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调度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深改委第X次会议要求,安排部署我省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推动集体林改再出发。下面我就推动我省深化集体林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增强做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针对广大林农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状况,在全国率先谋划实施了集体林改,提出"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著名的"林改四问"。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三明考察时指出,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这为深化集体林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2023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12月19日,副总理出席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就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三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今年4月3日,出台了《X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确立了我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5月24日,省总林长联合签发了《关于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令》。8月28日,全省林长制大会上,安排部署了做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四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五是省委十二届八次会议安排改革工作。提出:"要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二、聚焦任务,全力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地
上半年我们对各市和试点县推进改革情况进行了调度,各市、县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都很重视,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围绕《实施方案》八项改革任务23项具体改革举措和五项保障措施,建立市县主要领导联系县、乡机制,党委政府研究、部署改革工作,成立工作专班落实改革任务。二是积极摸清底数情况。摸清三调数据公布后的集体林地、村集体统一经营林地及股权量化情况、家庭承包林地情况、家庭承包剩余承包期不足10年延包等情况。X等6个市出台了工作方案。三是积极制定配套政策。各地积极出台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集体林地林权发证、林业规模经营、百场带千村等深化改革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保障改革。四是积极发挥总林长令作用。省级总林长联合签发2024年第2号总林长令-《关于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令》,全省11个市117个县全部出台总林长令推进改革,市级林长制办公室作用发挥明显。五是积极细化任务目标。各地主动对照任务和时间要求,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和工作计划,细化工作内容,量化工作进度,对2025年前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进行安排,对持续推进的改革任务进行部署。六是积极开展试点先行。X、X、长治3个先行市和乡宁、阳高、原平等27个试点县明确2024-2025年度重点工作,努力按照梳理出的"十大行动""九大机制"102条实施路径有序推进,为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示范、出经验引领改革。
为全面如期实现《实施方案》确定的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各市县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任务。
(一)加快推进"三权分置",回答好"山要怎么分"的问题
一是扎实做好林权类不动产颁证工作。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各市县要扎实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日常+定期"更新颁证工作,维护村集体对承包林地发包、调整、监督等各项权能这一基本原则不动摇。坚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坚决杜绝在承包期内,发包方随意收回承包林地、以村民会议决定强行要求承包方交回承包林地等现象发生。对目前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的林地,将集体林地收益权量化到户,收益权证发放到户。对已经验收合格的退耕还林地,及时变更地类,调整承包经营合同,县林业局要集中组织申请换发不动产权证书。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将各类林权证或不动产登记证、收益权证均发放到农户手上。临汾市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率先发出第一本林地经营收益权证书,填补了我省集体林地经营的农户没有权证的历史。孝义市已完成2个乡镇林权不动产登记工作,发放林权证书108本,面积2455.85亩。6月28日,X市发出X市第一本林权不动产证书。7月12日,X县举行林权不动产证书首发仪式。
二是依法保障涉林农民权益。对集体林地承包期届满的要积极开展延包试点,但不得将承包地打乱重分,以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林地继续保持稳定。对家庭承包林地剩余期限在10年以内且符合延包条件的,可依法提前确认延包合同,但延包期限按照物权法不得超过70年。对进城落户有合法林地的农民,在保障合法林地权益基础上,要积极鼓励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用好集体林地承包合同,规范使用由国家林草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集体林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GF-2020-2603),鼓励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林地经营权向属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登记发证。
三是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严格按照《关于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求规范高效做好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通知》《关于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做好林权登记和信息共享的通知》《关于全面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妥善解决集体林地类重叠、权属交叉等历史遗留问题。8月28日,X县召开全县林长制工作部署会,县委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把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责任压实到乡镇和部门。9月6日,X县自然资源局赴X镇召开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协调推进会。9月19日,X市规资局出台《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工作方案》。X市规资局出台《X市清理规范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9月30日,X县举行林权不动产证书首发仪式。各市县要相互借鉴,主动作为,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省林权存量登记数据整合,为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夯实工作基础。
(二)科学开展森林经营,回答好"树要怎么砍"的问题
一是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支持各市县合理优化公益林中集体林的比例,适当考虑将森林生态区位不重要或者生态状况不脆弱的集体林地依法调出公益林范围。支持和引导集体林规模经营主体单独编制简明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方案可作为审批林木采伐、安排林业项目等行政管理事项的重要依据。有条件的市县两级要积极启动森林抚育项目,加快低产低效林和成过熟林改造更新。
二是科学合理采伐林木。简化审批程序,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理",对林业经营者实行林木采伐限额5年总额控制政策,集体和个人的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由经营者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对林农个人申请采伐人工商品林蓄积不超过15立方米的,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对短轮伐期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皆伐作业试行按面积审批。市县政府要用好用足林木采伐限额(目前我省192万方指标,只用了62万方,这是一产五个指标之一),将林木采伐限额指标分配、林木采伐许可申请和审批及采伐监管情况纳入政府公开事项目录清单。
(三)创新林权融资机制,回答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一是发挥绿色金融支持作用。各市县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林权抵押贷款、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和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林地经营权预期收益质押贷款等林业贷款的支持力度。落实将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经营主体贷款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范畴。如X县率先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林业生产,公益林补偿收益质押贷款达到800万元。X市在全市探索"经济林基地"抵押贷款,阳城县积极开展"林地经营权"抵押授信;X县大力推广"无息"助林卡,全市累计发放林业贷款3000余万元。
二是发挥财政引领撬动作用。支持林业大县以红枣、核桃、沙棘、连翘等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为重点培育林业支柱产业,以项目建设为引领,与发改委对接,实施一批以工代赈项目;与农业部门对接,提升一批现代产业园区;积极组织企业与工信部门对接,扶持一批专精特新林业企业(2024年我省只有2家企业申报评上)。X县通过政府投入引领的方式,大力推进良好生态、宜居生活、绿色生产3大板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先后实施了万亩花海、万亩连翘、万亩米槐、万亩丹参、万亩梨园等"万亩产业"工程,为我省这个公益林大省、生态大省向产业强省、康养大省转型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导向。
三是发挥市场和保险双重保障作用。省林投公司要带头拓展林权收储业务,各市县也要组建林权收储机构,采取市场化方式收储分散林权,积极引导属地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及社会资本在林权收储担保业务开展探索,试点市和试点县要率先建立机制,拿出样板。各市县要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创新开发森林草原碳汇指数、气象指数等各类林草保险创新产品,参与林草风险减量工作。争取将林业保险产品纳入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范围。今年,X市推出古树名木保险,全市9726株古树名木实现保险全覆盖。古交市开展野生动物致害投保50万元。
(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回答好"单家独户怎么办"的问题
一是积极推动林权流转。有条件的市县要采取林地经营权流转奖补等措施,引导农户流转林地经营权。支持家庭林场通过林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或受让林地经营权等方式,实现"小山变大山"。推广X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村集体林场,学习X县支持国有林场、林业企业建立股份合作林场经验,吸引承包林地林木入股经营。积极吸收浙江临安经验,采取"林权入股、专业进入、多元复合"模式,以建立森林康养产业共同富裕综合体为例,引进专业机构,组织农民入股,构建"政府+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的紧密联结机制,创建集森林康养度假、林下中药材种植、森林食品和生态文化体验、户外拓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省级森林康养共同富裕综合体,带动周边农户增加收益。
二是强化经营主体带动。加大对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采取改善林业生产经营条件、购买社会化服务、补助林权收储担保费用等措施培育林业规模经营主体。实施兴林富民行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经济林管理、生态林管护等涉林工程,逐步扩大其承担的涉林项目规模,让更多涉林农户更好地融入林业生产建设中。如,X市委书记听取X县推进改革情况汇报,支持4家连翘加工企业提档升级;X县县长深入林业经营单位现场指导,主动帮扶,大力支持;X县组建股份制林场等强化主体带动。
三是强化社会化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作用,完善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X县在全县组建林权评估及交易机构,开展林权价值评估,办理林权交易手续,推进集体林权流转、林地托管等服务,积极引导两个国有林场开展10个村集体林托管运营,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增收。各市县要积极对接农业部门,在乡镇依托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开展林权流转交易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林业投资经营。
(五)大力发展林草产业,解决好"拓宽两山转化路径"问题
一是建强林业产业链条强化路径转化。2023年度总产值达6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541亿元、第二产业产值6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61亿元,一、二、三产比例为81:10:9.全省有三千多家涉林企业,2022年有58个县第二产业产值为零,2023年仍有36个县为零。一方面反映了全省产业链条不强,带动产业发展能力较弱,产品推广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反映了我们产值统计不到位,漏统现象严重,直接拉抵了全省林草总产值,二产做强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X市出台产业发展规划;X县制定《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对发展林下经济予以扶持,培育发展了林业产业龙头企业10个,带动6万余群众致富增收,2023年底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5亿元;X市组建了林下经济工作专班。各市县围绕产值增长目标,就必须要做到"产业有人管,产值有人抓,数据有人核",确保年底产值增加达到6%以上。各市县要加大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省局微信公众号、网站转发了许多县的做法,力争年底每县都要有相关信息。
二是打通公益林利用瓶颈拓宽路径转化。我省集体公益林占比高达74%,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林业优势和潜力,实现山区林区"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是各市县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明确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利用其林地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游憩等非木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为全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拓宽了多重路径。比如,X市X区积极采取"经济林/生态林+中药材"的发展模式,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1.27万亩,预计产值1.06亿元;采取"经济林+苜蓿+鸡鸭鹅"的模式,散养边鸡30000只;采取"林草湿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建设+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全区共发展西坪镇"趣野森林"、峰峪乡"梨园水乡"营地等8家林下露营基地。要通过大力发展林药(X县、X县的林下中药材),适度发展林禽(左权的"跑山鸡"、X县的"红枣羊"都是很好例子),积极发展林菌、林菜等林下产品采集业,同步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和林副产品开发,有序发展森林体验、森林观光等森林生态旅游康养业,打通公益林利用瓶颈,让生态美、百姓更富。
三是着力打造精品品牌提升路径转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时指出,"X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打好特色优势牌""要培育特色农业和食品品牌,用品牌占领市场和引领生产"。我们不缺好的林产品,但缺少叫的响的品牌。吕梁山中南部核桃优势产区、黄河流域红枣优势产区、吕梁山北部沙棘优势产区、晋西南高效经济林优势产区、晋北仁用杏优势产区的市县,要围绕"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着力谋划打造精品品牌,带动全省林草产业加快转型升级。X区X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举办"第七届红枣集市",开展文艺汇演、红枣品鉴、产品推介、乡村e镇短视频直播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太谷红枣品牌的影响力、知名度,红枣销量大增。
三、统筹推进,注意把握好几个问题
(一)统一思路出实招
具体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把握"123456"的思路构架:
"1",即坚持一心为民。铭记改革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为了人民而改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为民宗旨体现在改革的时时、事事、处处上,切实以改革深化促进场村共富。
"2",即围绕两线展开。一条线是"权属清晰"。着力促进权利明晰、权益实现、权能激活,进一步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另一条线是"林地利用"。着力推动开展全周期森林经营、全链条产业发展,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实现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