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

网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56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

在党的XX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四个必须"重要要求,系统阐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把脉定向,掌舵领航。当前,XXX正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XX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一、推进XXX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高质量发展是XXX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XXX不仅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同时,XXX经济正处于政策叠加、乘势而上、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必须实现质和量的有机统一,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只有坚决摒弃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高质量发展是破解XXX经济发展中突出问题的现实路径。当前,XXX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优、质量不优、效率不高、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循环不畅、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路线,才能快速有效化解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高质量发展是XXX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X目标的战略选择。XXX要充分发挥利用好强大供给能力、广阔市场潜力、深度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等优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内外双向发力,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必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二、XXX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短板

(一)经济发展速度缓慢。2022年,XXXGDP增长2.7%,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0位。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低于全国1.7%、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8.5%,低于全国39.2个百分点。XXX经济增速较低是长期以来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层次矛盾综合影响的集中体现,制约了全X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2022年8月31日,科技部发布的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XXX研发经费为194.6亿元,排名第21位,比XX少400亿元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3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4%,与广东、江苏等发达X份比差距则更大。XXX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科技创新驱动战略顺利实施,也会对吸引外部资源与科技人才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从全国各X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行榜看,2022年XXX有3605家,XX有3112家,X有4200家。

(三)产业链条短、结构不优。XXX产业链条短,上下游产业链连接不紧密,缺乏接替产业,且多数面临沉重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就业转移压力等问题。同时,XXX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低。2022年三大产业占比分别为:22.7%、29.2%、48.1%。同期,XX第三产业占比50.46%,而xx市、xx市占比已经超过60%。XXX第三产业对整体经济的拉动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产、学、研"创新衔接不强。XXX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已在航空航天设备、智能制造、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取得较大进步,但是先进制造业整体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X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具体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学、研"创新衔接水平低,在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无法实现自主研发。同时,传统制造业数字技术水平低,产业数字化生产能力低,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性差。这些都制约了XXX制造业向中高端层次延展。

三、推动XXX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选择

(一)以创新驱动为基础保障,塑造发展新动能。增强创新意识,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突破关键领域,攻克发展难题,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合理发挥政府的统筹引导作用,在独创性、引领性、未来性的领域聚合力量进行攻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亟须解决的"卡脖子"短板项目;充分利用好全球专利库数据,全面增强产业研发基地核心竞争力,着力破解在原材料、工业软件等方面的问题,鼓励成立新型研发机构,强化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研究,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龙江贡献;在科学技术领域实施"揭榜挂帅"制度,挖掘创新潜力,激发创新热情,营造创新氛围,激活全社会的创新动力,盘活工业传统基础,建立发展新优势。

(二)以效率变革为终极目标,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破除行业和地区壁垒,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垄断。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能源成本,控制人力、库存、采购等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规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地方税制改革,为地方政府履行相应的职责创造稳定明确的条件。政府还应加大扶持力度,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孵化培育科创型企业。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落实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消除隐形阻碍和限制。

(三)以动力变革为关键保障,提高供需支撑能力。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供给支撑力。政府要推动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引导传统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企业应增强创新意识,以战略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思维加强应用创新的转化、使用和推广。培育产教融合平台载体,紧密结合"产、学、研、用",强化"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衔接,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得市场主体具有更敏锐的洞察识别能力、组织规划能力和响应决策能力。

(四)以数字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帮助企业实现全过程的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存储、共享和管理,实现运营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韧性,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模式;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X市协同加速企业"上云"进程;充分发挥"数字+制造"双轮驱动的内在潜力,按照市场、技术、产业和资本逻辑向制造业赋能,使制造业获得更多、更持久的内生动力;挖掘和培育有潜力的应用场景,大力发展壮大"专精特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业生产流程的速度、效率和质量。

(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动22个重点产业提质扩量、集群发展,做强做优189条重点产业链。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农机装备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四个经济发展新引擎,在数字经济"赋能"、生物经济"冲量"、冰雪经济"争先"和创意设计产业"出彩"上下功夫、出成效,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全力推进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提质增效;大力促进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型制造、旅游康养、养老托育、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六)以制造业产业链整合为突破口,构建产业生态优势。保障产业链的韧性和弹性,补齐制造业产业链的竞争力短板,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打破区域壁垒,发挥XXX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中国一重、齐重数控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创新型企业,以跨行业、多主体协同创新为目标,实现从"地理集聚"走向"技术集聚";促进产业间联动发展,垂直整合、横向拓展,利用数字化建设的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加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耦合作用,形成合纵连横、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制造业新生态;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向多元扩展,提高制造产业基础能力和制造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强产业集聚,实现制造业产业链质的转化与产业效率量的增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