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41篇(第6/1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673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56分钟

"我们将继续统筹推进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在落实好政策的同时,将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同时,利用各类新媒体新媒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畅通申领渠道,全力助推社会保险提质增效。"州社会保险中心主任徐薇说。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和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近年来,州人社局促进人才工作创新与营商环境优化,推动形成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

留住人才的新态势,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在博州集聚。2023年第一批、第二批"天池英才"引进项目,博州共推荐53人申报,自治区初审合格21人。

"博艾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博州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企业在人才招引、成果转化等方面和州里衔接配合得非常好,也形成了一套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州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江说。

博艾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才技术推动中国水产育苗行业发展的理念,以环保科技服务博州水产饲料产业绿色发展,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解决季节性就业岗位1500多个。此外,该公司将自主研发、成果转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打造了一支行业领先的技术团队,已获发明专利15项。

王文江说:"我们将在落实落细营商环境各项新政策的同时,融入更多、更有效、更具创新性的引才、用才和留才内容,为揽才提供更多渠道,为用才提供更广空间,为留才提供更好保障,多措并举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激发人才发展活力,推动人才环境和营商环境同频共振,为助推博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法治赋能增添新动力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探索中,我州进一步凸显法治的重要作用,让营商环境更有序、企业经营更有公平感。

近日,阿拉山口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原告某商贸有限公司与被告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后,在履行过程中产生了矛盾,被告不能按时交货,无法继续履行合同,存在长期未退货款的行为,双方多次协商无果,原告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遂诉至人民法院。

案件受理后,为及时化解双方纠纷,承办法官认真翻阅案卷,梳理案情。了解到被告承认未返还货款的事实,法官秉持着调解优先的理念,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在诉求上达成一致:被告于2023年9月30日前向原告支付货款及其他损失6万余元,于2023年10月30日前向原告支付剩余货款10万元。一起企业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得以圆满调解。

今年以来,博州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的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已为企业优先立案1412件。其中,通过智慧法院App"一网通办"诉讼服务,为企业开展网上立案410件。该院还建立了民商事速裁团队,对涉企案件进行繁简分流,缩短简单商事案件平均办理时长,降低企业时间成本,今年截至目前诉前调解涉企矛盾纠纷530件、速裁快审涉企案件1026件。

"我们还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小程序作用,为企业提供立案、缴费、调解、开庭、送达、保全、鉴定等服务,诉讼事务可以全流程、全天候'掌上办'。"州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黄欢说。

近年来,博州高度重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出台《自治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各类市场主体架起一张张"防护网"。其中,博州聘请企业家代表为执法司法义务监督员,多方听取企业群众意见建议,设立政法部门主要领导常态化包联企业机制,把企业"找上门"变为主动"上门找";成立博州律师行业中小微企业助企纾困律师公益服务团,排查涉企矛盾纠纷,受理诉讼,及时挽回经济损失;优化减免涉企服务费用,减免了旅游业、娱乐业、刻章业等企业业务系统维护、入网等费用;对群众反映突出的涉企案件,开展执法监督和案件评查,帮助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好"。

革故鼎新东风劲,策马扬鞭再奋蹄。博州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作风优化营商环境,让青色草原成为企业发展的"沃土"、要素聚集的"磁场"。

驻马店市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综述

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法治保障。近年来,我市以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驻马店为抓手,围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攻坚发力,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法治保障。

一、坚持法治引领,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制度完善为核心,努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以高质量立法立好法治化营商环境之规。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

一是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结合驻马店实际,制定出台全省地级市中第一部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性、综合性法规《驻马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创设性规定市、县区人民政府在市场主体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普遍性生产经营困难时,应当及时制定扶持政策,依法采取帮扶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提升市场主体的信心和安全感。

二是全面梳理规章制度,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相继出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服务"万人助万企"十二项措施等,明确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制定细化落实工作台账,确保按时保质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见行见效,形成善作善成的高效工作闭环,以强有力的制度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法治化新阶段。

三是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充分保障企业参与。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经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制度,持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制度,把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决策必经程序,从源头上预防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发生。在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过程中,充分保障企业参与权。加强涉企规范性文件审查清理,切实清理歧视性和不公平市场待遇各项政策措施。

二、坚持依法有为,行政执法取得新进展

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以执法监督破壁垒、拓空间、添动力,切实让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一是聚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重新对94项政务服务事项逐项进行梳理排查,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办事指引。进

一步做好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工作,更好发挥政务服务监督评价作用,畅通政务服务评价和投诉渠道,预防化解窗口矛盾纠纷。2023年上半年,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401件,按时办结率和好评率均为100%。

二是聚力服务升级,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指导督促全市各执法部门结合实际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指导作用。制定驻马店市年度法治建设考核实施方案、驻马店市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将包容审慎监管工作纳入依法行政考核重要内容,帮助市场主体纠错减负,形成全方位的包容审慎监管工作格局。

三是聚力有效监管,提升执法监督水平。印发关于做好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通知,对18个优化营商环境重点行政执法单位进行常态化执法监督。结合执法领域突出问题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每月确定重点执法监督对象。对大气污染防治、安全生产、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执法领域进行重点监督。对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或问题较多的执法单位,召开行政执法监督约谈会,着力督促相关执法单位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3年来,累计审查各类行政执法信息1654条,评查行政执法台账6612条、行政执法案卷577卷,核查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相关举报投诉线索1861条。

三、坚持人民立场,公正司法取得新成效

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全力优化司法环境、提升司法质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一是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强化对市场环境的司法保护。加大对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金融诈骗、合同诈骗、非法集资犯罪的惩治力度。市两级法院办理侵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权益刑事案件34件,办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犯罪刑事案件15件。全市检察机关批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嫌疑人107人、起诉302人,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13人、起诉58人。公安机关以"百日行动""利剑行动"为载体,建立重大涉企案件挂牌督办机制,推动涉企案件依法快速办理,全力追赃挽损,累计移送起诉金融商贸领域犯罪嫌疑人49人,抓获在逃嫌疑人12人。

二是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对市场主体的司法保护。严格落实"少捕

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加强对企业经营者人身权保护。公安机关累计对300多起涉案价值100万元以上经济案件、侵犯知识产权类等案件提级法律审核,有效防范逐利执法、刑事手段介入经济纠纷、滥用强制措施等执法问题。法院系统开展挂案清理等专项活动,加强对一年以上涉企未结案件的调度和督办,对无正当理由超一年以上未结案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承办法官评选办案标兵资格。

三是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优化升级司法服务。法院系统全面升级12368公益热线服务,设立营商环境服务专线,为全市企业及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案件查询、找法官、投诉建议、案件旁听等优质的营商环境司法服务需求。检察机关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立服务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54项业务一证通办、38项业务跨省通办,取消23项证明材料,公安政务即办件率100%、不见面审批26项。司法行政机关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设中小企业服务窗口,加快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资源,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累计提供法律咨询1.1万人次,开展"法律援助进企业"宣传活动1530人次,解答企业职工法律咨询6250人次,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213件,为受援农民工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2428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吴忠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放管服"改革一直是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任务,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以推行"不来即享"服务为突破口,聚焦"放管服"改革重点领域,持续推进关键性措施落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活力充分释放,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扭住重点发力,纵深推进改革

审批时限再压缩、企业成本再节约、企业投资再省心。我市下大力气破除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肠梗阻",着力打造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企业实现"拿证即开工",有效加快项目落地。

在吴忠市区天宸湾商住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项目负责人郭才华介绍:"该项目进展如此顺利,离不开审批手续之'快',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只用了3天时间,大大缩减了审批时间,为我们企业节约了不少时间和成本。"

从半个月到几个小时,从证明到承诺,从线下到线上,从纸质版到电子版,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施工许可证,真正实现"不见面、马上办",成为吴忠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城建名片"。

"我准备开一家服装店,第一次办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没想到在同一个窗口,只交了一套申请资料,就办好了所有业务,省心又省力。"9月5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市民王海燕对简单、快捷的办理程序连连称赞。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红帮办"专区,吴忠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设立了周三"红帮办"接待日,由局党组班子成员带头示范,带动全体党员干部轮流接待、处理群众办事遇到的各类问题,有力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吴忠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杨志巍说:"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以精准'放'激发活力,以到位'管'营造公平,以用心'服'提升效能,打造了'易办?吴优'、惠企政策直通车等服务平台,推进证照分离、一业一证、工程项目审批制度等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人性化、贴心化的服务让企

业、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群众办事有此便利和效率,得益于我市全力探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政

务服务改革。近年来,我市以"跑一次""一次不跑"为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窗口优化、资源整合、协同办理,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置15个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开发建成"易办?吴优"政务服务平台,先

后梳理公布"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02件,涉及开店、办证、经营三大类,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次办好"。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限分别压减了53%、43%和63%,平台办件能力比改革前提速1倍。

二、聚焦利企便民,拓展服务广度

9月7日上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办税大厅,前来办税的群众不少,但是办税窗口不再如往常一般"热闹",越来越多的办税群众在自助办税终端上就能完成业务办理。

"现在非常方便,不用排队,在自助办税终端就可以办理。"刚刚在自助办税终端上完成办税的个体工商户李磊说。

吴忠市锐安商贸有限公司会计朱芳有着同样的感受。"以前,我们每次办理涉税业务都要准备很多材料,再到政务大厅排队办理,有时候要来好几趟。现在,只要用手机登录'宁夏税务'APP,几分钟就办理好了,特别方便。"朱芳说。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税务窗口聚焦纳税人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入优化服务,细化便民办税举措,促进政策落实,通过建立与自然资源、水利、残联等多部门间的多元数据共享归集机制,大力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可以24小时在线办理233项涉税业务,自然人还可以通过"我的宁夏""宁夏税务"APP代开电子普通发票。同时,在办税服务厅开辟了"绿色办税"通道,推行"预约错峰办""承诺容缺办""最多跑一次"等举措,精简办税资料、简化办税流程,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企业和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

"'跨省通办'这个政策太好了,我不用再跑冤枉路了。""这个政策确实好,不仅解决了我的烦心事,还能省下一笔路费。"在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区分局户政窗口,办理身份证"跨省通办"业务的群众纷纷为这项便民举措点赞。

今年4月份起,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区分局在实施身份证异地补办、换领的基础上,又全面实施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业务,这是我市持续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改革、开展"跨省通办"业务的其中一项。

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区分局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切入点,打破地域阻隔,跨省

流转审批手续、证明材料,取消跨省迁移户口的纸质版迁移证和准迁证,实现群众办理户口迁移就近办、一地办,将惠民便民"放管服"政策温暖到群众的心坎里。

百姓的"小事",正是民生的"大事",也是"放管服"改革瞄准的"靶心"。

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等便利化措施,推进市场主体登记"快准入",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推行"互联网+便捷退税服务",通过在线办理确认、申请和退税,企业留抵退税可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全流程电子退税的覆盖面已达99%;推进"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模式,实现不动产登记与金融信息共享,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小时;持续优化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登记服务,新设立企业网办率达到96%;开通社保核定、劳动合同签订、工伤参保等人社网报业务,提升企业申报效率;强化电子证照录入应用,市本级63类证照全面实现证照电子化,目前共生成电子证照23.4万个;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采取告知承诺办理事项3392项,采取容缺受理办理事项364件;吴忠市"惠企政策直通车"公共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进一步畅通政策沟通渠道,方便市场主体或个人及时查询各级各类惠企政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