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政府经济部门领导、经济专家2022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215篇(第49/28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79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32分钟

7.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1+X"预算改革制度体系。深化全口径部门预算改革,全面统筹财政拨款、专户资金和单位资金,实现"收入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对标对表中央要求,抓实抓细预决算信息公开,在财政部考核中排全国第3名。盘活省级财政存量资金78亿元,保障重点民生。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新出台生态环境、公共文化、自然资源等5个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办法,改革领域达到11个。建立困难地区人均可用财力托低补助机制,激励市县培育优质财源,稳步提高地区间财力均衡度。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出台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开展长沙机场改扩建等重大项目、28个省级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绩效评价,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财审联动,强化审计监督、绩效评价成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制定挂钩,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要追责。

回顾过去一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狠抓规范管理,奋力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改革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奖励,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财审联动等工作受国务院主要领导多次肯定。这是党的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伟大建党精神薪火相传、激励奋进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团结拼搏、奋发有为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是: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不稳,收支平衡日趋紧张;部分地方债务负担较重,还本付息支出压力大;一些地方项目储备不足、前期工作不充分,存在"钱等项目"现象;部分领域支出结构僵化固化,预算约束刚性有待加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巡视、审计等监督检查还发现,部分部门和地区存在挪用财政资金、专项债券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对此,我们高度重视,正积极采取措施整改。

二、2022年省级预算草案

世纪疫情仍在持续,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宏观经济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但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七大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畅通,全国经济增长的韧性更加强劲、基础更加牢固,预计我省经济将继续稳定恢复增长,保持长期向好态势。从财政收入看,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我省积极抢抓中央重大决策实施和全国经济恢复增长带来的机遇,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加快打造"三个高地",加力推进财源建设,预计财政收入将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态势,但新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新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以及物价增幅回落等因素,也将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从财政支出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稳定经济运行、"三个高地"、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中央和省重大战略,都需要财政加力保障,"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需求大幅增加,经济社会风险也需要财政政策发力化解。综合来看,预计2022年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凸显,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防风险任务将更加繁重。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强调控,有针对性的解决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一)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

根据中央和省有关要求,结合经济财政形势,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全面提升政策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防范财政运行风险,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基于上述总体要求,2022年财政工作将把握以下四个重点:一是以"早"保稳。早研判、早部署、早对接、早发力,争取中央更多项目落地、更多资金倾斜、更多政策试点,完善直达资金机制,提前债券发行时间,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促进全省经济"开门稳"。二是以"稳"求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促进财政政策同就业、产业、金融、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巩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良好势头。三是以"放"开源。落实中央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的支持。加大财源培育力度,堵塞新业态等领域征管漏洞,严禁违法违规乱征税费,推动财政收入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良性循环。四是以"改"增效。改进财政支持方式,更加注重结果导向,更加强调成本效益,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2022年预算编制全面贯彻零基预算理念,坚持"五个着力":一是着力推进资源统筹。全面盘活财政"三资",全力争取中央支持,全口径编制部门预算,大力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纠正不合理不合规支出,打破僵化固化格局,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二是着力保证支出强度。把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坚持资金跟着重大战略、重要政策和重点项目走,加大"三个高地"、乡村振兴等战略投入力度,加大城市老旧管网改造、保障性住房、水利、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投入力度,加大低碳绿色发展投入力度。三是着力兜牢风险底线。统筹发展与安全、当前与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预算安排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水平相适应。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坚决守好债务、"三保"、库款三条底线。四是着力提升政策效能。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完善财审联动机制,强化各类监督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低效资金一律整改,无效资金一律收回,沉淀资金一律盘活,切实提高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绩效。五是着力强化预算约束。各部门在年初预算范围内,从履行本部门职能出发统筹安排资金,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新增重大支出决策,一般不新增预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