服"、数字政府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工业项目"拿地即动工",推动与大湾区城市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努力提供与大湾区"无差别"的办事体验。着力破解企业发展瓶颈,用心用情开展"稳企暖企"行动,落实企业诉求快速响应、"一起益企"等服务机制,全力保障企业用地、用林、用能、用工、融资等要素,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真正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镇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社会治理、产业发展、区域合作等方面赋予各镇更多自主权限,把各镇打造成为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巩固提升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成果,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等改革任务。探索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扎实推进县属国有资本重组调整,推动桂岭控股集团有序运转,强化与大湾区国企央企的对接合作,做大做强优势国有企业。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大经济圈,加强产业对接和市场互联,探索建设赣闽粤合作园区,打造跨省合作平台。实施人才强县工程,完善青梅计划、金盾工程等人才政策,加强与大湾区高层次乡贤人才和省科学院、省微生物研究所、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权威科研院所的沟通互动,在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医疗教育等领域,着力引进一批高质量、带项目的科研团队和急需紧缺人才。提高财税保障能力。坚持生财有道,完善培植税源机制,科学分解重点税源培植任务,同时梳理完善向上争取资金的工作指引和考核办法,积极获得更多专项资金、地方政府债券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多渠道实现财政增长。坚持理财有方,全面摸清盘活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推动资源资产价值最大化。坚持用财有效,持续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与此同时,我们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坚持忠诚为政。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确保上级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推动政务服务更加高效,政府行为更加规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务实勤政。围绕作风建设年行动,大力推动工作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销号制落实,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干事创业氛围。用好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推进权责制度化、流程标准化、运行高效化。坚持从严治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防"四风"回潮。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民生、促发展、补短板上。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厉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下一篇: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