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
信息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
一、2024年主要工作
(一)以政务信息化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持续完善政务信息化工作机制。调整形成"一办四组"工作机制,即:成立政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运维保障组、政策研究组、技术创新组、考核督办组。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局领导班子听取政务信息化工作汇报,对重点项目进行研究和部署;组织召开政务信息化工作推进会,总结前期工作,部署下一步任务;开展政务信息化考核,督促各科室推动工作落实。
2.稳步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制定《区政务服务局数字政府改革工作方案》,提交区政府审核通过。完成全流程审批系统优化改造和便民服务中心智能化改造项目。拓展延伸"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按照"一个事项一支队伍"标准,全区组建"一件事一次办"专支队伍。升级发布掌上大厅4.0版,推出153项高频事项实现"指尖办",138项民生高频事项实现"扫码亮证"。在全市率先实现村(社区)基层政务服务站全覆盖,探索出一条基层智慧化改革新路径。
3.深化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建成区级大数据平台,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打破部门信息壁垒,为领导决策、社会治理、企业经营提供支撑。基本完成市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开发区分局节点建设,网络安全设备、IDC机房等硬件设施配备到位。加强大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制定《区大数据发展应用条例》和《区政务数据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行为。
(二)以公共服务数字化赋能民生福祉改善
1.拓展延伸民生服务应用系统。全力提升社保卡服务质量,实现申领、补换、临时挂失等业务全程"网上办""掌上办",制发全省首张基于安全芯片的省内通刷社保卡。基本完成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精准认定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在线"足不出户"认证。全区142家医疗机构接入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系统,打通医保经办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优化政务服务大厅线下服务。增加线下办事窗口和自助办事区域,公布首批15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清单、15条跨部门协同办理事项清单,编制各行业办事指南,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业务。
3.打造智慧化便民生活圈。积极探索智慧食堂、智慧农贸市场、智慧停车场等智慧场景应用,为居民生活带来便利。在全市率先实现公交移动支付功能上线。
(三)以产业数字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提升企业营商环境服务能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织36家企业参加全市首届产业链招商大会。累计受理各类"非接触式"执法案件1259件,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97份,罚款金额969.1万元。推出信用修复"明白纸",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4次,开展"四类"重点人员检查10次。
2.增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双跨能力。全市首家获得工信部颁发的两化融合贯标证书企业(评定等级三级)。推动工业园区与天纵科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全国首个园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徐州工业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区新增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3家,市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9家,省星级上云企业10家,市星级上云企业14家。
3.提质增效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创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建成市级农业物联网监测预警中心和农业专家大数据库。累计更新农业物联监测点位25个,覆盖田块面积达8万余亩,实现农作物耕种防收全程智能化监管。累计发布农业技术视频85集,开展线上咨询活动6场次。
(四)以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数据安全保障
1.强化数字政府建设统筹协调机制。成立数据安全专业委员会,负责我区数据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谋划和督促落实。组织召开全区一网通办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我区一网通办工作的通知》,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2.确保数字政府建设网络安全。制定《徐州市徐州市区政务云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徐州市区政务云应急处置预案》,开展网络安全事件实战应急演练。
3.创新数字政府建设管理制度机制。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建立以权力清单为基础的涉企收费制度体系。公示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34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创新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累计收到评价7万余条,好评率100%。
(五)以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1.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建立我区信息化项目评审制度、技术标准体系和项目管理规定等文件,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制定全局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和信息化项目工作考核细则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信息化项目建设和管理流程。
2.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印发《关于修订印发徐州市徐州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完善全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含村居)纳入全区政务信息系统目录清单共计343个,信息目录总数3.57万条。
3.健全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印发《徐州市徐州区政务信息化考核办法》,将全区政务信息化工作纳入区政府对相关部门和单位目标考核内容。建立日常考核、季度考评、年度考核相结合制度机制,多次组织各部门开展专项考核,有力推动了全区政务信息化工作深入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局在推进政务信息化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仍存在一定差距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字技术与业务融合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干部对新型信息技术与业务融合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用数治政"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导致政务信息化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抵触情绪和畏难心理,从而制约了信息化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少数干部对政务信息化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因缺乏专业培训而导致在日常工作中无法灵活运用现有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此外,受限于财力限制,我局在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相对滞后,高素质专业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干部队伍结构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难、运维成本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受制于我区财政资金紧缺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局信息化项目多数依靠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建设,自建项目较少且发展后劲不足;针对新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不够严谨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项目由于需求分析不明确、预算编制不准确或预算约束不严格等原因导致项目超进度、超预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加之第三方服务商规模较小、竞争不充分导致运维成本偏高等问题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难度和压力。
(三)政务信息资源更新维护效率不高。政务信息资源更新维护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有的部门认为自己的数据最重要、最核心,不愿意开放数据接口或提供数据;有的部门担心提供数据的时效性问题会影响其在业务系统的使用效果;还有一些部门对信息的归属权认识不够清晰等等。这些因素导致某些部门的数据更新速度缓慢,甚至出现数据缺失、错误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后续利用价值的发挥。同时由于数据更新需要多部门的协同配合来进行审核与修改等操作过程繁琐复杂、周期长易延误等原因导致政务信息资源更新维护效率较低。
(四)政务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薪资待遇偏低等问题仍然存在。自2019年以来我局先后参与了市区两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共22名,实际录用4人,其余18人均为委培生或实习生;且近三年来未招聘过专职网安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究其原因是我区待遇水平相较于周边县区相对较低,与我市乃至全省其他地区相比缺乏竞争力所致。此外由于我区经济条件有限、财政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我也区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招录力度不大,人才引进困难重重导致我局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严重短缺并且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
三、2025年工作计划思路
1.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完善机关办公区域无线网络建设和信号覆盖范围,加快新型智能交换机部署应用步伐,有效提升机关宽带接入速率和网络承载能力;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切实做好重要网络设备防护和系统漏洞补丁更新升级工作;建立健全网络监测巡检机制并做好定期通报工作;不断提升内网管控水平和技术防护能力等措施入手全面提升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确保各项网络安全指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
2.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持续提升区内重点网站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确保网站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加强对网络设备和系统的维护管理定期开展网络设备和系统的漏洞扫描与系统加固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并组织开展定期应急演练测试,一旦发生网络攻击或数据泄露等突发事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扩容升级硬件设备设施保障各项业务正常开展。进一步扩容升级机关内部线路带宽,并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通信速率和稳定性;增加主机房空调设备数量,安装空气新风系统,改善办公环境同时降低机房温度湿度,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