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25篇(第15/6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225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9分钟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大,投资增长储备不足,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还有待巩固;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工业体量偏小,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制造业比重不高,新质生产力尚未形成,产业链韧性不足;重点领域改革还需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部分生产要素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营商环境建设任重道远;保障和改善民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医疗、教育、养老、托幼等领域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压力依然较大;个别政府系统干部系统观念、主动意识、执行能力与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还不相适应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今后必须紧抓不放,全力整改。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聚焦省委"八大攻坚"任务,围绕市委"双示范市"创建、实现"双千双百"目标,实施"两市四区"专项行动计划,更好支撑和服务辽宁新时代"六地"建设,坚决做大经济总量,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做大经济总量

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建立"专班+专家+专人"机制,形成"大抓项目、抓成项目"的浓厚氛围。抢抓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等重大政策机遇,围绕国家"五大安全"、省15项重大工程等方面,坚持先动手、再伸手,深度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XX亿元以上,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产业类项目占比不低于50%。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增长20%以上。高质量开展项目拉练、集中开工活动,推动大金重工大型管桩、旭丰含氟精细化学品等255个项目开工,辽宁合润调和油、百特添加剂等190个项目复工建设,瑞辰氘气、裕杰金属加工等100个项目竣工投产,实施龙田二期、汉道含氟化学品等工业技改扩能项目100个,完成投资XX亿元以上。规范中央投资项目全流程管理,加快资金下达和拨付进度,发挥投资引领和撬动作用。持续推进大唐煤制气项目盘活和"路矿一体"重启。盘活闲置产业土地40万平方米、处置批而未供产业土地150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

千方百计扩大消费。稳定传统消费,开展消费促进月、购物节等大型促消费活动10场,高标准改造东市场,高质量提升西市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新建改善型住房20万平方米。培育新型消费,推动自驾车营地、旅游民宿等业态提档升级。持续办好玛瑙文化旅游节、篮球节、冰雪节等活动。做大做强夜经济、首店经济,积极打造直播电商促消费品牌,创造更多消费新业态新场景。

多措并举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发挥5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作用,通过股权投资降低企业和项目融资成本。用好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金融机构通过优惠利率、手续费减免等方式,降低企业间接融资成本。高质量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全力推进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普惠金融贷款增速保持在10%以上。强化企业和项目用地、用能、用电等要素保障,深入开展园区区域评估。落实项目管家、电力协调会等制度。出台降低物流成本政策。降低制度性成本,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措施,制定完善市场监管领域不予、从轻、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

精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决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加大创业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专项行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新增市场主体2.6万户。持续开展"保规升规"专项行动,净增规上企业50户以上。大力支持达得利化工、睿光氟化学等企业上市。挖掘消费品工业潜力,推动食品、纸制品等行业争创品牌。

(二)聚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构建具有XX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充分发挥科技专项资金撬动作用,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梯次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0户、高新技术企业10户、雏鹰瞪羚企业10户。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年"活动,巩固发展与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成果,实施省市级"揭榜挂帅"项目10个。建设省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10个。创建省市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5家。加快推进含氟化学品中试基地、科学治沙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建设,转化科技成果4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开展知识产权强企培育活动,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0%以上。

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巩固存量、扩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聚焦"四个优势产业",发挥市级链长作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特变电工产业链、远景风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华电孙家坑、国电投五峰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推进丰田500千伏升压等新能源送出工程加快实施,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530万千瓦,发电量120亿千瓦时。发挥东北唯一含氟特色园区优势,重点发展医药农药及中间体、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推动金凯生科农化产品等项目建设,精细化率达到70%以上。围绕工业母机、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链,发挥高端铸造件、液压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的产品优势,加快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头部企业本地配套增长5%。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加工发展,重点打造粮食、花生、草食畜牧业和猪禽产业链,全力推进正大全产业链、越秀辉山乳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20个以上。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聚焦智能无人系统、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储能、柔性电子等未来产业,加快推进德迩绿电制氢合成氨、奥瑞思无人车底盘、正远食品预制化示范项目、泓吉光电中试基地等20个新赛道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个,打造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注册企业达到90户以上。

推动园区提质增效。修订完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稳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园区。强力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发挥园区领导班子"选优配强 激发活力"作用,将符合条件的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赋予园区更多自主权,最大限度释放园区增长效应,氟产业开发区、高新开发区产值突破XX亿元。

(三)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高质量推进省委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归集数据,打破壁垒,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加快"一件事一次办""12345+网格"融合改革,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深度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巩固"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和"清风辽宁政务窗口"成果,发挥"办不成事"窗口作用,让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更强。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系,市属国企营业收入增长15%。落实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要求,让基层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家庭农场20家,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300万亩以上,村级集体经营收入突破5万元的村占比达到90%以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

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深入落实中央、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举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清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严格公平竞争制度,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坚决落实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个转企"相关政策,畅通常态化沟通渠道,全力营造安商稳商环境。

(四)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区

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0万亩以上,推广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5万亩,实施玉米、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38万亩,巩固、扩大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246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0亿斤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以上。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5个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持续开展"三带四园五基地"建设。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新建设施农业2万亩。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个以上。持续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小粒花生、良种奶牛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0户以上。持续提升XX花生、小米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知名度,新增"两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以上。

稳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常态化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45个。持续开展"两镇三村"创建行动,打造乡村建设样板。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铺设农村供水管网140公里,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200公里。培育高素质农民1000人次。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加快县域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促进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提升县城功能品质,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支持阜、彰两县争创省级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县、生态旅游县建设,县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50%以上,实现经济总量在全省晋级升位。

(五)推动文旅产业率先突破,着力打造高品质文体康旅融合发展特色区

培育文旅发展新业态。主动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新动态,以更大力度、更宽视野推进文体康旅融合发展。突出模式、产品、链条创新,依托查海遗址、养息牧场、百年矿山等,打造特色文化,讲好XX故事,鼓励文化演艺、非遗进景区,让游客在感受XX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聚焦"吃、住、行、游、娱、购"多点发力,突出特色蒙餐、彰武沙泉鱼等特色小吃,培育一批美食街;发挥高铁优势,增加旅游集散功能;依托XX玛瑙、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优势,打造文创伴手礼,线上线下推进"后备箱"工程,满足游客购物需求。

打造文体康旅融合品牌。在打造高质量文旅品牌上下功夫,充分利用"漠上草原""XX温泉""摩崖造像"等独特优势,打造一批高质量文旅IP,实现吸引人、留住人的目的。在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上下功夫,围绕生态旅居、康养旅居、温泉冰雪、沉浸式研学,做实4条微度假精品旅游路线,不断给游客带来新体验。推动旅游收入增长30%以上。

改善文体康旅融合环境。着力打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文旅发展环境。实施基层文化阵地提升工程,举办第二届查海论坛,高质量完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XX段)建设。推进辽宁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选择12所学校开展智慧体育进校园试点,新建更新全民健身器材100套,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推进"互联网+家政",开展家政人员培训1500人次,推进家政与社区、物业、养老融合发展。

(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打造连接辽西蒙东开放合作枢纽区

强化区域和对口合作。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组织企业参加辽宁出口商品展、俄罗斯汽配展、韩国首尔食品展等重点展会,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持续开展外贸企业服务行动,完善落实外贸月调度机制,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户以上。全方位参与"一圈一区"建设,增强沈阜产业协作配套,加快推进众辉生物沈阳研发中心建设。主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强化与北京首农、新发地合作,叫响"研发在京津、转化在XX"。持续深化与盐城、石河子等地对口合作。

全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围绕16条产业链,每条产业链明确3家"链主"企业,建立完善"项目库""客商库",精准下达招商引资任务。发挥园区招商主体作用,高质量组织"长三角""珠三角"等招商活动,借助进博会、辽洽会等开放合作平台,引进项目200个以上,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强化招商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能力培训,打造流程化、产业链化、专业化招商队伍。

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强化对内对外开放通道建设,谋划推动阜盘铁路项目,争取列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启动新阜高速建设。积极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提级改造。提升白玉都物流园、新邱物流园、辽西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园区现代化建设水平,争创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构建大宗商品、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30个以上。充分发挥阜、彰两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作用,乡镇、村电商服务覆盖率达到100%、90%。

(七)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筑牢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生态屏障区

坚决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堵风口、建屏障、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锚定"一带三区"总体攻坚布局,积极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治沙模式。以提升植被综合盖度为目标,大力推进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三年攻坚行动,完成营造林28万亩。以提升沙化耕地治理水平为目标,建设农田防护林网1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3万亩。以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为目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7.4万亩、沙地生态灌区建设1.1万亩。以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湿地补水机制。以巩固沙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成效为目标,启动育苗等实用技术推广4项。通过多措并举,有效治理沙化林草地30万亩、沙化耕地40万亩。

全面推进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恢复等工程,完成废弃矿山治理1.7万亩以上,矿山复绿3000亩,重点完成海州矿复绿1270亩。加强与中煤科工合作,全面开展地质勘查,完成北帮地灾治理和环坑路改造提升,推进国家矿山公园向近零碳公园方向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