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政府经济部门领导、经济专家2022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215篇(第97/28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794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32分钟

上述预算执行数据,在完成县(区)决算审查汇总,并与省财政办理决算后,将按规定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1年财政工作情况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以更大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力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财政预算执行总体良好,统筹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2021年,市政府进一步强化财政运行工作调度,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体现并支撑了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新兴财源加快培育。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51.17亿元,增速达到25.6%,总量和增速均排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县(区)达8个。新兴产业培育成效加快显现,2021年锂电池制造税收超7000万元、实现从无到有,页岩气税收3.36亿元、增长18.3%。二是财政支出强度体现充分,重点领域保障有力。今年中央不再新增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安排转移支付,各级支出预算规模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保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强度,市政府切实强化统筹调度,着力加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力度,财政"三保"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基本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三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有力,财政资源更好用在刀刃上。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把严把紧预算支出关口。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10%,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预算,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进一步加强对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的监管,腾出更多宝贵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格执行市人大批准的预算,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拨款。实施清理闲置沉淀资金、清理低效无效预算资金、清理预算结余资金"三项清理"制度,全市共计清理盘活各类存量资金16.6亿元,统筹用于支持重点领域,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二)积极财政政策落地落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市政府全面落实中央财政政策,坚持底线思维,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力促进经济社会稳定恢复和民生持续改善。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执行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政策,落实降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性降费政策,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总体预计超19亿元。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对163户企业执行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75%政策,将111户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进一步用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出强化小微企业税费优惠,对14670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所得税;将5478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延缓征收5700余户制造业中小微企业2021年四季度部分税费。二是全面落实财政直达资金惠企利民措施。中央直达资金范围由新增资金调整为以存量资金为主,2021年将25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整体纳入直达范围,基本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我市获中央直达资金达到70.85亿元,支付进度超99%,快于全省平均水平。覆盖直达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管全过程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资金监管"一竿子插到底",确保资金直达使用单位、直接惠企利民。继续实施直达资金备案审核、受益对象实名制等措施,有效对接资金供给和需求,"精准滴灌",2021年惠企利民项目415个、涉及直达资金22.65亿元,其中发放企业补助资金2.31亿元、惠及企业581家,发放利民资金20.34亿元、惠及156.61万人。三是全面抓好政府债券争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今年市政府从提升项目质量和加快使用进度两方面入手,着力加强向上争取和工作调度,我市2021年争取到位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28亿元,额度排全省第二,比上年增加14.63亿元,增长12.9%;切实加快债券支出进度,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方面基础建设,有力有效稳投资稳预期。

(三)集中财力支持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2021年,我市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顺势而为、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筹使用各类政策、资金、资源,切实加快重点产业项目推进,促进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一是构建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现代农业"5+2"、现代工业"5+1"、现代服务业"5+1"19个重点产业扶持政策,与之前出台的用工用能要素保障等系列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引导重点产业加快发展。2021年市财政共计兑现产业政策补助资金18.7亿元,有效帮助728户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二是突出财政资金支持重点。安排15亿元支持三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安排3亿元支持人才科技研发,组建10亿元规模的人才创新发展基金,强化人才科技支撑。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区)招大引优的奖补力度,支持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三是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探索政银担企协同联动有效形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放大作用,吸引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支持和保障高质量发展。政银合作方面,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积极与银行开展"助保贷"、中小企业转贷资金、"出口退税资金池"等合作,政府出资增资,降低银行风险敞口、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担合作方面,充分发挥国有担保公司职能作用,实施"宜惠贷"、"宜加保"、"好农贷"、"收储贷"、"惠林贷"、"乡村振兴贷"、"涉农专项贷"等新型担保产品,提供担保贷款超20亿元。政企合作方面,强化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相关企业按照职能定位,通过发起设立基金或发行债券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用于本行业发展建设。四是全力对上争取做大财政资金支持规模。围绕中省产业发展政策投向,着力争取政策、项目、资金、工作试点,2021年全市争取上级补助超过240亿元。经省政府批准,"十四五"期间三江新区新招引现代产业省级税收增量用于三江新区项目建设。利用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平台,宜宾五粮液集团与四川轻化工大学产教融合项目、宜宾丝丽雅集团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产教融合项目获得省财政4679万元补助资金。

(四)民生社会事业保障有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

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全面落实中省民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民生补短板,2021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继续稳定在65%以上。一是全力保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投入乡村振兴资金不减少,并加大土地出让收入用于乡村振兴的比例,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连续三年每年统筹安排2.5亿元扶持"两海"示范区发展建设。二是全力保障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政策落实。2021年上划省疫苗款3.84亿元,拨付疫苗接种费0.55亿元,并大力支持医院、卫生院、卫生所增加接种点,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870.09万剂次,全面完成接种任务。三是全力保障民生补短板项目建设。全市27件民生实事资金拨付51.17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03.6%。安排资金6.57亿元支持"幸福宜宾"十大工程,安排资金2亿元支持中心城区幼儿园建设,安排资金6亿元支持来宜高校发展,安排资金2亿元支持中心城区文体设施建设,安排资金2亿元支持副中心镇教育、医疗、市场等建设,安排资金5亿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长江生态修复,争取债券3.5亿元支持一医院、二医院、中医医院院区建设,切实集中力量解决一批惠及面广、补短板的重大民生项目。四是全力保障交通改善方便群众出行。安排资金6.18亿元支持渝昆高铁、宜威高速、宜庆路等交通建设,安排资金6.32亿元用于航线、高铁、公交、智轨运行补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