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部门领导、经济专家2022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215篇(第64/280页)
三是有效保障改善民生,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提高。全省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达到534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近八成。年初确定的51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下达17.6亿元支持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就业;运用贴息及奖补资金撬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9亿元;延续实施普惠性稳岗返还、失业保险扩围等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安排83.9亿元,用于疫情防控救助、应急物资保障和疫苗免费接种资金;安排1亿元支持全面打赢铅山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歼灭战。支持教育强省建设,统筹15.8亿元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安排6亿元支持南昌大学打造世界一流大学;下达111.3亿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动"双减"等政策全面落地;下达16.7亿元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动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超过50%;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正式运营。稳步提高社保水平,突出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强化重点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城乡低保、医保、优抚对象等财政补助标准不同程度提高;连续17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统筹专项资金、政府债券、彩票公益金等14.5亿元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污染防治,节能环保支出连续7年增加,统筹68.8亿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保护和重点生态系统修复,统筹40.2亿元构建"纵向全覆盖、横向多层次"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投入保障。同时,推动文化强省,下达20亿元文旅资金健全公共文化体系,统筹3亿元支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制定进一步增强民生政策措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实施意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现代财税体制加快构建。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充分发挥财税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出台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省本级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零基预算改革省级进一步扩围、市县快速铺开;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评价范围拓展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首次对设区市政府财政运行进行综合绩效评价试点,水利、困难群众救助、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等工作在中央对地方绩效评价中位居前列;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省市县三级全面上线,推动预算项目全周期管理和全链条追踪。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出台实施公共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救援、国防等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赋予设区市更大预算管理权限;省以下法检两院财物实行设区市统管。推进财政"放管服"改革,推动非税收入收缴"跨省通办",教育缴费、交通违章等非税缴款实现"掌上办理",医疗票据电子化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实现全省"一张网",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预决算评审做到"一次不跑"。契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授权事项全面完成。
五是注重防范重大风险,财政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统筹发展与安全,一体推进财政管理和风险防范。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坚决落实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各项要求,出台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17条硬举措,将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列入省委、省政府年度综合督查事项;开展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建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定期核查机制,全省隐性债务增量有效遏制、存量有序出清。强化基层"三保"管理,加强县级"三保"预算审核,健全运行监测机制,持续加大困难县区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基层运转保障,乡镇和村级补助标准分别提高至160万元和13万元,全省县级"三保"运行总体平稳。强化社保基金管理,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推动建立基金缺口分担和绩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收统支;统一规范全省职工基本医保政策;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和职业年金委托投资运营;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工作,基金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坚持过紧日子,硬化预算约束,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全省"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下降1.4%,连续8年压减;持续加大财政存量资金资产盘活力度;直达资金范围基本实现民生补助全覆盖,1310.5亿元快速拨付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首次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监管职责,支持防范化解中小银行风险。同时,积极抓好巡视、审计、检查等反馈问题整改,不断强化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
2021年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省上下感恩奋进、砥砺拼搏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增收面临较大压力,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评价结果运用还需进一步强化;部分地区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压力仍然较大,等等。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强化举措、积极解决。
二、2022年全省和省级预算草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2022年全省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切实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证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高支出精准性有效性;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健全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机制,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2022年预算安排的主要原则。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统筹协调。实事求是编制收入预算,与"十四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相衔接。科学合理安排支出预算,与发展阶段、财力状况相适应。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切实提高收入质量和效益。加快支出进度,推进财力下沉,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