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两会专访-10篇(第2/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644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5分钟

刘宏代表表示,大连外国语大学将继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原则,不断拓展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学校目前接受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各类留学生来校学习,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占比达63%,且人数连年增长,来华留学毕业生活跃在各国教育、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交流等领域,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当地汉语教学、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献策出力。

"十四五"期间,大连外国语大学确立了"全面建成东北亚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的战略目标,更加注重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在东北亚地区的延伸和落地,全校师生积极服务大连、辽宁和东北的高质量发展,持续为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刘宏代表说:"我们将始终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理念,为'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和辽宁深度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提供理论支持、智库支撑和人才保障。"

面对时代大潮,刘宏代表对深化"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信心十足,"我们要着眼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顶层设计与宏观指导,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为'一带一路'建设设立更加务实的项目;依托各类国际合作平台,开展更多实质性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解决区域人才紧缺问题;大力发展国际中文教育,进一步搭建融产学研为一体的教育合作机制;加强数字化转型的设施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发动数字化新引擎,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供需两端协同持续发力赋能,推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两会专访】培根铸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访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代表

2023年03月12日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部署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总体方略,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南开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守"教育救国、兴学强国"理想,践行"知中国、服务中国"办学宗旨。新时代新征程,南开大学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使命,以传承百年的爱国基因,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强国报国之路。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南开大学如何展现新作为?陈雨露代表认为,要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传承"爱国三问"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方向,始终站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立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把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作为一流大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先手棋",服务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三是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四个面向",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有组织科研,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四是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强化区域发展共同体、科教创新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一流大学的支撑服务能力。

"办大学、办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做好'培养人'这篇大文章。"陈雨露代表说,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把学校自身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要突出培根铸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大思政'工作体系,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激扬青春、铸就梦想。"

陈雨露代表介绍,南开大学近年来突出启智增能,打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打造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师生四同"育人品牌;突出文化浸润,坚持以文化人、育人兴文,深入挖掘百年南开的红色资源,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培育塑造敦本务实、脚踏实地的学风教风校风,让师生在弘扬主流价值、涵育优秀文化的沃土中得到沁润和滋养。

陈雨露代表认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把一流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我们要把建设战略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队伍作为重中之重,聚焦现代化建设对'高精尖缺'人才的重大需求,强化精准引才、事业聚才,营造有利于战略人才担当重任、引领创新的制度环境。同时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鼓励大项目、大团队吸纳更多青年人才参与,搭建青年杰出人才成长'立交桥',不断创造条件,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陈雨露代表告诉记者,南开大学始终致力于在发现、选拔、培养青年人才方面打破常规,在人才评价机制上大胆创新。

"眼下,南开大学紧密对接教育强国建设总体部署,提出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攻坚为导向的'十大计划',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双倍增'1号工程',培育了'百项国家级重大创新成果',编写了'百部核心课程精品教材'。"陈雨露代表满怀信心地说,"南开大学正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建设征途上稳步前行,努力在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创新力、服务力、支撑力。"

【两会专访】厚积薄发培养基础学科人才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代表

2023年03月12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大家非常关注的内容。"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代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会聚、学科交叉融合等优势,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厚积薄发。"人才培养是吉林大学的立校之本。在建校70余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学校逐渐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教学传统。"张希代表表示,"厚基础"是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建立扎实、完备的知识体系。任何变革性的创新都离不开基础科学领域的重要理论突破,培养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人才,切不可舍本逐末;"重实践"是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基础研究应用是密不可分的,从应用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瓶颈中,可提炼出基础研究需要解决的"真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和进步;"严要求"是对任课教师以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严格要求,更是对学生学业的严格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不在自己的核心研究领域下一番实实在在的功夫,很难取得理想成绩。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