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委书记、董事长在X能源集团创新大会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表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263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9分钟

党委书记、董事长在〔...〕能源集团创新大会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表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春天,是一年开始和充满希望的季节,一季度,是开门迎红的季节,三月,是开启新的一年创新创造的吉祥月。今天,是我们再次齐聚于此,共赴集团公司这场以"乘创新创造新质擘画,铸能源转型发展新章"为主题的创新盛会,奋力书写创新创造的辉煌篇章。

刚才,〔...〕副书记回溯2024年管理创新之路,对成果与经验精华进行总结,对2025年管理创新工作全面谋篇深远布局。得福副总、总工全面细致梳理2024年科技创新的发展脉络,精准洞察成绩与问题,对今年科技创新工作安排务实周全,坚定了科技引领创新的决心。两篇《工作报告》质量高、成效高、反映好、可持续创新的目标清晰,每项成果精心打磨、每条问题条理清晰、每处安排切实可行,即是工作报告,也是研究报告,我由衷地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落实。下面,针对此次大会主题,我展开再讲四点,共"三、三、六十六、四"七十六项内容。

一、创新是〔...〕能源集团永恒的主题,是集团党委的重要使命,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是集团公司永恒的"活火"和永恒的抓手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命题,即"永恒的活火",指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是永恒且不可阻挠的,而这一切,都源自于思想"活火"的存在,即一种不竭的创新动力。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从石器时代的简单工具,到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电力和内燃机,进入21世纪,人类迎来了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今年火爆的DeepSeek证明,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聚焦国家创新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决策部署。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以撬动地球的杠杆来比喻科技创新,揭示了科技创新巨大的影响力和变革作用。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位居首位,进一步将我们推到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风口浪尖。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只有两个轮子协调运转,才能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3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重要文章,202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两会工作报告中指出"2025年延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和"发挥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的新要求。

(二)〔...〕省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踏上〔...〕高原,不仅提出了打造"四地"建设,要高度重视科技引领,而且进一步强调"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广泛应用新技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省立足自身资源能源特色和优势,"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四地产业"蓬勃起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转型发展导向更加鲜明,产业"向绿而行、向新而进、向数而融"新发展理念已形成,〔...〕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步子更加坚定,抓创新、促转型路子越来越宽阔。

(三)集团公司激发创新活力呈现崭新局面

集团公司党委始终把创新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已经形成了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首届科技大会提出了"集团公司要改造和优化传统煤炭产业,就要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的技术创新来解放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先进生产力"。第二届科技大会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工作会议,结合集团公司发展实际,以四个方面二十项内容,对"双创"体系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在"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政策引领下,明确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转型"成为集团公司创新创造价值主线,凝聚起全体员工奋进创新创造的磅礴力量,推动集团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并结出了丰硕成果。

二、集团公司建立健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体系的历史回顾和成果、亮点

近年来,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能源安全新战略,践行新发展理念,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推进过程中,我们着力提升创新创效、价值创造能力,从明确创新方向的初步探索,到提升创新效能创造的深入实践;从激发创新活力的广泛动员,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突破,再到打造创新创造骨干力量的人才培育,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造发展之路。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创新、高海拔大倾角煤矿基础理论研究、安全科技文化三芯战略、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绿色矿山文明矿山建设等方面,成功地打造出一张张熠熠生辉的品牌名片。每一步和每一张都凝聚着智慧与努力,见证着集团公司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决心和毅力。

(一)建立健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体系的历史回顾

2020年10月,集团公司召开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启动会,确立了"在对标中学习、在学习中改进、在改进中掌握"理念,首次提出要通过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方面在对标工作中发挥作用。2022年12月,集团公司召开第二届十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2年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通过管理创新提升集团公司制度价值",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集团公司2023年重点工作。2023年4月,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企业科协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首届科技工作会议,是进一步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和"人才强企"战略实现"价值创造"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也是集团公司党委以科技管理为主线,组织召开科技领域的首次盛会。此次会议以"价值创造"为目标,将科技创新摆在集团公司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开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引进力度,切实强化了科研软实力和装备技术硬实力,通过探索"柔性引才、高校委培、专业领域培养"夯实了外部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战略,进一步厚植集团公司创新沃土。2023年4月,集团公司组织召开改革再出发、管理再创新、价值再创造动员部署工作会议,对管理创新概念进行全面的诠释,提出了管理创新是加快高质量发展、提升管理效益的着力点和突破点,首次强调"创新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为抓手,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两个轮子"推动形成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两翼的"双创"新格局。2024年4月,集团公司组织召开第二届科技大会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会议,会议首次将"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成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创新"战略,形成了全面创新创造的新格局,由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重点创新发展到系统性创新创造,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重点管理人员创新发展到全员创新创造。通过力戒"六不"管理维度治理,提出突破创新工作"不敢、不严、不强、不实、不细、不快、不全"七种思路。提出了"向创新要理念,以创造领创新""向创新要进步,以改革推创新""向创新要发展,以创造创效益""向创新要安全,以技术保安全""向创新要品牌,以技术提质量""向创新要突破,以商战创市场""向创新要破题,以课题结硕果"七种方法,更加明确了"双创"努力的工作方向,明晰了"双创"工作目标任务。

集团公司成立了落实"双创"工作的奖励激励平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表彰大会共设置"技术革新成果""小改小革成果""修旧利废成果""节能减排成果""管理创新成果""QC小组成果"6项创新奖项,进行表彰奖励,充分激发了集团公司全体员工的创新创造热情,使集团公司走出内向、传统、保守的管理习惯,走向外向、先进、开放、创造的管理广阔天地,对加快高质量发展、提升管理效益、锻炼新时代科创队伍、锻造新时代工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2022年至2024年各类创新评选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公司共表彰创新团队奖项220项,表彰金额100.2万元。"管理创新成果奖":2022年参与选评课题32项,表彰成果16项,表彰金额20万元;2023年参与评选课题36项,表彰成果36项,表彰金额11.5万元;2024年参与评选课题68项,表彰成果56项,表彰金额18万元。"技术创新成果奖":2022年参与选评项目75项,表彰成果33项,表彰金额16.4万元;2023年参与评选项目84项,表彰成果27项,表彰金额11.5万元;2024年参与评选项目76项,表彰成果28项,表彰金额13.1万元。"QC小组成果奖":2023年参与评选课题38项,表彰成果12项,表彰金额5.1万元;2024年参与评选课题40项,表彰成果12项,表彰金额4.6万元。

(二)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双创"取得的成果

1."定盘星"越擦越亮,创新方向更加明确

一是在管理创新方面。加强对管理创新的顶层设计和任务安排,建立健全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制度、激发创新意识,完善鼓励创新思想和行为的制度体系,引导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大胆实施管理创新,深入挖掘管理创新课题,课题涵盖党建、安全、生产、战略、运营、项目、组织、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化和科技管理多个领域。在实践中,对管理举措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使得管理创新创造价值思路愈发清晰,"定盘星"的作用愈发显著;二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构建了"一核心、两协同、三保障、四基地"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一核心"精准锚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定位,将科技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两协同"强调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促进,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工作和企业科协的创新文化营造协同发力。"三保障"通过院士工作站研究中心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进,特殊环境科创研发团队保障内部人才培育,4+2体系贯标认证规范创新活动,为创新提供标准保障。"四基地"涵盖灾害防治、人才培训、实践实训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功能。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多层级、多方向发力能力越发强劲。今年,我们正着手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工作,推动集团公司科技特征更加明显,新质特色更加显著,高质量发展质量更高。

2."指挥棒"越挥越顺,创新效能逐步提升

一是在管理创新方面。以"提质、降本、增效、创效"创经济价值。通过顶层设计,全面部署,总体安排,旬了解,月评估,年达标,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对标对表行业龙头,查找差距,补齐短板,致力解决集团公司发展瓶颈,同时结合实际,推动集团公司重点项目和各二级单位降本增效活动稳步开展,确保效益最大化,创造集团公司的经营利润,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在科技创新方面。优化《科技创新研发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创新研发方向,将研发投入强度指标纳入主营业务经营业绩发展指标进行考核,使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加精准。制定了《员工职业技能认定及聘任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技能人才培育提质加速。

通过一系列举措,集团公司创新资源得到更合理地配置,各项创新工作推进更加顺畅,"指挥棒"有效引导创新工作高效开展。

3."正能量"越聚越多,创新活力全面激发

一是在管理创新方面。党建领域的课题致力于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政治价值创造推动高质量党建开展党员"立项攻关"活动,组织党员围绕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成立攻关小组,发挥党员的专业优势和带头作用,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线上学习等多种方式,组织员工学习党纪法规,强化作风建设。同时,积极为员工办实事,重点围绕矿区员工"吃、喝、玩、乐、衣、食、住、行、赏、学"等方面,梳理确定"为员工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切实解决员工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认同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二是在科技创新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加技术讲座、研讨会,学习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拓宽员工的技术视野,先后参加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传统制造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选树等科技活动。举办职业技能岗位竞赛,使员工展示出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专利与奖项双丰收,我们共有18项科技成果在〔...〕省科技大会、全国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大会、〔...〕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等评选中获奖。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积极参与创新,形成了人人参与创新、事事追求创新的良好创新生态,"正能量"在集团公司内部不断汇聚。

4."桥头堡"越建越牢,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是在管理创新方面。以"五零三降两提升"和"安全文明年"建设创安全价值。近年来,集团公司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两个至上",落实"两个根本",坚守安全生产与生态环保的"底线"和"红线",紧紧围绕集团公司"五零三降两提升"的安全(消防)环保总目标,持续推进"安全文明年"建设活动。构建了安全理念体系,形成"安全首会理念""安全文明理念""全安建设理念"等20条安全生产理念;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加大安全设备和资金的投入,高塑集团公司安全文化;总结巩固安全管理经验,梳理出安全生产"八大道理""安全警示日""安全警示月"、外委单位安全管理"五统一、五融合"等10项值得推广学习的先进经验。二是在科技创新方面。集团公司首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煤炭开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幅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开采效率。透明地质保障系统的应用,使矿井地质状况实现可视化管理,有效准确地掌握地质复杂情况,为智能综管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了矿井的安全保障能力和资源回收率。这些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使集团公司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等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桥头堡"不断巩固,为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5."先锋队"越练越强,打造创新骨干力量

一是在管理创新方面。制定印发了《6+1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以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技能素质、加强技术力量、提升监督高效、强硬政治思想、夯实经营管理为原则,重点解决了集团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不全面、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为促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深化国企改革,制定细化和完善各单位、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对干部人才的工作表现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兑现薪酬,并印发了《年功工资和边远地区艰苦津贴调整方案》,激发大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二是在科技创新方面。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全力打造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在人才引进方面,积极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引进院士团队和高层次人才。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中国工程院王国法院士、中国工程院袁亮院士等专家团队的入驻,为集团公司带来了前沿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在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和内部培训基地,构建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徽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产教融合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也为集团公司培养了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利用集团公司的智能化矿井复合型人才培训基地、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等,为员工提供实践操作和技能提升的平台,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在科技创新项目中,注重让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鼓励年轻人才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担任项目负责人或核心成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出一支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先锋队",为集团公司的创新创造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