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县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调研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3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X县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X县始终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充分利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红利,强基础、促盘活、创模式,逐步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消薄培强"。县农业农村局调研组对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梳理总结我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秀案例、瓶颈困难和对策建议。

一、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X县下辖8个镇(街道)116个行政村,其中平原村113个、山区村3个,耕地面积54.38万亩,林地面积7.44万亩,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苹果、猕猴桃等水果种植为主。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进,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政策的激励下,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日益增强,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是集体经济收益逐年增长。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体经济发展,将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一条具有X特色的改革之路,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2022年,全县11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益合计2510.46万元,同比增加65.96%。其中,村集体年收益50万元以上10个村,占比8.62%;10-50万元的村90个,占比77.59%;年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已全部清零。预计2023年年底,收益在10万元以下的一般村将全部清零,50万元以上的较强村也将增加到12个。全县呈现出薄弱村清零,一般村壮大,强村稳步增加的良好发展趋势。

二是政策支持不断加强。制定印发《X县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条措施》《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X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绩效评估办法(试行)》《X县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X县关于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等5个政策文件,拓展多元发展路径,细化考核指标,倒逼责任落实,为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绘好"路线图"。

三是经营方式多元发展。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为资金入股型、产业带动型、村企合作型、复合经营型等。116个村中,采取资金入股型模式发展的有46个,占比40%;采取产业带动型的有41个,占比35%;采取复合经营型的12个,占比10%;采取村企合作型的有10个,占比9%;采取其他经营方式的7个(资源开发型2个、资产盘活型3个、文旅融合型1个、农旅融合型1个),占比6%。

二、村集体经济发展优秀案例

(一)X镇X村壮大集体路子多

X村位于X市X县X镇西北方向,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972户3975人,耕地面积4432亩,主导产业猕猴桃2300亩,年均产值四千万左右。

X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把产业发展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推动剂"。建设农资服务部为本村和周边群众提供农资产品、种子、化肥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年收入10万元左右;建设花粉加工厂,由西农大教授和县果业中心全程跟踪指导,生产出的"X牌"花粉面向周边群众,实现利润15万余元;租赁冷库设施,主要是为电商服务,延长网络销售时间,缓解农户旺季低价抛售的局面,同时解决本村20余人劳动就业问题,增加群众收入,年租赁收入8万余元;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服务的耕地、播种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可收入10万元;盘活土地资源,以每亩650元的底价流转入股塬上土地1000余亩,建成了良种繁育基地,基地以小麦良种培育、青贮玉米种植为主,实行订单化种植,让农户实现稳定受益的同时增加集体收入,预计今年利润30多万元;建设村级工厂,与X电器有限公司对接成立X电器厂,2023年4月成立运营,带动务工60余人,预计为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元。

(二)城关街道办万杨村党建引领产业兴

X村地处县城以西13公里,X线扶岐交界处,交通便利,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753户2680人,中共党员68人。耕地面积4660亩,农业灌溉设施齐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以小麦、玉米为主导的优质粮食产业优势突出。

2022年,为推动产业发展,不断增强粮食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万杨村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与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合作,以创建全国小麦制种大县为契机,着力打造以小麦良种繁育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对村部12亩闲置建设用地进行盘活。争取衔接资金470余万元,实施小麦良种加工项目,建设成3000余平方生产车间,2000余平方晾晒场地,购置成套生产线2条及装载机、叉车等设备,并辐射带动周边3个村1.2万亩小麦良种繁育。目前,该项目已投入使用,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20余名务工。预计年生产优质良种500余万斤,可增加群众收入40万元,2023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三)天度镇X村自主发展致富喜

X村地处X,全村总面积7.47平方公里,总人口2316人。现有耕地面积6011亩,主导产业以花椒和苹果为主。X村集体经济发展迟缓,属于曾经的"薄弱村"。近年来,X村村"两委"和村集体股份合作社不断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千亩花椒迎丰收。村集体为更好地发展花椒产业,组织人员赴外地学习,设计花椒包装礼盒,积极对接外地客商解决销售问题。为延长产业链,增加花椒的附加值,村集体投资11.47万元建成占地387平方米的花椒加工车间。此外,为保证村民种植积极性,村集体不仅会在价格低迷时进行保底收购,还购入拖拉机、打药机等大型农机,以低于市场20%的价格为村民提供低价农机服务,年让利于民12万元。既实现了花椒收购、筛选、包装、销售一条龙服务,也极大增加了全村发展花椒产业的信心。村集体通过发展花椒产业,2021年村集体增加收益1.6万元,预计2023年底增加收益2.3万元。

林下养殖庆增收。X村立足山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提出"林下养殖"的发展思路。很快,村上投入154万元新建成2处肉羊、肉鸡林下生态养殖基地,当年就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7万元。2023年,在村集体的带动下,全村发展300头以上、200头以上、40-100头羊场分别为3个、1个,3个,全村共计养羊1500余头。目前,村集体开办的养殖基地肉鸡存栏5000多只,羊存栏100多只,预计2023年底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42万元。

三、瓶颈困境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主要解决"谁来发展""如何发展""如何持续发展"这三个问题。通过对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调研,发现集体经济面临多重困境,主要体现在经营管理滞后、资金管理有待提升、土地利用制约等问题上。

(一)经营管理滞后

一是缺少产业发展带头人。村党组织、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村社组织的职能划分不甚清晰,成员高度重叠,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决策往往由村集体一把手行使。这就对产业发展带头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培育并留住一大批懂农业、懂农村,还具有经营和管理能力的致富带头人入驻农村。

二是缺少经营管理能力。虽然村党组织书记大部分有高中以上学历,但在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项目选择方面,眼界不宽、能力不足、胆子不大。因缺乏专业人才,为规避经营风险,村集体获得项目资金后倾向于将项目转包,以收取分红的方式获取收益,难以形成因地制宜的自主发展模式。

(二)资金管理有待提升

一是产业启动资金不足。一方面,部分村存在早期为求稳,将项目资金用于投资分红,且由于合同期未到,无法收回本金,致使村集体享受的项目支持虽然很多,但短期内仍没有足够的资金可用于自主发展产业;另一方面,农业类项目存在投入成本高、市场波动大、收益周期长特点。近年来大量的项目投入到村上,但过于分散,面广量少,分到一些村的项目资金只够用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若启动新的产业项目还差些"火候"。

二是托管企业经营不善带来收益风险。全县大多数村都存在将项目资金托管到企业的情况。这些企业一旦出现经营不善等问题,不仅收益分红兑付成问题,本金也面临难收回的局面。如法门镇杜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资金入股岐山县康乐养殖专业合作社,却因托管企业经营不善,违反协议,多年未收到分红。后经法院调解,才将分红和本金要回。

(三)土地利用制约

一是土地政策调整。随着新的土地管理政策出台,为保障粮食安全,土地性质调整困难,对农村土地的使用审批变得更为严格。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开发困难,在粮食面积不减的情况下,经济收益较高的果业等产业发展受制,只能在品质和产量上进行提升。

二是城镇化发展,集体用地缩减。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因征地而失去集体用地,村集体和群众逐渐脱离农业生产,村集体发展可选择的道路逐渐减少,无形中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设置了障碍。

四、对策建议

(一)多方参与,提升集体发展水平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参与主体主要有县、镇党委和政府、村两委、产业发展带头人和村民等。除了党委政府的外部扶持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更需要激活内生动力,调动产业发展带头人和村民的积极性,凝聚集体力量,以最大效率整合自主发展的要素和资源。实施"产业项目与联农带农"双结合,对每个产业项目实施方案落实联农带农机制,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农有、农治、农享"的局面,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保障产业带农成效。

(二)整合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资源整合抓谋划。同类项目整合、关联项目统筹,组织各镇对村级项目整体谋划安排,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联"的原则,打破按行政区划的单一格局,破解部分村产业模式单一、小而散的问题,采取"村村联建"模式,整合联合村的资源,形成产业链,添加电商新业态,实施三产融合发展,统筹管理。通过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富村带穷村,辐射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均衡发展、共同致富。

(三)健全机制,完善产权交易服务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充分解决农村清产核资、资源盘活、土地流转等问题。通过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流转信息闭塞、流转项目交易不规范等风险,通过对镇、村两级信息的采集、整合,能够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服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