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3月上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67篇(第3/7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200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34分钟

春潮涌动涪江畔 改革风劲逐浪高

绵阳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综述

(2023年3月15日)

改革,一场继往开来的深刻变革,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绵阳锚定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的目标,以改革开新局、以创新求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方位深层次"大变革",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谱写出华丽乐章。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9.94亿元、同比增长5%,总量、增速居全省第2位,在全国GDP百强城市中较上年度上升6位。

这一年,"绵阳让'撂荒地'变'金土地'"改革经验得到国务院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入选2022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深化园区综合体制改革、创新营商环境"三度服务"2项改革经验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入选数居全省第一;"两引三推""一院所一平台一产业"等50余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140余条典型做法被央省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一项项改革措施,一条条惠民政策,在绵阳大地上描绘出大潮涌动、千帆竞发的壮美画卷,书写出一份亮丽的改革答卷。

一、对标中央不偏离

改革方向更明确、步伐更坚定

谋在深处,干在实处。

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绵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坚定改革方向、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以实际行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这一年,坚持对标看齐,把牢方向。筹备市委深改委会议3次、全市改革办主任会议1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深改委会议精神,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做到对"改什么、怎么改"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确保绵阳改革部署与中央、省委改革决策方向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

这一年,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2022年春节刚过,省委常委、市委书

记曹立军就深入一线专题调研片区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并安排部署"三项微改革"试点。15位市领导直接抓27项重点改革任务,市委改革办领导联系8 项重大改革试点,全力推动重点改革攻坚突破。全市上下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强大改革合力。

这一年,坚持系统谋划,狠抓落实。市委深改委充分发挥统筹谋划、牵头抓总作用,谋划年度改革任务194项,其中国省改革试点69项,推出实施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市域医疗结果互认等一批首创性、集成性改革创新举措, 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全市上下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 坚持"闭环思维",用好专项督察机制,推动重大改革协调联动、走深走实。

二、重点突破见成效

发展动力更强劲、活力更澎湃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绵阳以改革为"帆"、以开放作"桨",大力实施"五市战略",向改革开放要动力要活力要竞争力,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改革,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

探索建设院士专家担任"科技顾问""科技助理"等制度,从院所、高校、企业遴选53名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人才担任科技助理,收集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715项,解决需求150余项。

创新建设"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中科大、哈工大等20所高校签约入驻,推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10件大事",一批高价值、标志性成果在绵转化落地。

推出"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活动,开镇运营科创基金小镇,挂牌"天府科创贷"第一个分中心,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239.5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达7.15%,保持全国领先、全省首位。

绵阳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价值,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为牵引,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驱力, 持续擦亮中国科技城的金字招牌。

改革,锻强产业发展"主引擎"。

2022年,绵阳高新区进入全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游仙高新区、绵阳工业园区等3个开发区进入全省开发区"优秀"名单;全省首个健康食品产业园落户绵阳。

抓园区就是抓发展、谋园区就是谋未来!一年来,绵阳聚焦园区综合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大力实施承载能力提升、优势产业集聚等"七大攻坚",设立50亿元园区产业发展基金,每年安排2亿元园区奖励补贴资金,绵阳园区特色化、集约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正逐渐引领带动整个绵阳的高质量发展。

改革,下好开放合作"先手棋"。

2022年11月,第十届科博会如期举办。首邀南美国家阿根廷担任主宾国, 首站展出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首创"科技城人才日"新品牌"众多首次"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发、自信开放的绵阳。

在全国找坐标、争位次。一年来,绵阳一手塑造"走出去"的竞争力,一手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对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对外创新开展"两引三推"活动,全市招商引资总投资金额突破2000亿元、项目个均投资额首破10亿元级,绵阳已经成为海内外客商青睐的投资热土,2022年成功创建四川省开放发展示范市。

改革,构建人才聚集"强磁场"。

绵阳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始终把招贤纳才作为长远大计, 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经费投入,形成了一方引与育的人才热土。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一年来,绵阳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按照"引才门槛不高于同类地区,政策待遇不低于同类地区"原则,创新发布"人才十条"新政,设立1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组建全省首家人才发展集团;探索建设"院士小镇"全年引进海内外人才超2万名,兑现政策资金1.6亿元。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在加速集结。

改革,打造城乡环境"升级版"。

现代城镇风姿绰丽,美丽乡村星罗棋布,行走绵阳大地,新风扑面,处处可以感受到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优化环境的干劲和激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年来,绵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采取每季度评选"十佳十差"乡镇方式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建立"林长+检察长" "林长+警长"协作机制,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3%,森林覆盖率达到56.13%,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绵阳大地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